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二虎媾合

ps:看《漢魏文魁》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建安十二年,在許都的大漢朝堂之上,俗謂“三公九卿”的人事安排如下——

後漢三公爲司徒、司空和太尉,但早就被廢掉了,恢復了漢初的丞相制度,以曹操爲丞相,以御史大夫郗慮和五官中郎將曹昂爲丞相之佐貳——可以算作是新時代的三公。

九卿之首爲太常,由老官僚徐璆徐孟玉擔任——這位徐璆出自廣陵世家,是勳當年居於徐州的時候,與徐家也有所往來,乃尊徐孟玉如師長,雙方的關係還算融洽。

其次光祿勳,當然便是是勳本人啦。再次衛尉,由前將軍馬騰馬壽成新近接任。馬騰本據關西,與韓遂約爲兄弟,共抗涼州牧呂布,然而連戰皆敗,韓遂西遁,馬騰無奈之下,只得通過雍州刺史嚴象向朝廷遞交了降表,入關暫駐槐裡。去歲曹操以九卿之衛尉相誘,召馬騰入都,馬壽成年歲漸長,雄心消磨,也打算就此放下屠刀,踏實過安生日子了,於是將所部交給兒子馬超,自己一個人進京赴任。

是勳跟馬騰本是舊識,不過長安之變,雙方曾經鬧得很不愉快。只是如今馬騰勢蹙,反倒主動拉下臉來奉承是宏輔,是勳雖然是個記仇的人,但當年是他對不起馬家,不是馬家對不起他。因此也笑臉相迎。執禮甚恭——終究人家年歲比自己要大過將近一倍去啦。

太僕爲前太尉楊彪。原本的三公當中。司徒趙溫想拍曹操馬屁,結果一不小心拍馬腳上了,被曹操上奏罷免;光剩下一個楊彪楊文先,態度比較恭順,又把兒子楊修送入曹操幕府,因此在三公被廢后,還給他留了一個太僕的卿職養老。

廷尉爲前豫章太守華歆華子魚,少府爲前會稽太守王朗王景興。都是被孫策所敗,輾轉北投了曹操,因其名望而得居高位。在原本歷史上,這倆貨都是將來魏朝開闢的重臣,換言之,也是曹黨——雖然比較偏向於汝潁派——是勳跟他們關係還算不錯。

大鴻臚爲前徐州刺史陶商陶孟章,當年曹操欲收徐州,陶商自知力不能敵,所以挺配合,一受詔就趕到許都來晉謁了。一閒數年,曹操有點兒過意不去。乃以卿位相酬。不過這傢伙既無威望,也沒本事,尸位素餐而已。

宗正爲劉艾,大司農是王邑王文都——也就是曾任河東太守,被是勳給硬生生趕走的那位。王邑亦黨同於曹操,然而仍念前仇,對是勳始終板着個臉。是勳知道此人能量有限,不足爲禍,倒也不跟他一般見識。

此外還有執金吾,雖在九卿之外,亦可算作列於卿位,由伏後之父伏完擔任。

是勳原本打算把光祿勳的庶務全都委託給光祿丞負責,自己大撒把,可是沒想到曹操派了個未來的“奸賊”耿紀給他當光祿丞。是宏輔生怕耿季行把自己徹底給架空嘍,在部門裡提前搞個“擁漢反曹”的小陰謀集團出來,可是又一時找不到對方的錯處,趕不走他——只好自己多辛苦一些,把權力牢牢地把握在手中了。

所以這個春季,他真是無比的辛苦,一方面管理部務,一方面解經、講學,繼續鞏固自己在鄭門中的地位,一方面還得研究官制改革的問題。同時是宏輔還必須豎起天線,表面上風淡雲清,其實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着董昭等人與荀氏之間的明爭暗鬥。

到了這一年的三月份——是魏早就離開了許都,估計這時候都已經回到草原啦——因爲荀氏的被迫放水,天子終於正式下詔,欲加曹操九錫。曹操裝模作樣地反覆推辭,卻“推不過去”,想按是勳的說法減少一二“錫”吧,又實在沒這規矩,最終只好貌似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了。消息一公佈,輿?論大譁,政潮涌起,數百太學生聚在一起,打算同往相府請願,要求曹操堅決辭讓。消息傳來,鄭門上下亂作一團——太學那是他們的基本盤,也是他們未來的希望啊,這要是明着跟曹操作對,還有希望可言嗎?自郗慮往下,許慈、王經、劉琰、任嘏等陸續前去勸阻,好不容易纔把那些小傢伙給攔擋住嘍。

