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漢帝劉啓坐在會客椅上,臉色有些陰沉。

耿老漢的這二層小樓裝修華麗,光潔的地磚,牆上潔白的瓷磚,和牆上的各種壁燈,精巧的旋梯,看在劉啓眼裡很是扎眼。

作爲一個崇尚節儉的帝皇,他對腐敗的官員最爲痛恨。特別是這遺孤院投入了大量的錢財,一向由少府專款專用,劉啓即使是過大壽時,要修葺宮殿,寧願暫時減少宮中用度,也沒從這筆款項中挪用過一分錢。

如今卻見遺孤院內一個管理官田的小吏就住在如此奢華的房子裡,可想而知官位更高是如何的揮霍無度,這不由讓他殺心頓起。

“你們遺孤院管事的都住這等房子?”

劉啓壓抑着心中的憤怒,強作鎮靜的問道。

耿老漢正忙着給幾人端水,沒有注意到劉啓的表情,而是隨口道:“管事的可沒這福氣,連總管事都只能住在一般的瓦房裡,雖說各類傢什也都一應齊備,但比起這個莊子裡還差上不少。”

劉啓聞言一愣,面色稍霽,略帶疑惑的試探道:“那老丈豈不是比那總管事還厲害?某非家中有些權勢?”

耿老漢將水杯端到劉啓和劉徹面前的茶几上,憨厚的撓撓頭,笑道:“俺就是一個種莊稼的平民,曾在隴西當了幾年邊軍,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當年閱軍典時,遠遠看了一眼隴西郡的都尉。家裡哪來的甚麼權勢?”

劉啓點點頭,耿老漢身上穿的是本色麻衣,左腿還稍微有些瘸,說話也很糙,斷斷不是出自豪門世家。

他不由愈發疑惑起來:“那爲何老丈能住在這個莊子,而管事們只能住在一般瓦房,他們好歹也算是少府的官吏吧?”

“呵呵,原來貴人是想問這個啊。這是太子殿下給遺孤院定下的規矩,只有院裡的先生們才能住上住上這樣的好房子,俺雖然是個管莊稼地的,但農學院的院長裘先生說俺的功勞不小,曾上報太子,也給俺弄了個先生的名頭,還下了冊聘用書,上面可是蓋着太子的金印呢。”

耿老漢端起水杯,美美的灌了一口,這是從南山用竹管引流下來的清涼山泉水,味道神識甘甜。他眯起眼,滿臉的得意之色,語帶炫耀的說道,彷彿這個無官無職的先生之位,是個天大的榮耀一般。

劉啓恍然,眼中頗爲不滿的看了看一旁的劉徹,顯然是等着他的解釋。

劉徹暗自苦笑,不過就是提高技術人才的待遇問題嘛,他在這個方面從來不會吝嗇。

裘離原本是御花園的花匠,嫁接和育種很有一手,又曾經跟着老內侍學了些字,劉徹就把他派到農學院做了個院長,同時批覆了他推薦上來的幾個先生,這耿老漢想來也是其中的一員吧。

“阿父,孩兒覺得遺孤院的這種規矩倒是不錯。有才幹之人,自然應該多給些獎賞,古之君王,千金買馬骨,方尋得千里良駒。如今遺孤院此舉,盡顯當今天子求賢若渴之心。管事之人尚且住瓦房,而先生住華屋,方顯出惜人才,重人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莫看老丈是個莊稼人,但卻知四時,懂節氣,熟農具。便是說那實驗田中所育種苗,假以時日,必可惠及天下萬民。以孩兒看來,此間功勞,並不比朝堂上的三公九卿遜色半分。”

劉徹思考片刻,起身躬身向劉啓認真的解釋道。

他覺得應該藉此機會,勸說劉啓重視各種行業的人才,能適當提高各種工匠的地位。

畢竟要進入工業化社會,少不得大量技術人才,劉徹實在不希望出現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畸形社會觀和價值觀。

在後世的美帝,藍領的收入並不比白領低,正是龐大的技工羣體,保證了他們的科技能夠持續不斷的進步。

劉啓擺手示意劉徹坐下,隨即面露沉思之色。在漢朝施行的是世襲勳爵制和最初級的察舉制,官員不是出身世家,就是各地官員舉薦的孝廉和“賢士”,多少都有些沾親帶故的關係。

(解釋一下,漢朝還沒有士農工商的分等,只有貴族,平民,奴隸。而平民中,雖重農抑商,但還是比較平等的。所以工匠和農民的地位沒差,平民要封爵也沒後世王朝那麼難。)

劉啓早就苦於缺少良才,隨着大漢開國的一代賢臣良相紛紛故去。大漢朝堂已經出現了辯論爲主的務虛不務實的清流苗頭,多是些只有名聲,沒有實幹能力的政治投機者。

爲了名聲,甚至有個地方官員在沒有任何計劃的情況下,私募民工修築蜀道,導致大塌方,不但自己身負重傷,更是生生害死了近千民工。即便如此,竟然還真讓他搏了個一心報國的好名聲,獲得了諸多朝堂重臣的舉薦,逼得劉啓不得不升了他的官。

劉啓每次想起此事,就有殺人的衝動。

特別當劉徹拿出各種神奇的事物,爲少府賺入了大量的錢財,還提升了軍備,改善了農務後,劉啓在驚訝於各種新技術給社稷帶來的種種好處的同時,已經逐漸意識到各種工匠的重要性,也逐漸理解劉徹一直掛在嘴邊的“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箇中意味。

