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

裴虎雖是察覺到店內衆人向他投來的詫異目光,卻端是不以爲意。

他剛及束髮之年,便應募從軍,從宣曲騎營的預備軍士做到軍候,屠戮過太多太多外族蠻夷。

塞北之地,東海之上,宣曲騎營接連受命出征,清剿蠻夷,無論是北地蠻夷還是東鯷蠻夷,朝廷給漢軍將士下的軍令唯有兩字——誅絕!

除卻爲大漢牧羊的烏桓人,漢軍遇着旁的外族蠻夷絕無半分手軟,不分貴賤,不論男女,便連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盡皆屠絕。

蠻夷臨死前,那苦痛的哀嚎,那怨毒的目光,裴虎已然看慣,算得上“百邪不侵”了,自不會在意店內衆人實則沒甚麼惡意的視線。

然待他看清店內此時的情形,卻不禁微是顰眉。

此間鋪面作爲鳳翔珠寶在長安乃至全大漢的旗艦店,賣的又是價值不菲的珠玉飾品,然內裡裝飾卻頗爲簡樸,或是想以此反襯出珠玉的華貴來。

諸多獨立的小桌臺蓋着黑色絨布,上面倒扣着透明的淺綠色玻璃罩,玻璃罩內皆是鏤金雕銀,飾以珠玉的精美飾物,在搖曳燈燭的映照下,泛着灼目的彩色光暈。

裴虎之所以顰眉,卻非珠寶的光芒灼目,而是店內有人的舉止着實太過扎眼。

時辰尚早,店內除卻一位掌事打扮的中年婦人和諸多女侍者,便唯有一個身材欣長的浪蕩少年。

說那少年浪蕩,還真是客氣了!

裴虎進店時,恰是看到他正用手中的摺扇撩撥一位女侍者胸前的衣襟,那女侍者端是羞得滿臉通紅,卻又似不敢躲閃,只得似只受驚的小兔兒,兩眼泛着“淚光”任由那少年作怪。

那少年當衆調戲褻玩女子,店內的掌事和其餘女侍者卻恍若未見,只是將目光落在剛入得店內的裴虎身上。

鳳翔珠寶的規矩,到門面接待客人的皆爲女侍,便連掌事亦如此,蓋因主要的客源乃是貴婦貴女,有些忌諱接觸外男,故鳳翔珠寶的各處鋪面雖備有護衛,卻多是留在後院,沒人鬧事是不會露面的。

倒也無須有不長眼的強盜登門,搶了珠寶就逃,逃得出店鋪,也逃不出坊市去。

各城的坊市皆是採封閉式的形制,以高牆圍之,僅能從坊門出入,長安坊市更是貨別隧分,坊間隧道筆直,行人與載貨車馬分與不同的隧道,除非強盜真有飛檐走壁的本事,否則是絕不可能從諸多坊衛的眼皮子底下逃走的。

正因如此,女侍者們非但沒被裴虎周身未及褪盡的殺伐氣息嚇着,更是在瞧見他腰間懸着的將官佩劍後,盡皆妙目泛光。

雖說漢軍將士若無軍務在身,出營不得着翎盔甲冑,然長安城內有近十萬禁衛,周邊更囤駐有諸多精銳校營,鳳翔珠寶擇取的女侍者又都是有見識有眼力的,瞧那將官佩劍的形制,就約莫能猜到裴虎的軍職不在軍候之下。

軍中的年輕將官可是很吃香的,尤是囤駐京畿的這些精銳校營,不但將士糧餉豐厚,軍眷的待遇亦是優渥。

大漢民風開放,如意郎君又是可遇不可求,況且眼前這男子面容俊朗,配着那身寒冽氣質,更顯出英武來。

不得不說,裴母生的一對兒女皆是隨了她,容貌長得着實好,莫說甚麼容貌只是臭皮囊的酸話,美即真理,俊即正義。

女掌事見得手下那羣小女娃皆是沒羞沒臊的盯着客人打量,忙是清咳兩聲,讓這羣平日被少東家慣壞了的臭丫頭們警醒些,隨即趨步迎客。

(預注:漢代官人非指丈夫,奴家爲未婚女子自稱,正所謂官人益秩,庶人益祿。)

“民女給官人見禮,官人此來可是要置辦些首飾?”

女掌事微是欠身,雖是謙恭,卻也沒自稱奴婢,蓋因她是王府女宰出身,除卻天家人,甚麼勳貴都做不得她的“主”。

裴虎眉宇緊鎖,沒有答話,卻是看向那仍在用摺扇逗弄着侍者的少年,隨即邁步越過前方的掌事,徑自走到那少年身側,伸出大手擒住他的手腕,微是用力緊了緊。

“放肆!”

呵斥聲響起,卻非出自被擒住手腕的少年,而是裴虎身後那滿臉驚駭和憤怒的女掌事。

非但是女掌事疾步衝上來,擺明是要和裴虎玩命的架勢,便是周圍的侍者們從瞬間呆滯中醒過神來,紛紛嬌聲呵斥道:“快撒手!”

更有侍者轉身要往後堂跑,怕不是要去喚護衛來了。

裴虎微是發懵,隨即更是惱怒,心道這鳳翔珠寶不是天家產業麼,怎的會維護這等腌臢之人?

“都閉嘴,慌個甚?”

那少年突是出言阻止驚慌失措的衆人,原本因猝不及防而有些慌亂的神情迅速散去,亦無半分掙扎,饒有趣味的打量着擒住自個手腕的俊朗男子,微微眯起那對丹鳳眼兒,似笑非笑道:“你可知我是何身份?”

裴虎身高八尺,少年雖是身材欣長,卻終究年歲不大,也就比裴虎肩膀高些,故是仰着頭說的。

裴虎垂眸斜覷,瞧見少年那脣紅齒白,五官精緻的長相,心中更是鄙夷,這無非又是個仗着家世爲非作歹的世家子弟,軍中將士最是厭惡這類紈絝二世祖。

“我不管你是何出身,光天化日調戲民女,就當扭送官府處置,且看你家長輩如何能在天子腳下包庇袒護你?”

“扭送何處官府,中尉府麼?”

少年非但全無懼色,反是展顏謔笑道。

“扭送何處官府,中尉府麼?”

少年非但全無懼色,反是展顏謔笑道。

長安作爲大漢帝都,其治政府衙和地方郡縣大是不同,政務歸於內史府,決獄斷罪卻歸於中尉府,且這兩府的管轄範圍也不僅限於長安,而是所有京畿郡縣的直屬府署。

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