是勳事先跟曹操打過招呼,說這事兒我不方便出面,曹操表示完全可以理解。崔琰身份不足,又不肯打招呼,劉琰來叫他也不肯去,於是事後即被罷免了官職,趕出許都。還有一個楊彪,因爲是舊日三公,出身世家,被反曹派缺席公推爲領袖,曹操對這個橫遭池魚之殃的老頭兒一點兒也不客氣,找個藉口就將楊文先給下了獄了,派滿寵嚴刑拷問。

可是終究楊彪資格太老,聲望太高啦,連荀氏叔侄都來幫他求情,兒子楊修那就更不必說,跪在相府中庭,差點兒把腦門都磕出血來了。因此曹操最終還是赦免了楊彪,但是罷官褫職,太僕之任交給了纔剛返回都中的兄弟曹德。

通過罷免崔琰、收捕楊彪等事,曹操殺雞儆猴,好不容易纔把局面給穩定了下來。那麼既然九錫已受,下面就該研究封國建藩的問題了——董昭和荀氏再次展開了激烈交鋒。荀攸多次勸說荀彧,轉述是勳的話,說這事兒您阻止不了,又何必做這種無用功呢?荀文若仰天長嘆道:“吾若不言,乃無人敢言也。即或不可阻,亦使曹公知人心仍在漢也。”

一直折騰到夏季,終於荀氏敗退,董昭大獲全勝,眼瞧着就要逼着天子和尚書下封國建藩的詔書啦——至於郗慮提出的復周代五等爵制,沒人真把那當一回事兒,都知道他只是董公仁的邊線助攻而已——突然有急使報入許都:

劉備興兵。北伐張魯。張魯以獻上樑州。並且舉族內附爲條件,請求朝廷派發大軍救援。

數年前,朝廷分州而治,把原本的益州劃分爲益、樑二州,以張魯爲梁州刺史、劉璋仍爲益州牧。新的梁州包括武都、漢中,以及新從漢中劃分出來的上庸、西城,總共四郡。

不過張魯的實際地盤兒,主要還在漢中。也即新的漢中、上庸、西城三郡,西面的武都郡一多半兒仍爲叛羌所佔據。其後劉備入蜀,與張魯夾擊劉璋,二家時分時合,最終分巴郡爲三,張魯亦得搶佔其一。等到劉備進入成都,他就把劉季玉這位名義上的益州牧給供了起來,自稱後將軍、沅州刺史,實掌全權。

劉備曾派關羽東進,協助劉表守備荊州。其後曹操得到襄陽、西陵,劉表後縮到江陵。曹軍退去後,關羽也就返回了蜀地。劉備在蜀中連年積聚,勢力膨脹得很快,到了這一年春季,終於決定北上對張魯動兵啦——張飛在巴西,關羽循陰平,劉備自將大軍出白水,三路挺進漢中,張魯軍是損失慘重,節節敗退。

張魯無奈之下,遂使功曹閻圃前往許都,向朝廷求援。曹操聚集將吏商議,衆口一辭,認爲必救漢中。

劉備在穩定了蜀中的局勢以後,肯定會北取梁州,不僅僅熟知後世史料的是勳能夠料得到,這本就是題中應有之義啊。賈詡、劉曄、陳羣等人早就提醒過曹操,說若使劉備搶佔了漢中,一則後方蜀中無憂,二則北可威脅隴上,東可直出襄樊,乃處於根基穩固,可多途以爭中原之勢,不可不防。與此相反,朝廷若能佔據漢中,則可以高屋建瓴之勢直下益州,劉備不足平也。

陳羣建議,可使涼州牧呂布揮師南下,以伐張魯,以御劉備。然而是勳、荀攸等都反對這一建議——呂布,虎狼也,朝廷不易吞併,乃縱之涼州,要是再被他拿下了梁州,必然勢大難制。此前,曹操才經荊襄大戰,又忙着加九錫和建藩國,鞏固自家勢力,暫時無力去伐張魯,所以這事兒就拖了下來,沒想到還是被劉備給搶了先手。

等到張魯遣閻圃前來求救,那這不出兵相救不行啦。陳長文再次建議,漢中偏遠,遠水恐怕難救近火,不如先使呂布前去相助吧。是勳還沒開口呢,程昱先說了:“若使呂布得樑,可與劉備二虎相爭,朝廷得其利也。然若二虎不爭,反相媾合,誠恐關中危矣!”

