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

經過多年的規劃改建,漢都長安城的佈局愈發規整,以縱貫南北的安門大道爲軸,分作東西兩大部分。

未央宮和長樂宮高踞龍首塬,兩宮之間有武庫,及就近囤駐的羽林衛大營,武庫南邊是爲太學和女學的館舍,彰顯這兩大學府在諸多官學中的超然地位。

下得龍首塬,未央宮北門外又並立三個區塊,分別以橫門大道和廚城門大道爲界限,偏西側是爲長安學區,中間是爲京衛中營駐地和北闕甲第的所謂“甲第南坊”,偏東側是爲皇親苑。

皇親苑與長樂宮北邊的承乾宮隔着安門大道,故從東西走向看,長安學區,甲第南坊,皇親苑和承乾宮是並排的,皆是緊挨着龍首塬北麓。

在王侯京居令施行後,城內的坊市北遷,空出的地塊作爲北闕甲第擴建之用,故東半部再往北的區塊,則是並排的長安商區,甲第北坊,甲第東坊,最北面纔是挨着北城牆的東西兩大坊市。

西半部,承乾宮北邊是爲囊括了諸多大型公衆設施的東闕廣場,再往北纔是百姓聚居的北闕閭里,當然,現下能在寸土寸金的北闕閭里購宅置地之人,怕也非過往那些尋常庶民,至少是家貲豐厚的。

若從位置上看,皇親苑南倚未央宮,東臨承乾宮,自然是除卻宮城外最爲精華的地段,不過若非劉氏諸王或德高望重的劉氏近親,是不可能入駐建府的,即便是與天家血緣稍遠的劉氏列候,都沒這資格。

正因如此,緊挨着未央宮和皇親苑,且臨近京衛中營駐地的甲第南坊,就成爲頂級世家和公卿將相們的爭相聚居之地,家族勢力稍稍差些的,多是識趣的默默遷到甲第北坊和甲第東坊去了。

趙立本是不甚在意這些的,然作爲輪掌宿衛宮禁的右中郎將,位秩僅居三公九卿之下,其職守更是極爲重要,堪稱天家最爲信重的實權近臣,皇帝劉徹還是賜下座居於甲第南坊的大宅邸。

甲第南坊的佔地有限,各處宅邸都很寶貴,不可能用來經營甚麼鋪面,況且爲讓頂級權貴們住得清靜,也更便於京衛中營巡守戒備,即便是田氏商團名下的天上人間,都已自覺的遷到甲第北坊了。

鶯歌燕舞的章臺街亦是拆了,改爲東西向的章臺大街,橫桓於甲第南坊和甲第北坊等大坊所處的南北區塊之間,故而甲第北坊和甲第東坊臨街的宅院,大多都建成獨特的鋪面,供王侯權貴們休閒玩樂。

章臺大街鋪面雖多,然與東西兩市的規制是完全不同的,反倒在皇帝劉徹的有意推行下,建成了近似後世商業街的性質,只不過因着所處區域仍是爲廣義的北闕甲第,故尋常庶民是不太能進入。

雖是沒有建起坊門和坊牆,然大漢臣民心中那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並非一朝一夕能扭轉的,皇帝劉徹也不可能在這年月冒然喊出甚麼“人人平等”的口號,還是留給後世的公知精英去做吧。

其實現今的長安及周邊郡縣的老百姓已然極爲知足了,長安坊市和東闕廣場足供他們吃喝玩樂的,也沒必要非和那些眼高於頂的權貴們攪合在一起。

有階級,必有對立,人類是喜好羣居的物種,本就習慣於生活在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古外今來皆如是,只是有些年月能儘量緩和階級矛盾,有些年月再是無法抑制住階級衝突,後世華夏乃至美帝即便再先進發達,也避免不了的。

至少在現今的大漢,臣民都心心念念要“奔小康”,真真是人心向治的好年月,在經濟發展尚未大幅遲滯前,估摸着也沒甚麼人有心思搞階級鬥爭,即便是有,響應的人想來也是寥寥無幾的。

正因如此,皇帝劉徹對自身的歷史定位有着清醒認知,大力發展好工商業,讓臣民生活日益富足,真正做到富國強軍,或許會能對現有官僚體制稍作改良完善,然政體的大框架,還是留待後人費神吧。

誰規定甚麼主義是好的,甚麼主義是壞的?

