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

漢六十一年,五月廿五,小暑。

近年來,關中各地的天候甚是熬人,冬天愈發寒冷,夏天愈發炎熱。

早朝上,朝臣們依舊有些心不在焉,再過五日便是初伏,依着過往慣例,從初伏到末伏皆應休朝,將將一月時間。

熬過這五天便可逃離着蒸籠般的長安城,跑南山腳下的避暑山莊享受涼風習習啦。

無事啓奏的朝臣們默默在心中唸叨,儘量提起幾分精神聽旁人出列議政,聽監國太子劉徹裁示。

待得要退朝,掌印太監孫全頒了道聖旨,讓安北將軍史惕率兩萬中壘精騎,出長安北軍大營,前往正在興建中的武威城駐紮。

河西走廊遠在數千裡之外,絕大多數朝臣自是無法獲知匈奴右賢王意圖進犯武威城的消息,只道皇帝是擔憂西羌諸部出兵阻撓大漢築城,預做防備罷了。

太子劉徹懶得跟他們解釋,知曉此事的少數重臣也不敢多言,故而朝臣們便是懵懵懂懂的下了朝。待到初伏之日,皆是如獲大赦般跑南山避暑去了。

他們更不曉得,在這短短五日中,各大邊郡發生了多大的事兒。

隴西都尉馮遠率萬餘輕騎繞過祁連山系東南端的烏鞘嶺,插入諸羌腹地,拿出昔年那番馬賊頭子的做派,順着祁連山南麓一路燒殺擄掠,直奔西海而去。

雲中都尉蘇建率兩萬漢騎北出長城關隘,悍然攻擊匈奴單于庭所轄的諸多駐牧地,逐一清掃常年在漠南草原四處遊牧的匈奴部落,唯求速戰速決,端是不留半個俘虜。

燕北長城的各處塞城驟然關閉已開放了兩年有餘的諸多邊市,不再向烏桓諸部出售糧草,兵械乃至美酒和糖製品。大漢的邊軍將士更是不時出塞,將關牆外的遊牧部落盡數遠遠驅趕出百里開外。

塞城內,來自諸多內郡的大漢行商皆是愁容滿面,官府非但關了邊市,更嚴禁往塞外運送貨物,這算甚麼事?所幸官府及時出面,讓行商們稍安勿躁,靜候數日即可。

烏桓山脈,薄奚部的大帳內。

大漢使臣宋遠宣讀完漢帝劉啓的密旨,緩緩掃視着眼前跪伏在地,卻久久不出言領旨的烏桓諸部大人。(烏桓體制詳見第一百六十八章,不再贅述。)

“薄奚候,還不率各位侯爺接旨麼?”

宋遠的目光愈發凜冽寒涼,對薄奚部的大人忽都冷聲道。

忽都聞言,心中滿是苦澀。

兩年前,正是這宋遠執節來使,亦是在這頂大帳內宣讀了大漢皇帝的旨意,將烏桓各部貴族盡皆封爵,大人封爲候,小帥封都尉。從那日起,烏桓諸部便是大漢臣屬,每歲進貢,以換取大漢向烏桓諸部開放邊市。

兩年來,烏桓諸部從大漢邊市換取了大量的兵械和精鐵,打造出近二十萬毫不遜色於匈奴騎兵的烏桓騎射,與匈奴左賢王分庭抗禮,使得匈奴人再不敢踏入烏桓山脈半步。

時至今日,烏桓已習慣仰賴大漢,習慣用奴隸,牲畜和皮毛從漢商手中換取日常所需。

烏桓人已不再耕作,只因漢人的糧食便宜好吃;烏桓人已不再釀酒,只因漢人的黃酒濃烈醇香;烏桓人已不再挖鹽,只因漢人的海鹽純正精細;烏桓人已不再製糖,只因漢人的飴糖甘甜可口;烏桓人已不再冶鐵,只因漢人的兵械結實耐用。

漢人的邊市關了五日,烏桓諸部便亂了五日!

薄奚部做爲烏桓最強大的部族,兩年來從漢人手中獲得了最大的好處,愈發的強盛起來,他忽都也成爲烏桓諸部毋庸置疑的頭領。

直到宋遠再度帶來了大漢皇帝的旨意,讓他們烏桓出兵,征討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忽都才愕然想起,昔年的那道旨意中,早已言明烏桓各部不得違背大漢皇帝詔令,必要時需出兵替大漢征戰。

事已至此,他雖不想接下這道旨意,卻又不得不接,只得出言道:“臣忽都領旨……”

話未說完,跪在他身後的一位烏桓貴族便是起身,大喝道:“那左谷蠡王伊稚斜乃是軍臣單于的胞弟,專爲牽制左賢王方纔將駐牧地設在漠南,我烏桓若出兵征討,一旦軍臣單于震怒,率單于庭的大軍從漠北南下,我烏桓如何抵擋?”

宋遠不怒反笑,淡淡道:“即日起,方碣部族之人不得踏入長城關塞半步,各處邊市再開之日,不得向方碣部族出售任何貨物,烏桓諸部若有將貨物轉賣給方碣部族,亦同等處置!”

