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

殺降不詳,華夏自古有天道循環,報應不爽之說,以爲濫殺無辜者,終不得善終。

踏着屍山血海成就功業的軍中將帥多是對此等說法嗤之以鼻,卻也曉得“殺降”是違反仁義道德的,且會逼得敵方只能頑抗到底了,故而鮮少會在受降之後屠殺主動乞降的俘虜。

八岐在接受邪馬臺君臣乞降後,卻是將近愈十萬邪馬臺人聚攏到城外,趁其不備盡數屠殺之,手段堪稱卑劣殘忍,然因其乃是伊予倭王的身份而非漢將,故世人倒也不會以此指責漢軍殘暴。

然與此同時,爆發於身毒半島中部的血腥屠戮,卻是真正坐實了漢軍的兇殘暴虐之名。

多年來,漢軍對外作戰時屢屢屠戮外族,更是屠絕了六十餘萬烏孫人,然多是在敵方拒不受降的前提下,在破城之後纔會放任將士大肆屠城,雖說屠殺老幼婦孺的作法着實有些過火,卻也頂多有違仁義罷了,對敵人尤是化外蠻夷本也無須講甚麼仁義的。

然在漢七十七年的臘月,大漢定南將軍衛青卻是在受降之後,於百乘國都穆西卡城及周邊數座大城屠戮了近愈百萬百乘軍民,其後更是揮師血洗百乘大半疆域。

殺降百萬!

百餘年前,秦將白起在長平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得殺神之名,如今漢將衛青公然屠戮百萬開城歸降的百乘軍民,其暴虐程度已然遠超白起,堪稱血手屠夫。

衛青的本性倒也不至如此殘暴,實在是事態的發展令他始料未及,不止是他,包括他統率着的十餘萬將士,乃至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所有人,都預想不到百乘戰局會出現如此戲劇化的轉變。

要曉得,孤軍深入百乘腹地的十餘萬漢騎本已陷入困境中,主帥衛青領着他們向東突圍,只是想佯攻敵都,實則是想沿着穆西卡城周邊四通八達的道路,領兵穿越東高止山脈,撤往百乘東南沿海的。

大漢逐浚將軍唐濤接獲衛青的求援密函後,即刻命麾下九百艘風帆戰列艦盡數往衛青指定的接應地點聚攏,完全拋下了已然登岸的十五萬巽加大軍,非但再顧不得替他們運送軍需補給,甚至爲了加快船速,將船艦上的許多兵械糧草都直接往海里拋。

漢軍將士的性命何等寶貴,遠超外族兵士,尤是那細柳騎營,若在此戰傷亡慘重,即便徹底覆滅了百乘王朝,朝廷仍是會重懲領兵將領的,水師現下若不及時馳援,戰後只怕也逃罪責。

然就在九百戰艦齊聚百乘東南沿海,正準備遣出步騎校營登岸接應時,旗艦上的水師主帥唐濤卻又接到衛青命親衛傳來的密函。

穆西卡城,破!

若非封着密匣的火漆上蓋了定南將軍印,且密函末尾特殊的暗號編碼是正確的,唐濤怕是要以爲這封倉促寫就五個大字的密函乃是敵國僞造。

“直娘賊!”

唐濤不得不用髒話來緩解心中的驚愕,月餘前還發函求援的十餘萬漢騎,竟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且爆發大範圍疫病的不利戰局下,攻破了百乘國都?

“唐將軍,定南將軍因情勢緊急,無暇詳細寫明交戰情形,只得先命屬下前來通稟此事,不日後應會再遣人傳來詳細軍情,或許仍需水師支援,還望將軍及麾下將士能在此暫且停靠等候。”

衛青遣來呈送密函的親衛倒也理解逐浚將軍此時心境,即便是親眼見證那場戰鬥的他,至今仍覺漢軍那日破城實屬僥倖,仿似一場讓人啼笑皆非的兒戲。

是的,實屬僥倖,邀天之幸!

穆西卡城,是爲百乘國都,城內常年囤駐重兵,漢騎侵入百乘腹地後,百乘君王更是徵調了足足五萬步卒鎮守國都。

然從東部抽調二十五萬步卒和兩萬餘騎兵回援後,爲了圍殲境內漢軍,百乘君王將駐守國都的五萬步卒也調派了出去,穆西卡則改由剛強徵入伍的萬餘新兵駐守。

這些新兵是烏合之衆沒錯,卻也不是百乘王過於託大,蓋因從中部抽調回援的還有三千頭戰象及諸多象兵。

象兵在身毒諸國皆是極受重視的兵種,發展歷史頗爲久遠,每頭戰象高七八尺,象背馱小屋,戰士用弓箭遠戰,近距離則用長矛格殺,戰力很強。

百乘王朝豢養了超過五千頭戰象,訓練有素的象兵近愈三萬,本已盡數遣往東部沿海抵禦巽加大軍,現今卻抽調三千戰象及大半象兵回援,饒是如此,留在東部的兩千戰象和五萬步卒,依仗着諸多城池,仍是牢牢拖住了十五萬巽加大軍。

實則也屬正常,巽加大軍是靠大漢水師艦羣運載而來的,騎兵都少得可憐,戰象更是半頭沒帶,對上百乘的象兵部隊無疑處於劣勢,野戰倒還好散開,要聚衆攻城時被戰象羣在城外一頓胡衝亂撞,無疑是要死傷慘重的。

