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

“嚴奔,莫要唐突了老丈,快退下!”

中年男子出聲斥退了正要朝耿老漢動手的壯漢,隨即面帶笑容的對耿老漢道:“下人不懂規矩,還請老丈見諒。”

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眼前之人顯然有些身份,耿老漢連忙躬身行禮道:“貴人言重了,老漢方纔也是見貴人取這田中的穀穗,有些急了,這才無意中衝撞了貴人,還望恕罪纔是。”

中年男子聞言,饒有興致的問道:“哦?如此說來,老丈乃是這粟田的主人?”

“非也,眼前這百十畝良田都是官田,是當今天子和太子賜予遺孤院裡娃娃們的衣食之地,老漢不過是代爲打理罷了。”

“那老丈爲何如此着緊,不過是一簇穀穗罷了。”

耿老漢皺了皺眉,解釋道:“貴人有所不知,若是其他田裡的穀穗,莫說一簇,就是貴人取上百十簇,老漢也捨得。只是眼前這幾畝良田,乃是農學院先生們精心擺弄的甚麼育種田,其中的禾苗比其他田地要壯實不少,穀粒也是碩大飽滿,所獲穀子都要留下育種,貴人手裡這一簇穀穗,怕不下百十粒,若種了下去,來年能多收穫不少。”

中年男子微笑不語,顯然覺得耿老漢有些言過其實,即便是少收穫百十粒種子,也不至於如此心焦纔是。

耿老漢見中年男子頗不以爲然,滿臉嚴肅的繼續道:“貴人莫要以爲老漢是小家子氣,農學院的先生們說,太子交代下來,要多多選育良種,方能將其獻給當今天子,先在長安附近種植,隨即推廣至漢中,乃至我大漢。

如今的百十粒種子雖少,數年後卻可變成萬千石,讓我大漢百姓衣食豐足。因此這些穀粒只是恨少,沒有嫌多的道理。平日裡農學院的娃娃們對這幾面田地很是着緊,日夜精心看護,就是怕被鳥雀蟲鼠無端糟蹋了。

今日他們跟先生們去學其他本事,老漢特意趕了個大早,來此處看顧。方纔見貴人取了這穀穗,纔有些心急,還請貴人手下留情,莫要再取了。”

中年男子聞言一愣,仔細咂摸了片刻,隨即抱拳行禮道:“老漢言之有理,某受教了。不想這孟浪之舉,險些誤了百姓的生計。”

耿老漢急忙連連擺手,紅着臉憨厚道:“貴人言重了,何來受教一說,老漢不過是跟着內院的先生們,每日都聽得些道理,今日隨口胡謅罷了,當不得真的。”

中年男子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細細打量着手中的稻穗,問道:“老丈既然掌管這官田,某見已經收割了不少,不知畝產如何?”

耿老漢見他問到自己的得意處,指着遠處一片收割完畢的田地,滿面紅光的炫耀道:“這幾畝育種田還未收割,單是那些一般的官田,最低的畝產都在三石之上,實在是喜人得緊。”

中年男子似乎被他的喜悅感染,也是滿臉潮紅,略帶懷疑的追問道:“老漢所言屬實?都在三石之上?”

耿老漢毫不在意他語氣中的懷疑,畢竟當他第一次得知這個畝產時,也是驚訝得半天合不攏嘴,隨即肯定道:“如今收穫的穀粒都還收在農學院的穀倉之中,畝產數目也都一一記錄詳實,做不得假。”

中年男子點點頭,這老漢並不知道自己一行人的身份,自是沒有必要虛言以對,復又問道:“某隻覺這官田內的禾苗異常茁壯,卻不想畝產竟然如此之高,哪怕是他處的上等良田也不過兩石出頭,不知這官田有何古怪之初,竟能多產這麼些糧食?”

