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

既來之,則安之。

塔澤斯得知漢廷每歲三伏皆會休朝,將將近月光景,除卻不可延誤的緊急國政,留守長安的府署諸官必不會打擾離京避暑的大漢皇帝和朝堂重臣。

顯而易見,對安息意圖與大漢結盟之事,大漢君臣似乎並不急着處置,塔澤斯雖是頗爲不滿,卻也無可奈何,只得任由安息使臣安排,到此地避暑休閒,稍稍平復下急躁不堪的心態。

然他萬萬沒料到,便連安息使臣也萬萬沒料到,纔剛過得數日,塔澤斯便接到竇氏家主竇浚的請柬,邀他在中伏那日過府飲宴。

安息衆人自是不敢怠慢,在驚詫之餘,竭力做足了準備,不但是塔澤斯備妥了厚重的見面禮,安息使臣更是爲他挑了最好的譯者。

塔澤斯此番倉促受命,出使前壓根學過漢話,饒是再聰慧,也不可能在短短時日內便能與漢人交談的,更遑論大漢權貴尤其喜歡說話繞彎子,故而他此行身邊必得有精通漢話,漢室禮數且富有邦交經驗的譯者陪同。

安息使臣本人實是最好的人選,奈何此番竇氏家主沒發他請柬,且上頭都塔澤斯的稱呼也非安息特使,而是所謂的“賢侄”,意即是要以兩個家族的私交,邀請巴勒弗家族的“子侄”過府飲宴。

安息使臣駐在漢都長安多年,對漢人此等“摳字眼”的含蓄意涵極爲了解,故頗爲識趣的沒陪同塔澤斯登門拜訪,免得反倒壞事了。

塔澤斯作爲巴勒弗家族的繼承人,在安息國內的地位實則不下大漢列候的,見過不少大世面,然對於登門拜謁竇浚,他仍不免有些緊張。

抵達長安以來,他種種所見所聞,無不彰顯出大漢國力之強盛,實在遠非安息可比。

大漢屬民已然逼近七千萬,這實在太過超乎他的想象了,要曉得雄霸中西亞的安息帝國,屬民也不足七百萬,不及大漢是十一。

偏偏大漢現今的疆域僅比安息領土大了不到四成,這意味着大漢人口稠密,論是徵調大軍還是動用民力,大漢都會比安息方便太多太多了。

塔澤斯親身到過泬西邑和塬南邑,在長安周邊的方圓二百里內,聚居着超過三百萬的軍民,這數量實在太過可怕了。

他無比慶幸這個強大的國度與安息遠隔萬里,否則單憑大漢帝都周邊的軍民,只怕都能覆滅了地廣人稀的安息帝國。

竇浚雖已無官職在身,然他與大漢天家有血緣之親,且從未疏遠過,現今還能憑着光祿大夫的虛銜在宮內行走,陪着太上皇種花養鳥,絕非是尋常權貴可比的。

無論安息還是大漢,權貴世家的處世原則實則相差無幾的,塔澤斯自能推己及人,揣測出竇浚及其所代表的竇氏在大漢是何等的地位。

在皇權至上的國度,與皇室有血緣的大世家,無論手頭有無實權,只要維繫好和皇室間的親情,獲取帝皇的信賴,那其影響力就絕不會大幅衰落。

巴勒弗家族的大多數子弟在安息帝國也沒擔任甚麼高官,但從未有人懷疑過其家族在整個帝國擁有的龐大勢力和影響力。

塔澤斯年歲不大,也就三十出頭,比現今的大漢皇帝大不了幾歲,竇浚作爲大漢皇帝的舅祖父,稱他聲“賢侄”,雖是出於客套,卻也真算是擡舉他了。

待到中伏那日,塔澤斯依足漢人拜謁長輩的禮數,恭恭敬敬的登門拜訪。

見得特意在中庭迎接的竇府嗣子竇憲,塔澤斯得隨行譯者輕聲告知他的身份,忙是躬身作揖,執子侄之禮,用腔調怪異的漢話費勁道:“小侄豈敢煩勞叔父親自相迎。”

竇憲不禁哈哈大笑,非是嘲笑,而是滿意此子的知情識趣。

“無妨,你我雖是初次見面,然你我兩家卻是往來已久,清河百貨在安息各地更是多蒙巴勒弗家族關照,你既是到得長安,我怎的都得多加照應纔是。”

竇憲打理族業多年,慣常與人交際,頗爲親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復又道:“諸位尊長皆已在堂上飲宴,還是快快進去,莫讓長輩們久候。”

塔澤斯不由愣怔,心道漢人不是講究禮儀麼,好歹他也算是客人,怎的他還沒到,筵席已是開了?

雖竇憲入得廳堂,見得堂上確已開了筵席,塔澤斯心中頗是不悅。

然待得竇憲引他拜見堂上諸人,又聞得隨身譯者用顫顫巍巍的語調告知衆人身份,塔澤斯掩不住心中驚詫,忙是神情謙恭的向衆人一一行禮。

國舅田勝,大農府商部少卿卓王孫,少府卿陳煌,皆是大有來頭,加上作爲主人的竇浚,也怨不得那隨行譯者說話都哆嗦,這些高官顯貴皆是安息使臣平日極難求見的。

在場衆人,以竇浚輩分最大,年歲最高,又身爲主人,自是坐着上首,受塔澤斯見禮未曾起身,只是擺手笑道:“我與你父多有書信往來,雖未得謀面,卻也算得投緣老友,你便無須多禮了,快快入席吧。”

塔澤斯聽罷譯者轉述,忙又躬身道謝,方纔在竇憲下首早已備好的桌案入席,端是正襟危坐,舉止儀態全無半分失禮之處,顯是早已習練漢室儀態多日了,看得衆人皆是微微頜首,此等沉穩踏實的心性倒不愧其大家族的出身。

待他落座,竇府侍婢剛要爲他呈上食具,卻聞得門外傳來急切的腳步聲,但見竇府家老趨步疾行,徑自到得竇浚身側,低聲稟報了幾句。

竇浚聽罷,騰地站起身來,出言呵斥道:“混賬!怎能讓趙王在外等候,快快有請,快快有請!”

