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長樂宮,仁孝殿。

仁孝殿於昨日剛剛落成,太后就急不可待的安排起了大型家宴,以便向別人炫耀孫子送給自己的精美絕倫的宮殿。

宮中嬪妃和還未之國的皇子盡皆聚集到了仁孝殿,一邊感嘆着新殿的奢華,一邊疑惑的看着殿外。

往常長樂宮舉行大型家宴,一般會選擇在正殿。只因偏殿太小,難以擺放數十個案席。若是在偏殿舉行,便會選擇在晚上,將食案擺在露天的殿外。

現下正值晌午,雖已入秋,長安的日頭仍是毒得很。若是讓這些嬌貴的嬪妃和皇子們在露天用膳,只怕飲宴未完,便得倒下大半。

須臾,皇后扶着太后走了進來,左右跟着皇帝和太子,館陶公主落後半個身位亦步亦趨。

殿內諸人一一行過禮後,在太后的招呼下,隨着入了偏殿。

一進偏殿,衆人便是不由發出陣陣驚歎。

只見整個偏殿實爲偌大的廳堂,高高的穹頂上,九個巨大的琉璃吊燈排成一條直線。吊燈上垂下一串串五彩繽紛的小珠子,在燈焰的映照下形成一條縱貫整個大殿的虹橋。

四周的牆壁上,諸多高低不同,顏色各異,但同樣式樣精巧的壁燈,閃發着淡淡的柔和燭光。

廳堂正中擺着一張巨大的高高的長方形木桌,長桌旁整齊的擺放着上百張寬大的帶着扶手的紅褐色座椅。

上首的位置,更是擺放着一張坐榻。坐榻的兩邊,是兩張稍小的坐榻。很明顯,這三張坐榻是屬於大漢帝國地位最爲尊貴的三個人,竇太后,漢帝劉啓和皇后王娡。

皇帝瞟了劉徹一眼,微微頜首,顯是滿意他的佈置。雖是家宴,但讓他和衆人平起平坐是萬萬不成的。

倒是太后發話了:“怎麼就三張坐榻?徹兒坐哪?”

劉徹指了指餐桌右策最靠近首席的一張淡黃色椅子,古代以右爲尊,他的椅子對面也沒有再擺放椅子,符合他比太后,皇帝和皇后三人地位低,又比其他皇子高的太子身份。

“那可不好,徹兒跟皇祖母坐!”

老太太霸氣側漏,看着身邊的劉啓道,眼中的意思顯而易見:你敢出言反對試試!

大孝子劉啓,嘴巴微張,想要開口,卻最終無奈的點頭同意。

直到此時,幾人才發現大殿內的衆人都在驚訝的望着他們,目光中滿是玩味。

劉徹暗自叫糟,趕緊湊了上來,低聲道:“皇祖母,這偏殿設計精巧,於上首處出言,聲量會加大,以便傳遍整座大殿。”

щщщ▪тTk ān▪C〇 太后聞言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無妨,也沒那麼些見不得光的話。”

說完,不顧一旁滿臉無奈的皇帝兒子,拉着劉徹到主榻上坐下。

皇帝和皇后也隨之落座後,大殿內的諸人這才紛紛按照自己的身份,一個個找到位置,坐了下去。

而館陶公主更是老實不客氣的坐到原本爲劉徹準備的淡黃色椅子上,以此彰顯她在皇家中的獨特地位。太后擡頭瞪了她一眼,嘆了口氣,也就由得她了。

少數受寵的嬪妃和皇子早就被皇后賜予過椅子和桌子,並不覺得異樣。倒是那些首次見到這些玩意的嬪妃和皇子,頗有些手足無措。好在殿內的宮女們早已經過訓練,有條不紊的服侍着指引着,有些喧譁的側殿很快就平靜下來。

只見劉徹拍了拍手,在座所有人身旁都站着一名宮女,劉徹朗聲道:“若想取用桌上菜餚,可讓身邊的宮女代爲取之。”

沒有理會衆人疑惑的目光,劉徹又拍了拍手,一名內侍走上前來,默默站到首席側畔。

劉徹點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

內侍領會後,朗聲道:“蒙太后娘娘福澤,使大漢得上天眷顧,特賜下上古佳餚,名曰七竅玲瓏宴,與衆同觴。七竅玲瓏宴共七道,爲頭盤—湯—副菜—主菜—甜品—水果—茶。”

咳咳……

漢帝劉啓不禁清咳兩聲,用頓御膳還是上天眷顧,上天賜下的,你當老天爺那麼閒啊?還給你做甚麼七竅玲瓏宴?

