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

春風送暖,萬物復甦,花草纔剛冒出芽來,野貓便迫不及待的徹夜慘嚎。

劉徹知曉春日悸動是自然現象,卻依舊被某事駭到了。

李當戶要當爹了!

這廝纔將將十五歲啊,換在後世都還沒念高中啊,竟已搞大了丫鬟的肚子,生生弄出人命來。

公孫賀倒是不覺意外,世家子弟的身邊多是伴有大丫鬟,乃是長輩怕他們年少,經不住好奇和誘惑,跑到外頭的窯館胡來,特意擇取家世清白,相貌端正的良家女,早早安排在其身邊。

世家子將大丫鬟收房是很常見的事,尤是秦漢不像後世朝代,對甚麼長幼之分太過看重,注重的只是嫡庶,故而大丫鬟誕下庶出的長子倒是無妨,並不影響日後正妻膝下的嫡子襲官承爵,便連漢初的數位皇帝也皆非長子。

李當戶得知大丫鬟有孕,喜不自禁之餘,忙是命人給遠在朔方任太守的老爹李廣送信,還不忘入宮向太子殿下謝恩。

劉徹看着他那感恩戴德的神情,不禁黑了臉:“你瘋了?謝孤王作甚?”

丫的,那小蘿莉的肚子可不是老子替你搞大的!

李當戶撓着頭,憨笑道:“若非殿下傳下軒轅黃帝的御女經,我怕早已雄風難起,哪還能有今日之喜?”

“御女經?”

公孫賀忙是豎起耳朵,滿臉好奇之色。

劉徹這纔想起,昔年自己曾惡搞過李當戶,將島國動作愛情片中的高難度動作都當做御女經,對他傾囊相授。

當時在場的唯有張騫和李當戶,公孫賀則是身在雁門邊塞,協助郅都抵禦軍臣單于親率的匈奴鐵騎。

劉徹忙是將殿內的宮人盡數摒退,方纔面色訕訕道:“你還真是用心修習了那……御女經?”

“那是自然,此等大事,豈敢輕忽?”

李當戶理所當然的點着大腦袋,略帶得意道:“七七四十九種姿態,盡數熟記於心,每每行房,皆是逐一使出,不敢稍有半分差池!”

你真猛!

你家大丫鬟更猛!

劉徹已是無話可說,那些姿勢可都是超高難度的,非但男子的體力要強,女子的柔韌性更要堪比瑜伽大師才行。

次次四十九種?

非但沒鬧出人命,反是弄出了人命,真真是見了鬼!

公孫賀見得太子殿下默然不語,愈發好奇難耐,忙是拉過李當戶,許下諸多好處,細細詢問個中細節。

只見得兩個半大少年竊竊私語,說的人眉飛色舞,聽的人目光熠熠生,兩人還不時齊齊發出猥瑣笑聲。

劉徹見得這方景象,不由仰天長嘆,這特麼就是我大漢未來的朝堂重臣啊!

春意盎然之時,萌生的又何止是腹中胎兒?

遺孤內院的農學先生耿老漢,此時正安坐家中,看着眼前的兩個娃娃,笑得開懷。

趙立是他從雁門郡帶到遺孤院的,看着他從外院入了內院的軍事學院,又看着他被選入羽林衛。

趙立自幼喪夫,狠心的母親亦是改嫁,遠走他鄉,直到入了遺孤院,才從耿老漢身上體會到長輩的關懷和溫暖,自是多與他親近。

耿老漢亦知趙刃看着剛毅淡漠,心內卻是柔軟,是個懂得感恩的小傢伙,故而也真真將他當半個兒子看待。

一年未見,昔日尚帶着幾分稚氣的少年,如今已成長爲堅韌挺拔的羽林將官,卻還不忘來向他這老傢伙報聲平安,端是看得耿老漢老懷大慰。

屋內除了耿老漢和趙立,還有一位少女,乃是醫學院的學子,名爲蘇媛。

蘇媛雖是比趙立晚了大半年方纔來到遺孤院,兩人的年紀卻是相仿。

兩人的初次遇見是在醫學院開設之日,那日趙立被軍事學院的教官派來維持秩序,而蘇媛則是醫學院的首批學員,跟着女先生陳曦入的院。

(PS:嘎嘎,大家都忘了這兩個角色出場過吧?孤王的大綱不是白寫的,和婧兒一樣,都連着大副本的。)

便在那日,趙立還出言糾正了不守秩序的陳曦,絲毫不因她是醫學院的先生而有絲毫放任。那身玄色戰衣和冷硬俊朗的面容,不知撩撥了多少懷春少女的心絃。

軍事學院的訓練是極爲嚴苛的,學員難免受些傷,尤是趙立這等狠人,真真是玩了命的操練自己,故而負傷更是常有之事。

這些傷員恰好成了醫學院最好的救治樣本,醫官和先生們不但會示範如何急救,用藥和包紮,更不時讓學員們親自動手救治。

趙立時常受傷,蘇媛又是醫學院裡最出類拔萃的學員,故而常由她出手救治,

兩人皆是軍中遺孤,年歲相仿,蘇媛還是女兒身,進入遺孤院前受的苦不比趙立小,彼此沒有甚麼隔閡。

哪個少女不懷春?

