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

太子府書室內,劉徹饒有興致的看着西南夷的地形圖,將之與後世雲貴高原的地圖相互印證。

行人令卓王孫侍立在側,他此番跟着趙立等羽林衛回京覆命,想來短期內是無需再重回巴蜀了,畢竟羽林衛把哀勞派夜郎的執節使臣都綁了回來,這事瞞不住的。

夜郎國擁有精兵十餘萬,地廣數千裡,算得上國富民強。

夜郎王爲西南夷諸多君長之首,向來不容他人悖逆,只怕其盛怒之下是會對大漢動兵的。畢竟蠻夷眼界短淺,只侷限在山野叢林間,不知漢之廣大強盛。

劉徹倒是毫不在乎,他固然暫且不想征討西南夷,但並不意味着他不敢和西南夷開戰。夜郎王若真敢領夷兵出高原地帶的深山密林,大漢騎兵自會好好教他們如何做人。

“如此看來,與夜郎有往來的漢商皆匯聚在蜀郡的笮都和巴郡的枳縣?”

劉徹用手指敲了敲桌案上的地形圖,擡眸問道。

卓王孫不由脊背冒汗,忙是躬身請罪道:“回稟殿下,正是如此。巴蜀前往夜郎的商路皆在兩縣境內,且大部分……不經各處邊市,過往臣等爲牟取私利,多有犯禁之舉,望殿下恕罪。”

劉徹倒不是想追究巴蜀商賈走私之事,擺手道:“無妨,只要你等日後好生爲朝廷效力,不再觸犯律法,孤王自會既往不咎。況且此番孤王命羽林衛將哀勞使臣擒下,與夜郎交惡,你等應是損失了不少在夜郎的產業,權當贖免前罪了。”

卓王孫忙是由衷道:“能蒙殿下看重,賜下官身,已是臣等大幸,錢財乃是身外物,本就算不得甚麼,且先前我等替江都王從西南夷購買奴隸,亦從中賺取了大筆暴利。”

劉徹輕笑道:“你務必好生安撫那些得了官身的巴蜀鉅商,朝廷是絕不會虧待爲國效力之人,待得滅了西南夷,你等今日損失的產業,皆會獲得加倍的報償。”

“謝殿下!”

卓王孫自是大喜,若真能如殿下所言,朝廷出兵攻佔西南之地,那於巴蜀商賈而言還真是天大的好事。尤是滇國境內通往身毒的商路,對富商巨賈的誘惑無疑非常巨大。

劉徹微是頜首,復又望向桌案上的地形圖。

巴郡的枳縣即爲後世的涪陵,地處盆地與山地的過渡地帶,派些府兵守城即可。巴郡還是有不少騎兵的,西南夷兵若敢繞過枳縣,進入盆地便是找死。

蜀郡的笮都爲秦滅古蜀國後置縣,設吏治理,即爲後世的漢源,位於戢水(大渡河)北畔,與夜郎屬地隔河相望,兩地需通過笮橋和舟楫往來。

蜀郡河川衆多,雖因水道險峻,難行大船,並未設立水師,但留存着不少舟兵。西南夷想大舉乘舟渡水,進犯漢境,無異癡人說夢。

走笮橋更是想都不用想,莫不是想來個夜郎版的飛奪瀘定橋,真當自個是紅軍啊?

守備巴蜀,靠着當地府兵足夠了。

劉徹早已以皇帝老爹的名義詔令巴蜀兩郡太守,命其調集郡兵嚴守各處關隘,防備夜郎出兵侵擾。大漢的舟兵和騎兵皆佔有絕對優勢,若連離開山林的夷兵都對付不了,兩位太守索性自戮謝罪吧。

至於那哀勞使臣,已被通識多種夷語的羽林衛押往中尉府,交由中尉張湯秘密審訊。劉徹自是不急,即便得知隱秘商道的所在,短期內也無法攻佔滇國。

出兵征討西南夷之事,就等收服南越國後再做計較,對付深山密林間的夷兵,南越將士可比漢軍精銳更爲擅長。

劉徹略作沉吟,便是緩聲道:“你離京經年,暫且回府好生休養,待孤王謀劃妥當,再召你入宮商議。”

卓王孫頗是識相,躬身應諾後,便即告退而出。

劉徹望着地形圖思索良久,待得對日後局勢有了大致的構想,方纔緩緩起身,前往未央宮的椒房殿向皇帝老爹稟報相關事宜。

他剛邁入連通未央宮與長樂宮的廊道,便見皇帝的隨侍宦官行色匆匆的迎面走來。

那宦官見的劉徹,面色微喜,原來是漢帝劉啓正欲召劉徹到未央宣室覲見。

劉徹隨宦官前往宣室,入得殿內,見廣川王劉越及膠東王劉寄正並肩跪着,御案後的皇帝老爹卻是老神在在的品着茶,臉上倒沒甚麼怒意。

劉徹躬身見禮:“兒臣見過父皇!”

漢帝劉啓擺擺手,對着兩個跪着的兒子輕笑道:“你們的太子皇兄來了,既有所求,自行與他商議即可。”

兩位皇子不禁面色訕訕,皆是垂首不語。

“怎的?黃埔軍學昨日方纔停課,你便又開始鬧騰了?”

