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

(特別申明:本章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大家務必要看。)

去歲自蘇媛得了敕書,執掌大農府衛生部,趙府儼然成爲“一門雙卿”的名門高第,雖說趙氏夫婦皆爲軍中遺孤,沒甚麼家族底蘊,然趙立官居右中郎將,蘇媛又得爲衛生部少卿,兩人皆在當朝位列諸卿,已非尋常世家可比的。

若非夫婦倆向來鮮少與人交際,此時趙府的門檻怕是要被登門議親的媒妁踏破了,原因無他,兩人的愛女趙婉今歲已然梳起總角,拂髦羈發了。

趙婉乃是漢七十年臘月降生,雖比太子劉沐晚出生將近三年,然若依着虛歲算,兩人僅差着兩歲,故她今歲已是虛年九歲,實則要到今歲臘月的生辰才滿七週歲。

漢人孩童到得虛年九歲,皆會於該年三月之末,擇日剪髮爲鬌,男角女羈。男童因常年剃髮的緣故,髮量比女童少,故可直接將頭髮綰聚左右兩髦,形同頭頂兩角;女童因髮量較多,綰聚總角時還需拂髦羈發,再不許散發及肩。

九歲之後,男女皆需蓄髮,待到十五歲,女子及笄,將後垂分髾的垂掛髻,綰成小巧髮髻,以簪插定;男子束髮,散去總角,以錦爲緫,將頭髮綰聚成束,盤在頭頂,不使散發。

大漢現下已在各郡縣廣設官學,男女皆可入學,虛年六歲至十二歲的孩童入蒙學館,虛年十二至十五的半大少年則如預學館。

然諸多世家貴女大多都不會如庶民孩童般入尋常官學,家中長輩多是會爲她們延請名師,在府中設下私塾。

身居京畿之地的王侯權貴卻又與外地世家頗爲不同,蓋因長安城內有享譽大漢的女學,學舍緊挨着長樂宮,長安周邊世家大族的貴女自可就近入學,女學的師資絕非私塾可比,更遑論貴女們還能提早結識大量人脈。

長安女學是沒甚麼學制的,雖也如諸多官學般有寒暑休,然沒硬性規定貴女們何時入學,何時結業,甚至其課業皆是自行選擇的。

畢竟這些貴女還要跟着各家宗婦學着打理家事,不可能將全副心神都投入到女學的課業中,且女學的授業範圍頗廣,禮法儀態,射御之術,琴琴書畫,詩詞歌賦,女紅刺繡,格物術數,天文地理……

如何挑選和習練全憑貴女們自覺自願,來去自由,只要懂得尊師重道,謹守禮數,旁的管理皆頗爲寬鬆。

九歲,長安貴女們大多在拂髦羈發後,便會入女學就讀,趙婉亦不例外,故其今歲三月間也已入了女學。

趙婉年歲雖是不大,然行事卻頗爲獨立,除卻是遺傳自父母雙親,亦因趙立和蘇媛皆公務繁忙,向來鮮少有閒暇陪伴自家愛女。

趙立身爲右中郎將,輪掌宮禁宿衛,時常要在未央宮內的郎署燕居乃至留宿,蘇媛更是現今天家最爲信重的醫官,且先掌長秋醫學,後遷衛生部少卿,更是忙碌不已,不可能似尋常婦人般在家中相夫教女。

夫妻倆雖覺虧欠愛女,卻也從未嬌縱於她,畢竟兩人皆是軍中遺孤出身,歷盡艱辛方有今日地位,覺着自家女兒吃得好住得好,已然是活在蜜罐子裡了,況且每每到得沐日,趙立又無須輪值時,夫妻倆可都是帶着她四處遊玩的,見得好玩的好吃的都給她買,還有甚麼不知足呢?

嗯……換了後世,多半會有不少好事者責怪這對小夫妻,數落他們忽視甚麼子女的精神需求,然在大漢,此等情況頗是常見,單說身居高位的趙立沒娶甚麼三妻四妾,沒讓自家女兒每日活在明爭暗鬥中,已然是趙婉天大的幸運了。

偌大的趙府,大羣的婆子和侍婢終日圍着她轉悠,陪着她玩耍嬉戲,小姑娘玩得歡騰,活得樂呵,壓根不覺“缺愛”。

隨着她年歲漸長,反是趙立和蘇媛愈發頭疼了,發覺自家女兒言行舉止間沒半點大家閨秀的儀態。

雖說夫妻倆本就出身卑微,現今的趙氏攏共就兩代三人,更沒甚麼大家底蘊,然即便不論夫妻倆的官位,單論爵位,趙立已然因功得封關內候,蘇媛也得賜女爵鄉君,妥妥的貴府高門。

倒不是婆子們不會教,實是這位小祖宗太會鬧騰,偏生打不得罵不得,畢竟趙立和蘇媛發跡得太過迅速,平日又公務繁忙,府上沒甚麼效力多年的家老下人,自然無人敢輕易向他們訴說小主子的不是。

