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

十月,自是金秋送爽,丹桂飄香。

劉徹登上太子之位已半年有餘,許是從小勤加鍛鍊的緣故,抑或史上的漢武帝本就是身材魁梧的關中大漢,將將八歲的劉徹身高體壯,端像個十二三歲的翩翩美少年。

只是看着李當戶一身的腱子肉,劉徹嘆了口氣,這小子也長得太着急了。剛滿十一歲,臉上便長滿青青的胡茬,以後註定是絡腮鬍。身高目測有後世的一米七左右了,等真正成年,還不得長到兩米去。索性本就沒打算讓他帶特種兵,劉徹不由暗自慶幸。

“小李子,快過來!”

劉徹朝赤裸上身,在秋風中扎着馬步的李當戶招招手,叫道。

李當戶滿臉鬱悶的跑了過來,雖然他不知道太子爲什麼堅持要叫他“小李子”,但看到殿下每次臉上都會露出詭異的笑意,顯然這不是個好稱呼。

“聽說你還沒當上軍候?”劉徹問道。

李當戶鬱悶的搖了搖頭,甕聲甕氣道:“倉素軍候的功夫端是了得,即便與校尉馬嶼比試,也不過惜敗,我暫且打他不過!”

“公孫賀呢?昨夜沒回來?”

“恩,說是要搞甚麼實戰演練,整天神秘兮兮的。”李當戶語氣裡明顯有三分不屑,七分不服。

早在虎賁和羽林建立之初,劉徹就給了他們明確的定位:羽林是特種部隊,而虎賁就是王牌主戰部隊。

按照漢軍編制,校中設曲,曲有軍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長一人,每屯下轄五十軍士。

在期門校中,六百虎賁設爲一校三曲十二屯,兩百羽林則設爲一曲四屯。

虎賁和羽林獨立設營,虎賁主將雖官居校尉,卻並不轄制僅爲軍候的羽林主官。

劉徹特意將每屯細化爲五個什,增設五個什長。

兩營採取競爭上崗制,每個月的首個旬日,所有人都可挑戰直屬將官,若挑戰成功,則可取而代之。

同時,劉徹還將公孫賀編入了羽林營,將李當戶編入了虎賁營。若是劉徹沒有其他吩咐,兩人每日都需到兩營參加日常的訓練。

出人意料的是,瘦小的公孫賀從挑戰首日開始,三個月來連戰連捷。便在前日,正式成爲了羽林營主將,官居軍候。而牛高馬大的李當戶,卻兩次敗在他的直屬軍候倉素手下,至今仍是虎賁營的小小屯長。

倒不是說公孫賀比李當戶強悍,只是參加的級別不一樣罷了。

羽林當時招收的是十到十五歲的軍中遺孤,而虎賁則是十五到二十歲的良家子。李當戶面對比自己大上將近十歲的對手,還能打得有聲有色,已是相當不錯了。

“走,且去看看公孫賀搞的甚麼玩意?”

劉徹拍了拍李當戶的背,讓人備馬,朝期門校的駐地去了。

剛步入期門校的大營,劉徹便感到空氣中一陣濃郁到化不開的悲壯氣氛。

“怎麼回事?”

劉徹叫過守衛營門的虎賁軍士問道。

軍士漲紅了臉,低着頭,沉聲道:“昨夜我營遭到羽林營將官聯手夜襲,除卻李屯長不在營內,其餘屯長以上將官盡數被俘。”

“啊?!”

李當戶聞言兩眼瞪得滾圓,鼻子裡不斷噴着熱氣,“趁老子不在,卻行這等齷齪勾當。”

劉徹輕笑道:“你若是在,亦不過多個俘虜罷了。”

隨即也不理會滿臉不服的李當戶,對垂頭喪氣的軍士大聲喝道:“擡起頭,像個軍人的樣子!虎賁此番固是輸了,但你這模樣只會愈發叫人瞧不起!告訴孤王,虎賁是甚?”

軍士聞言擡起頭,挺直了胸膛,左手平伸,捶了一下右胸,高聲喊道:“若虎賁獸!虹虎舞跑!”

隨着軍士的聲音傳開,整個虎賁的大營紛紛響起了拳頭錘擊鎧甲的聲音,高昂的吼聲由近及遠的不斷傳播開去:

“若虎賁獸!虹虎舞跑!”

“若虎賁獸!虹虎舞跑!”

“若虎賁獸!虹虎舞跑!”

……

如平地驚雷般,直入雲霄,將大營上空那股陰霾狠狠劃破,虎賁的精氣神不降反升。

劉徹微微頜首,一羣沒見過血的生瓜蛋子,能在短短三個月形成這樣的氣勢已經很不錯了。待得敵我的鮮血浸透了虎賁的戰旗,如今這含苞待放的虎賁之魂必將綻放出殷紅的地獄之花。

回了軍士一個大漢軍禮,劉徹帶着李當戶朝虎賁的大帳走去。

此時,虎賁校尉馬嶼已經得知太子駕到,帶着麾下將官們迎到太子面前,單膝跪地,道:“末將治軍無方,請殿下責罰。”

劉徹頜首道:“且自行去領二十軍棍吧。”

“殿下!”

