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

虎賁校尉馬嶼站在雁樓前,遙望遠方,臉上有少許的期待。

太子劉徹此次命他率領五百虎賁衛趕赴雁門邊塞助戰,長安期門校內僅留下一百虎賁衛留守。腦海浮現出軍候李當戶那張寫滿不甘的大臉,馬嶼不由笑了起來。

可惜,太子嚴令虎賁衛只能參與守城,不能出城作戰。

虎賁將士們對此有些迷惑,卻不敢有絲毫不滿,不僅是因爲對太子的忠誠,也是因爲身後站着倉素帶領的軍法官們。馬嶼知道這是太子對虎賁衛的看重,既想讓虎賁將士們經過戰鬥的洗禮,又不希望損失過重。

虎賁衛是劉徹親手培養出來的,哪怕如今一個最低級的虎賁士兵,將來都會作爲基層軍官,充實到新擴編的軍隊中去,將劉徹傳授的各種軍事思維和戰術構想傳播下去。

作爲穿越衆,劉徹深深的瞭解,優秀的基層軍官對整個部隊的重要性。

二戰前期德軍之所以能勢如破竹,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爲大批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的低級軍官,能很好領會統帥的戰略意圖,並貫徹到基層連隊,同時將各種戰術構想運用到實際戰鬥中。

同時,德軍實施嚴謹的軍銜制度,把士官分成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把士兵分成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如此一來,即使連隊主官陣亡或重傷,無法繼續指揮戰鬥,士兵們仍能自行整編,重新組織起來,完成任務。

而後世的美帝,更是通過各種高科技,讓區區數人就能構建一個完備的最小戰鬥單元。這一切的關鍵前提,正是擁有大批優秀的基層軍官。

和雁門塞內鬱悶不堪的虎賁將士不同,由公孫賀帶領的百餘羽林衛,得到了極大的作戰權限,如今正隱藏在勾注山的茂密叢林之中,如同隱蔽着的毒蛇,伺機給來犯的匈奴人噴射出致命的毒液。

從成立之初,劉徹對羽林衛的定義就是特種作戰部隊,若是用來守城,或是正面作戰,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此次寶貴的實戰機會,是萬萬不能錯過的。

雁門塞高踞勾注山上,只有一條盤旋幽曲的山路,穿塞而過。這條盤山大道,正是匈奴南下雁門郡的必經之路。如今,山道上佈滿了溝壑和陷馬坑,讓匈奴千長阿斯恰頭疼不已。

“漢人果然最有準備,顯是想龜縮塞內,從此不再出塞了。”

一旁的佰長勾裡葛嘆了口氣,話中帶着深深的無力感。

從雲中一路疾馳而來,卻發現勾注山前方圓數百里的草原和農田全都被燒成一片焦土,各種水井和水渠也都盡數填滿。如今戰馬只能單單吃騎兵們攜帶的特製草料,根本撐不了多久。

阿斯恰皺了皺眉,詢問道:“派出去的斥候,可曾找到漢人邊民?”

“方圓百里內,連稍大的活物都找不到,更別說人了,只找到些焚燒過的斷壁殘垣。”

勾裡葛搖頭苦笑,作爲阿斯恰多年的老夥計,他說話並沒太多顧忌,隨即建議道,“是否要上報大單于,改道南下?”

“如今已入冬,一旦降雪,不利攻城,恐怕我匈奴鐵騎會飲恨漢人關牆之下。緊迫之下,除了雁門,還有何處能南下?代郡有白登山依爲屏障,需繞道左部,且不說左賢王肯不肯支援,單說需奔馳千里,便足以讓我匈奴人疲馬乏。至於南下上郡,需從朔方渡過黃河,更是要轉進數千裡。大單于如今雪恥心切,萬萬不會答應的。”

阿斯恰思考片刻,面色憂慮的否決了他的建議,隨即又幽幽道:“此事也不需我等操心,再派快馬將此地情況上報大單于,一切交由他決斷吧,我等做好準備就是了。”

勾裡葛微微點頭,立即吩咐了下去,但心底卻有些許憂慮。

數日來,阿斯恰彷彿失去了當年馳騁沙場的銳氣,整個人驟然蒼老了幾分,更是沒有了往日臨機決斷的魄力,毫無主見,每日不斷的派人將情況上報大單于,一副惟命是從的樣子。

在他人眼中,此等作爲是出於對大單于忠誠,但勾裡葛卻從老夥計的眼神中看出了幾分置身事外的意味。

“此番我等輕騎疾馳,所攜軍糧和草料很少,原本打算就地掠奪,可如今漢人堅壁清野,麾下將士和戰馬,怕是撐不到大單于的大軍趕來。”

