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東吳驍將

曹操先後接到兩封求降信,一來自蒯越,二來自蔡瑁,其中細節頗有齟齬。比方說,蒯越的信中(也包括馬良所言),他雖然沒有兵權,但還可以自由活動——要不然也不可能密遣韓嵩、劉先到江夏去啊;但蔡瑁所派來的小兵卻說,蒯異度也已經淪爲階下囚了。

再比方說,蒯越(馬良)一方說江陵城內的兵權全歸了周瑜,就連劉琦、瀏磐也被架空,但蔡瑁信中,卻說城內如今還是三駕馬車在共同執政。

本來蔡瑁、蒯越,起碼前者遭到囚禁,相互間消息難通,因而各自遣使來降曹操,那也是說得通的,但既然有那麼多異論在內,便可見其一必爲詐降。究竟何者爲真,何者爲僞呢?楊修本能地懷疑馬良所言。

不僅僅楊修,謀士們反覆商議,也皆認同後者而懷疑前者。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後者僅遣一小兵來,又不能言,又不善道,純粹就一送信的,若爲詐降,何得如此輕易?況且蔡瑁信中也並無一言一字提及內應,光給開列了一份名單而已,這符合他遭到囚禁,再無能量的狀況。而蒯越呢,即便還能夠自由活動,那也必然爲周瑜所暗中監視啊,就那麼容易派個名士馬良潛出城外,潛入曹營?

別聽馬良嘴上說得天花亂墜,有時候越象是真的事物,反倒越可能是贗品。

那麼倘若確實馬良是來詐降的,他鼓動曹操去打江夏,那便必有圖謀,暗藏了陷阱。所以謀士們都勸諫,說您不可輕動,攻取西陵的計劃還是暫且擱置。再做商議吧。

曹操沉吟良久,最後終於下了決斷:“乃可試之也。”他的計劃,是先派曹仁率兵離開大營。假裝向東方開拔,其實並不走遠。只是攻打漢水西岸的竟陵縣,然後便屯駐在城內——反正本來竟陵在江陵正東,威脅曹家側翼,也遲早是要拿下來的。

曹仁所率四萬兵馬,離開大營的行動不可能瞞過江陵守軍,曹操要以此來探查南軍的舉措。倘若對面只是小規模調動,肯定爲了助守江夏,此乃題中應有之義。倘若對面的調動過於頻繁,或者規模較大,就很有可能是周瑜在江夏設了圈套,想趁機予曹軍以重挫。

到時候何者真,何者僞,可能就瞧得比較清楚,而非僅僅向隅猜測啦。

於是按照原定計劃,翌日曹仁即率軍東進。曹操在江陵城外已經陸續建起了不少營壘,將城北牢牢鎖住,營內密佈高櫓。日夕佈置視力好的兵卒遠眺。果然就得到稟報:“平日江上,檣櫓密佈,往來巡弋。今卻沿岸一字佈列,卻不行駛,未知何意。”

曹操仰天大笑,說那還有何意啊,分明是阻擋我軍視線,遮掩周瑜向東面調兵呢。他命令士卒計點敵軍戰船數量,發現列在岸邊不動的只有三十多條大船而已,南軍起碼還有十餘條大船,並數百小船。全都未曾出現。謀士們統計了半天,回覆曹操:“若未見之船皆以載兵。恐不下二萬……”

曹操還在猶豫,說不妨先試攻江陵城。再細查動靜。於是排開十多具霹靂礟,一連朝城上打了數百發石彈和火藥球。以這年月拋石機的準頭來說,其實也傷不了多少人,但將城上臨時搭起的木櫓擊破了數十座,城外的羊馬牆也轟塌多處,就見上下南軍全都肩扛大楯,搬運土石,往來搶修,忙得是不亦樂乎。

曹操說啦:“憑堅但守,不可久也,兵法之常,必要尋隙反擊。吾即示彼以隙,若不來攻者,主力必往赴江夏去也。”

