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

漢七十三年,九月。

大漢朝廷頒佈討賊檄文,痛斥匈奴卑鄙,慫恿倭奴以進貢爲名,向大漢皇帝獻上以毒株罌粟製成的“福壽膏”,意圖謀害今上,此等卑劣行徑着實人神共憤。

若非我大漢天子慧眼如炬,識破賊子算計,未曾服食毒物,我朝豈非要痛失賢君聖主?

檄文在各郡縣官府張榜公佈後,大漢百姓自是羣情激奮,他們雖不曉得那罌粟和福壽膏是甚麼毒物,但被匈奴賊子用來謀害皇帝陛下的,必是劇毒無比的。

征討匈奴,誅絕倭奴!

大漢民意沸騰,便連諸多世家權貴也是紛紛上書朝廷,願捐輸貲財剿滅匈奴與倭奴,既是出於忠君愛國之心,更多的是爲自家族人憂心。

與尋常百姓不同,大漢羣臣多已見識過那福壽膏的禍害了,且曉得極難防備。

倭奴意圖謀害皇帝陛下之事,實則已過去月餘,在徹查此案的期間,皇帝陛下讓暗衛抓了不少奴隸試毒,並親自領着朝臣們前去觀摩。

朝臣們隔着厚厚的落地玻璃窗,看着刑房內的景象,偌大的牢籠裡,外族奴隸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爲求得暗衛賞他們吸食些福壽膏,非但嚎哭哀求,更是像狗似的趴在地上,想要用舌頭舔暗衛們的戰靴。

“據暗衛查明,福壽膏之真名爲鴉片,乃以毒株罌粟汁液熬製,食之易成癮。”

劉徹環視羣臣,陰沉着臉,冷聲道:“癮至,便似你等瞧見這般,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於前,豹虎逼於後,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爲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羣臣皆是駭然色變,蓋因他們想到皇帝陛下險些就遇害了。

劉徹瞧着他們的神情,心下暗笑,面上卻是不顯半分,復又道:“匈奴人何其陰險,不用穿腸劇毒,卻用這鴉片,想來是要使朕服食成癮,喪失心志,便可任其拿捏,此計甚毒啊!”

“陛下,匈奴用心如此險惡,實當誅絕啊!”

宗正卿劉歂向來不願過多涉入軍政事務,只是盡職盡責的打理好劉氏宗親族務,然此時卻是怒髮衝冠,咬牙切齒的要誅絕匈奴。

羣臣亦是脊背直冒冷汗,紛紛附議。

說句難聽的,皇帝崩殂倒還好,大漢雖是痛失賢君聖主,但現下還有太上皇坐鎮,皇子劉沐再過數年便也可束髮,提前及冠繼承帝位不是難事。

然若是皇帝陛下中了這鴉片之毒,被匈奴人隨意拿捏,任賊人予取予求,那社稷危矣!

要曉得,在現今的大漢,皇帝陛下非但在朝堂上一言九鼎,更是兵權緊握,着實是皇權獨大,但凡陛下起心動念,光是郎衛,羽林衛和虎賁衛就足以血洗長安了。

劉徹的主要目的可不是爲遠征匈奴,無非是豎立個假想敵,用來凸顯鴉片的危害性,好爲接下來的計劃作鋪墊。

大行令張騫倒能瞧出不對勁,陛下向來對倭奴厭惡得緊,豈會接受他們進獻的貢品?

爲人臣者,該裝傻的時候要懂得裝傻,隨便抖機靈,表現欲太強的,多是活不長。

這道理,張騫是懂的,所以他非但沒出言質疑,反是跟着羣臣憤慨痛斥匈奴和倭奴。

劉徹瞧見他演得賣力,險些憋不住笑意,忙是清咳兩聲,擡手示意羣臣肅靜,隨即道:“朕乃真龍天子,有天恩護佑,自不會遭賊人算計,然諸位愛卿及你等族人卻需多加小心,這罌粟之毒可不好防備啊。”

羣臣聞言大駭,覺得陛下說得着實在理,待他們聽罷暗衛對罌粟的講解後,更是驚恐不已。

罌粟易種易收,無論製成鴉片吸食,還是以生汁混入膳食中,用過數次必定成癮,喪失心志,久而久之便會變成那些奴隸般,半死不活,不人不鬼的模樣。

取人性命不可怕,惑亂心志纔是最大的禍患!

國家,國家,國爲大家,家同小國,國君昏庸必禍國,家主尸位必害家。

羣臣多出身世家大族,想到族中子弟若是誤服罌粟之毒,害了自身不說,怕是還要遭人利用,危害全族,正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啊。

御史大夫直不疑率先出言道:“陛下,此事悠關社稷,確是不得不防啊。”

劉徹頗是認真道:“嗯,不錯,朕更憂心匈奴會將罌粟毒株散佈我大漢各處,惑亂天下萬民,若真是如此,國將不國啊!”

匈奴和倭奴下毒謀害他固然是假,但他身爲穿越衆,確實對毐品的危害有深刻的認識,更深知鴉片戰爭給清末的華夏民族帶來多大的危害。

東亞病夫!