朕就知道,這頭豬崽子準沒好事!

劉啓惡狠狠的瞪了劉徹一眼,劉徹就回了他一個極端無辜的眼神,隨後對太后脆生生的道:“孫兒請皇祖母賜宴。”

劉啓愣了,卻很快反應過來,被趕鴨子上轎,只得也對老太太道:“兒臣請母后賜宴。”

如此一來,席上的衆人也只能紛紛起身,向着太后的方向躬身道:“請太后賜宴。”

老太后自是開懷大笑,連聲道:“好好好!都坐下吧,賜宴!”

“謝太后!”

衆人又是一揖,這才重新坐下。

成了!

劉徹心中大吼:要發財了!要發財了!

卻在此時,太后伸手輕輕擰住劉徹的耳朵,俯下頭,在他耳邊輕聲道:“乖孫兒,該給皇祖母多少……那甚的……代言費?”

劉徹驚掉了下巴,擦,這老太太也忒精了。

他想了想,滿臉肉痛的伸出五個手指頭。

太后搖搖頭,緊了緊擰着劉徹耳朵的魔爪。

劉徹咬着牙,伸出兩個手掌,滿臉視死如歸的瞪着老太太,意思很明顯:頂多一千萬錢,要不擰死我得了。

太后嘿嘿一笑,鬆開了魔爪,還順便幫劉徹揉了揉微紅的耳朵,滿臉得意。

劉徹的小心肝啊,哇涼哇涼的。

見得衆人坐定,內侍再次朗聲道:“第一道,頭盤。”

話音剛落,一列宮女魚貫而出,手裡都端着大大的瓷盤,瓷盤上蓋着銀色的罩子。

“蜜汁烤雞翅、魚子醬、鵝肝醬、薰鮭魚、奶油雞酥盒。”

隨着內侍不斷的報着菜名,宮女們依次掀開了放到長桌上的數十個瓷盤上的銀色罩子,方纔退了下去。

一時間,整個廳堂溢滿濃郁的香氣。

經過劉徹加強迴音效果設計的大廳內,竟響起陣陣吞嚥口水的聲音。可惜,太后和皇帝沒動箸,旁人也不敢動啊。

“皇祖母,想吃甚麼,孫兒都餓了。”

太后問弦知雅意,指點了兩個菜。

身邊的宮女在劉徹的示意下,用金色的餐盤夾取來,放到太后前的桌面上,太后夾起一塊,便是對衆人道:“快吃,別愣着啦!”

早已迫不及待的衆人,也大概知曉應該如何做了,忙向各自身旁的宮女指點着桌子上的菜餚,機靈點的很快就已經開吃起來。

漢帝劉啓和館陶公主劉嫖不愧是同胞姊弟,兩人皆是對紅燒雞翅情有獨鍾。上次家宴就是如此,今日也不例外。吃得快了連象牙箸也顧不上用,兩人不約而同的用手吃了起來。

這倒不奇怪,漢朝有很多食物還是用手的。飲宴時興致來了,自個揮刀去片烤乳豬,烤全羊的皇帝也爲數不少。

劉徹輕聲提醒道:“父皇,後頭還有好菜!太早吃飽可就虧大了!”

劉啓瞪了他一眼,手裡倒是慢了下來,又瞄了一眼手抓雞翅,正自胡吃海塞的館陶公主,眼裡露出了惡趣味的笑容。

劉徹揉了揉額頭,爲皇帝老爹的陰暗心理感到羞愧,但也不敢提醒館陶公主,否則會遭劉啓記恨的。

劉徹喚過身邊的宮女,吩咐了幾句。

不一會,太后和皇后面前都多了一樽橘汁,而劉徹面前則是梨汁。

“魚子醬性寒,不宜多食,不妨先喝些果汁開開胃。”劉徹對祖母和老孃如是說。

“不孝子!”