耿老漢哈哈笑道:“哪有甚麼古怪?全靠太子殿下命人送來的化肥,雖然俺也搞不懂這其中道理,但必定是個好事物。先生們倒是說過,這化肥如同禾苗的食物,吃飽喝足了,長勢自然喜人。想來跟養小娃娃是一個道理,遺孤院的娃娃們從前都是面黃肌瘦的小不點,如今蒙陛下和太子的恩澤,每日好吃好喝,不到一年,都長成了壯實的小夥子大姑娘。”

中年男子點頭贊同,老漢的話糙理不糙,確實有幾分樸實的道理。他讚賞的看看身旁一直笑而不語的少年,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顯然早已瞭然於心。

漢帝劉啓不由臉色微紅,似有些許尷尬。

此次他之所以要微服出宮,就是存了暗地打探的心,免得劉徹找了人來忽悠他,如今看來,倒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過如今得知那化肥確實有神效,畝產着實高了不少,他也暗覺此行不虛,心中愈發對那甚麼化肥感興趣,忙對老漢問道:“不知那化肥是何模樣,老丈可否讓某見識一番?”

耿老漢面露爲難之色道:“這化肥老漢家中倒是剩下一些,雖然用處頗大,但本身也算不得貴重的事物,農學院的先生們還常送些給周邊前來討要的佃戶試用。”

劉啓面色一喜,雖然他知道回宮後可以讓劉徹送些來看看,但實在有些等不及,忙抱拳道:“既是如此,某可否到老丈家討碗水喝,隨便看看這稀罕的化肥?”

耿老漢典型的吃軟不吃硬,眼見中年男子眼中滿是期待,又不顧身份的向自己一介平民抱拳行禮,實在是狠不下心拒絕,只得左右爲難的猶豫道:“只是若俺走了,這田地無人看顧……”

劉啓問弦知意,明白老漢是放心不下這粟田,畢竟現在是秋收時節,各種鳥雀和野獸都趁此時跑來大快朵頤,糟蹋良田,少不得人看顧。

他扭頭朝剛纔阻擋耿老漢的壯漢吩咐道:“嚴奔,你留在此處,看管田地,若是我等回來時少了一粒穀子,就需得捱上一杖!”

嚴奔苦着臉應諾,滿臉認真的望向了眼前的百十畝田地。

天子金口玉言,如是真跑來一隻野獸,糟蹋上一小片粟田,自己的屁股再硬,也會被打成肉醬的。

耿老漢見狀,知道自己是無法拒絕了,只得走回田坎處,取了地上的鐮刀和各種物件。

他並沒注意到,在他拿起鐮刀的一刻,劉啓身後的幾個大漢俱都上前了幾步,將劉啓和劉徹隱隱護住,右手虛懸腰間,做好了隨時拔刀殺人的準備。

直到劉啓擺擺手,他們方纔退了回去,但眼中仍寫滿戒備,沒有一絲放鬆。

總之,不知道自己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的耿老漢,哼着民謠,領着衆人朝遠處南山腳下的遺孤院行去。

一直不發一語的劉徹,突然發問道:“老丈,你是遺孤院裡的人?”

耿老漢點點頭,臉上滿是驕傲之色。

劉徹皺了皺眉頭,試探着問道:“既是遺孤院之人,你怎能帶我等去你家中?遺孤院不是有規矩,不準外人進入嗎?難不成還改了規矩?”

耿老漢聞言一愣,對少年瞭解遺孤院的規矩有些奇怪,但還是解釋道:“俺原本住遺孤院裡的時候,確實是不能帶人回去的。只是前些日子總管事見院裡的先生們大多有家屬親眷,有親友來拜訪時也很是不便,便在遺孤院外尋了一處莊子,請人另外建了些房子供先生們居住。來人只需在進出莊子時登記便可,這樣一來就方便了許多。”

劉徹微微頜首,露出一個思考的神情,復又不在說話。

他知曉自己從前只注意提高遺孤院先生們的待遇福利,卻忽略了他們的其他需求。

人畢竟是羣體性生物,不可能完全封閉其與外界的聯繫通道,如何在技術保密和人性管理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實在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離開田野,衆人沿着寬闊的青石道,穿過一片茂密的小樹林,終於看到了老漢所說的莊子。

莊門前兩個身着玄色作戰服的少年手持長棍,昂首挺胸,分立在莊門兩側。

其中一個少年見到耿老漢,親熱的打了聲招呼,顯然彼此頗爲熟稔。但見到他身後帶着外人,立刻要求衆人一一登記,並言明耿老漢必須爲衆人的行爲擔保云云,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劉徹見狀,不由點了點頭,無規矩不成方圓,若是他們今日敢徇私,劉徹回去定要以瀆職的罪名嚴辦整個遺孤院的管理層。

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