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

《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

長安城的佈局和形制皆循舊制,與之基本相符。

著名的“長安九市”則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由橫門大街相隔,分成東市三市和西市六市。東市是商賈雲集之地,西市則密佈着各種手工業作坊。

由於漢初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商業經營並不是自由經濟,在時間和地點上都有嚴格的限制。

首先,將市集中,並在周圍構築了高大的圍牆,且設有門吏專管,這樣便於管理,使市場安全有序。

其次,實行嚴格的定時貿易與夜禁制度。兩市的大門,亦實行早晚隨長安城城門、街門和坊門共同啓閉的制度,禁止行人上街,拂曉開門,才能上街活動。

長安九市不但是長安城的經濟活動中心,也是大漢帝國的工商業貿易中心。這裡商賈雲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滿目,貿易極爲繁榮。

作爲長安城乃至全國最主要的市場,長安九市進行的是封閉式的集中交易,也就是將若干個同類的商品聚集起來,以‘肆‘(或相當的‘行‘、‘店‘)爲單位組成的。交易區也都是集中在一個四面有牆、開設市門的較爲封閉的場所內。

東市的雜貨行內,田勝府上的管家田封正點頭哈腰的陪着太子庶子張騫視察剛開業不久的“建材工坊”。

張騫看着四周賣着鍋碗瓢盆的各種店鋪,疑惑的問道:“田管家爲什麼要選在這雜貨行辦建材工坊?”

“回張庶子,瓷磚是屬於泥瓦作坊類的,原該在西市建行。可是我們的瓷磚是在城外燒製,只是運來此處販賣,便到東市來了。再加上詹事府名下作坊製成的各式燈飾,水管,活門,抽水馬桶,林林種種不下百樣器物。

東家東市雖有近百種行當,小人卻不知道這建材工坊該屬於哪一類。故也曾向東家提議,是否可以將各種器物分開到各個行當販賣,但被東家斥責了一番,說是要創造甚麼規模效應,集羣效應。

小人愚鈍,着實鬧不懂那意思,但尋思着東家怕是想照着天上人間把吃喝玩樂集合一處的法子,將這些營建的器物都歸於一處,故而選在這雜貨行佈置了塊地方。張庶子可是不滿意?”

田管家一臉緊張的回答道,張騫可是太子的心腹,他若不滿意,便是太子不滿意,那老爺田勝還能滿意得了?

這建材工坊可是田勝特意交代田管家自行負責建設的,中途根本沒派人來過問。目的很明顯,就是看他能不能獨當一面,若是辦得好,以後會給他更大的權利。

劉徹在培養田勝替他從商,田勝當然也要培養自己的手下。現在攤子越鋪越大,總是親力親爲,能把人累死。

管家從小看着田勝長大,自然明白他的心思。想到自己掌管天上人間短短几個月,得的好處頂得上前半輩子的所有積蓄,要是能掌管更多的生意,那豈不是……

因此,田管家實在很在意眼前這個十來歲的少年對自己的評價,未來前程如何,怕就是懸於他的口中了。

沒有讓他失望,張騫在視察了整個建材工坊後,給出了很高的評價。甚至令張騫有些驚訝的是,田管家的一些想法竟然和太子殿下給自己的交代不謀而合。

田管家沒有簡單的將各種器物擺上櫃檯販賣,而是在大廳裡起了一個個小小的半開放的,只有三面牆的隔間。模仿天上人間的包廂設計,將各種器物一一安裝好,讓客商可以清楚的知道器物是用來做什麼的,該如何在室內放置。

一個個精緻而豪華的隔間裡,田管家還別出心裁的放置了桌子和椅子這些簡單的傢俱,讓客商可以在裡面休息,張騫甚至看到了幾個客商在裡面吃糕點喝果汁。

看着這些比太子吩咐的事項還周到不少的設計,張騫不得不由衷的套用太子常說的一句話,對田管家讚道:“你是個人才啊!”

見田管家聽不懂,張騫拍拍他的肩膀繼續道:“幹得不錯!聽聞你家中有個十歲的兒子,本官前幾日聽到太子準備讓田國舅辦個私學,由詹事府派先生來教。田管家最好是把他送去多讀讀書,日後不管做官還是經商,都是有好處的。”

張騫很明白太子對所謂的“商業人才”多麼的重視,田管家此番表現,定會入太子的眼,日後大有可爲。因此張騫就把聽來的消息先跟他提了提,不花本錢的賣了個好,廣結善緣是他處事的一貫原則。(史上的張騫,也正是好人有好報的典型案例。)

田管家聞言大喜,忙連聲道謝。

一則是張騫對建材工坊的贊同;一則更是爲了兒子有個好出路,身爲庶民,他對兒子做官不報甚麼希望。但若能跟太子沾點關係,將來能繼續跟着國舅田勝屁/股後面做點買賣,那定然是大有可爲啊。

可憐天下父母心,相比起自己得到認同,得到好處,兒子未來的好出路更能令田管家心花怒放,幾乎高興得大叫出來。心中盤算着回去先讓兒子多學些規矩,到時進了私學,若是不好好學,非打斷他的腿不可。

是夜,劉徹聽了張騫的回報,也是很高興田勝手下能有這樣的人才,對張騫吩咐道:“以後建材工坊就讓他管理吧,再讓國舅將那些低端的傢俱放到建材工坊去售賣。至於北闕甲第的‘宜家家居閣’,建成後只賣最高端的傢俱。”

田勝這段時間也是忙得後腳跟都不着地,他之所以沒去過問建材工坊的事,除了想考察田管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因爲“宜家家居閣”完工在即,高檔傢俱卻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數量。

“田國舅,太子已經向少府租用了一個木匠作坊,再加上詹事府裡的木匠,每月能供應一百套已是極致了。”

太子詹事無奈的對田勝道,他已經盡力了,着實無法滿足田勝每月三百套的偌大需求。

田勝瞧着家居閣中一個個裝修精美,卻空蕩蕩的隔間,欲哭無淚的建議道:“此類傢俬既然無法避免被人仿製,何不在西市多建幾個木匠作坊?”

太子詹事搖了搖頭,道:“殿下讓人在宜家傢俱上都打上了所謂的‘商標’,還會隨傢俱奉上一本冊子,證明其購買的是正品,倒是不虞擔心貴人們買假貨。太子還要求宜家傢俱必須嚴抓質量,力求沒有半點瑕疵,不能砸了高端的牌子。”

隨即彷彿想到了什麼,復又道:“國舅要開木匠作坊是好的,太子不是吩咐低端的傢俱都在建材工坊販賣嗎?今後詹事府名下的作坊便不再製作低端傢俱了,國舅可以自行開些作坊去做。只是切記不可打上宜家的旗號,免得降了宜家的檔次。”

田勝聞言點了點,卻隨即苦笑了起來:高端傢俱的事沒解決,又多攤上一檔子事!明天營建工坊還要開業,着實是忙不過來了。

田勝晃了晃暈沉沉的腦袋,決定晚上先回田氏主宅,向老孃多討兩個老管家。

他不是沒想過在外頭請人,但畢竟還是家中老人靠得住。如今他分家單過,府上僅有田管家,確實是少了。凡是有些底蘊的豪強權貴,家中十來個管家都是嫌少的。

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二十八章 燒製玻璃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六百二十四章 國之爪牙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