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

身毒半島的主體,是爲波狀起伏的廣袤高原,除卻北部的恆水平原和西部的,中南部皆爲高原地帶,泛稱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東邊以東高止山脈相連,西邊與西高止山脈相接,兩大山脈皆是臨近海岸,且西高止山脈的平均海拔要比東高止山脈高出百餘長,使得廣袤的德干高原呈現西高東低的地貌,加之身毒中南部河川衆多,從西向東流淌,將德干高原切割得支離破碎,卻也沖積出大片沃土,孕育出不少身毒土著部族。

德干高原和恆水平原之於身毒人,就如同大河流域和大江流域之於華夏人,皆堪稱民族的搖籃,現今身毒四大國中的百乘王朝和注輦國,其部族的祖先皆發源於德干高原。

高韋裡水和戈達瓦里水乃是德干高原上最大的兩條河川,皆是源自西高止山脈,水道橫貫半島,向東匯入大海。

兩條大川之間的地域,地勢平坦,利於農耕,雖因東西兩座大山脈阻隔了水汽,使得身毒中部高原地帶高溫少雨,然有水量充沛的大川滋養出肥沃的黑土地,雖沒甚麼茂密森林,卻是遍野的灌木和高草,乃是在大漢難得見到的熱帶草原。

熱帶草原,熱帶草原,草原上是真的熱,尤是正值九月中下旬,漢軍將帥們拿出金屬外殼包覆着玻璃片的特製水銀溫度計,將之放在營帳外,見得氣溫近愈四十度,皆是搖頭苦笑。

並非他們沒碰過如此炎熱的天氣,漢都長安的酷暑也不是說笑的,三伏天裡五大精銳騎營都時常實戰演訓,細柳將士們對炎炎烈日下作戰是有經驗的。

此番侵入百乘王朝腹地的大漢騎軍,不止是細柳騎營,還有甌騎,閩騎,義渠騎營,甌騎和閩騎常駐中南半島的胥浦城,義渠騎營則常駐仰光城,兩地也都是出了名的炎熱氣候,故也無須擔心這三支騎軍的將士們。

真正狀況不佳的,乃是隨漢騎出徵的四萬烏桓騎射,大漢塞北的漠南草原何曾如此炎熱,饒是這兩支烏桓騎營中的大多數將士都曾在數年前隨膠東王劉寄征討巽加王朝,然那是在身毒北部的恆水流域,即便天候再熱,好歹有風有雨。

現今在百乘王朝腹地,高溫少雨,且東西兩座大山脈將風雨水汽皆隔絕在兩側的沿海地帶,中部就如同一口煎鍋,能將人活活煎熟了。

定南將軍衛青真真犯愁,自九九重陽,他率十餘萬鐵騎南渡戈達瓦里水後,依仗着騎兵的機動性,儘可能避免與百乘大軍對戰,沒有攻城掠地,而是掠奪屠戮城外散居的諸多部族,執行以戰養戰的侵擾戰術。

大漢騎軍對此等戰法已然極爲熟悉,尤是昔年征伐巽加王朝時,大將軍劉寄和監軍劉越兩位親王將之發揚光大,已列入黃埔軍學的經典戰例。

衛青非但曾入黃埔軍學進修,更已領兵征戰多年,自是深諳此道。

最初的大半個月,預定戰略確是執行得很完美,硬生生從百乘王朝北部殺入其中部腹地,麾下將士的傷亡少得幾可忽略不計。

然到得百乘中部,入得這熱帶草原後,四萬烏桓騎射突是出現大範圍的中暑,害了暑熱的烏桓將士,別說策馬彎弓,便連爬都爬不起來。

若是放任不管,只怕不等與百乘大軍對陣,烏桓騎射就已減員大半了。

“從各校營抽調部分軍醫,調用相應藥品,送到烏桓騎營去儘速救治。”

衛青吩咐細柳左監道,卻又頓了頓,補了句:“莫要調用過多,必先要保障我漢軍將士自身所需,有備無患。”

細柳左監自是會意,所謂相應藥物,乃是指長秋醫學院不斷研製改進出的清涼油和十滴水,如同金瘡藥等傷藥般,五大精銳騎營的將士皆是大量配備的。

甌騎,閩騎和義渠騎營之類的“歸化”漢騎,因也列入漢軍編制,故也有配備部分軍用藥物,只是不如五大精銳騎營的常備藥物種類多,品質好,數量充裕,多是將將夠用罷了,畢竟漢廷近年軍費開銷很大,不可能肆意浪費大量造價昂貴的軍用成藥。

在後世,清涼油和十滴水雖是價格低廉,然在現今的大漢,大批量配置的成本還是很高的,機械化生產和人工配置的成本支出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