然不待那家老應諾,竇浚卻又擡手攔住他,對着堂上衆人道:“趙王突是屈尊親臨,老夫親自去迎,諸位不妨一道前去。”

衆人自是紛紛起身,整襟扶冠,跟在竇浚身後出得廳堂。

塔澤斯見狀,本有些詫異,待聽罷隨身譯者的轉述,忙也起身離席,趨步跟了上去。

中庭內,大腹便便的趙王劉彭祖見得衆人來迎,笑着拱手作揖道:“哈哈,此番來得急,沒顧得上遣人送來拜帖,舅祖父不要見怪纔是。”

“說得甚麼話?都是自家人,沒那麼些虛禮。”

竇浚的老臉笑成朵菊花,雖說諸位親王依着輩分只是他的侄孫,然親王之尊貴,豈是他區區列候可比,況且在他告老致仕後,這些天家子還能顧念過往情分,稱他聲“舅祖父”,已是讓他心花怒放了。

非是人人有資格能讓親王屈尊過府的,沒提早發來拜帖,反是免去竇府衆人齊齊前來迎候了。

“日頭毒辣,舅祖父可否先讓本王入內,討樽冰鎮梅湯消消暑氣?”

劉彭祖與陳煌三人也見了禮,卻是有意無意略過了塔澤斯,復又對竇浚笑言道。

“快請,快請!”

竇浚忙是親自引他入得廳堂,又吩咐下人趕緊去取梅湯來。

劉彭祖見得竇浚想引他坐上首,忙是擺手推拒,竇浚亦不強求,讓下人在側席又備了桌案,請劉彭祖緊挨上首落座。

劉彭祖扶着贅肉甚多的小腹,施施然落了座,衆人才跟着也入了席。

“這位便是安息特使麼?”

劉彭祖呷了口侍婢奉上的冰鎮梅湯,突是看向席上頗爲拘謹的塔澤斯,出言問道。

無須譯者轉述,塔澤斯也能看出這位大漢親王是在詢問他,忙要起身見禮,劉彭祖卻是笑道:“無須起身,今日本王乃是來此向舅祖父討杯水酒喝,恁的多禮,反顯得喧賓奪主,敗了酒興。”

安息譯者來不及轉述,塔澤斯仍已起身避席,規規矩矩的深躬作揖。

劉彭祖哈哈大笑,擺手示意他落座,隨即用頗爲隨意的語氣,說了句讓堂上衆人皆震驚不已的話:“本王不日將出使安息,到時還須你巴勒弗家族多加照拂纔是。”

“這……”

塔澤斯聽罷譯者轉述,真真驚呆了,詫異的看向竇浚等人,見得他們亦難掩震驚之色,且不似做僞,應也是從未聽聞此事的。

大漢親王啊!

巴勒弗家族在安息雖是勢力龐大,然他這巴勒弗繼承人的地位是無論如何也比不得大漢親王的,甚至巴勒弗家主若刨除暗裡掌握的家族勢力,在明面上的身份也未必能與大漢親王比肩。

塔澤斯出使大漢,雖是代表安息君王的特使,然大行令張騫也僅接見過他一次,想覲見大漢皇帝也不知要等到何時。

大漢親王若是出使安息,安息君王必是要親自接見的,絕不會有半分怠慢,這就是身份高低所帶來的差別,亦因大漢強盛的國力使然。

不說甚麼天朝上國,至少安息君臣是正視大漢國力的,對同爲強者的尊重,亦是對自身的尊重。

竇浚等人卻比塔澤斯想得更多,想得更深。

今日這筵席,實是皇帝劉徹遣符節令李福授意竇浚辦的,否則竇浚豈敢在此時此刻宴請安息特使,又豈能輕易邀齊田勝,卓王孫和陳煌。

要曉得陳煌等人本已離京避暑了,皆是得了聖諭,才匆匆返京,出席今日的竇府酒宴。

皇帝劉徹的諭示極爲直白,大農府,少府,四大商團,想在安息獲得甚麼方便,儘管在酒宴上向塔澤斯這安息特使提出來。

塔澤斯盡數應下也就罷了,如若不然,朝廷另有計較。

他們萬萬沒料到,趙王不但突是前來,更毫不避諱的提及自身即將出使安息,這實在太值得玩味了。

要曉得,趙王劉彭祖歷來協助賢王劉非打理皇室實業的商貿事務,昔年出巡西域諸國,簡直徹底改變了西域胡人的飲食習慣,硬是讓西域諸國每歲從漢境購入數百萬石的粟米和小麥,大大減輕了糧食產量過剩給市面糧價帶來的龐大壓力。

此番趙王要奉旨出使安息,必也不會空手而歸的。

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內附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三百零七章 項王藏寶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