百年屈辱!

忘不掉啊,忘不掉!

按理說,大漢臣民暫且對罌粟沒甚麼認識,劉徹無需急着打開這潘多拉魔盒,然眼見大漢與身毒間的商道即將打通,西北商道也已連通至安息帝國,着實沒有比鴉片更好的外銷品了。

大漢百姓愈發富足,對絲綢和瓷器等奢侈品的需求也不小,在供不應求的市面,價格自是居高不下,漢商若將之外銷,算上運費和關稅,還有途中損耗的風險,劃不划算還真難說。況且朝廷也不宜與民爭利,但遠洋水師要造戰艦,精銳騎營要養戰馬,處處都是開銷,除卻以戰養戰的老法子,鴉片貿易倒也可成爲大進項。

當然,要炮製及販賣鴉片賺取軍費,自是要在境外,儘量遠離大漢疆域,且先得制定律法,並做好全民禁毒教育,免得日後鴉片返銷入境,作繭自縛。

在朝廷頒佈討賊檄文後,又頒佈了丞相府,御史府,太尉府,廷尉府,四府共同擬定的《禁毒律》。

依照此律,太尉府將增設禁毒司,在各郡縣編列兵員,由禁毒監統御巡檢鄉里城鎮,但凡發現種植罌粟,甚或炮製及販賣鴉片,皆是依律重懲。御史府的監察御史和太尉府的軍律監察史在巡視各郡縣時,亦需監察該地官府的禁毒舉措,不容其有半分懈怠,更要嚴查官匪勾結,執法犯法之事。

禁毒律的罰刑極重,蓋因禁毒司由太尉府設立,具體執行亦交由郡兵體系,故適用的爲軍律而非民律。

漢初數朝講究與民生息,尤是文帝朝以降,朝廷數度降低民律刑罰,廢除了諸多殘酷肉刑,各類罪行的刑度也大爲減輕。軍律卻是不同,若是觸犯了軍律,挨軍杖是輕的,杖斃斬首倒還算乾脆,腰斬車裂在漢軍裡也屢見不鮮。

總之漢軍有自成一體的刑罰體系,軍律非但極爲嚴苛,判罪行刑也與民律有極大的差異。

後世諸多影視和文學作品從明清兩朝取材,無視朝代差異,那是極爲偏頗的。

漢代的官制頗爲獨特,縣府的編制較少,縣令偶爾還會斷案,然若不服縣府斷罪,再往郡府遞狀求告,就細分爲掌斷罪決獄的決曹掾史和主闢訟事的辭曹掾史。

意即是說,興訟和判罪的官員是分開的,類似後世的法官和檢察官,郡太守鮮少親自斷案,就如同朝堂之上,皇帝也鮮少會親自爲大臣定罪,多是交由廷尉府主審,御史府從旁監察。

然觸犯軍律者,則有類似“先斬後奏”的判罪方式,或可稱爲“不訟而刑”,尤是出兵在外時,將帥可臨陣處決觸軍律者,日後再補奏公府乃至皇帝。

禁毒律既是交由軍隊體系執行,也就適用軍律制度,故無論王侯權貴還是庶民百姓,皆不敢輕忽此律。

禁毒律寫明,漢境內禁止私種罌粟,凡種十株以上者,梟首抄家,凡種百株以上者,夷族!

炮製或販賣鴉片者,一經查明,夷三族!

知情不報者,視爲同謀,連坐!

服食鴉片者,押入軍營勒戒;戒後復食者,割舌黥面;再戒再復食者,斬立決!

斷罪刑罰皆交由太尉府禁毒司執行,又御史府從旁監管,涉案者無論官爵高低,便是皇親國戚,盡皆適用!

禁毒律發佈後,大漢臣民曉得輕重,廷尉府和地方官府皆無禁毒律的斷罪權,觸犯此律無疑是要依軍律處置,光聽着就覺得頭皮發麻。大漢軍律森嚴,軍中的拷問行罰更是向來乾脆利落,可不甚麼心思聽犯人巧言令色的狡辯,若被押入軍營斷罪,誰能活着出來的?

大漢臣民不由心下惴惴,蓋因他們多是不知何爲罌粟,何爲鴉片,唯恐在不知情是觸犯了這禁毒律,憑白丟了性命。

好在皇帝陛下“寬仁”,特意頒佈聖諭,由禁毒司主持,讓各郡縣的禁毒監每歲皆尋合宜日子在該地的各處坊市和鄉里宣講“禁毒知識”,展示罌粟植株,更少不了讓百姓們瞧瞧那些吸食成癮的外族奴隸。

視覺衝擊最爲直接,劉徹就是要讓大漢臣民親眼瞧瞧,吸毐是多麼可怕,下場會多麼悽慘,誰特麼敢在華夏土地吸毐制毐,殺無赦!

卻在此時,已抵達夫甘都盧的南海水師艦隊正分出小股艦羣,在近海探尋適合種植罌粟的島嶼,今後大漢水師吃香喝辣,就全靠它了。

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錢 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錢 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