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孟堅識淺

楊家僕役端上來這道餅,金黃酥脆,外焦裡嫩,既不是中原流行的湯餅(其實那就是疙瘩湯),也不是是勳“發明”的烙餅,分明是烤制而成,而且餅面上還撒着很多黑色的顆粒物。

楊阜瞧是勳注目此餅,只當他沒有見識過,伸手一指:“此胡餅也,上所綴者,胡麻也。”

是勳心說我讀書少,你別蒙我,這分明就是饢嘛,還什麼胡麻,分明就是芝麻嘛。不過估計這年月兩物的學名大概就是“胡餅”和“胡麻”,爲傳於西域胡地,故得名也。

根據是勳前一世對古書的閱讀,無論胡餅還是胡麻,都應當是在張騫通西域之後傳入中原的,可能並非當時即傳,但到了漢末,怎麼着也該有啦。可是他在許都和安邑極少見到胡餅,可能是因爲並不符合這年月士大夫的飲食習慣,所以未能廣爲流傳。至於胡麻……芝麻,是勳自從習得榨油之術以後,便即四處尋訪——菜油、豆油總有腥氣,哪比得上麻油來得清香啊。然而雖說芝麻早入中原,但種植範圍還比較小,加上榨油技術運用亦不廣泛,主要用如香料和藥材,頂多也就能尋摸到幾小把而已,用以榨油,也不知道夠不夠兩三滴的……

不想今日在允吾城內倒得見此二物了,也算驚喜。

當《下即以手撕了胡餅來吃,佐以薄酒,餅中本有奶、鹽,也不必要別的佐餐小菜了,用得甚爲香甜。等吃完了。再舔盡手掌上的芝麻。不禁擡起頭來詢問楊阜:“金城流行此餅乎?或有胡麻爲植否?”

楊阜搖一搖頭。說這種胡餅也就吃個新鮮,並未廣爲流行,至於胡麻,並無種植,都是別處販過來的啊。於是告訴是勳,說自己跟呂布麾下大將張遼關係頗爲融洽,前不久張文遠攻取酒泉郡,自郡府中得一胡廚。及胡麻等西域香料數十斛,派人送來金城爲贈。今天將出來,特爲給侍中嚐鮮耳。

是勳說可惜啊,才僅僅數十斛,若待呂將軍重開西域都護,到時候商賈輻輳,得此異域殊物,估計就要容易多啦。

提到西域問題,姜敘突然一正容色,嚴肅地問是勳道:“魏公乃時致信呂將軍。誘以西域都護事。呂將軍並與吾等雲,願效定遠之功。初即侍中所建言也,有諸?”是你煽動呂布去定西域的嗎?

是勳點點頭:“確有此事。”

姜敘微微頷首:“吾知侍中此計,爲使呂將軍目之於西,而不及於東,乃不爲朝廷害也,然非久長之計。遠方殊域,得之難守,棄之可惜,戰端一開,延綿不絕。天下終將一統,涼州不外王化,而使涼州之卒以戍輪臺,此勞民費財之舉也,昔孝武皇帝因之罪己。前車可鑑,侍中三思。”

在目前的情況下,你把呂布的注意力引向西域,以免爲朝廷之患,這是一條妙計。但同時也必須考慮到日後,戰端開啓容易,再想結束就難了,等到天下大定,涼州徹底歸從朝廷以後,就必須斷絕跟西域的往來,以免耗費民財,勤勞民役,反而使國家背上了不必要的沉重負擔。想當年漢武帝就是因爲久徵匈奴,並服西域,導致財窮力竭,所以晚年下了“輪臺罪己詔”,全面收縮防線。咱們可不能等到車臨深淵,才倉促勒馬啊。