他的聲量不大,聽在烏桓貴族們的耳裡卻如平地驚雷,轟隆作響。

尤是先前起身大喝的那位貴族,他正是方碣部族的大人,是受了大漢皇帝封爵的方碣候。

“你敢!”

他憤怒的咆哮着,抽出匕首便要作勢上前。

宋遠非但全無半分懼色,反是用蘊滿鄙夷目光的冷眼看他。

噗嗤!

利刃入肉聲響起,倒下的卻非宋遠,而是適才氣勢洶洶的方碣候。

烏桓貴族們忙是起身避讓,滿臉驚駭的望向將匕首捅入方碣候胸口的那位男子,紛紛出言呵斥道:“巴魯,你瘋了?”

“瘋?我巴魯乃是大漢皇帝親封的赤勃候,誰敢說我瘋?”

巴魯將尚在滴血的匕首舉到嘴邊,伸出舌頭舔了舔,笑得甚是陰森。

宋遠亦是笑道:“赤勃候非但沒瘋,更是爲我大漢剿殺叛賊,立下大功,應得馬刀百具,硬弓千張,箭矢萬支,明日可隨本官前往邊塞領取!”

巴魯忙是道謝,便即拱手告辭道:“本侯這便回返部族,先領族中精銳吞了方碣部,待得明日隨使臣取了賞賜,便即前去征討伊稚斜。”

說完,他便邁步出帳,絲毫沒有顧及其餘的烏桓貴族。

譁~~

大帳內登時喧譁起來,烏桓貴族們又不蠢,豈會瞧不出赤勃部族早和大漢暗通款曲。

可那又如何?

怪他爲討好漢人而背叛烏桓各部麼?

可歸附強者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如今大漢屢屢將匈奴打得丟盔棄甲,大敗虧輸,不正是最強者麼?

他們先前之所以猶豫,並非是想違逆大漢皇帝,只是在盤算着利弊得失,既不想損耗自個部族的勢力,又想從漢人手裡撈到好處,便像過往的兩年一樣。

然而巴魯和他的赤勃部族搶先冒出頭來,用方碣部的血向大漢皇帝宣誓效忠。

烏桓各部的大人們哪裡還敢遲疑,誰曉得身邊還有沒有似巴魯這般已暗中勾結了漢國使臣的狠角色?

若接下詔令,出兵征討匈奴左谷蠡王,應能拿到不少好處;若是不接詔令,惹惱了眼前的大漢使臣,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忽都最爲烏桓最強的頭領,忙是率衆再度跪伏,顫着雙手接下那份卷寫着聖旨的卷冊。

他心中不禁有些懊悔,早知如此,先前就不該猶豫的,硬是讓巴魯搶了先。

赤勃部本就不弱,待其吞併方碣部後更會實力大增,若是大漢朝廷今後亦對他另眼看待,暗中賜予赤勃部大批的兵械糧草,使得赤勃部的實力超過薄奚部,依巴魯心狠手辣的脾性……

忽都簡直不敢去想那等情形,忙是向宋遠拍着胸脯保證,他薄奚部不但會精銳盡出,更會督促烏桓各部全數出兵,將左谷蠡王伊稚斜在漠南駐牧地內的匈奴部族盡皆剿滅。

宋遠拍拍他的肩膀,輕笑道:“我大漢的太子殿下昔年曾再三叮囑本官,莫要聽你等說了甚麼,而要看你等做了甚麼!”

忽都端是啞然無語,只得無奈苦笑,隨即重重點頭。

六月初八,已是休朝的第十日。

太子府中酷熱難耐的劉徹終是接到了宋遠傳來的好消息,忙是寫好信箋,爲保證萬無一失,特意讓飼養鷂鷹的近侍將三隻鷂鷹逐一放飛。

事罷,他也匆匆跑甘泉宮避暑去了。

對於各處戰事,他只能籌劃到此,至於遠在數千裡之外的諸位將領能否順利執行相關計策,那就非他所能掌控的了。

大漢沒有手機,更沒有微信,否則也不會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法。

甚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都是騙鬼的!

切勿在不知具體情況時,輕易對領兵在外的將領指手畫腳。

劉徹能做的,只是儘量將大戰略制定得更爲周詳細緻,接下來,便只能靠身處前線的將領們自行發揮啦。

若真出了岔子,遠在長安城的劉徹也沒辦法力挽狂瀾的。

盡人事,聽天命,不外如此。

數日後,守候在朔方郡治多日的羽林右監倉素終是接到了太子劉徹的傳信,連續三封皆沒有使用密語,只有簡單兩個歪歪扭扭的隸字,“出征”!

朔方太守李廣早已接到了漢帝劉啓的密旨,三萬細柳精騎也早已整裝待發,接過倉素呈上的信箋,李廣仰天大笑三聲,便即大手一揮,出征!

六月十六,朔方太守李廣率三萬細柳精騎西出陰山險關高闕塞,打馬揚鞭,直奔數百里外的匈奴右賢王庭而去。

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異動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