阿斯恰突然覺得心煩意亂,隨即揮揮手,無奈道:“讓將士們到勾注山的密林中狩獵,如今禽獸冬伏,想來獵殺些熊羆也費不了多大氣力。再多采集些野菜草梗,混在草料裡餵食戰馬,雖說會降些馬力,但好歹能撐到大軍到來之日。”

勾注山脊上,公孫賀遙望遠處山腳的數百匈奴騎兵,臉上露出一絲喜色,朝身旁侍衛做了個手勢。

侍衛會意,趕忙跑到遠處,將一根小竹管放到脣邊,鼓起腮幫,吹出幾聲清脆的獨特鳥鳴聲。

片刻後,遠處也傳來了一陣鳥鳴,而且由近及遠的傳遞了下去。

埋伏在山道口附近的易言,早就看到了匈奴騎兵的到來,如今又聽到了山上傳來的鳥鳴聲,知道羽林僕射公孫賀已經下達了開始作戰的命令。

他隨即也掏出竹管,迴應了幾聲,示意自己收到了指示,便推醒了身邊熟睡的唐濤。

“呸!”

唐濤揉了揉眼睛,又用袖口擦擦嘴角,輕聲吐了口唾沫。

爲了保持隱蔽,羽林衛早就習慣了趴在土裡睡覺,醒來時嘴邊難免沾上些泥土,甚至有些睡覺喜歡張嘴的將士,醒來滿嘴是泥也是常事。

易言一邊警覺的關注着匈奴人的動靜,一邊將水袋遞給唐濤:“趕緊準備,等到匈奴人進了林子,就要開始戰鬥了。”

唐濤聞言,臉上寫滿了興奮,趕緊接過水袋,抿了一小口,同時掏出作戰服內袋的特製軍糧,用力咬了幾口。

這種軍糧是太子殿下專門供給給羽林和虎賁兩營的野戰吃食,用煮熟的豆粉和牛肉,加上少許鹽和糖,壓制成小餅磚。滋味只能說還算湊合,關鍵是就着水吃下去,半個手掌大的一塊,埋伏個大半天都不會感到餓。

唐濤吃喝完,又在易言鄙視的目光中,緩緩移動到不遠處的草叢裡,挖了個小坑,美美的拉了次大的。又將小坑掩埋,上面灑上些落葉,這才一臉滿足的返回,接替易言警戒,讓他也好好準備一番。

易言的動作要利落很多,片刻後就回到了唐濤的身邊。唐濤訝異的打量着他,一副嫌棄的樣子:“你咋那麼快?真的弄乾淨了?”

易言瞪了他一眼,不發一語,隨即專心的注視着遠處的匈奴人。

唐濤撓了撓頭,也沒有在意。他和易言搭檔快兩年了,自然瞭解他的性子。正是易言的嚴謹和細緻,使得唐濤對他極端信賴。

用太子的話來說,將背後交給這樣的袍澤,放心!

日頭漸漸爬上天穹的頂端,唐濤和易言又相互替換着警戒了幾次,匈奴人終於開始有了動作。

只見百餘名匈奴人從山道口前的營地走了出來,沒有牽着戰馬,手上提着弓箭,進入了前方的密林中。

唐濤看了看易言,眼中滿是熾熱的戰意。易言搖搖頭,否決了他的建議。從剛纔的鳥鳴聲可以判斷,自己二人是最靠近匈奴營地的小組了。單憑他們兩人,是絕對對付不了百餘名匈奴精兵的,一旦打草驚蛇,就破壞了整個計劃,得不償失。

他掏出竹管,朝山上吹響了一連串急促的暗號。

很快,一陣迴應傳來,易言仔細聆聽,思索了片刻,又向一旁的唐濤確認道:“後撤一里,照四號方案進行,沒錯吧?”

暗號是每個羽林衛都要熟記的,心思細膩的易言更是瞭然於胸,但還是要嚴守規矩,向同伴確認,以避免出現誤讀。直到唐濤點點頭,表示自己也是同樣的判讀後,兩人這才清除掉留下的痕跡,緩緩向山上後撤。

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