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

賀蘭之山五百里,極目長空高插天!

賀蘭山脈縱貫南北,綿延數百里,山勢雄偉,若羣馬奔騰。其西麓毗鄰漠北高原,故而坡度較緩;東麓則是山視陡峭,崖谷險峻,構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截了騰格里大漠的東侵,亦阻止了潮溼的東南季風西進。

因賀蘭山東西兩側天候大是不同,故此成爲遊牧部族和半農耕半遊牧部族的分界線。

匈奴右賢王先前佔據雍涼之地和河西走廊長達數十載,廣設駐牧地,其附屬部族早是習慣了半農耕半遊牧的生活,右賢王更將其王庭設在了賀蘭山的東側。

朔方太守李廣率三萬細柳營出得高闕塞,一路走走停停,只爲保持馬力。數百里的路程中不乏戈壁荒漠,若是行軍過急,到得匈奴右部王庭必是人困馬乏,莫說奇襲建功,怕是會被留守王庭的匈奴鐵騎生生反殺。

夜間停駐,因是輕裝疾馳,故而未帶軍帳,將士們皆是就地休憩,便連主帥李廣和羽林右監倉素亦是如此。

李廣和倉素圍坐在篝火邊,細細討論着進兵事宜。

倉素喚來隨行的兩位羽林軍候李鬆和趙立,將地形圖小心的在篝火邊緩緩攤開,道:“我去年未曾隨軍前往河西走廊,故而對此地形圖不甚熟悉,你二人卻曾參與繪製,更曾喬裝匈奴人,潛入右賢王庭所在查探,便與太守詳細說說。”

“諾!”

李鬆和趙立忙是應諾,就着地圖細細講解了一番。

李廣邊是聆聽,邊是頜首,匈奴右賢王固然領了五萬精銳騎射前往居延海,王庭應還有兩萬餘騎,且其附屬部族衆多,雖多是四處遊牧,但王庭附近還是有不少半農耕的部族。

“如此說來,若算上奴隸,匈奴右部王庭方圓百里內,將將有十萬人啊。”

李廣微是皺眉,沉吟道:“必須將留守的匈奴騎兵殺傷大半,否則即便奪下此地,亦會陷入僵持,被牽扯住手腳,怕是壞了太子殿下的謀算!”

“確實如此,唯有出其不意,方能得竟全功。”

倉素頜首認同,復又道:“正如兩位軍候所言,匈奴部族四處遊牧,行蹤不定,我等若是不小心撞上,便是會暴露行蹤。”

“嗯,如今尚有三百餘里的路程,爲保持馬力,分作兩日行進方纔合宜。”

李廣常年領兵與匈奴人征戰,統率細柳精騎亦有數年之久,對敵我戰力最是明晰,沉聲道:“得來個晝伏夜出,待將士們再歇息半個時辰,便即拔營,趁夜行個二百里,在其王庭百餘里外尋處隱蔽些的地方,停下休整。明日白晝歇息,待得夜黑風髙之時,便悄然潛入,待被發現後再縱馬夜襲!”

倉素贊同道:“嗯,太守想得周全。”

趙立則是建議道:“走夜路,既要避開沿途的遊牧部族,又得辨路,最好找個識路的匈奴牧民當嚮導。”

倉素問道:“正該如此,先前遊騎斥候抓到的那些牧民,可曾嚴加審問,適合做嚮導麼?”

李鬆忙是答道:“尚未來得及審問。”

“還請太守稍候,末將先隨他們去瞧瞧。”

倉素向李廣躬身告退,領着李鬆和趙立疾步離去。

李廣看着三人的背影,不禁捻鬚而笑,太子殿下能將這些羽林少年整訓得如此出衆,想來自家那個數年未見的臭小子,在虎賁校也不會太差的。

溪流涓涓,不少細柳將士正自飲馬,抑或拿着馬刷替戰馬梳理鬃毛。

一羣牧民打扮的匈奴人圍坐在溪畔的篝火邊,大大小小足有十餘人,想來是沒有歸屬部落的流浪牧民。

在草原遊牧民族裡,這類牧民並不鮮見,多是所屬部族被吞併覆滅後,得以逃生的可憐人,若是被其它部族發現,多是會擄回去做奴隸的。

倉素不免心喜,若真沒有歸屬部落,那讓他們做嚮導就容易得多了。

他正待邁步上前,卻被李鬆故作無意的攔在身前。

倉素忙是頓住腳步,輕聲問道:“可是有甚麼不對勁?”

李鬆微是點頭,故意不去瞧那些匈奴人,他身邊的趙立亦和旁邊的細柳將士說笑閒談起來。

倉素何等機敏,轉身行到溪邊,蹲下身子鞠水洗臉,全不在意上游那些吸溜吸溜喝着水的戰馬。

過得片刻,李鬆亦是行至近前,蹲在他身側輕聲道:“那摟着兩個孩子的匈奴女子在給他們哼匈奴民歌,歌詞大意是: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去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哦?”

