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

入得十月,漠南草原寒風漸起,不復夏日般的生機勃勃,而是透着濃濃的蕭索和肅殺。

自得知匈奴單于庭大軍兵發廣寧塞,劉徹便已知曉,自個着實有些大意,小覷了匈奴君臣。

後世的歷代皇朝,即便都在北方邊塞屯駐重兵,仍屢屢被北方遊牧民族攻破邊塞,殺入中原腹地。

陰山山脈及構築之上的雄關堅城確是堅實的北方屏障,但想要將數千裡的關牆盡皆嚴密佈防,囤駐的邊軍必將高逾百萬。

大漢做不到,後世的歷代皇朝也難以做到,便連總人口近兩億的明朝都無法長期維持百萬北地邊軍。

進攻往往比防守更具主動性,尤是機動性極強的遊牧民族騎兵,只需採取單點突破的法子,將陰山屏障打開處缺口,便可長驅直入。

漢軍固然可以退守,依仗右北平郡,漁陽郡,上古郡,代郡,雁門郡構築的舊有防線抵禦匈奴,然而那便意味着徹底放棄燕北乃至河朔。

雲中,朔方,五原,西河,這四個大郡生活着近兩百萬漢民,皆是朝廷近年以募民戍邊的名義徵調來的,陰山防線若是失守,他們將慘遭匈奴鐵蹄踐踏和血腥屠戮。

若再加上雍涼之地,疆域將比漠南草原更爲廣袤,來去如風,擅於騎射的匈奴鐵騎更是魚入大海,漢軍想要清剿着實難上加難。

不能讓匈奴大軍攻陷廣寧塞,否則大漢在燕北,河朔乃至雍涼的十年經營將頃刻毀之一旦!

日後就算將匈奴全族誅絕,也難以挽回此等重大損失!

身居塞外的劉徹曉得事態嚴重,鎮守邊塞的太尉李廣亦是清清楚楚,即便沒接到皇帝陛下那道“城破則夷族”的旨意,他也必全力死守廣寧塞。

哪怕用大漢邊軍和郡兵的血肉將廣寧這處山谷填滿,也絕不能讓匈奴人攻陷廣寧塞!

漁陽郡和代郡的太守和都尉皆在全力征調郡兵北上,五六百里的路程,大批步卒本需花去半月光景,然太尉李廣下了軍令,十日不至,都尉就地問斬,太守則留待陛下處置!

若再無援軍,廣寧塞都未必能撐十日!

李廣站在廣寧塞的城樓,望着城外潮水般涌向城牆的奴隸,面色沉凝。

匈奴人此番攻城沒甚麼計策,就是驅趕着奴隸扛着砂石往城下衝,甚至連雲梯都懶得架,撞城錐也沒心思打造,他們有足夠的奴隸墊出抵近城頭的緩坡,不管是用砂石還是奴隸的血肉。

“用猛火油,焚屍!”

李廣傳令守軍將士朝城下丟燃燒罐,燃起熊熊烈火,騰起帶着惡臭的黑色濃煙。

豈料匈奴將領們早有防備,沒有絲毫慌亂無措,大批的匈奴鐵騎堵在北方谷口,仍是手持利刃威逼着更多的奴隸扛着砂石往關牆衝。

廣寧塞的北關牆不過裡許寬,丈餘高,數以十萬計的奴隸源源不斷的填進去,怎的都能用砂石將那火勢撲滅了。

“直娘賊,軍臣單于那廝真是瘋了!”

李廣矗立城樓,用潮布捂着口鼻,透過濃濃的黑煙望着城外飛蛾撲火般的奴隸,難掩心中的震驚。

軍臣單于這般不計奴隸傷亡,幾乎是用匈奴全族的底蘊豪賭,賭的非止是廣寧塞的歸屬,更是匈奴與大漢的國運!

對匈奴貴族而言,奴隸是比牲畜更寶貴的財富,軍臣單于能徵調如此衆多的奴隸,必然向各部族首領許諾了諸多好處。

若匈奴此番無法攻下廣寧塞,軍臣單于必無法向各部族首領交代,若被逼着讓出大單于之位,日後怕是連性命都難保。

“放箭,無需節省箭矢,不得讓戰奴衝到城下!”

李廣見城下火勢漸熄,已知縱火焚燒屍身沒甚麼用處,反倒會讓城頭的守軍將士被濃煙薰嗆,難以全力投入防衛。

一波波箭雨如同黑色的蝗羣飛向天空,帶着尖嘯朝城外滿坑滿谷的戰奴撲去,仿若陰雲當頭罩下,黑色的鐵雨貫穿戰奴的身體,迸出無數血花。

戰奴們的攻勢頓時大挫,成片的屍身伏倒在距關牆四百步開外,更遠出的戰奴們皆是怯步不前。

督戰的匈奴將領卻是不以爲意,不斷讓麾下將士用利刃將更多的奴隸驅趕入山谷。

隨着谷內的戰奴愈來愈多,前排的戰奴被生生推擠着繼續前行,停駐不前的多是被擠到在地,踩踏得腸穿肚爛。

頂着簡陋的木盾,扛着砂石的戰奴們再度前行,不少身強體壯的更是拎起地上的屍身擋在身前,他們曉得若無法攻下前方的那座漢國關塞,他們必死無疑,只能心存僥倖搏一搏。

畢竟關牆下的屍山已壘得很高很高,眼瞧就可輕易攀上城頭。

或許他們仍是會死在城下,但在谷外的無數戰奴中,尚有他們的族人,他們的妻兒老小,興許就能不用赴死了。

人有百樣,將死之時更是神色各異,有怯懦哀嚎者,有不甘怒吼者,有瘋癲若狂者,然在匈奴鐵騎的威逼下,也只能盡皆往前方的關牆奔去。

深陷絕境時,儘早死去,未必不是種解脫!

