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

八月十七,秋分。

是夜,大漢皇帝劉徹率臣民西出長安百三十八里,設壇祭月,舉行盛大的秋祭。

皇子劉沐亦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帶錫監,隨皇帝老爹登壇祭月。

在場的大漢臣民目睹此番情形,便曉得皇帝陛下已決意立儲,太子之位絕不至再是懸而未決了。

果不其然,立儲詔書在翌日清晨便是當殿頒下,且隨即通傳天下,不足半月光景,大漢各郡縣官府已盡皆張榜公告,也不知少府郵政司的郵驛們跑癱了多少匹馬,方能用萬里加急的方式將此份詔書迅速傳至各地官府。

依照往例,大漢太子冊立後,無論年歲大小,皆會在長樂宮獨立開府,可招募僚屬諸官。

然皇帝劉徹見得長樂宮現下住着太上皇及其諸多嬪妃,考慮到太子詹事府的屬官日後免不得時常出入宮闈,着實不太方便,倒不如讓自家傻兒子在閒置大半的太壽宮開府,每日也可就近前往宮邸學舍習文練武。

太上皇劉啓亦覺此舉妥當,特意提筆揮毫,爲太壽宮更名,是爲“承乾”。

劉徹見得這新的宮名,難免想到後世大唐的悲催太子李承乾,覺着這名頭有些不吉利,奈何太上皇已親書宮名,他想勸阻也來不及了。

皇后阿嬌卻是欣喜不已,自家傻兒子是傻人有傻福,冊爲儲君非但順理成章,更堪稱衆望所歸,遠不似昔年劉徹般經歷有諸多波折。

阿嬌是個傻婆娘,至今仍未得知自家兒子在膚施城遇襲之事,劉徹父子顯也頗是默契的將此事爛在肚裡,不會向她提及的。

非但劉徹父子如此,公孫賀父子亦如此,對南宮公主也絕口不提此事,公孫愚因年歲尚幼,生恐自個不經意間說漏了嘴,回京後僅是回公主府小住兩日,便又入宮常住,賴在沐王表兄的沐恩殿不走了。

正因如此,公孫氏堪稱血腥的內部大清洗乃是暗中進行的,不少重臣雖是嗅出某些異樣,卻是識趣的沒多做探究,有些事還是儘量莫要沾上比較好。

郎中令齊山已將擒獲的賊人盡數押解入京,關入郎署大牢,近似後世影視劇中所謂的天牢,只是守衛更爲森嚴,刑訊問供也更爲殘酷和隱瞞,御史府和廷尉府是無權過問的。

匪首項勝經不住酷刑,本欲咬舌自盡,卻教提早察覺的暗衛將牙齒盡數敲落,再對其施用剜剮肉刑,端是折磨得不成人形,偏卻求死不能。

多年來,鮮少有囚犯能撐得住羽林衛的刑訊,遑論狠辣更勝三分的暗衛問供手段,被擒獲的賊人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甚麼事都招認得清清楚楚。

新晉太子劉沐已除去王爵,真正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之儲君,說句稍顯忤逆不孝的話,太上皇,太后和皇后雖是他的長輩,然對現今的大漢社稷而言,他的重要性卻是遠勝三人的。

劉沐被冊爲儲君後,從皇帝老爹處領到的首件差事便是處置膚施遇襲案的後續事宜。

皇帝劉徹確是放手任他自行決斷的,更着郎中令齊山從旁協助,暫且聽憑他調派。

太子殿下脾性頗爲暴烈,忍了多日未曾親手向賊人復仇,儼然已是其耐心的極限,故暗衛每每刑囚賊人,他多是親臨刑房,甚至數度親手用刑,手段之殘忍遠超尋常少年。

皇帝劉徹得了齊山回稟,也沒多說甚麼,自家傻兒子的作法雖有些過,卻也可以理解。

劉沐畢竟只有虛年九歲,即便盡力掩飾,故作從容,實則在聞知有人意圖謀害他時,心中也必是會驚駭和恐懼的。

他選擇以身犯險,引蛇出洞,也是不願見得皇帝老爹對他失望,要說心下全無畏懼,那就真是騙鬼了。

劉徹也曾做過太子,也曾在上林春狩遇襲,端是險死還生,自能理解自家兒子揹負着多大的壓力,要曉得他自身兩世爲人都覺壓力山大,何況是劉沐這小屁孩。

天家子,最是難爲!

稱孤道寡,是天家子的特權,卻也是天家子最爲沉重的負擔,誰願真做對旁人皆戒備疑忌的孤家寡人,非其所欲,實乃不得不爲也!

心頭的壓力,積壓愈久,日後爆發出來便愈是猛烈,倒不如讓他藉機宣泄在賊人身上,劉徹相信自家傻兒子有足夠強韌的神經,絕不至因此性格扭曲成甚麼嗜血暴君。

劉沐對賊子泄憤尚在情理中,年歲更小的公孫愚對義渠公孫氏的酷烈手段卻遠超皇帝劉徹的預料。

非但是出手襲擊劉沐的兩名公孫氏親衛,便連與項勝勾結的數名公孫族人,公孫愚皆是在暗衛刑訊完畢後,親自上前用匕首將他們割耳剜鼻,可見對其恨意之深。

這些後輩們着實太過暴戾了!

