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

翌日清晨,匈奴軍營大帳中,宿醉未醒的遊騎佰長察木哈被麻繩捆成個糉子,扔在地上,卻還在美美的打着呼嚕,臉色享受之色。

阿斯恰面色鐵青,冷冷道:“潑醒他!”

守帳勇士不敢怠慢,急忙找來水袋,稍微傾斜袋口,一道細細的水線朝察木哈臉上倒了下去。

不是他害怕查哈木而不敢多倒,只是如今營中的水已經所剩不多了,附近的水井又全部被填埋,將士們必須要到數十里外的小溪裡取水,還是省着點用爲好。

“大膽!”

入冬水寒,澆在臉上刺激非凡,察木哈瞬間醒轉過來,大聲叱道。

他正欲起身,卻根本動彈不得,這才發現身上的神索,不由臉色大變,掃視了一番帳內情形,轉而怒目質問阿斯恰道:“阿斯恰千長,這是爲何?!”

阿斯恰咬牙切齒,狠狠問道:“哼!你還有臉問?!你麾下一百三十名遊騎如今何在?!”

察木哈略作回憶,隨即不屑道:“昨日可是你下的軍令,讓我派他們到山林中獵取野獸,採集草食,如今卻來問我?”

阿斯恰怒極反笑:“他們自從昨日正午進入山林,至今未見半人回營,身爲主將,你該當何罪?!”

察木哈不由大驚失色,滿臉不可置信道:“不可能!”

阿斯恰陰沉着臉,不發一語,顯然不屑繼續解釋下去。

就在此時,佰長勾裡葛急衝衝跑了進來,稟報道:“千長!派出去查找的勇士們遣人回報,在山林深處發現了幾具我匈奴將士的屍身,身上有刀傷箭痕,卻未發現劇烈打鬥的痕跡,顯是中了埋伏,盡皆被人一擊斃命。中箭者更是七竅流血,死狀可怖,顯然箭頭上抹了劇毒。”

砰!

阿斯恰面色愈發鐵青,毫無徵兆的擡起腳,狠狠踢在大帳中正煮着馬奶酒的吊釜上,吊架瞬間崩塌,釜中滾燙的馬奶酒潑向了躺在地上動彈不得的察木哈。

剎那間,大帳中傳來一陣滲人的哧哧聲,察木哈悽慘的哀嚎隨即響起。只見他全身裸露的皮膚全部被瞬間燙熟,如同一隻燒紅的蝦子,蜷縮成一團,不斷在地上打滾。

“千長!”

勾裡葛見狀大驚,趕忙喚來守帳勇士,將察木哈擡去其他營帳救治,隨即勸解阿斯恰道:“那些將士顯然是中了漢人精銳埋伏,這察木哈雖有不察之罪,但他好歹是大單于寵妾烏尤的幼弟,千長很苦與他結下這般大仇?”

阿斯恰微微嘆了口氣,幽幽道:“大單于早就對我心存戒備,此次命我部爲先鋒,又安插了察木哈這個眼線,分明就是試探於我。先是突襲雁門不成,如今又平白折損百餘名勇士,單于大軍到達之日,怕便是將我梟首之時。既是如此,殺不殺察哈爾,有何區別?”

勾裡葛大驚失色,手足無措道:“千長何出此言?我等跟隨老上單于多年,當今軍臣單于即位後,更是鞍前馬後,替他出生入死十數年,大單于怎會爲些許小事,就……”

阿斯恰揮手打斷了他的話,從懷中掏出幾卷羊皮卷,遞了過來。

勾裡葛趕緊雙手接過,迫不及待的看了下去。

只見他的身體不住的顫抖起來,羊皮卷裡的內容讓他感到抑制不住的恐懼和憤怒,滿嘴苦澀道:“如此說來,察木哈果然一直在向大單于告密進讒,實在該殺!只是千長如今作何打算?”

阿斯恰直勾勾的望着勾裡葛,幽幽道:“我若說要轉換門庭,老夥計你當如何?”

“你說的可是左賢王?”

勾裡葛似乎早就預料到,臉上沒有絲毫驚訝之色。

“沒錯,我族乃是欒提一族的累世家奴,若是轉投到左賢王麾下,不過是家奴擇主之舉,算不得背叛主家。”

“自你二十年前捨身替我擋去必死之箭,我便發誓要以死相報,如今當然隨你投左賢王去。”

勾裡葛面色平淡,彷彿在敘述一個很天經地義的事情,隨即又皺眉道:“只是你我族人駐地都在單于庭夫羊句山下,若是大單于得知你我轉投左賢王,恐怕全族老弱婦孺性命難保啊。”

阿斯恰點點頭,無奈道:“如今只有率剩下這數百鐵騎,儘早趕回夫羊句山,將族人全部東遷,方能逃過一劫。”

片刻後,營地裡所有的遊騎佰長都被聚集到大帳中,由於大多是阿斯恰的親信和族人,倒沒讓他費多大口舌,紛紛表明誓死追隨的心意。

心中大定的阿斯恰隨即仔細安排了一番,衆人就分頭準備去了。

是夜,匈奴大營裡燃起熊熊大火,察木哈及十數名親隨被綁在高高的柴堆上,活活燒死,以祭奠死於山林中的百餘名草原勇士。

祭奠儀式結束後,剩餘的數百遊騎打馬出營,朝東北方一路疾馳而去。

翌日,收到斥候回報的雁門塞諸將不由面面相覷,匈奴先鋒平白損失了百餘精銳,非但沒有搜山,反而棄營而去,實在是不符合他們的一貫做派啊。

難道是有什麼陰謀?想示弱,以引誘漢軍出塞?可這也做得太明顯了吧?

總之,雁門諸將想破了腦袋,也沒弄清個所以然來,便也不再費心,按照太子殿下早就定下的計劃,縮在雁門塞高高的關牆下以逸待勞便是。

而遠在雲中的軍臣單于,此時方纔將麾下十數萬匈奴鐵騎召集完畢。他已得知漢人堅壁清野的打算,故此從還未離開雲中的各部族強徵了大批的牲畜和糧草,以備大軍數月之用。

一時間,雲中哀鴻片野,亂作一團。匈奴士兵根本不敢禍害大貴族們的所屬部族,因此遭殃的全都是一些中小部族。強徵物資之多,甚至導致了這些部族幾乎鐵定無法滿足越冬所需。

匈奴人本就彪悍,如今涉及部族生死存亡,自然奮力反抗,雲中短短數日,便爆發了近百起衝突。觸不及防下,匈奴士兵的傷亡不小,惱怒的匈奴將領們,悍然下令屠滅了十數個小部族,這纔將持續蔓延的反抗勢頭暫時鎮壓下去。

然而,仇恨的種子卻被深深埋下,就像這冬季的野草,正在地下默默孕育,待得春雨的到來,便會冒出無數的新芽,長遍茫茫的大草原。

十月中旬,軍臣單于終於等到了姍姍歸來的國師中行説,率領十數萬匈奴鐵騎氣勢洶洶的帶着大批的輜重,朝雁門塞緩緩行進。

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