象兵對步卒的優勢極大,但對機動性強的騎兵就沒太好辦法,尤是在地勢開闊處,騎兵撞不過你,總能繞道而行,遠遠躲開的,戰象可遠遠沒有戰馬靈活,別說騰挪跳躍,便是轉頭轉得急了,指不定要打絆子的。

正因如此,百乘雖是抽調了三千頭戰象回援,卻也沒打算派出去圍堵追擊漢軍,而是留在國都及周邊城池駐守,光是穆西卡城內就足有兩千頭戰象及萬餘象兵。

相較於於這些訓練有素的象兵,那剛被強徵入伍的萬餘新兵本就沒甚麼戰鬥力,在戰時無非提供些輔助,頂多跟在戰象羣的後頭衝殺。

饒是如此,百乘君臣依着過往的作戰經驗,也覺得這些兵力足夠守衛國都了,更萬萬沒料到漢軍會傻到用騎兵來攻城,故才放心大膽的將其餘兵力都派了出去。

待得十餘萬漢騎兵臨城下,百乘君臣雖是驚愕異常,卻仍是信心滿滿的,更對城外擺出攻城陣勢的漢軍嗤之以鼻。

用騎兵攻城?

漢軍將領怕不是被我百乘大軍逼瘋了,用漢人的話說,是要狗急跳牆,慌不擇路麼?

說實話,漢軍主帥衛青也真沒打算全力攻城,之所以擺出攻城態勢,只想迫使東面的百乘軍伍都龜縮到各處城池中,使得漢軍遊騎斥候能早些探明從此地通往東南沿海的最佳路線,便於大軍儘速撤離。

爲了贏得足夠的時間,衛青已派出數支部曲與後方追擊的兩萬餘百乘騎兵糾纏,甚至打算在大部隊撤離時,拋下那些因害病而拖累行軍速度的烏桓騎射,用他們的性命斷後,以此拖延敵軍的追擊。

百乘君臣不蠢,見得城外的漢騎久久不見攻城,只是偶爾派出騎隊往城頭射箭,就約莫能猜出漢軍意欲何爲了。

想到漢軍要往東突圍,百乘君臣雖料想不到東南沿海有大漢水師接應,卻以爲漢軍突圍後是要與十五萬巽加大軍匯合的。

這可不行!

百乘東部諸城之所以能抵禦住巽加大軍,正因其沒有騎兵部隊,缺乏機動性,只能老老實實的攻城掠地,以免因冒進而腹背受敵,造成糧道斷絕的惡果。

若這十餘萬漢騎與之合流,那戰局可就徹底逆轉了,漢騎都無須幫着巽加步卒攻城,只要能保障他們後方糧道,甚或四處阻擊百乘各路援軍,十五萬巽加大軍就能直搗百乘國都。

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也不是隻要漢人才懂的。

步卒和騎兵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板,若是相互輔助彌補,那無疑比單一兵種可怕太多了,尤是大漢騎兵和巽加步卒合流後,其總兵力就與百乘的所有兵力差不多了,更別提百乘的兵力還是較爲分散的。

必須將漢軍拖在此處,待得其後追擊的百乘大軍趕至,饒是無法全殲漢軍,也要將之重創!

百乘君臣計議停當,便是遣精銳冒死出城,向周邊城池傳達王令,除留下部分兵士守城,餘下的守軍盡數出城,向國都穆西卡城緩緩靠攏,把守各處要道,即便無法徹底阻止漢軍突圍,也要儘可能遲滯其行軍。

非但如此,百乘王更是屢屢派象兵駕馭戰象羣出城,向城外漢軍耀武揚威,挑釁連連。

漢軍將士見得百乘人如此肆無忌憚,如此瘋狂叫囂,皆是紛紛向主帥請戰,然衛青卻是堅不應允,蓋因各支遊騎斥候皆已回稟周邊城池的動向,顯然百乘人已看穿漢軍意圖,要死死拖住漢軍了。

“傳令下去,各騎營輪番休歇,全軍整裝待發,明日待得百乘象兵再出城挑釁,便遣烏桓騎射出營衝陣,各營漢騎則拔營東進,細柳左監率十支細柳部曲及四萬烏桓騎射斷後。”

衛青如是下令道,十支細柳部曲將將萬騎,將他們留下斷後,倒不是真想讓半數細柳鐵騎留下送死,只是擔憂烏桓騎營在漢軍主力拔營後無心戀戰甚至炸營奔逃。

待得百乘追兵趕至,細柳左監必是會率細柳將士們儘速撤離的,衛青也會提早安排諸多騎隊在前方的沿途接應,至於那四萬烏桓騎射……諸多病體未愈之烏桓將士怕是逃不了的。

戰爭本就是殘酷的,衛青在無奈之餘,也不免慶幸,好在烏桓乃是外族,使得他不必在取捨之間左右爲難。

即便四萬烏桓騎射盡歿,只要各營漢騎不出現太大傷亡,想來朝廷也不會太過苛責於他的,畢竟軍營內爆發大範圍疫病實屬意料之外,領軍將帥也沒奈何。

大漢軍律雖是森嚴,但卻也是賞罰分明的,更不會只因戰事不利就隨意處置軍中將領,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此類難以避免的突發狀況下,若能儘量減少將士傷亡,反倒有功無過了。

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