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

見李通點了頭,劉秀不以爲然地說道:“叔父和李子春交好,現李子春被扣押在廷尉府,叔父不好親自來向我求情,拜託伯姬前來求情,也可以理解。”

李通沉默片刻,說道:“趙王還送了伯姬幾間鋪子。”

“哦?”劉秀不解地看着李通。

李通說道:“這幾間鋪子,都位於南市,價值不菲,微臣斗膽猜測,這些鋪子恐怕不是趙王的,而是李子春的!”

劉秀皺了皺眉,喃喃說道:“竟然還有此事?!”他是真沒想到,李子春竟膽大妄爲到用店鋪來收買公主,讓公主爲他做事。

李子春這個人,還真是不簡單啊!

李通面色一正,說道:“陛下,伯姬有錯,微臣難辭其咎,陛下若不應允微臣的辭官,微臣……實在心中難安。”

劉秀問道:“次元,辭官之後,你打算做什麼?”

李通說道:“回往封地。伯姬性子單純,不適合留在京城。”劉伯姬是劉秀最喜愛的小妹,這一點朝野上下無人不知。

這次她幫了李子春,日後,主動上門請她幫忙的人恐怕會排起隊來,以劉伯姬單純的性子,難免不會受人利用,這是李通最爲擔心的。

聽李通要帶着劉伯姬回封地,劉秀眉頭皺得更緊。回到封地後,相隔那麼遠,以後一年能見上個一兩次面就算不錯了,這讓劉秀的心裡很不舒服。

他斬釘截鐵地說道:“我不准你們回封地。”

李通默然。劉秀問道:“還有別的打算嗎?”

“微臣不想再做京官,若能從軍,微臣也可接受。”李通說道。總之,現在的李通就是想離開洛陽這個權力中心。

在洛陽,各種誘惑實在太多,也實在太大,他自己能把持得住,但伯姬未必能把持住。這次,還可以以趙王來做託詞,可下一次呢?這樣下去,早晚要出事。

劉秀沒有立刻答應李通,他沉思了一會,說道:“容我再想想。”

他們君臣二人正說着話,張昆從外面走了進來,說道:“陛下,董縣令、張縣尉到了。”

聽聞這話,李通站起身形,向劉秀拱手說道:“陛下,微臣先行告退!”

劉秀跟着起身,向李通點點頭,又拍拍他的胳膊,含笑說道:“回去之後,也不要責怪伯姬,畢竟是叔父請她幫忙,伯姬實在是不好推辭。”

“微臣明白,微臣告退。”

李通走出大殿,到了外面,正好看到站在院子裡的董宣和張賁。兩人見到李通,急忙躬身施禮,齊聲說道:“李衛尉!”

“董縣令、張縣尉!”李通頷首打聲招呼,沒有再多做逗留,邁步走了出去。

他前腳剛走,張昆便從大殿裡出來,宣董宣和張賁進入大殿。

兩人進來後,畢恭畢敬地深施一禮,說道:“微臣拜見陛下!”

“平身。”劉秀此時已坐回到主位,向他二人擺擺手,示意兩人落座。等董宣和張賁坐下,劉秀問道:“我下發到縣府的旨意,你二人都看過了吧?”

董宣和張賁欠身應道:“微臣已看過。”

劉秀笑問道:“你二人有何想法?”

董宣沉思未語,張賁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聖明,擴編洛陽縣府,以後縣府對洛陽之治理,將會更加得心應手。”

“說說具體的想法。”

張賁正色說道:“陛下,微臣打算將縣兵擴充到一個營。”

“哦?”劉秀笑問道:“說說看,爲何要把縣兵擴充到一個營?”

按照劉秀改制後的編制,一個營是兩千人。五人爲伍,設伍長一人,十人爲什,設什長一人,五十人爲隊,設隊率一人,二百五十人爲屯,設屯長一人,五百人爲曲,設軍侯一人,千人爲部,最高軍官可能是校尉,也可能是軍司馬(通常情況下是軍司馬),兩千人爲一營,最高軍官爲校尉。

張賁說道:“一營兩個部,一部爲縣兵,可維持洛陽的治安,另一部可爲暗樁,專司負責打探洛陽各地的情報。”

劉秀揚起眉毛,說道:“需要一部人做暗樁?”這未免也太多了。

張賁點頭應了一聲,而後,他將洛陽地圖拿出。劉秀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近前來。張賁立刻起身離席,來到劉秀近前,規規矩矩地跪坐在一旁。

他將地圖展開,說道:“洛陽城區,北面的廈門、谷門需各設一處暗樁,東面上東門、中東門、耗門,需各設一處暗樁,南面的津門、小苑門、平城門、開陽門需設一處暗樁,西面的上西門、雍門、廣陽門需各設一處暗樁。”

總而言之,洛陽城區的十二道城門,都需設立暗樁,派人盯守。

張賁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北面的武庫附近、西面的金市內外、南面的南市內外,也都需設立暗樁。以上只是洛陽城區的暗樁分佈。至於郭區,人口更多更雜,所需要的暗樁也要更多,像津門北大街、小苑門北大街、開陽門北大街、上東門西大街、中東門西大街、耗門西大街等等,這些繁華街道,皆需設立兩至五處暗樁。還有,城郭之外的郊區,也需設立暗樁,城區、郭區、郊區,林林總總的暗樁加到一起,微臣推算,至少需要一部的人手。”

他邊介紹,手指邊在地圖上划動,劉秀看得仔細,也聽得仔細,等張賁說完,劉秀嘴角上揚,露出滿意的笑容,看得出來,張賁是真的有下一番苦功夫做研究。

劉秀對張賁不太熟悉,對董宣倒是很熟。強項令就是他給董宣起的綽號。他看向董宣,笑問道:“董縣令以爲張縣尉的部署如何?”