只是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劉啓卻苦思不得其解,哪怕他再英明神武,畢竟思維有侷限性,顯然沒有劉徹想得透徹。

畢竟劉徹腦海中有着數千年人類對各種制度的探索總結,雖然細節處理上比不過劉啓這樣的老練政治家,但大方向的把握上絕對是當世第一人。

劉啓沉思良久,晃晃腦袋,驅散了腦海中的思緒,擡頭一看,卻發現耿老漢已經不在屋內,隨即望向劉徹,眼中帶着詢問的意味。

“老丈到後院地窖去取化肥了,說是下面又黑又髒,不好請阿父下去。”

劉徹放下水杯,斜靠在椅子上,一副憊懶的模樣,低聲道:“阿父品品這南山泉水,侍衛們都已經喝過,兒臣也用銀針試過,阿父但可放心飲用。此泉清冽味甘,孩兒稍後需得帶些回去,若是拿來泡茶,實在妙不可言。”

劉啓不由搖頭苦笑,這個兒子固然極爲出色,只是於吃喝一道頗爲講究,可謂精緻奢華至極。所幸他沒有玩物喪志的跡象,而且也未動用半分民脂民膏,便只能由得他去了。

劉啓雖有心和劉徹談談關於朝堂選才的問題,聽聽他的想法。卻也知道此處不宜深談,只能按捺下心中的急切,端起水杯品了品,比起一般山泉,確實別有一番滋味。

片刻後,耿老漢從房子的後門走了進來,緊隨着他的侍衛手中提着一個小小的袋子。兩人身上都落了不少塵土,顯然是侍衛們對耿老漢還有些不放心,分出一個侍衛一路跟着他下了地窖,取來化肥。

侍衛將手中的絹帛袋子放到地上,解開袋口,一些黑色的粉末呈現在衆人眼前。

劉啓走上前去,稀奇的彎腰抓取少許化肥,用指尖捻搓了片刻,感嘆道:“沒想到就是些許小小的粉末,就能讓畝產增加至少五成啊,實在是神奇之物。”

言罷,劉啓緩緩站直身子,扭頭看向耿老爹,正欲繼續問話,卻見他臉上隱隱有些肉痛,不由莞爾:“老丈先前不是說這化肥並非貴重的事物,怎麼此時卻又心疼了?”

耿老漢搖搖頭,皺着眉頭道:“俺倒不是心疼這化肥,原本俺只想隨手抓上一把化肥,拿來給貴人看看就是了。誰知這小夥竟拿出袋子裝了一些,帶了出來。如今到了光亮處,俺纔看清袋子竟然是絹帛的,實在是糟蹋了這般好料子啊。”

劉啓這才明白老丈原來是看不慣侍衛的敗家行爲,頓時覺得這個老丈很對他的胃口,打趣道:“某看老丈家中,不但吃穿不愁,甚至還要勝過不少長安城的富人,怎的還如此節儉?”

耿老漢憨憨一笑:“俺本是個窮苦人家出身,過不慣那富貴日子。如今有幸蒙陛下和太子的恩惠,住上這仙境般的房子,每月還有不少的俸祿,這輩子也就知足了。俺是個粗人,除了種地沒啥本事,想報答陛下和太子,只能好好擺弄那些官田。用不完的月例錢,俺就買些吃食,不時給遺孤院裡的娃娃們做頓好飯菜,讓他們到家裡來吃,熱鬧熱鬧。”

劉徹皺了皺眉頭,問道:“聽老丈的意思,遺孤院裡的食堂飯菜很差?我聽說少府每月可都撥下大量銀錢用於娃娃們的伙食,難道還有人剋扣了不成?”

耿老漢急忙連連擺手,滿臉嚴肅道:“小貴人莫要亂講,俺何曾說過這話?院裡的伙食比富貴人家的飯菜只好不差,大塊的肉,大碗的米飯,隨意吃。早上還有各式麪點和雞蛋,晚上還有鮮湯。俺家鄉的莊家老爺都不敢說天天吃肉,比院裡的娃娃們差遠了。

這院裡的總管事原是太子府上的老人,爲人豪爽正派,把娃娃們當成自己的家人一般,哪裡會容許他人剋扣娃娃們的伙食?!娃娃們之所以來俺家吃飯,卻是院裡的伙食太好,吃得有些油膩了,方纔來俺這吃些家常小菜。小貴人莫要污了總管事的名聲,否則俺可不答應。”

劉徹聞言,不怒反喜,微笑着拱手道:“小子適才過於心急了,還望老丈莫要見怪纔是。”

咕嚕!

旁邊突然傳來一聲悶響,衆人循聲望去,卻見劉啓滿臉尷尬,隱隱還有些羞怒。大清早出了未央宮,數個時辰滴米未入,一向飲食規律的皇帝老子,肚子已經開始抗議了。

侍衛們趕緊轉過臉去,當做什麼都沒看見,而劉徹則是臉色漲紅,苦苦的憋着笑意,閃避開皇帝老爹充滿威脅的眼神。

耿老漢則撓撓頭,看看窗外的日頭,眼見已經是正午時分,隨即憨厚的道:“若是貴人不嫌棄,就留在俺家用午膳吧,俺叔原本是太守家的廚子,俺小時候跟他學過一些時日,手藝也算不錯的。”

劉啓張嘴想要拒絕,但想想要回去用膳,還要花費不少時辰,隨即應道:“如此甚好,那就叨擾老丈了。”

耿老漢憨憨一笑,隨即忙着去準備飯菜,一個侍衛接過劉徹遞來的銀針,也跟了上去。

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