是勳聞聽此言,先是一愣,隨即不禁笑出聲來。姜敘看到他是這種反應,趕緊緻歉:“料侍中已有成算,正不必敘妄言也。”你早就有終止經營西域的計劃了吧,倒是我多慮了。

其實是勳心裡想的是:所謂涼州上士,也不過爾爾,這年月的士大夫眼光還真是短淺啊。算了,正好大家聊得開心,而且日後涼州的政策還需要這票地頭蛇來主掌,我不如趁此機會,給他們好好上一課吧。舉起杯來喝一口酒,潤潤喉嚨,然後開始背書——

“遭值文、景玄默,養民五世,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士馬強盛。故能睹犀布、玳瑁則建珠崖七郡,感枸醬、竹杖則開牂柯、越巂,聞天馬、蒲陶則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後,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後宮,薄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巨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羣食於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

“於是廣開上林,穿昆明池,營千門萬戶之宮,立神明通天之臺,興造甲乙之帳,落以隨珠和璧,天子負黼衣,襲翠被,馮玉幾,而處其中。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及賂遺贈送,萬里相奉,師旅之費,不可勝計。至於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管鹽鐵,鑄白金,造皮幣,算至車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財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盜並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繡杖斧,斷斬於郡國,然後勝之。

“是以末年遂棄輪臺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聖之所悔哉!且通西域,近有龍堆,遠則蔥嶺,身熱、頭痛、縣度之厄。淮南、杜欽、揚雄之論,皆以爲此天地所以界別區域,絕外內也。《書》曰‘西戎即序’,禹即就而序之,非上威服致其貢物也。

“西域諸國,各有君長,兵衆分弱,無所統一,雖屬匈奴,不相親附。匈奴能得其馬畜旃罽,而不能統率與之進退。與漢隔絕,道里又遠,得之不爲益,棄之不爲損。盛德在我,無取於彼……”

這一大段話,出自班固的《漢書.西域列傳》,大致意思跟剛纔姜敘說的差不多,說那種遠方異域,“得之不爲益,棄之不爲損”,武帝強要勾通,結果導致“民力屈,財力竭”,晚年被迫下“輪臺罪己詔”,“豈非仁聖之所悔哉”。

閻行讀書少,聽着有些迷糊。楊阜、姜敘之屬則都是西州上士,家雄族大,多土富金,必有不少藏書,兼之志向廣大,讀史比讀經多,《漢書》這種經典的著作,那也是全都通讀過的。他們聽着聽着,都不禁面露微笑,還以爲是勳要說:人班固早就說明白了的道理,難道我會不懂嗎?難道我讀的書比你們少不成嗎?

誰想到纔剛背完典籍,是勳卻突然面色一沉,把話鋒一轉:“按此文也,乃知班孟堅(班固)文章魁首,唯雕鏤耳,識見與馬子長(司馬遷)不可道里計。”班固的見識太淺陋啦!

楊、姜盡皆皺眉,可是這話終究是從名滿天下的是勳嘴裡說出來的,他們卻並不敢等閒視之,也不好當場駁斥。就算是勳也是當今的文壇魁首,他直接站起來說班固文采不行,必將貽笑大方,可是他說班固見識不足,那就有得商榷了——終究班孟堅是文學家、史學家,還算不上是位政治家啊,是勳卻勉強可以榮此冠冕。

姜敘急忙請問:“吾等鄙陋,請侍中教誨。”

是勳說成,咱們且從頭講起:“昔孝武皇帝初募張騫,爲通月氏以夾擊匈奴也。騫去十三歲始歸,雲西域諸國皆病匈奴之暴,乃能通之,可斷其臂。以是遂通西域,屯輪臺。以班孟堅意,匈奴既遁,西域乃無所用,所貢殊方異物,唯充內庭,使天子奢靡耳,無益國事,是言當罷……”

楊阜、姜敘連連點頭,旁邊閻行懵懵懂懂的,也跟着學樣,表示您說得沒錯,班固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也是這個意思——通西域是爲了擊匈奴,而當匈奴不足爲漢之大患以後,再背西域這個包袱就沒有啥意義啦。

是勳輕輕搖頭:“其實不然。異域遠國,固無以郡縣之也……”直接吞併西域是不可能的——“然亦不可輕棄。何以言之?要在有二。”說着話開始掰手指頭:“其一,西域雖多雄山、曠漠,綠洲間足可立國,財並富饒,若有以吞之,乃可威脅中原,如昔之匈奴也。定西域實安涼州,安涼州是固關中——陽關以東,並無險塞要隘,一馬可抵隴關,安不可慮?”

