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少府司空(掌水利、營建之事,即司工)賈洗皺着眉頭,指着手中絹帛,疑惑道:“這便是你們諸冶監要營建的作坊?”

諸冶監令程易無奈的點點頭,答道:“這只是全圖中的某處細部。”

“那爲何不將全圖拿來?你可是在戲耍本官?”

賈洗頗爲不悅,他擔任司空一職已經十來年了,營建過無數的亭臺樓閣和作坊,自是清楚建築需先就全局預做規劃,方能有條不紊的安排各處施工。

如今諸冶監只提供了一份細部的營建圖紙,叫他如何着手?

程易自己也是一頭霧水:“可孫太監(漢朝內侍不稱公公,太監是大宦官,不帶貶義)就只給了下官這張圖啊。”

賈洗聞言,雖是無奈,卻也不敢再多言。

掌印太監孫全自幼侍奉劉啓,劉啓向來將他視爲心腹,登基後更將玉璽交由他負責看管。賈洗雖然是少府司空,僅僅位列於九卿之下,但與孫全相比,跟只螻蟻也差不了多少。

作爲難兄難弟,程易很理解賈洗的心情,但礙於官位比賈洗還要低上兩階,也不好上前安慰,索性默默站着,裝死狗。

便在此時,孫全領着數人緩緩行來,招呼道:“賈司空和程監令都在啊,倒是巧了,某家正要去尋二位。”

“下官見過孫太監。”賈洗和程易趕忙作揖見禮。

“二位不必多禮,此乃太子詹事陳煌。”孫全指着身後的一箇中年男子介紹道。

幾人相互見禮後,陳煌笑着說道:“賈司空面有難色,可是爲着營建一事煩心?”

“正是,營造圖不全,下官着實無從下手啊。”

好不容易逮着機會,賈洗急忙抱怨道,“陳詹事可有辦法?”

“呵呵,本官也無能爲力。”

陳煌搖了搖頭,繼續道:“不過太子殿下倒是讓本官帶來詹事府中的數個匠人,賈司空有事儘管差遣。”

賈洗聞言,略微有些失望,繼續道:“只是不知道這作坊全圖在何處?爲何如此保密?”

“不該問的就別問!”

一旁的孫全驟然陰沉下臉,冷冷的說道。

皇帝對這個作坊十分看重,不但派他這堂堂掌印太監督辦,更三番五次的叮囑務必保密。一旦泄密,皇帝必然震怒,那便不是死幾個人就能輕易了結的。

“諾,是下官孟浪了。”

賈洗聞言一驚,顯是猜到這一切皆是皇帝的意思,不由一陣後怕,脊背發涼。

旁邊的程易卻是暗自慶幸自己官小,沒機會開口。

孫全見賈洗和程易嚇得滿頭大汗,也知適才的反應有些過度,隨即松下面孔,輕聲道:“此事陛下親自過問,只要二位大人用心做事,日後少不得陛下賞識。”

賈洗二人聞言精神一震,明白這是在陛下露臉的大好機會,急忙點頭稱諾,擔保竭盡所能,爲陛下分憂。

“賈司空,你手上的圖紙只是作坊左側的簡圖。僅僅此處,學生手中就有數十份詳圖。司空可將手下工匠調撥成十隊,每隊由詹事府中工匠指揮,需在五日內完成施工。”

一名青衫少年從陳煌身後走上前來,躬身作揖,緩緩道。

“這位是太子庶子,張騫。”

陳煌見得衆人疑惑,出言介紹道,又怕衆人欺他年幼,復又補了一句,“乃是太子殿下派來的督造。”

賈洗恍然,怪不得陳煌對他如此客氣,原來是太子的近臣,若不出意外,將來定是朝堂重臣啊。

“既是張庶子吩咐,本官自當照辦,只是這營造圖?”

張騫微微一笑,遞過手中的一張絹帛道:“下官明白賈司空的難處,這是作坊的全圖,但亦只是簡圖,僅標示有每個房舍的位置,大小,規格。司空可用作全局參考,細部詳圖恕下官不能提供了。”

賈洗接過絹帛一看,只見上面畫着許多的小方塊,標準着奇怪但是看起來有一定規律的符號。還有的部分是實線和虛線結合在一起的圖形,看起來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張騫早知道他看不懂,示意身後的一個匠作上前不斷的向他解釋着。

賈洗一邊聽,一邊對照着圖紙,眼睛漸漸亮了起來。詳細的看完全圖後,不由一拍大腿:“妙啊!妙啊!這營造圖簡直是巧奪天宮,只要能看懂這些叫數字和立體圖的事物,就算畫圖之人不在,工匠也能絲毫不差的造出複雜的建築來。”

只見他上前一步,拉住張騫的手:“張庶子!本官可否與這作圖之人見上一見,如此大才,若願到我司空府來,本官甘願讓賢啊!”

張騫滿腦袋黑線,你真想得出,你讓賢?讓太子去做司空?那太子之位給誰做?

張騫忙道:“賈司空莫要爲難下官,讓賢的話更莫要再說。那作圖之人說了,如是賈司空想學,可由下官帶來的幾位工匠代爲傳授。只要不耽誤作坊施工,儘可多派些人手向他們去學。”

賈洗聞言一愣,也只得無奈的點頭應是。

於此同時,北闕甲第的權貴們驚訝的看着百餘輛裝着破舊傢俱的大車,源源不斷的在馳道行駛着。

要知道,北闕甲第位於未央宮正門外,左邊是桂宮,右邊是北宮。在這裡居住的人,非富即貴,可謂寸土寸金。看着車上那些破盆爛桶,就算是家裡的下人也看不上眼,到底是誰家還一車一車的往裡運?