旁邊的皇帝老爹不樂意,低聲嘟囔了一句,伸手取過劉徹的梨汁,徑自飲了半樽,若無其事的放到桌上。

我勒個去!

劉徹面目扭曲,卻不敢造次,忙吩咐宮女再上一樽。

“皇兄,我也要果汁!”

被姨母王兒姰抱在懷裡的小劉乘見狀,端是不樂意了,嚷嚷道。

劉乘虛年三歲,是漢帝劉啓的第十三子,現下年歲最幼的皇子。因着王兒姰這層關係,平日沒少賴着劉徹,果汁自也常喝,哪懂得甚麼客氣。

被小劉乘這麼一鬧騰,衆人都紛紛望向劉徹。

“都看孤王作甚?想喝便讓身邊的宮女去取啊!”

劉徹臉皮微紅,卻理直氣壯:“孤王適才不是說過麼?”

“皇兄沒說過!”

實誠的劉乘毫不客氣的揭開了太子的新裝,漢帝劉啓聞言,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劉徹尷尬的笑着,忙是讓宮女將果汁給劉乘端去,哀怨的開着笑出眼淚的皇帝老爹。

沒多久,劉徹便見桌上的盤子幾已盡數見底,頗覺無奈:這是皇家,還是蝗蟲啊,敢不敢有點氣質?比預計的時間快太多了好麼?

他只得向內侍揮手示意。

內侍朗聲道:“撤頭盤。”

宮女們紛紛上前,將滿桌的空盤子都撤了下來。不少仍在吃着嬪妃和皇子,也只能放下手中的筷子,無奈而不捨的看着眼前的食盤被端走。

過得不久,內侍再次朗聲道:“第二道,湯。”

宮女們再次端出了數十個海碗,放到長桌上。

“牛尾清湯、烏雞芍藥湯、蝦仁青菜湯、焗蔥頭湯、鰱魚奶油湯。”

有了上一道菜的經驗,衆人倒也不用招呼,自行命人取用。

喝完湯,又上了第三道——副菜。

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與蛋類、麪包類、酥盒的菜餚,源源不斷的送上了餐桌,吃得衆人大叫爽快。

宴會正酣間,館陶公主突的臉色漲紅,端是坐立不安,便起身跑到太后面前耳語了幾句。

太后聽罷,低聲笑罵道:“該!讓你貪嘴!內殿便有雪隱室,何必回公主府?大老遠的,別憋出病來。”

館陶公主嬌嗔道:“母后,兒臣府上的……與宮裡的不同。”

劉徹哪能聽不明白,明擺着吃飽了撐的,想要那啥嘛。

他忙探出頭,指着身旁的宮女,對館陶公主道:“皇姑母,此處內殿亦是新建,與天上人間和公主府皆是同樣的,且讓桂兒引你去。”

館陶公主聞言,自是欣喜,忙隨着那叫桂兒的宮女朝內殿行去。

太后倒是迷糊了,問道:“你倆打的甚麼啞謎?”

劉徹附在老太太的耳邊,嘰嘰咕咕的說了幾句,老太太笑罵道:“何時慣出這等毛病!哀家也去瞧瞧,若沒你說的那般好,回來再收拾你!”

劉徹不由滿頭黑線,果然薑是老的辣。老太太怕是也憋得不行,但這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比她老閨女可強上不是一星半點。

隨着太后也離席,劉徹索性叫來內侍,吩咐下去。

內侍點頭應是。

片刻後,衆人身邊的宮女們都附在他們耳邊,低聲提醒了幾句,不少人隨即起身,隨着宮女前往偏殿,少數地位頗高的,會被引到側殿。

至於皇帝和皇后,自然由劉徹親自告知,內殿有專屬的雪隱室。

漢帝劉啓頗是乾脆,起身就走。倒是皇后王娡臊得慌,擰了擰劉徹的耳朵,方纔離席而去。

隨着三大巨頭離席,堂內衆人皆是松下心神,隨意吃喝。

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離京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四百七十章 購艦計劃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應對第一百零五章 樑王劉武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