董宣躬身說道:“陛下,微臣並無異議。”

聽董宣沒有意見,劉秀隨即點點頭,說道:“就按照你的部署去做吧。”言下之意,就是接受了張賁把洛陽縣兵擴充到一個營的提議。

張賁大喜,跪地叩首,朗聲說道:“微臣謝陛下隆恩!”

縣令雖是縣府的一把手,但是主政的,在兵事這一塊,主管的是縣尉。縣兵擴編到一個營,這無疑是大大增加了張賁手中的實權。

劉秀慢悠悠地說道:“洛陽縣府要的人,我都已經給了,以後,洛陽的治安,便有縣府全權負責,一旦出現差池,我只問責你洛陽縣府。”

張賁嚇得一縮脖,正襟危坐地應了一聲。董宣則是沉默未語,見狀,劉秀問道:“董縣令爲何不說話?可是認爲自己付不起這個責任?”

“陛下有令,微臣自然責無旁貸,不過,微臣可做到盡忠職守,盡職盡責,但……”話到一半,董宣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劉秀好奇地問道:“但什麼?”

董宣沉聲說道:“但陛下再以身涉險,輕賤性命,出現任何的差池,微臣可付不起這個責。”yuyV

劉秀被董宣說懵了,自己什麼時候以身涉險了?又什麼時候輕賤性命了?

張賁則是暗暗咧嘴,偷偷看眼董宣,爲他捏着一把冷汗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這位頂頭上司,他是真敢說話啊!

劉秀面露不悅之色,問道:“董縣令這話是什麼意思?朕如何以身涉險,又何時輕賤性命了?”

董宣深深看了劉秀一眼,正色說道:“陛下爲了引出城內之刺客,竟然以身做餌,難道,這還不算輕賤性命?陛下有沒有考慮過,一旦陛下有個三長兩短,大漢基業,豈不毀於一旦?”

劉秀都差點被董宣說笑了,他向董宣擺了擺手,說道:“董縣令,你是不是對我有些誤解?你認爲我在醉香閣被刺客行刺,是我故意爲之,故意引刺客來行刺我?”

難怪你們縣府沒有追查到那些逃走的刺客,這些天調查下來,就調查出這麼個荒謬的結論?

董宣眨眨眼睛,疑問道:“難道不是嗎?”

“簡直是胡言亂語,不知所云。”劉秀又好氣,又好笑,連連搖頭。

見狀,董宣目光一轉,看向張賁。最先提出劉秀以身涉險,引誘刺客現身的人,可不是董宣,而是張賁。

看到董宣投來的目光,張賁清了清喉嚨,說道:“陛下做事,自然有陛下的考量,我等臣子,還是……還是不要多加過問的好。”

劉秀越聽越迷糊,沉聲道:“董宣、張賁,你二人把話給我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賁下意識地說道:“陛下遇刺那天,沿途留下公孫述細作的聯絡暗號,難道不是爲了引刺客現身嗎?”

劉秀聞言,眉頭擰成個疙瘩,自己什麼時候留下公孫述細作的聯絡暗號了?張賁這不是一派胡言嗎?

他重重地一排桌案,怒聲呵斥道:“張賁,在朕面前,也敢扯謊?”

張賁嚇得身子一哆嗦,急忙屈膝跪地,向前叩首,結結巴巴地說道:“微臣……微臣沒有扯謊啊……”

劉秀質問道:“你說朕沿途留下聯絡暗號,又是何意?”

“這……這……龍孛將軍可爲微臣作證!”

劉秀聞言,衝着大殿外面喝道:“龍淵、龍準、龍孛!”隨着他的召喚聲,龍淵、龍準、龍孛三人從外面大步流星走了進來,齊齊插手施禮,說道:“陛下!”

“龍孛就在這裡,張賁,你把話說清楚,到底什麼聯絡暗號!”劉秀一字一頓地問道。

龍淵、龍準、龍孛都是一臉茫然地看着張賁,他們三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張賁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說道:“微臣……微臣的暗樁看到龍孛將軍在陛下路過的衚衕裡,留下了公孫述細作常用的梅花暗號。之後,之後微臣還親自去確認過,確實是公孫述細作間慣用的暗號,而且,而且當時微臣還遇到了陛下!”

當時他並不知道馬車裡的人是劉秀,現在他則想通了,能讓龍淵、龍準、龍孛、虛英、虛庭、虛飛一同保護的人,除了當今,還能有誰呢?

聽了他的話,劉秀和龍淵、龍準一同看向龍孛。龍孛則是一臉的莫名其妙,張賁說自己留下了聯絡暗號,他這不是栽贓陷害嗎?更可惡的是,他還當着陛下,當着自己的面栽贓陷害。龍孛下意識地擡起手來,握住肋下佩劍的劍柄,嘴角勾起,獰笑着看向張賁,說道:“大膽狗賊,當我之面,陷害於我,當我是死人不成?!”

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算計誰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山平賊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八百八十一章 趙王出面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八十二章 執法如山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往日恩怨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三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一百八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難臨頭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力抵抗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說真定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六百二十七章 幽州戰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二百六十九章 遙望宛城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七百三十五章 再回南陽第三百章 專破暗箭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敵人第三百七十章 帶走弟妹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創輝煌第五百三十九章 再度來襲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七百五十二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