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

十月間,滇池日照充足,天晴少雨,端是藍天白雲,碧水清幽。

天候雖是漸涼,然相較關中之地的乾冷冬日,卻仍是暖和得多。

入滇迎親的劉塍等人皆是土生土長的關中大漢,饒是隨行的內宰和宮婢,也都是身強體健的,故而到得滇國國都,非但不覺天氣寒涼,反倒興致勃勃的到滇池遊湖。

池畔滇馬飲水,池上海鷗飛舞,實是寧靜愜意。

數以萬計的紅嘴鷗,皆是從極北之地,不遠數萬裡的遷徙而來,漢人眼中的偏荒之地,卻是它們世世代代的越冬之地。

遊船上,莊姝偷偷瞄着站在船頭與衆人談笑風聲的劉塍,心下又是羞怯又是慶幸,半年多前,她尚因夜郎王遣使前來逼婚而恐懼悲悽,卻沒曾想,大漢皇帝一道聖旨,便足以令她化悲爲喜。

自家人,知自家事。

莊姝焉能不曉得,自己雖是滇國王女,然上溯祖輩,不過是區區楚國將軍,饒是莊氏王族往臉上貼金,非要往道家先賢莊周的後裔去攀,然漢室權貴怕是多會嗤之以鼻吧?

劉塍,貨真價實的大漢宗室子,開國功臣之後,丹徒候嗣子,這等身份親來迎娶她,誰高攀誰,世人心中皆有把尺,皆是心知肚明的。

饒是自家父王舉國內附得成,頂多也就封個列候虛爵,跟劉塍這等得天家看重,得掌兵權的侯府嗣子,差得遠了!

況且,劉塍的相貌和氣度,都非她過往接過的同齡男子可比。

面容剛毅,目光炯炯,難得的事,舉手投足間卻不見半分粗莽,言語做派皆是雅儀端正,卻又果決利落。

唯有世代顯貴,自幼習文練武,才能教養出這種從骨子裡的貴氣,便連自家的長兄,滇國太子莊臨,與他站在一塊,都不由相形見絀,總覺得少了些舉重若輕的男子氣度。

再看劉塍身側,那總是溫文爾雅的張篤,莊姝卻總覺着莫名的畏懼。

或許是少女特有的敏感直覺,她隱隱覺着張篤此人城府不淺,絕不似表面般溫潤隨和。

莊姝還曾特意向長兄道出過自己對張篤的看法,莊臨不免驚訝於她的敏銳,或許唯有拜見過大行令張騫的父皇和自己,才能從張篤身上察覺到類似的感覺。

隨和之中,實是掩着無比傲然,溫潤之中,更是蘊着絲絲淡漠與狂涓。

這類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僞君子,卻是不知何時發作的瘋子,真若發起瘋了,比什麼屠夫殺神都要更爲殘忍嗜血。

確實,張篤除了遺傳到父母的聰慧,血脈中更潛藏着老劉家狠戾兇殘的暴力因子,他自己雖沒真正意思到,閱人無數的長輩們卻皆是瞧得清清楚楚。

若他真是憨厚老實的傢伙,長輩們又豈會讓他隨劉塍赴滇迎親,皇帝劉徹又豈會予他調動暗衛之權,任他臨機決斷,便宜行事?

他雖沒真正殺過人,卻不代表他殺人會眨眼,會心慈手軟!

“王女總是這般打量我,莫不是我有甚穿着舉止有何不妥?”

張篤突是緩緩轉身,從船頭步入船艙,對莊姝笑道。

“不,不是……”

莊姝萬萬沒料到,他竟會說得如此直接,況且似這般當衆調笑,未免輕浮孟浪啊。

她小臉煞白,慌亂的望向船頭的衆人,像只想要求救的小白兔。

劉塍看了眼身旁面色尷尬的滇太子莊臨,心中不禁嘆息,連庇護自家女眷的勇氣都沒有,何其可悲啊!

“我這表弟想來喜歡戲弄人,卻無甚惡意,我代他向王女告罪,王女勿怪!”

他亦是舉步入艙,對驚慌失措的莊姝躬身道。

“不,不……嗣子無須如此!”

莊姝卻反是更爲慌亂,面前這人非止是她未來的夫婿,更是身份尊貴的漢使,她豈敢生受揖禮。

“呵呵,嗣子憐惜自家媳婦,我倒成了不憐香惜玉的惡人。”

張篤聳了聳肩,招呼蘇武道:“走,咱倆還是不在這礙眼了,且下船隨意走走,賞這湖光山色。”

不待莊臨開口,張篤復又道:“太子就無須跟隨了,我等自有侍衛隨扈,你若是也跟着下船,嗣子和王女孤男寡女的,可不是要壞了清譽。”

莊臨聞言啞然,心中雖是不悅,卻也不敢不從。

於是乎,遊船緩緩靠岸,本就沿着湖畔縱馬隨行的諸多內衛迎上前來,爲張篤和蘇武牽來早就備好的馬匹,阻止了意欲隨行的滇國侍衛,緩緩離去。

莊臨看着衆多漢騎遠去的背影,眼皮跳個不停,心中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預感這玩意,往往是好的不靈,壞的靈。

莊氏兄妹陪着劉塍繼續泛舟湖上,卻不料直到日薄西山,仍不見張篤等人回返。

莊臨愈發心悸,又讓船伕靠岸停船,正要遣大批侍衛前去尋找,卻見遠處山林馳出十餘騎。

仔細瞧去,莊臨險些沒嚇得栽入湖裡。

只見爲首騎者渾身浴血,懷中抱着一人,雖瞧不清面目,然從衣袍裝束和身形來看,應是張篤無疑。

“掌故遇襲,需儘速救治,你速遣兵馬前去擒拿賊人!”