倉素眸中不由寒光微閃。

安夷將軍公孫歂和卑禾候瓦素各去年方纔領兵出征,將匈奴右部在河西走廊的駐牧地盡數清掃又花去大半年。便即是說,匈奴部落被盡數驅離祁連山,至今尚不足一年。

這首匈奴民歌定然是新近所作!

那匈奴婦女會唱,唯有兩種可能。

其一,他們近期與其餘匈奴部落有過接觸;其二,他們本就是從河西走廊僥倖逃脫的匈奴牧民,甚或他們的部族就是被安夷將軍剿滅,方纔成了流浪牧民。

按照主帥李廣先前的謀劃,今夜得繼續進兵,沒有多少時辰再來磨蹭,倉素眸光冷冽,沉聲道:“隨我去瞧瞧!”

他領着李鬆,又喚過趙立,邁步行至匈奴人圍坐的篝火前,直接用大漢官話朗聲問道:“有會說漢話的麼?”

匈奴人皆是垂首不語,被那婦女摟在懷裡的兩個孩子更蜷着身子,緊緊靠着自己的母親,顯是頗爲畏懼驚慌。

倉素目光何其銳利,藉着火光緩緩掃視,便察覺其中有兩名面容頗爲相似的壯年男子神色頗不自然,旁的匈奴人亦是不時偷偷用眼角餘光看他倆。

兩人應是兄弟倆,亦是這夥人的主心骨。

“既然都不會說漢話,留着有甚麼用,全殺了!”

倉素冷哼一聲,拂袖轉身欲走。

“諾!”

趙立和李鬆齊聲應諾,抽刀出鞘,邁步上前便要揮刀斬人。

匈奴人皆是驚駭驚叫,起身欲逃,旁邊早已圍着準備瞧熱鬧的細柳將士忙是抽出寒光凜凜的馬刀,將他們盡數逼回篝火旁。

“我會說,饒命,饒命!”

“我也會說,我也會說,不要殺我們!”

那兩名壯年男子忙是跪倒在地,用半生不熟的漢話向倉素求饒道。

“此時纔會說?晚了!”

倉素面露冷笑,從綁腿處抽出一柄爲羽林衛特製的匕首,扔到他們面前,陰惻惻道:“各自削去一指,我便暫且留下你等性命!”

兩人皆是渾身顫慄,旁的匈奴人雖不識漢話,卻也看出情形不妙,站着圍成一團,哆嗦個不停。

倉素半闔着眼瞼,淡淡道:“不肯麼?還是下不了手,需我命人幫幫你們?”

看着年歲稍大的男子忙是咬着牙,伸出左手小指擱在石頭上,拾起匕首朝狠狠削了下去。

他削得極爲用力,匕首又甚是鋒利,幾乎毫無阻礙的將那小指頭連片帶骨的削了下來。

他手中的匕首掉落在地,淒厲的哀嚎出聲,右手用袖口緊緊裹住左手的斷指出,卻阻不住不斷冒出的血液。

一旁的匈奴人皆是驚駭失色,卻不敢再喊叫,只因周圍的細柳將士盡是持刀在手,眼中殺意凜然。

唯有兩個半大的孩童,張嘴欲叫,卻被他們的母親牢牢捂着嘴,緊緊將他們的小腦袋埋進自己的懷裡。

倉素眼角的餘光看到那位母親眼中滿是畏懼,卻又蘊着濃濃的擔憂和哀痛望向那斷指的男子。

想來兩人應是夫妻吧?

倉素心中微微嘆息,大漢和匈奴早已不死不休,必得有人擔下惡名,做下惡事啊。

何況大漢似李鬆和趙立這般的軍中遺孤數以萬計,能像他們這般幸運進入遺孤院的卻少之又少。每年有多少孤兒凍死餓死,可不都是匈奴人造的孽麼?

他收起心中僅有的一絲憐憫,將目光投下年歲稍幼的那名男子,謔笑道:“輪到你了。”

那男子顯是沒他兄長那般狠絕,絲毫不顧地上礫石扎人,跪着匍匐到倉素腳邊,抱着他的小腿,連連親吻他的鞋面,口中哀求道:“饒命,饒命……”

斷指男子顯是被自家阿弟太過卑微的舉動震驚了,忍着劇痛用匈奴話怒喝連連。

倉素雖是聽不懂匈奴話,卻也能猜到他在說些甚麼,便是輕啓薄脣:“殺!”

話音未落,便見斷指男子的頸脖間寒光閃過,登時顯出一道深深的血口,不斷往外噴出濃稠的鮮血,將他跪在地上的阿弟濺了滿頭滿臉。

趙立則是甩了甩手中染血的彎刀,又用袖口輕輕擦拭刀身。

“啊!”

那位母親看着自家男人轟然倒地的背影,再忍不住尖叫出聲,瘋了似的要衝過來,毫不顧忌周圍如林的鋒利馬刀,倒把猝不及防的細柳將士們鬧得措手不及。

趙立轉過身,用匈奴話衝她冷冷說了句話,聲音雖是不大,卻讓她瞬間停下叫聲,重新緊緊摟住兩個大聲哭泣的孩童,站在原地悲慼萬分的哀嚎着。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獻劍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車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