呂奉先這些年一直在經營涼州,眼瞧着大勢將定——韓遂已經被逼至金城一隅,旦夕可滅,叛羌亦多爲其所敗,據說呂布部將張遼前鋒已然進入酒泉,逼近敦煌。呂布年前纔剛發來上奏,說我打算重建西域都護府,希望朝廷頒下詔書,任命高順擔任都護一職。

要不是鮮卑西部大人蒲頭欲圖東進而被拓拔部所阻,乃西入涼州,跟呂布交上了手,估計涼州早就徹底平定了。

是勳有時候覺得呂奉先速度挺慢的,你瞧曹操都拿下多少個州了,你光一個涼州竟然還搞不定?不過從賈文和處索要了相關情報,仔細研究過後,卻覺得呂布也挺不容易的。涼州地廣人稀,胡漢雜居,局面非常複雜,倘若呂布只求佔據各郡中心城市,對那些叛羌、叛胡實施羈縻,估計曹操還沒戰敗袁紹呢,他就全得了涼州了。就好比孫家,多少年來,不也只在揚州一個州內折騰嗎?直到孫權稱王,會稽、豫章的深山溝裡還是藏了不少山越——這跟中原郡縣根本沒法比啊。

只是曹操鬼心眼兒多,特意多次給呂布寫信,一方面大肆恭維、獎掖,一方面叮囑:“永漢以來,羌胡多叛,西域漸失。今將軍欲通西域,成定遠之功,須先底定羌胡。若不然者,將軍西上,而羌胡擾之於後,事難矣。”你必須得徹底解決了羌胡叛亂的問題,才能放心大膽地去經營西域。

所以呂布即在涼州犁庭掃閭,務求各縣平靖,加上他的性格也簡單粗暴了點兒,羌胡不是喜歡作亂嗎?我乾脆全部殺光,不就亂不起來了?所到處那真是雞犬不留啊。高壓之下,難免爲淵驅魚,羌胡紛紛往依韓遂——若非如此,韓文約早就山窮水盡啦。陳宮屢次相諫,呂布只是不聽,一心要把後方殺個乾乾淨淨。

他已經被曹操和是勳忽悠得,徹底以爲大漢重開西域都護府當作人生最高目標了。

呂布在涼州根基逐漸夯穩,曹操對此不能不有所忌憚,故此程昱反對讓呂布南援張魯,曹孟德連連點頭,立刻就聽進去了。隨即他沉吟少頃,突然一擡頭:“吾當親率大軍,與劉備小兒決一生死也!”(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衆號!)(未完待續。。)

第32章 促膝對談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7章 一朝出門第18章 爲國犧牲第21章 暗夜驚魂第28章 長阪坡前第11章 科考之弊第9章 舜舞干鏚第5章 今古不同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3章 荊州星佔第36章 誰人祖道第3章 天命天姓第3章 九品官人第32章 海船入江第6章 此鬍匪也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8章 皇族貴人第6章 紙上發明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7章 燙手山芋第26章 良辰可待第15章 就食玄菟第8章 志不可奪第8章 名馬金槊第1章 帝后對泣第26章 城門射的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7章 含飴弄孫第17章 正是此賊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4章 黑心煤窯第3章 九品官人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1章 齊大非偶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9章 黃巾渠帥第7章 吾青州人第1章 行獵上林第9章 煮豆燃萁第8章 頭風復發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5章 一國將相第15章 難兄難弟第11章 自由心證第2章 或爲智囊第20章 入漢摘桃第19章 黃巾渠帥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7章 助守鄄城第14章 封藩涼州第13章 木秀於林第7章 何必日正第16章 奮死報國第7章 雷澤詩會第3章 世家短視第32章 海船入江第24章 日薄西山第10章 海隅神威第33章 賢良孝廉第8章 囊中羞澀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8章 人與禽獸第1章 東郡英豪第28章 誅心之論第5章 小人挑唆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1章 科考之弊第7章 吾無此癖第29章 何者爲君第3章 曹洪之怒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2章 生死度外第9章 涼州用間第14章 倭使入覲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9章 朕懼是卿第11章 首鼠兩端第15章 重修長城第13章 木秀於林第16章 廊下故人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2章 拓拔歸附第26章 南鄭病龍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4章 英雄少年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1章 一字長蛇第34章 疏不間親第33章 謀取涼州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4章 高陵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