從來守城戰並非簡單的躲在城堞後面固守,倘若始終被攻方壓着打,士氣將會逐漸跌落,直至全面崩潰,到那時候,就算城防再如何堅固,糧草再如何充裕,那也是守不住的。所以《墨子》城守諸篇就說,守城之要在極大殺傷攻方,後來陳規在《守城錄》裡也說,只有反覆發起反擊、騷擾,致使攻方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攻勢來,那纔是守禦第一要務。

所以曹操說啦,以周瑜之智,要真的主力尚在,打算固守江陵,在遭到我方礟車猛轟之後,那肯定要是尋機發起反擊的。如今我就故意示以破綻,看他出不出城反擊,他要是肯來呢,對於江夏方向就只有普通的增援而已,若不肯來呢,必然欲將主力用於東方,想打我的伏擊了。

咱們且再來試他一試。

於是故意命令守衛礟車的步卒陣列散亂,且似有疲乏輕忽之意——其實這也很好辦,曹操改良過的霹靂礟是可以移動的,於是打幾發就換個位置,步卒們幫忙推礟,來回兩三趟以後,這隊列自然就亂了,人也都呼哧帶喘地直抹熱汗,裝得就跟真的似的。

時近黃昏,仍然不見城內有絲毫動靜,曹操只好下令撤吧,先回來用飯,等吃完了若是天還沒黑,再推出礟去試着打上幾輪瞧瞧。可是正當礟手們扳動礟車、收拾彈藥之時,突然羊馬牆後一通鼓響,隨即數十騎並無數步卒是蜂擁而出啊。

所謂羊馬牆,就是修建在正規城牆之外、壕溝內側的臨時矮牆,可作爲防禦的第一道防線。終究對於那些高峻的城池來說,從城上無論射箭還是拋擲滾木擂石,都很難完美地遮蔽城壕沿線——加上高度,那直線距離就太過遙遠了——而等到敵人徹底進入射程之內,基本上城壕也就沒多大作用了。所以護壕的重任,就落在躲藏於羊馬牆後面的兵卒肩上。

這就相當於多了一重城牆,多了一道防線。

爲了城內秩序着想,一般情況下,大批牲畜是不能進城的,販運羊、馬的商人,往往就把牲畜暫圈在羊馬牆內,以便發賣——羊馬牆之名,即因此而得。

可是羊馬牆終究不是正規的城牆,不可能圈嚴實了,再建城門——真要有那麼大精力和那麼多工料,你乾脆修座新城好不好啊——所以相當於城門的位置並不合攏,只是留下缺口以備出入而已。曹軍始終是緊盯着江陵的城門呢,就見吊橋不落、城閘不開,更無一兵一卒出入——羊馬牆內守軍,基本上是一早一晚出城輪替,還不到換人的時候——由此可見,這超出駐守規模的大羣步卒,甚至還有十數騎,定然是由城牆上的暗門潛出,就等着曹軍收兵的這個大好機會突然殺出啦。

只見當先一名敵將,頭戴鐵盔,身披重鎧,筒袖遮臂,騎黑馬,手持一杆大槊,一馬當先,便直接衝入了曹軍的礟車隊中,往來馳突,無人能敵。曹丕遠遠望見,急忙催馬去稟告父親:“高行將軍即爲此賊所害也!”

曹操聞言一驚,心說當日夏侯廉在溳水畔爲南軍所破,傷重而死,據他說敵將悍勇無匹,今日見來,果然名不虛傳啊!曹操雖然故意示敵以亂,引誘南軍出城來鬥,但也沒道理就爲了試探對方的真實意圖,故意把好幾百兵和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礟車直接給扔了啊,爲此早就安排了樂進率部準備,可隨時殺出接應。他這兒還在手搭涼蓬,眺望敵將呢,那邊樂進早就衝出去了,於是曹操再次下令:“文烈,可率虎豹騎相助!”

既然敵將那麼勇,估計樂進雖能取勝,但未必能留得下他來,不如再派曹純出馬,便要在此間爲夏侯廉復仇!