其實都是胡扯,指定後人仍覺封建帝制是大漢維繫帝國強盛的最優解,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後世華夏的公知精英終日叫喚,也沒見他們抓着老鼠,頂多美帝乾爹偶爾甩給他們幾根肉骨頭罷了。

略是偏題,言歸正傳。

章臺大街既是周邊最爲熱鬧之地,且阿母又不准她離開北闕甲第,故趙婉出府後沒辦法遲疑,屁顛屁顛的往北面走。

七月末的長安城,日頭毒得很。

雖說趙婉自幼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性,然因着適才在水榭空耗半晌,此時已近巳時,約莫爲後世的早上九點,已然是烈日炎炎了。

奈何小貴女歡脫慣了,出門鮮少會吩咐下人備車代步,總是喜歡徒步,一路走一路耍,她倒是樂呵,卻是苦了跟在後頭的丫鬟趙莯。

即便趙婉乃侯府貴女,然因着年歲尚幼,她現今的服飾形制還不算齊整的,至少比趙莯身上的淺踞深衣要輕便得多,加之布料乃是上好的絲綢,穿着倒不覺太熱。

趙莯就不同了,從裡到外的衣裙皆是純棉布料,倒非執掌趙府中饋的蘇媛苛待下人,恰恰相反,她對下人太好了,每逢換季皆是讓家老到清河百貨購置大批成衣發放給下人,且從不買廉價的麻衣,而是挑棉衣買,到得冬季甚至會賞身羊毛衣褲。

趙府的下人除卻在幹粗活重活時,尋常時候多是不會穿麻衣的,畢竟也關乎着主家的顏面。

至少在甲第南坊的諸多權貴府上,時常在外行走的下人也鮮少有穿麻衣的,且服飾的布料,着色乃至樣式,皆隱有高低之分,大家老,家老,侍從,賬房,門房,婆子,丫鬟,侍婢,奴役,都是多有差別的,讓人一目瞭然。

趙府底蘊不厚,沒傳承久遠的世家大族那麼多繁瑣規矩,然好歹已踏入權貴圈子,若仍全無改進,也未免顯得太過倨傲孤高了,徒令旁的權貴看不過眼。

長此以往,不好!

趙莯身爲小姐的貼身丫鬟,身上的衣裳向來皆是不賴的,即便不可能穿絲綢錦緞,然棉料是必然的,此時在炎炎烈日下,真真是要了親命。

趙莯熱得滿頭大汗,心中不禁哀嘆,此時此地,反倒是穿麻衣才涼快啊!

好在北闕甲第皆是高牆大院,走的又是南北向的巷道,尚是偏東的烈日無法直射到巷弄裡,順着牆根走,好歹能有大片陰影遮陽。

四名隨扈的羽林衛不遠不近的跟在後頭,保持着近乎恆定的距離,既儘量不擾到那小貴女,若遇着甚麼事,他們又能在瞬間衝到近前,護她周全。

至於那丫鬟……

若是事態緊急,能護着就護着,不能護着也就不會管了,總之是要竭盡全力護住小貴女的。

雖是冷血,卻也是不容迴避的現實。

軍人,職責在先,憐憫在後。

爲忠職守,他們都寧可拋卻自身性命,又豈會爲“無關人等”誤了正事?

便在此時,前方出現一道人影,毫無預兆的向趙婉狂奔而來,伴隨着尖細的壞笑聲,卻見趙婉嚇得驚慌失措的扭頭便跑。

四名羽林衛見狀,只道是無恥賊人慾對小貴女胡來,皆是猛然拔腿衝上前去,極爲默契分出三人,將趙婉牢牢圍護在牆邊。

餘下那羽林衛則是迎向來人,猛地擡腿踹去,狠狠踹在那人的小腹處,將其生生踹飛,硬生生砸在對面的牆上,咚的悶響過後,那人才是落地,如同燒熟般的蝦米般蜷着身子,抱着小腹荷荷悶哼。

這還是羽林衛下意識的留了大半氣力,也沒真往要害處踹,若真用盡全力照着那人心口踹一腳,此時只怕已然厥過去了。

“啊!!!”

趙婉回過神來,突是驚叫失聲,急忙推開攔在她身前的羽林衛,跌跌撞撞的衝上去,噗通跪在地上,急着伸手探看那人究竟傷得如何。

趙莯亦是驚駭失色,手足無措的跑上前去,跟着自家小主子跪在地上,卻又不敢冒然伸手去觸碰地上那人,適才熱得通紅的粉臉已然褪盡血色,慘白如紙。

待看清那人嘴角溢出的血絲,趙婉只道是受了阿母偶爾提到的甚麼臟腑受創的嚴重內傷,真真要嚇瘋了,哇得大哭出身。

要曉得,她生性執拗,即便被阿父狠狠打板子,她都鮮少哭嚎求饒的,讓此時的她除了大哭,再也沒其他法子能暫時紓解心中的驚恐了。

這事兒,真是鬧大了!

四位羽林衛見狀,曉得應是事出誤會,怕是踹錯了人,然他們也沒甚慌亂,更不至心生懊悔,適才事出緊急,小貴女又露出那般驚慌神情,他們總得盡職盡責的執行軍務,即便重來一次,他們仍會如此。

況且踹的時候特意留了力,傷勢絕不至太重,頂多岔岔氣,疼上數日,待得創處的淤血漸褪,也就沒事了。

不得不說,甚麼樣的將領帶出甚麼樣的兵,衛尉公孫賀麾下的羽林衛真真是羣天塌了都不帶眨眼的奇葩。

出身軍中遺孤的羽林衛,除卻皇帝陛下,誰都不怕!

這,就是盲目個人崇拜的結果,也不曉得是好是壞。

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七百九十二章 劉興教妻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