劉徹不得不反省現今的天家教育是否有些走偏了,要曉得大漢社稷終究要交託到他們手中,如此暴虐的君臣,不知會將大漢帶向何方啊?

好在張篤和劉典皆顯出遠超年歲的冷靜理智,或許將來能輔佐好劉沐,讓他不至成爲剛愎自用的大暴君吧。

劉徹覺着還是要讓天家子嗣們多出去見見世面,眼界愈廣,心胸或能愈爲開闊,心境自會愈發平和。

何況讓他們多多體察民間疾苦,也是有利無弊的。

於是乎,劉徹着宗正府仔細研擬,爲天家子嗣們多安排些微服出遊的機會,宮邸學舍也多了門名爲“社會實踐”的課目。

倒也不急在一時,王侯子嗣們隨劉沐出巡數月,剛是返京不久,現下多是還沉寂在與家人久別相聚的和樂氛圍,吃吃喝喝的樂呵得緊。

皇親苑的諸多王侯宅邸皆是歡聲笑語,倒是襯得南宮公主府顯出些許冷清,公孫賀近來皆早出晚歸,公孫愚又是賴在宮裡不回府,父子倆的這般作法着實教南宮公主着惱。

她向來是個暴脾氣,火氣上來後,索性收拾包裹回了孃家。

大漢公主的孃家在何處?

長樂宮的中宮所在,太后的寢宮,長信宮!

若是尋常百姓家,嫁出去的女兒賭氣回孃家,其父母難免會憂心不已,偏生南宮公主出身大漢天家,太上皇劉啓和太后王娡也不覺駙馬公孫賀真敢欺負自家閨女,依着南宮的脾性,怕也是無理取鬧的耍性子。

故而老兩口壓根就不理會這老閨女,反正長信宮裡多的是宮室,又不缺吃喝用度,不願回府就不回,愛住多久住多久,別終日胡亂鬧騰,擾了老兩口的清閒日子便可。

公孫賀得知自家婆娘賭氣回孃家,端是哭笑不得,確有覺如此也好,至少能放開手腳清洗義渠公孫在府內佈下的暗樁。

於是乎,公孫賀入宮覲見,懇請皇帝陛下幫着向太上皇和太后說些好話,免得對他心生惱怒,順帶留南宮公主在宮內多住些時日。

公孫賀現下雖是“戴罪之身”,然好歹是劉徹的心腹近臣兼姊夫,二姊南宮公主的脾性又是藏不住話的,有些事還是別讓她知曉爲好。

出於此等考量,劉徹也就應下此事,囑咐皇后阿嬌去長信宮向兩位長輩替公孫賀說說好話,再讓幺妹泰安公主也回長信宮住些時日,陪陪自家那閒得無聊的二姊,。

同爲大漢公主,陽信公主無疑比南宮公主賢淑謙善得多,駙馬張騫已離京年餘,獨子張篤亦隨殿下出巡數月,她雖對父子二人甚是思念,卻從未有半句怨言,頂多給張騫去信,惱他家書寫得太少。

好男兒志在四方,昔年她下嫁給張騫,正是看中他的才能和抱負,亦曾憂心駙馬的身份會成爲他實現志向的負累,好在皇帝陛下用賢不避親,且對張騫愈發信重,這才讓她更爲歡喜。

現下侄兒劉沐已被冊爲儲君,自家兒子張篤自幼與他親近,此番隨之出巡數月後,仍是長住在宮中,陽信公主不惱反喜,她向來比二妹南宮想得深,想得遠,堪稱天家女和世家貴女的典範。

九九重陽,大行令張騫抵京,羣臣皆出城相迎,迎接這位爲漢廷爭取到龐大戰爭紅利的大功臣。

隨行的巽加使團見得這般大場面,皆是訝異於張騫在漢廷的地位之高,要曉得在巽加王朝,掌外邦事務的官員地位並不算高,除非是國君特意派出大貴族爲使臣,纔會有些分量。

巽加使臣倒不會自作多情的誤認爲這是要迎接他,漢人對外邦向來姿態極高,別說帝都長安的王侯公卿,就是前些日子在半道上遇見的仰光太守公孫歂,見得巽加使臣都懶得正眼去瞧。

巽加使臣雖是略有着惱,卻也不敢真的顯露出來,且不說大漢遠較巽加強盛,便是公孫歂自身的名頭,巽加貴族們也不是沒聽聞過的。

昔年公孫歂身爲大漢安夷將軍,統率胡騎和羌騎馬踏西域,進軍大夏,震懾大月氏和安息帝國,甚至出兵劫掠巽加北面的數個身毒小國。

在大將軍劉寄未率十餘萬漢騎侵擾巽加前,在巽加王朝名頭最響亮的大漢將領,絕對是安夷將軍公孫歂。

巽加使臣得知公孫歂日後將率軍囤駐仰光,端是心驚肉跳,討好公孫歂都來不及,哪裡敢對他露出半分怨懟之色?

大漢羣臣確是沒將巽加使團放在眼裡,頂多是瞧着滿載金銀財貨的千餘駕大車暗暗垂涎,盤算着自家的諸多族業將來能從巽加王朝獲取多少好處。

皇帝陛下向來“樂善好施”,有甚麼好處多是會分潤給大漢臣民的,對於巽加王朝這塊大肥肉,陛下也數度暗示,絕不會吃獨食的。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四百二十七章 劉乘心醉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