完了曹操又把黃射給召喚過來,指着敵將問他:“此黃漢升耶,文仲業耶?”聽是宏輔說荊州就這麼兩員上將,究竟是哪一個呢?黃射擡眼望望,隨即搖頭:“此非我荊州人也,必爲江東將。”

啊呦,竟然是孫權的將領,卻不知是程普耶,是黃蓋耶?竟然如此勇猛!可是瞧着似乎又不大象,那二位是跟隨孫堅起家的老臣,怎麼着也得四十往上了,可眼前這小子瞧上去最多三十出頭啊。

曹操即命一名親衛搖着旗幟,打馬上前,遠遠地高喊:“來將何人,可通姓名!”

雙方距離隔着挺老遠,那名吳將說了些什麼,曹操身在營內,壓根兒就聽不清,直等親衛回來稟報:“彼雲乃下蔡周幼平是也。”

啊呦,周泰,怪不得如此勇猛!

陳元龍在廣陵,密偵吳會形勢,時不時地有奏報呈遞給曹操,所以周泰之名曹操是聽說過的。這位比之程普、黃蓋,年紀要輕、資格也嫩,是在孫策渡江前後才加入了孫家陣營,後來被孫權給討要了去。那時候孫權還沒有成年,暫駐宣城,結果被數千山賊包圍,全靠了周泰的奮戰纔將山賊殺退。據說那場仗周幼平被創十二處,血流及腫,差點兒就直接掛了——他的勇名也就此打響,即東吳宿將亦無不敬佩。

曹操一聽是周泰,趕緊下令:“務必生致!”本來是想殺了敵將爲夏侯廉報仇的,可既然是周幼平,還是以生擒活捉更爲有利——那傢伙是孫權的恩人啊,若能擒獲,必可對孫權造成極大的壓力。

遠遠的,就瞧見樂文謙和曹文烈雙馬並行,直接就奔周泰去了。這倆打一個,曹操心說那還有逮不回來的道理嗎?只怕一個錯手,把他殺了,未免可惜……(未完待續)

ps:發出去以後才發現章回名又錯了,而且貌似不能改了……這應該是第二十九章,前面兩個二十六,第二個當然應該是二十七章……在此向讀者朋友們致歉了!

第1章 遠方來客第4章 真正小人第3章 深入西域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3章 行海索第6章 仿如濮陽第32章 天下第一第15章 宮中二宦第3章 禍不旋踵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5章 野有遺賢第8章 徐方名士第24章 偃師御胡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5章 君不宜擇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8章 姻戚之重第7章 婦人之言第32章 促膝對談第8章 酬功謝德第5章 渭水鯉膾第12章 悲摧人生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6章 我主不見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1章 衣錦榮歸第11章 螻蟻草芥第13章 兵出子午第9章 西域貢使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0章 忙中得閒第5章 府中密議第12章 覆巢之下第9章 隔壁老王第24章 首山之戰第1章 兩面三刀第6章 樂浪故人第2章 載舟覆舟第12章 壯當封侯第4章 赤面之疾第12章 汝之不慧第3章 出泥不染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9章 駐馬浿陽第8章 佛國之願第5章 壽春城下第19章 戰爭迷霧第27章 直面刺奸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7章 得韓徵倭第3章 蒼天不仁第19章 婦誦夫錄第6章 仿如濮陽第9章 請救無辜第16章 數算之道第4章 彼采葛兮第18章 文章魁首第4章 低調才傑第24章 要當磔也第16章 爲人難哉第4章 法不可廢第15章 窈窕淑女第4章 例不可開第16章 **好淫第4章 不肖之子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章 下車立威第30章 用武之地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0章 離間江陵第26章 取而代之第5章 漢家道微第8章 謀策定亂第8章 名馬金槊第24章 日薄西山第14章 文人落魄第33章 長矛如林第3章 出泥不染第24章 偃師御胡第2章 初晤諸葛第8章 願爲雲敞第28章 無禮冒犯第17章 子桓發礮第7章 取撞木來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章 鴻鵠之志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章 西進東歸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6章 爲政之權第31章 江陵城下第22章 革命宣言第27章 燙手山芋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6章 羽扇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