“殿下!與校尉無關啊!”

“殿下!末將願替校尉受罰,實在與校尉無關啊?”

……

馬嶼身後的一衆將官紛紛求情道,顯然馬嶼很得擁戴。

“哦?倉素,你且說說看,到底孤王該不該罰馬嶼?”

劉徹瞧見諸位軍官中,唯有李當戶的直屬軍候倉素並未替馬嶼求情,饒有興致的問道。

“該罰!且二十軍棍太輕,當罰三十軍棍!”

倉素淡然道,面對着四周同袍投來的或鄙視或痛恨的目光,沒有絲毫理會,繼續朗聲道:“治軍不嚴,當罰十軍棍;爲下屬開脫罪責,當罰十軍棍;新敗而未能穩定軍心,當罰十軍棍!”

“哦?爲何說他爲下屬開脫罪責?”劉徹覺得這個倉素有點意思,追問道。

倉素擡起頭,朗聲道:“此次演練,乃校尉與羽林軍候公孫賀暗中預先議定之事,原意本就是檢視我虎賁營防禦所謂‘特種作戰’的能力。此次慘敗,非但不是壞事,反而是大大的好事。讓我虎賁將士能提高警覺,免得來日枉死沙場。故校尉非但無過,還有大功。

然校尉見殿下之時,隻字不提諸將怠惰軍務之失。卻只想以治軍無方爲由,甘願領罰,爲諸將卸責。末將以爲,以此等義氣之舉治軍,實有大害!打上十軍棍,已是輕的!雖校尉有功,但軍中賞罰分明,功過不能相抵,殿下理應賞其錢帛,罰其軍棍!”

劉徹聞言,不由頜首認同,復又問道:“依你之見,諸將又該當如何處置?”

倉素不假思索道:“怠惰軍務,導致慘敗,當打十軍棍;無視軍法,爲主將求情,當打十軍棍;害主將受罰,下屬當領同罪,當受三十軍棍;殿下當罰諸將五十軍棍!另因末將以下犯上,妄斷主將刑責,當加十軍棍,末將甘領六十軍棍,請殿下責罰!”

劉徹聞言一愣,狠人啊!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六十軍棍,還不把他活活打死!

劉徹沉吟片刻,下令道:“罰馬嶼三十軍棍,倉素六十軍棍,諸將五十軍棍。爲免延誤營中訓練,今日權且記下。待每月軍中比武結束後,於全營將士前,打二十軍棍,罰完爲止。另念馬嶼有功,賞錢十萬。”

諸將皆是低頭稱諾。

後來,劉徹從李當戶的口中得知,馬嶼在三十軍棍罰完後,繼續陪着倉素一起罰完了三個月計六十次軍棍。淡淡的說了句:正該如此!

是夜,劉徹收到了公孫賀呈上的實戰演練報告。報告裡詳細描述了演練細節,特別指出了虎賁軍紀過於鬆懈,將官平日毫無警惕性。

誒,劉徹揉了揉額頭,難辦啊!

自願入伍的良家子,大多是沒念過書的。加上他採用的競爭上崗制度,能當上將官的皆是羣皮糙肉厚的猛人。

老天其實很公平,一旦四肢發達,頭腦有七成的機率是相當簡單的。

劉徹也曾考慮是否要設立政委,甚或開設軍校,但皆是遠水難解近渴。

數日後,劉徹經過深思熟慮,悍然下達一道影響深遠的軍令,成立軍法處!

“着倉素,卸去虎賁軍候一職,改任期門校軍法僕射,掌虎賁及羽林兩營之軍紀刑責。所屬軍法官由倉素從兩營中自行抽調。另着其選拔左監和右監各一,分別負責兩營軍法事務。兩營軍法官不得相互接觸,相互干預。事有不便,以便宜處之!”

劉徹不知道,正是他今日的這道軍令,締造了日後在大漢帝國海外殖民地最爲惡名昭彰的帝國軍法組織。

“事有不便,以便宜處之!”

正是命令中這短短的九個字,使得遠在海外的帝國軍法組織擁有了臨機決斷的極大權限。而在帝國皇帝和軍部大佬的默許之下,帝國軍法處還擁有管理殖民地內僕從軍的權利。

在大漢帝國不斷拓展疆域的時期,帝國正規軍出於維護帝國形象和避免激起強烈反抗的考慮,一直保持極爲嚴明的軍紀,幾乎從不參與奸/淫和掠奪。所有這些燒殺擄掠的勾當,都是由當地的僕從軍來完成的。

後世大量的歷史資料,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僕從軍背後的帝國軍法組織。

僕從軍掠奪來的絕大多數財寶,牲畜和奴隸,都通過帝國軍法組織的特定渠道,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帝國軍部和財政部的手中,爲帝國正規軍高昂的軍費支出買單。

從某種意義上說,帝國軍法組織的存在,使得帝國正規軍即使孤懸海外,也不虞缺乏後勤保障。

“大漢帝國軍法組織的每一個毛孔裡,都不斷滲透出帝國殖民地上土著人種腥臭的污血。”

最後的倭奴國土著後裔在他的遺書中如是道。

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