大漢的禁軍,騎營,水師,邊軍全加起來,已近愈百萬將士,若再算上各郡縣服役的府兵,怕是要超過兩百萬,若每人都如五大精銳騎營將士般配齊各種軍用藥,每歲軍費全填進去都不夠。

爲避免浪費,大多數漢軍軍伍皆是由軍醫統一掌管藥物的保存和發放,雖也算充裕,但也不會留有太多富餘。

烏桓騎射非是漢軍,壓根就沒有攜帶甚麼軍用藥,隨漢軍集結到仰光後,太尉府才臨時爲他們調撥了一批軍醫和藥品。

因着時間倉促,難以從京畿運達,只能先從嶺南郡調用府兵常備藥物,偏生嶺南郡的府兵本就極少,倒是胥浦城的邊軍挪出了部分成藥,送到了仰光。

饒是如此,四萬烏桓騎射攜帶的清涼油和十滴水還是嚴重不足,此時突然爆發了大規模中暑,身爲主帥的衛青也只能讓人從細柳騎營抽調部分藥物去爲他們醫治。

前提是,必須讓細柳將士們留下足夠的藥物,有備無患,衛青不會傻到讓細柳將士傾盡所有去救治烏桓騎射。

烏桓騎射若是出現重大傷亡,他在戰後或許會被罷官去職,然若細柳將士抑或其他漢軍騎營傷亡過重,他到時只怕性命難保。

大漢軍律森嚴,倒不是不允許打敗仗,更非不允許出現將士傷亡,但要看是如何敗的,如何出現的傷亡,若是主帥的決策失誤導致無謂的重大傷亡,那是肯定要從嚴懲處的。

烏桓騎射雖也在衛青麾下聽命,與漢軍將士一道奮勇殺敵,浴血沙場,然不可諱言的是,他們終歸不是漢人,衛青必是不可能將他們與漢軍將士一視同仁的,更遑論細柳騎營了。

細柳騎營乃是漢軍精銳中的精銳,若此番傷亡慘重,他衛青就只能引頸自戮,向皇帝陛下謝罪了。

“傳令下去,四萬烏桓騎射皆歸營休整,甌騎,閩騎和義渠騎營分遣部曲淨空方圓百里,無論老幼婦孺,皆殺無赦,不得留半個活口,若遇着大隊敵軍,務必將之拖住,並遣人速速來報。”

衛青再度檢視桌案上的地形圖,復又頒佈了軍令。

帳內諸將皆是紛紛應諾,不敢有絲毫怠慢。

他們皆曉得現今情勢頗爲微妙,依着預定軍略,漢軍的十餘萬鐵騎只負責襲擾百乘腹地,迫使百乘大軍回援,使得從東海岸登陸的十五萬巽加步卒能更爲輕易的攻佔百乘東部的諸多城池。

據細作呈報,百乘王朝在月餘前徵調了三十餘萬步卒,五千戰象,兩萬餘騎兵,盡數遣往東部,意圖殲滅巽加大軍,現今大漢騎軍直搗百乘腹地,想來百乘王朝必會調集大半兵力回援。

麾下將士們雖不畏戰,但諸位將帥卻不想真和百乘大軍硬碰硬,漢騎雖是彪悍武勇,然除卻諸曹輔兵,四支漢軍騎營不過八萬騎,協從作戰的四萬烏桓騎射又已熱趴下,在此等情形下,與百乘大軍正面對決即便是勝了,只怕也是慘勝。

莫讓麾下將士付出無謂的犧牲!

這是黃埔軍學教授的作戰原則,雖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然那“萬骨”之中,要儘量避免出現我軍將士的屍骨,而是要踏着敵軍的屍骨攫取戰功。

漢廷使臣之所以廢了那麼多精力去說服巽加等國,讓他們出兵征討百乘王朝,正是爲儘量減少漢軍傷亡,太尉府的大戰略更是讓巽加大軍爲主攻,漢軍只是負責襲擾,牽制住百乘主力。

現今漢軍孤軍深入百乘腹地,距百乘國都已是不遠,更已迫使百乘主力回援,眼見戰略目標已然達成,正要全速離開百乘境內,豈料烏桓騎射偏生在此時出了岔子,使得漢軍喪失了最重要的機動性,這無疑是極大的變數,若是漢軍被百乘大軍纏住,怕是要弄巧成拙,被迫與百乘主力決戰。

這無疑是漢軍將帥最不樂見的,只望害了暑熱的烏桓將士能儘速好轉,也不求他們能迅速恢復戰力,只要能上馬,跟着漢軍趕緊遠離此地。

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