雖說蘇媛尚未及笄,但女子本就比男子早熟,她又是歷盡苦難的,早早曉事,對相貌品行皆是出衆的趙立自是存着幾分心思的。

倒是趙立一心替父兄報仇,心心念念就是上陣殺敵,明明是心思機敏之人,偏生對男女之事騖鈍得緊,愣是沒瞧出蘇媛的情誼。

蘇媛可不是蠢的,聰慧狡黠得緊,心道時日還長,儘可徐徐圖之。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恰好趕上皇帝下旨將期門校中的虎賁和羽林獨立設校,徵募擴編。

羽林衛本就盡取軍中遺孤,趙立又是遺孤院的軍事學院中最優秀的學員,自是輕易入選,早早入伍從軍。

蘇媛難過不已,卻也不能出言挽留,只得暗自傷懷,躲被窩裡落了不少金豆子。

所幸趙立剛入羽林衛時,每逢休沐之日,還會回來看望耿老漢,順帶見見遺孤院內的夥伴。

蘇媛爲多見到他,可不得時常到耿老漢的家中幫忙掃灑,做些家務雜事。

然而自打去年開春,便是再見不着人,更是足足一年音訊全無,便連耿老漢去找軍事學院的先生打探,也得不到半分消息,只是好言勸他耐心等候。

蘇媛心焦悸怕之餘,更是往耿老漢的家跑得勤,但凡有些清閒,總會過來幫忙打理。

後世有言,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今日可不恰好撞上了麼?

耿老漢早是瞧出蘇媛的心思,別看他年過五旬還孑然一身,但好歹是過來人,少時也是有過相愛之人,只可惜造化弄人,無法與子偕老,卻是不提也罷。

這女娃聰慧,懂事,曉得疼人,是個知冷知熱的,配上趙立這面冷心熱的臭小子最是合宜。

耿老漢看着眼前羞紅了臉,頗有些手足無措的蘇媛,拈着鬍鬚笑得愈發開懷。

大漢立朝後,除了公主這類的宗室貴女,尋常女子多是十五而嫁,年滿二十未出嫁者,則要科以罰金,

眼看蘇媛即將年滿十五,雖說是無父無母,擺不了甚麼大場面的及笄禮,但耿老漢還是想按照民間的法子,替她操持及笄。

若是兩人能成,便得了個兒媳婦;若是兩人不成,權當收個義女。

耿老漢如是想。

能成自是最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念及此處,他便故作不悅,對趙立道:“我這甚麼都不缺,你還買這些東西作甚,恁的不知節省!”

趙立撓撓頭,笑道:“殿下此番賞了不少金子,我平日在營中好吃好喝,也沒地花銷,可不得給老爹買些禮品,權當孝敬唄。”

耿老漢叮囑道:“你年歲也漸漸大了,可得攢下貲財,日後好娶媳婦。”

“瞧老爹說的,我又不是世家子弟,娶媳婦還能花甚麼錢,僱頂轎子往屋裡擡,抱起來扔炕上便是啦。”

趙立難得的嬉笑道,軍營裡的袍澤多是糙漢,平日沒少談及男女之事,葷話端是不少。

若非顧及蘇媛在側,他還能說出更糙的話來。

“呸,你不多攢些貲財,日後怎的置辦家業,養活妻兒,莫不成叫自家婆娘喝西北風麼?”

耿老漢笑着啐道,復又有意無意的瞧了蘇媛一眼。

“老爹,我去燒水泡茶。”

蘇媛機靈得緊,哪還聽不出他的打算,不禁又羞有喜,匆匆道了一句,便是輕車熟路的往後廚去了。

“咦?”

趙立訝異的瞧着她的背影,心道她怎的也喚老爹,從前不都是叫耿先生或耿老先生麼?

“怎的?一年未見,蘇丫頭是不是出落得愈發水靈了?”

耿老漢本就是北方漢子,又是行伍出身,向來言語直率,笑着打趣道。

趙立愣是沒聽出箇中意味,脫口道:“嗯,確是清秀不少,身形也愈發高挑了。”

耿老漢不由連翻白眼:“再過得數月,蘇丫頭可就年滿十五,及笄待嫁了。”

趙立頜首道:“嗯,待她及笄,我可得備份厚禮,過往受傷時,還多虧她用心救治,方纔沒落下甚麼病根……”

耿老漢氣得鬍鬚都翹了起來,恨鐵不成鋼的低聲罵道:“憨貨!你就對蘇丫頭沒旁的念想?”

“甚麼念想?”

趙立不由愣怔,半晌方纔反應過來,訝異道:“老爹是說……我與她……”

“你好生想想,何處還能尋到這等好媳婦?”

耿老漢儼然是長輩做派,苦口婆心道:“蘇丫頭相貌好,性子好,又有本事,多少小崽子都盯着呢,偏生瞧上你這憨貨。這是你上輩子修來的好福氣,還有甚麼不樂意的?”

“她……她瞧上……我了?”

趙立指着自己的鼻子,黑臉染紅渲作紫,舌頭直打結。

他平日與袍澤們笑鬧閒談時,也曾談及過婚嫁之事,也曾想過日後該娶個甚麼樣的媳婦,甚至想得更多更遠。

他定下神來,搖頭苦笑道:“她是個好的,我身在軍伍,不知何時就會……怕是如我爹爹那般,誤了家中妻兒。”

“我不怕!你若以身殉國,我必將子嗣撫養成人,讓他們知曉自家爹爹是個好男兒,大英雄!”

清悅的聲線傳來,蘊着無比的堅定,端是斬釘截鐵。

少女多識愁滋味,卻託寸心獨予君!

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六十三章 衝撞體制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問世 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