過去的匈奴也好,後世的鮮卑、契丹也罷,都能夠通過騎兵遠征輕鬆控制西域,從中獲取財力,乃可威脅中原。而且一入陽關,直到隴上,幾乎無險可守,因而西域失,涼州必危,涼州喪,關中動搖——“與其禦敵於關中、隴上,何如御之於國門之外?”

姜敘點點頭,說:“侍中所見誠遠,然恐得不償失……”你說得確實有道理,西域在政治上、軍事上,乃是涼州的屏障,但問題要維持這個屏障,財政壓力實在太大了啊——“乃如三歲兒童舞刃也,未及傷敵,乃恐自傷。”

是勳心說霸着那麼輝煌一條絲綢之路,你還怕啥財政壓力?果然中國傳統士大夫就知道跟土地裡刨食了,就這方面和普通農民沒啥區別。看起來不光我今天得給你們上課啊,找機會還得好好地寫一篇文章出來,系統地闡述對外貿易問題——“伯奕所言,乃在吾之二也。定西域,復都護,非孝武皇帝末年貧弱之源……”

於是現編一則寓言故事以解其事:“昔有翁臨終,傳其子百畝肥田,雲其中有十萬錢也。其子不識稼穡,乃募工日夕翻之,期得埋錢,三歲不得,家徒四壁,遂恨其父誑也。於是售之鄰人,得錢十千,鄰人耕之、獲之,不三歲而所得糧價十萬錢矣。”(未完待續。。)

第27章 恐其有詐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9章 戰爭迷霧第14章 金商門外第9章 煮豆燃萁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7章 大戰序幕第9章 積毀銷骨第18章 置之死地第3章 世家短視第3章 禍不旋踵第23章 百口莫辯第7章 不忠不孝第14章 封藩涼州第12章 悲摧人生第27章 白晝荒夢第16章 誰是蕭何第24章 所以餌敵第6章 反攻序曲第2章 九江處士第16章 臨陣三射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章 劫後新生第24章 所以餌敵第26章 直取葭萌第9章 建藩封國第20章 叔孫制禮第18章 置之死地第5章 遠之則怨第23章 幽州諂臣第8章 紅臉白臉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2章 都外胡騎第32章 殺俘不祥第23章 幽州諂臣第30章 乃見君臀第4章 益德爭功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9章 若奸若忠第8章 政治革命第14章 倭使入覲第3章 吳中之禍第36章 何言德行第9章 積毀銷骨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3章 大勢已去第7章 卿何人也第3章 天命天姓第19章 婦誦夫錄第4章 低調才傑第11章 自由心證第8章 我等自取第15章 宮中二宦第5章 漢家道微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4章 首山之戰第25章 毀於一旦第11章 放下屠刀第6章 寧我負人第1章 兩面三刀第16章 豈忍招贅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章 輔政安民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章 姻不如族第5章 漢家道微第12章 黃鬚大奇第22章 八字真言第5章 今古不同第26章 釣橋無益第24章 軍功酬爵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1章 火中取栗第17章 含飴弄孫第18章 東海傲來第3章 九品官人第25章 恩威並施第14章 黑心煤窯第18章 長生丹藥第4章 人言可畏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3章 刺客奇才第9章 反逆蟊賊第25章 名王爲質第26章 公仁僞書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4章 軍功酬爵第31章 不可遽廢第28章 內外兼修第12章 趙達彈狀第8章 徐方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