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

由於握有四成股份的少府不具備所謂自然人的身份,在最大個人股東太子劉徹宣佈退出選舉後,五皇子江都王劉非作爲第二大個人股東,成爲了董事會的第一任董事長。

大漢權貴們自然無法理解諸如此類的新鮮詞彙,但他們深深明白一件事,皇室實業實質上就是皇室的另一個少府,並且將會迅速超越少府,爲皇室聚攏更多的財富。

畢竟少府只是掌管皇室衣食住行的內府,雖然有固定的租賦收入,但是沒有絲毫貿易權限,極大限制了其收入來源。如此一來,大漢皇帝固然富有四海,但真正能日常調配的財富,甚至比不上一些鉅商豪富,更別提那些擁有古老傳承的世家豪門了。

而皇室實業不同,掌握着皇家馬場,避暑山莊等大批高利潤產業,如同一隻貪婪的巨獸,不斷從權貴們手中吞噬着大量的財富。近日更是成立了一個甚麼“化肥工坊”,對外銷售能至少提高五成畝產的化肥。

最開始,大漢朝野都對化肥的真實效力有極大的質疑,認爲不過是譁衆取寵之舉。但當帝國皇帝親自在早朝上召見了一個叫裘離的平民,授予其益農候的爵位,並公佈了近百畝高產農田的畝產記錄後,登時舉朝震動。

五成的畝產,足以讓所有權貴世家瘋狂追逐至死。

在以農立國的封建社會,權貴們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於封地產出的田地租賦,這意味着化肥可以憑空將他們來年的租賦平白提高五成。對於封地超過十萬畝的大貴族來說,增加的租賦,足以填滿他們的私庫,進而在天上人間和皇家賽馬場這類銷金窟無需節制的肆意揮霍。

當然,沒有人敢對皇室實業動任何的歪腦子,吳楚七國之亂後,皇權大大的增強,其身後站着的皇帝,太子和諸皇子,足以碾碎任何不安分的世家豪門。

就在大漢權貴眼巴巴的等着購買神奇的化肥,爲數月後的春耕早作準備時,初登董事長寶座的劉非,卻公佈了一個舉世譁然的消息——化肥產量嚴重不足,暫不發售,優先供應宗室田地,至於剩餘部分,將由各大股東內部認購!

股東!

這個新鮮詞彙如颶風一般從長安城迅速擴散,瞬間掃遍了整個大漢帝國!成爲皇室實業的股東,演變成大漢權貴們最爲渴望的偉業,甚至超越了位列三公九卿的渴望。

在世家政治氾濫,高官輪流坐的漢初,在朝廷做官其實沒多大油水可撈,立國不過數十年,光丞相就換了十來位,可謂天天都有人辭官,日日都有官被貶。誰家沒出過三公九卿,都不好意思住在北闕甲第,更不敢說自己出身豪門。

權貴們真正在意的,是家族的利益,是如何富貴傳家,不得務虛名而處實禍,就是黃老之術的精髓所在。

短短半月,皇室實業擁有決策權的六萬原始股,以百萬錢一股的高價,被宗室皇族搶購一空。當然,太子劉徹和住在皇親苑中的六位皇子,早已暗地傾盡所有產業用作抵押,拿下了其中的三萬股,牢牢掌控住着集團的經營權。

原始股發售結束當日,在董事長劉非的建議和主持下,所有皇室股東齊聚一堂,在皇親苑八皇子趙王劉彭祖的王府內,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

如詩如畫的莊園美景,豪奢之極的王府陳設,讓皇室土鱉們認識到了啥叫境界上的差距,在儀式進行時,也不顧場合,迫不及待的找來皇親苑的總管事,當場購買了單價上千萬錢的數十套宅邸院落。

慶祝儀式結束後,便是盛大的宴會。有些疲憊的劉非和幾位皇子暫時躲到書房歇息,只留下善於交際的劉彭祖待客。

此時,忙碌了半月的劉非,才忙裡偷閒,細細翻閱起集團剛剛整理好呈上來的賬簿,當看到集團瘋狂聚斂近三百億錢的巨大財富時,幾乎暈厥過去。

“皇兄!”

劉端畢竟是一母同胞,兄弟連心,見劉非面色蒼白,猛犯白眼,急忙上前扶住他:“這是咋了?”