“誒,若是廣寧塞有那甚麼高爆弩箭,也不至守得這般艱難!”

李廣見得城外情形,不禁喟然長嘆,卻也曉得那是難以實現的。

據他所知,那甚麼高爆炸藥頗是兇險,不宜儲存,需從長安周邊的作坊運來各式材料,再由匠師就地配置。

即便陛下放心讓此等神兵利器大肆散播到各路軍伍,但若想在各處邊塞盡數佈防,那得耗費多少貲財,又需多少匠師看管和維護?

因而各處邊塞雖備有不少填裝猛火油的燃燒罐,但高爆弩箭卻是沒有的。

現下塞城中聚集了六萬步卒,城南的於延水北畔着駐紮了近兩萬郡騎,這是能就近調集的所有兵員。若是再從周邊邊塞抽調,導致他處兵力空虛,難保匈奴人不會分兵偷襲,到時即便守住這廣寧塞,又有甚麼意義?

“傳訊上谷太守吳蒯,讓其傾盡全力調集乃至製作箭矢,儘速運送來廣寧塞,多多益善!”

李廣沉聲下令,依照這般情形,匈奴必晝夜不停的攻城,不出三日,廣寧塞的箭矢必將消耗殆盡,撐不到援軍抵達。

李廣放眼北望,微是嘆息道:“陛下此時應已知曉廣寧塞情勢危急,也不知陛下會如何決斷?”

莫說遠在廣寧塞的李廣,便連隨天子出征的諸多將領都猜不透皇帝陛下的盤算,甚至對其頒佈的軍令頗是驚駭。

面對匈奴單于庭的三十萬鐵騎和近百萬族衆,漢軍的十餘萬騎本就處於劣勢,全力迎敵都勝算不大,陛下竟還要分兵。

不錯,分兵!

且是裝備最爲精良的兩萬虎賁衛,更派出左中郎將李鬆率兩千郎衛隨行,向漠南草原東部進軍,攻擊仍堵在烏桓山脈西麓的匈奴左右兩部二十萬鐵騎。

劉徹曉得局勢有變,若還想着將匈奴兩路大軍盡皆重創,着實太過狂妄了,胃口太大,會被活活撐死的。

兩萬虎賁衛藉助掌心雷,雖無法真正重創那二十萬匈奴鐵騎,但只要將之拖住甚或震懾住,使其無法馳援軍臣單于,則劉徹率領的漢軍主力就可免去腹背受敵的危險,全力與匈奴單于庭所部決戰。

得知匈奴兵發廣寧塞後,劉徹雖是心焦,卻也沒即刻馳援,仍是繞到匈奴大軍的北面,全軍就地休整兩日,方纔拔營南下。

十月初六,立冬。

軍臣單于兵臨廣寧塞將將十日,匈奴攻城十日,漢軍守城十日,殺聲晝夜不息。

數以十萬計的戰奴終是用砂石及他們的屍身,壘出足夠高度的堅實緩坡,幾已貼近關牆。

清晨時分,匈奴精銳終是現身,沒有縱馬衝鋒,而是徒步上得緩坡,彎弓搭箭,向城頭射出漫天箭雨。

城頭的漢軍守將紛紛高喝:“頂盾!”

然而再密集的盾陣也無法完全護住城頭將士,不少守軍皆是中箭,倒地哀嚎不已。

匈奴人的箭術着實不凡,彎弓搭箭如行雲流水,陣陣箭雨毫不停歇,使得城頭守軍壓根不能冒頭。

戰奴們則趁勢爬上緩坡,在匈奴射手的掩護下,往城頭搭城梯和木板,輕而易舉的攀上城頭。

“金鼓傳令,棄守北面城牆,城頭守軍撤上兩側山樑的關牆,務必不得放匈奴步卒從山脊翻越。”

李廣早有預料,好在漁陽和代郡的援軍已是抵達,加上原本的守軍將士,共二十五萬步卒及五萬騎兵。

只能在塞城內近身肉搏了,好在北城門皆用大量砂石堵死,匈奴人想要將之鑿通也得大半日,且門洞狹窄,匈奴鐵騎想大舉入城也非易事。

南面的城牆卻是不可再棄守,否則整座塞城就徹底被匈奴人攻佔,在一馬平川的燕北大地,大漢守軍是擋不住數十萬匈奴鐵騎的。

三十萬漢軍,將以血肉之軀,堵住這谷中邊塞!

“三日,只需再守三日!”

李廣執着鷂鷹衛編譯出的密信,眼瞼半闔,再度下令:“五萬郡騎無需入塞城參戰,皆在河畔紮營,養精蓄銳!”

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門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