劉徹下意識的望向劉寄,出言問道。

“……”

劉寄委屈得想嚎啕大哭啊,父皇先前見到他時,開口說的首句話與皇兄如出一轍。

莫非在他們心裡,他就只會闖禍?

何況劉越兄長亦是在側,他們怎的就光想到是他劉寄闖禍,而非劉越?

“皇兄,此番求見父皇乃是臣弟的主意,本是想讓父皇代爲向皇兄說項。”

劉越入得黃埔軍學後,性情不再似過往般怯懦,但對劉寄這弟弟依舊十分維護,自不願讓他替自個背了黑鍋,忙是擡頭對劉徹解釋道。

“哦?”

劉徹饒有趣味的輕笑道:“若遇着甚麼難事,直接來尋爲兄即可,何必煩勞父皇代爲說項?”

劉越不禁赧然,顯也覺得自個的做法不合規矩,忙是解釋道:“此事需得父皇與皇兄皆是準允,故而臣弟方纔先來尋父皇的。”

劉徹微是頜首,接受了他的解釋,復又道:“說來聽聽。”

劉越稍有些猶豫,硬着頭皮道:“臣弟聽聞皇兄將率羽林衛遠行,不知可否帶上我倆?”

劉徹劍眉微揚:“從何處聽聞的?”

劉越不由啞然無語,半晌答不上話來。

他身旁的劉寄是個莽的,看得着急,便是出言道:“不用聽聞,都能瞧出不少端倪!”

劉徹滿含鄙夷的挑了挑眉梢:“瞧得出來?就憑你?”

劉寄滿臉不甘,想要出言反駁,卻終是不敢當着劉徹的面撒謊,只得泄氣的撇撇嘴,嘟囔道:“我雖瞧不出來,但兄長卻是猜到了。”

他口中的兄長,自是指的胞兄劉越。

劉越被自家胞弟買了,只得硬着頭皮解釋道:“臣弟沐日時曾聽母妃提起,皇后姨母在爲皇兄備些出行的物件,又聽聞虎賁和羽林大舉擴編,且軍學教官們也紛紛整理行裝,還要停課三月,便猜着皇兄是否要率羽林衛出行,且時日還不短……”

“你倆莫不是以爲爲兄要領兵出征吧?”

劉徹不禁失笑,倒是明白了這兩個小屁孩的想法,應是在黃埔軍學待了一年,就想隨軍出征,過把征戰沙場的癮。

果然還是不懂人世艱辛的小屁孩啊!

劉寄聞言,難掩失望的問道:“皇兄真不是要出征?”

劉越卻是若有所思,聽皇兄的言語,雖非領兵出征,但率大軍離京遠行卻是真的,他的猜測果然沒錯。

先前父皇聞得他倆的請求,雖未多說甚麼,只讓隨侍宦官去傳召皇兄,卻也能印證確有其事。

劉徹笑問道:“此行確非出征,你倆還想跟着去麼?”

劉寄正欲作答,卻被劉越扯住袍袖,搶在他前頭插言發話,“敢問皇兄,若我倆隨行,可會成爲皇兄負累?”

劉徹微作沉吟,坦言道:“倒稱不上負累,然事有萬一,如若陷入九死一生的險境,爲保全性命,爲兄可能會將你倆棄之不顧。”

這話雖有些冷血,聽着教人心寒,卻是實在話。

漢帝劉啓聽在耳中,只覺老懷大慰,開口道:“你爲國之儲君,身系社稷,正該如此!”

劉徹躬身道:“兒臣出言無狀,讓父皇見笑。”

劉啓擺擺手,復又繼續呷着茶水,細細品着。

“若真遇險境,我倆寧死亦不會拖累皇兄!”

劉越攥緊雙拳,直視着劉徹的雙眼,執着而堅定的出言承諾,復又道:“還請皇兄帶上我倆!”

劉寄亦是附和道:“皇兄,帶上我倆吧。”

劉徹從劉越的眼中看到過往從未有過的神采,那是某種不達目的絕不甘休的偏執。他上輩子也曾遇過這樣的人,內斂而偏執,不是天才,就是瘋子。

倉素會定期向劉徹稟報兩位皇子在黃埔軍學的表現,對劉越尤其讚賞,認爲他的悟性和心性皆是上佳,若是好好栽培,日後必成大器。

“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劉徹轉身望向漢帝劉啓,出言詢問道。

劉啓微是擡眸,笑道:“隨你!”

劉徹微是頜首,緩聲道:“罷了,你倆便速速去準備行囊吧,六月離京,約莫需要月餘光景方纔回返。”

劉越和劉寄自是大喜過望,忙是起身,就欲告退而出。

劉徹瞟了瞟喜形於色的劉寄,出言囑咐劉越道:“等等,此事不宜張揚,若是過早泄露出去,你倆隨行之事便即作罷。”

劉越忙是躬身應諾道:“皇兄放心,我會看好寄弟,不教他向旁人都透露半句的。”

“……”

劉寄滿腦門黑線,你們當着小爺的面說這些,合適麼?

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