要曉得,在傳承久遠的世家大族,往往有不少服侍過數代家主,早已在過往的風風雨雨中證明自身忠心的老人,便連世家子弟對這些人都是頗爲恭敬的,並不敢將他們視爲僕役隨意使喚。

即便是天家,亦是如此。

譬如前任的長信府詹事,服侍了太皇太后竇氏數十載,是親眼看着太上皇劉啓,樑王劉武和館陶公主長起來的,即便太皇太后已然殯天,天家諸人對他仍是頗爲敬重禮遇的。

若趙府有這麼批老人,敢替夫妻倆好生管教趙婉,小姑娘也絕不至終日肆意撒歡,活活養成了今日這般歡脫的野性子。

然事有兩面,真若趙婉自幼被嚴加管教,養成個低眉順目的所謂賢淑貴女,不似現今般活蹦亂跳,只怕趙立和蘇媛又覺自家女兒太過老成了。

夫妻倆倒不在乎甚麼顏面,一心只想報答天家大恩,旁人的閒言碎語他們壓根是不以爲意的,更不打算讓自家愛女與世家大族聯姻,自幼飽嘗艱辛的兩人,只希望女兒活得歡喜便好。

只是該學的禮法儀態還是得學,畢竟也是侯府貴女,不敢說往來皆富貴,門前無白丁,然隨着年歲漸長,她總得出門與人交際,尤是與世家貴女們交際,不可能幽居深閨直至出嫁,也不可能終日跑到街頭巷尾去和庶民子女嬉鬧。

非是夫妻倆瞧不起市井庶民,實際情形便是如此,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後世宣揚衆生平等的公知精英,實則在吹着冷氣敲擊鍵盤時,就已經與工地搬磚的勞苦大衆徹底脫節了,卻又指望着自身能與掌權的上位者平起平坐,豈不可笑麼?

現實就是真麼殘酷,沒必要故作虛僞,粉飾矯作。

人無高低貴賤之分?

賤人,何其矯情!

趙婉自幼的生長環境和庶民子女實在差別太大,見識更是天差地別,旁的不說,皇后時常會在未央御苑設宴,邀公卿將相府上的宗婦攜自家貴女入宮相聚以示親近,趙婉自幼可沒少見過皇后乃至太后,還曾得賞賜了不少珍奇物件的。

過往她尚年幼,童言童語,沒甚儀態,衆人皆會以爲是孩童心性,不會太過在意,然她現已虛年九歲,梳起總角,拂髦羈發,若再沒規矩,那可就麻煩了。

正因如此,夫妻倆必得將她送入女學,且蘇媛還特意請託了故交卓文君,讓她幫着指位合宜的女學博士,也好親自領着趙婉前去拜師。

女學和諸多官學相似,師長與學子的關係與尋常的師徒關係還是有所不同的,雖也是傳道授業解惑,然想要真正成爲所謂的親傳弟子,還是要另行拜師。

一日爲師終身爲父,一日爲師終身爲母,夫子與弟子間,非止傳授課業那般簡單的,平日的言傳身教,過庭之訓,絕非尋常師長與學子可比。

卓文君曾爲女學博士僕射,皇后阿嬌,南宮公主乃至現今諸多的世家宗婦都曾在她座下受教,故雖已遷任大長秋多年,卻絕沒甚麼人走茶涼的說法,想要爲趙婉尋摸個合宜的女學博士爲師,自然不難。

於是乎,自幼歡脫的趙府貴女年滿九歲時,終是被自家阿母擡腳踹進了女學的大門。

因她拜了女夫子,壓根不能似尋常貴女般來去自由,蓋因趙夫人特意請夫子對她嚴加管教,若有不對之處,只管打罵便是了,且趙府沒甚麼家事要她學着打理,除卻節慶和休沐,旁的日子皆得按時入學聽講。

趙婉真真死的心都有了,與過往的自由自在相比,現下的苦悶日子哪裡是人過的?

臥牀裝病?

不成的,阿母乃是現今大漢有數的名醫,壓根無須診脈,隨意掃上幾眼便知真假,妄言欺騙長輩,是真要挨板子的,阿父雖向來寵溺她,然若真要發怒,打板子也是蠻狠的。

小貴女爲此冥思苦想多日,仍是想不出甚麼好法子,好在三月末入學,六月初就到得小暑,女學暑休歇館,讓她又能肆無忌憚的玩上將將兩月光景。

歡快的時光往往過得飛快,眼瞧着便要到得七月廿八的處暑,小貴女這纔想起夫子留的暑期課業半點沒動。

趙立和蘇媛膝下就她這獨女,平日又鮮少與旁的世家權貴交際,故壓根不曉得女學乃至諸多官學皆有給學子佈置暑期課業的慣例,故也從未督促自家女兒習練。

趙婉既是暗自慶幸,又不免心焦如焚,待得女學開館授課,夫子見得暑期課業半點未動,非但要打手心,只怕還要向阿母告狀,若教阿父知曉,可還了得麼?

她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家的小屁屁,突是仰天哀嚎,驚起池中一灘鷗鷺。

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壓輪機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