抱着張篤的正是內衛首領,縱馬直奔莊臨身前,俯視着他,高聲厲喝道。

霸道,不容置疑,哪怕是面對滇國太子和衆多滇國侍衛。

“好,好!”

莊臨已是嚇得半死,豈敢怠慢,忙是依言而行。

是夜,漢使館舍。

劉塍見的張篤悠悠醒轉,隨手摒退的摒退了醫者和侍婢,苦笑道:“你倒是捨得下狠手,若是教陽信姑母瞧見你這傷勢,我該如何交代啊?”

張篤感受着手臂刀傷處傳來的疼痛,不禁倒吸着涼氣:“嘶~~不狠下心腸做戲,怎能逼滇國君臣給我個交代。”

“嗯,我已讓蘇武即刻啓程,返京稟報陛下了,就怕陽信姑母聞得此事,要擔憂掛懷啊。”

“無妨,陛下應會暫且瞞着此事。”

張篤眼神熠熠,復又問道:“給參騎校尉陳関傳訊了麼?”

陳関早已奉皇帝密旨,陳兵於滇國東南邊境,就爲配合他們行事。

“放心,暗衛早已聽命行事,皆是依計進行,絕無半點疏漏,你切安心將養吧。”

劉塍微是頜首,淡淡道:“就看滇國君臣,該如何給出交代了。”

此時此刻,滇王寢殿。

“父王,此事實在太過蹊蹺了,不像是夜郎人所爲!”

莊臨回想張篤今日的種種怪異舉動,愈發覺得不對勁。

“蠢貨!”

滇王莊淼面色陰沉,沉聲呵斥道:“不是夜郎人所爲,難不成是我們滇國之人做的?況且,漢人可曾有半句提到夜郎人麼?”

“這……”

莊臨啞然無語。

莊淼看他這副蠢樣,恨鐵不成鋼道:“不管此事內情如何,襲殺漢使的罪名,我滇國不能擔,更擔不起,那張篤乃是大行令和長公主的獨子,是大漢皇帝的親侄兒,我滇國若無法給個交代,莫說大漢天家不會善罷甘休,億萬漢民都放不過我滇國!”

莊臨出使過漢都長安,深知自家父王此言絕無誇大,大漢天家在民間聲望極高,且漢人素來尚武好戰,若聞得出任使臣的皇親遭滇人襲殺,怕是不用漢廷出兵,漢人邊民就敢跨上獵弓,拎着獵刀,打出報國血恥的正義旗號,越境入滇,對滇民肆意燒殺擄掠。

滇人窮歸窮,可在漢境內,外族奴隸實在值錢,每頭超過兩萬錢,若不是邊郡官府爲免影響兩國邦誼,儘可能的壓制大漢邊民,兩國接壤處絕不會似現今般平和。

沒瞧見夜郎麼?

近年來,不知多少漢人潛入夜郎境內,靠着捕奴發家興業,鬧得夜郎各族不勝其擾,卻又無可奈何。

“大王,邊境有緊急軍情呈報!”

正在此時,殿外傳來急切的稟報聲。

“快快呈上來!”

滇王莊淼猛是心悸,待得宦者入殿,忙是接過奏報細瞧。

滇國西北與夜郎接壤之地,數座村落慘遭屠戮,雞犬不留,雖不知是何人所爲,然從屍身創口和地上遺留的兵械,應是大隊夜郎軍士所爲。

“誒!”

莊淼不禁搖頭苦笑,襲殺漢使,邊境屠村,皆是直指夜郎所爲。

天下豈有這麼巧的事?

到底是當夜郎人蠢,還是當他莊淼蠢啊?

翌日,一夜未眠的滇王父子剛要召羣臣前來商議,卻又收到緊急奏報。

在滇國東南邊境陳兵多日的大漢參騎校營,於昨日深夜悍然越境,雖未長驅直入,卻是遣大股騎隊縱火燒山,在前方爲大軍清道。

莊淼不禁仰天長嘆,吩咐自家兒子道:“你親自去漢使館舍,務必請丹徒候嗣子入宮。”

王宮正殿內,已然聞訊的滇國羣臣皆是面色慘白。

莊淼緩緩步出後殿,舉步登階,腳步無比沉重。

“夜郎人潛入我滇地,襲殺漢使,屠我邊民,實在可恨至極!”

“傳吾王令,盡徵滇族各部男丁北上,與夜郎死戰!”

“盡啓國庫,褒獎奮戰立功之人!”

“不聽徵調之部族,夷滅!畏戰避戰者,殺無赦!”

字字句句,聽在羣臣耳中,皆如驚雷炸響。

“大王,不可……”

一位老臣匆忙出列,卻不等他說完,便見得滇王擺了擺手,數名侍衛執兵上殿,將他押住。

“拖出去宮門,斬首!”

莊淼環視羣臣,冷聲道:“寡人心意已決,但凡抗命不尊,動搖軍心者,殺無赦!”

羣臣聽着那老臣愈來愈遠的討饒聲,端是嚇得脊背冒汗,再不敢出言勸阻。

漢七十九年,十月初十。

滇國傾舉國之力,徵男丁近十萬衆,北伐夜郎。

漢丹徒候嗣子劉塍率千餘漢騎,隨滇王莊淼親征。

滇國大軍北上之後,大股“哀勞悍匪”趁虛而入,在滇地各處燒殺擄掠,大肆屠戮留守各部族的老弱婦孺,二十餘萬滇族老幼百不存一,唯有聚居在國都的萬餘楚族百姓“僥倖”未受兵災。

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