其中最鬱悶的要數安樂侯廖谷了,他的祖父曾是高祖手下的一員小將,開國後封了個世襲的安樂侯。憑着祖宗的廕庇,廖谷繼承了爵位和長安城裡的幾處產業,整日裡飛鷹走狗,倒也活得滋潤。

今日清晨走得正門,卻發現左右兩套宅院的大門都停滿了馬車。許多平民打扮的男女老幼,不斷的從車上卸下東西,興高采烈的往宅院裡搬。

原先左右的兩戶宅院,皆是館陶公主名下的別院,廖谷還常常以此爲榮。畢竟館陶公主很得太后和皇帝寵信,能和她偶爾碰碰面,也算是沾上點天家之氣。

誰知今日一下子住進那麼多平頭百姓,沒得把風水都弄壞了。

廖谷心裡不爽,隨從都沒帶,就氣急敗壞走了過去,拉過一個站在門邊看熱鬧的少年,問道:“小子!這是怎麼回事?誰準你們搬進去的?!”

少年皺了皺眉頭,用眼神制止了人羣中的幾個壯漢,冷冷道:“你管得着麼?”

廖谷氣極反笑:“呦呵,脾氣倒是不小!”

少年一甩袖子,將廖谷的手甩開,轉過頭不再理會他。

“你這賤民!候爺今日定要替你老子教訓教訓你,教你知道長幼尊卑!”廖谷整日醉生夢死的,身子太虛,猝不及防下,被甩了個踉蹌,滿臉怒容就要上前廝打。

“住手!何人敢在此鬧事!”

平地一聲雷,一位身着褐色官服的中年男子緩緩行來,身後跟着數名甲士。

廖谷定睛一看,差點嚇尿了,嘴脣不斷的哆嗦:“蒼……蒼鷹……”

“嗯?!”中年男子劍眉倒豎,瞪着廖谷冷哼一聲。

“啊!不是!郅都中尉!”廖谷雙腿一軟,竟跪倒在地。

完蛋了!雖然權貴們背地裡都把中尉郅都稱作陰狠的蒼鷹,可是敢當着他的面叫的,廖谷怕是第一個。被他逮到的權貴,只要進了中尉府,非死即傷,這可是連前任丞相周亞夫都不放在眼裡的狠人啊。

原本以爲至少要被胖揍一頓,廖谷跪在地上趴了許久,竟沒見動靜。他撞起膽子,擡起頭,卻早已沒有了郅都的蹤影,少年也不知所蹤。

廖谷長出了一口氣,也顧不上理會周圍衆人眼中的嘲笑,起身跑回侯府中,連續灌了好幾壺茶水,這才壓下心中的恐懼。他打定主意從此不再去找旁邊兩戶人家的麻煩,否則再被郅都逮到,不被打死也被嚇死。

然而廖谷萬萬想不到,狠人郅都,此時正亦步亦趨的陪着那個穿着平民服飾的少年逛街。

看着遠遠退避,又偷偷朝此處張望的路人們,少年搖頭笑道:“郅都中尉真是威名赫赫啊!怪不得父皇做太子時,讓你做太子先馬。郅都一出,諸神辟易啊,這道路都顯得寬闊了許多。”

“太子殿下說笑了,威名談不上,下官倒是有幾分兇名的。”郅都不卑不亢道。

“呵呵,中尉莫要謙虛。人人都厭惡酷吏,孤王卻不同。孤臣難得,孤臣難得啊!”裝扮成平民少年的劉徹笑了笑,不以爲意。

郅都聞言一愣,沉默良久,方纔會心笑道:“孤臣二字,下官還是第一次聽到,細細品來,倒是有趣得緊。”

劉徹點點頭,繼續道:“中尉可知爲何上古帝王皆是稱孤道寡?”

郅都倒是有些好奇:“下官不知,還請殿下賜教。”

“孤王不是上古帝王,也只是妄自揣測罷了。”

劉徹笑笑,撓了撓頭,意有所指道:“腐儒常言:君子羣而不黨。可笑可恨!若不思黨,何以羣之?人心難測啊!位高權重者,偏一人,必禍衆。而帝王者,偏一人,必害國!稱孤道寡,不黨不羣,實不得已而爲之。但凡上有寡人,下有孤臣時,則寡人不寡,孤臣不孤。”

“孤臣不孤!孤辰不孤!……”

郅都口中喃喃,眸色越來越亮,停下腳步,對劉徹深深一揖到底,語帶哽咽道:“臣謝殿下教誨,臣願永爲孤臣,必不負陛下與殿下之期望!”

劉徹沒再說話,只是微微嘆了口氣。

費了這般口舌,希望能撿回郅都一條命吧。

郅都是個難得的人才,史書記載,郅都做雁門郡太守四年,匈奴嚇得不敢南下牧馬。直到匈奴單于用了中行説的離間計,騙得竇太后將其召回朝中。

郅都誤以爲是漢帝劉啓的旨意,竟自盡身亡,以證忠心。嚥氣前,託人帶話給皇帝:“微臣至死,也還是個忠臣!”

劉啓聞訊,幾不能立,仰天長嘆:“害我蒼鷹!害我蒼鷹啊!”

此等賢士,此等忠臣,今世斷斷不能再葬送於小人之手!

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賣戰俘 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烏桓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遊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