魯王劉餘則是撿起掉落在地的賬簿,看了一眼,猛地乾嚎一聲,亦是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其餘的皇子見狀,全都嚇傻了,趕緊上前將他扶了起來。又叫來門外的侍女,一通忙活過後,這才把劉餘和劉非兩兄弟給救醒了。

今日之事,從此被高傲驕縱的劉非視作奇恥大辱,諱莫若深,至死都沒人敢在他面前重提此事。倒是魯王劉餘,在數十年後的口述回憶錄中描述了當時的真實心境:“本王當時一看到賬簿,只有一個念頭,奶奶的熊,老子發了!”

總之,諸位皇子在興奮的狂喜中,結束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和聚會。

在相當於大漢帝國五年國庫總收入的金塊和銅錢運進防備森嚴的集團金庫後,他們執意呆在金庫裡,躺在金山上持續度過了數個不眠之夜,隨後不顧性命的全力投入到更爲盛大的股份發行儀式的籌備過程中。

不得不說,當利益龐大到某個程度,無恥就會成爲人性最顯著的一面。重農抑商,是漢初最重要的國策。然而當大漢權貴們極度渴望獲得皇室實業的股份時,購買集團股份的議題,竟然被堂而皇之的搬上了大漢朝堂。

漢帝劉啓看着正殿之上振振有詞的羣臣,滿腦袋黑線,卻無可奈何。

他們說得也有道理,商者,講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今他們的家族打算買股份,只是交錢買個分紅的資格,又沒拿貨物,算不得從商,在朝堂上稍微討論一下也無不可。

看來太子說得沒錯,這甚麼金融,實在玄乎得緊。今後得多看看他獻上的《論金融與實體經濟》一書,免得今後被這些老狐狸忽悠了。

在龐大的朝野壓力下,一貫強勢的漢帝劉啓和太后都不得不妥協,同意大漢權貴們暗中進行這種變相的商業行爲。他們分別找到太子劉徹,措辭嚴厲的命他儘快解決皇室實業增發股份的相關事宜,並提供了大批必須照顧到的權貴名單。

劉徹撇撇嘴,這些權貴們當真是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竟要求以捐助集團營建化肥作坊,造福大漢百姓的名義支付購買股份的資金。

既然他們想大出血,劉徹也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立刻趕往新落成的皇室實業總部,皇親苑中一棟高達五層的中西合璧的塔狀寫字樓。

爲了避免超過宮城中的建築,被御史們戴上僭越的帽子,劉徹特地將寫字樓的地基做低,還硬生生的挖地三丈,愣是在地處平原的長安城中弄出個地勢極低的湖心小島。爲了防止雨季淹水,還將四周夯高,形成一個環形的湖心小谷。凡是到過此處的人,無不被太子的大手筆震撼得尿如泉涌。

只有劉徹知道,作爲未來世界最龐大的商業集團之一,皇室實業總部比起後世的大集團總部還是要寒酸得多,將來絕對還要繼續改建的,因此才花了如此大的成本,預留下不少的空間。

得到消息的諸位皇子,早已在總部大門前恭迎太子的駕臨。

對於這個財神降世的弟弟,諸位皇子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盼望着能多沾些仙氣。如今皇帝老爹都沒他們有錢,也沒他們過得逍遙滋潤,實在沒什麼好羨慕的。

皇帝也不容易啊,連花自己內庫的銀錢修葺宮殿都要擔心被御史彈劾,還時刻怕被人搶了位置。沒那本事,還是做個逍遙王爺的好,只要還是劉家的天下,誰做皇帝也不絕敢隨意向宗室成員動手。

吳楚七國之亂,都擺明造反了,最後只誅殺首惡吳王劉濞,其他諸侯王頂多被圈禁罷了,連封國得以保留,繼續傳給自己的兒子。

劉徹也沒跟他們多客套,直接提出要修改原定的入股計劃,將增發的股份從十萬股提高到二十萬股。諸位皇子不由咂舌不已,這就意味着集團瞬間就要增加兩千億錢的收入啊。

劉非身爲第二大個人股東兼董事長,日益進入角色,不由爲皇室原始股持有者的利益考慮起來:“殿下,按照入股協議,年首前就要分發紅利。如今增發二十萬股,每股所得紅利必然會被攤薄。今年雖然平白得了數千億錢,但一旦分完,日後的分紅怕是不會再如今年,宗室和權貴們會不會聯合起來鬧事啊?”

劉徹笑了笑,心中極爲讚賞這位驚才絕豔的皇兄,不管短短時日,就已經能開始分析核心問題,遂耐心解釋道:“皇兄無需擔心,股份分紅的意義,並不是將該年所有收益全部分完,而是先取出少部分,完成最低收益保證,譬如一成。剩下的收益則用來擴大財源,如多建作坊,多進行些投資,方可持續擴大來年收益,這纔是發行股份的真正意義。”

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