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

當晚,李通回到府邸,見到劉伯姬的時候,後者正在對照銅鏡,比量着首飾,在妝臺旁,還放着不少的錦盒。

李通走上前去,不解地問道:“伯姬,這些首飾是哪裡來的?”

劉伯姬一笑,說道:“是三哥賞賜的!”說着話,她拿着一支鑲嵌寶珠的釵子,在頭上比量着,笑問道:“好看嗎?”

李通笑了笑,說道:“很好看!伯姬戴什麼都好看!”稍頓,他問道:“伯姬今日入宮了?”

劉伯姬點點頭,說道:“許久沒見皇嫂,今日得閒,就去皇宮裡走動走動。”

李通哦了一聲,說道:“前幾日,陛下遭遇刺客,陰貴人也受到驚嚇,理應前去探望。”

劉伯姬恍然想到了什麼,從一個首飾盒的下面抽出幾張絹帛,遞給李通。後者好奇地接過來,展開一瞧,原來是幾間店鋪的地契。

李通一怔,定睛細看,這幾間鋪子都位於南市,處於主街道的旁邊,地腳極佳。看罷,他驚訝地問道:“這幾間店鋪是怎麼回事?”

劉伯姬笑吟吟地說道:“是叔父送我的。”

李通詫異道:“趙王?”yuyV

劉伯姬含笑點點頭。李通不解地問道:“趙王爲何送你這麼多間店鋪?”這幾間鋪子,每一間都不會太便宜。南市可是整個洛陽城最奢華的商業區,日進斗金,這裡的地價,可謂是寸土寸金,看地契,幾間鋪子的規模都不小,加到一起,這得多少錢?趙王突然送伯姬如此大禮,也太反常了。

看到李通一臉吃驚的樣子,劉伯姬笑道:“今早叔父來找我,請我去向三哥爲李子春求情。”

李通心頭一震,急忙追問道:“你答應了?”

劉伯姬理應當然地點點頭,說道:“我今日入宮,就順帶着和三哥說了這件事,三哥也答應放人了!”

李通扶額,李子春涉嫌的可是勾結刺客,行刺天子,你去到陛下那裡,爲李子春求情,這不是糊塗嗎?

這幾件店鋪,顯然不是趙王的,而是他李子春的,你私下裡收了李子春的好處,去給李子春求情,這事若傳揚開來,那還了得?!

一旦讓陛下知道,就算是親兄妹,之間也會生出罅隙。

李通正色說道:“伯姬,這幾間店鋪我們不能收,要立刻退還給趙王!”

“爲什麼?”劉伯姬不解地問道。

李通意味深長地說道:“這幾間店鋪,不可能是趙王的,一定是李子春的。”

劉伯姬說道:“我不管它是誰的,總之,叔父送給了我,它就是我的!”

公主的俸祿、食邑不少,李通作爲衛尉、固始侯,俸祿和食邑也不少,但誰又會嫌自己錢多呢?

劉伯姬就算不太精通商業,但也知道南市的店鋪很值錢,現在讓她把到手的店鋪再還回去,她做不到。

李通眉頭緊鎖地說道:“伯姬,這幾間鋪子,我們真的不能收!若是讓陛下知道你是收了李子春的好處,纔去爲李子春求的情,陛下心裡會怎麼想?天子和公主之間兄妹之情,兄妹之間的信任,難道就值這幾間店鋪?”

平日裡,李通對劉伯姬極好,百依百順,就算夫妻之間有磕磕絆絆,李通也都會讓着劉伯姬,他極少會以如此嚴厲的口氣和劉伯姬說話。

劉伯姬眼圈一紅,賭氣地說道:“我不管!反正這幾間店鋪,我是不會再還回去的!”

接着,她又看向李通,氣鼓鼓地說道:“李子春本就和刺客無關,而且叔父來求我,我又怎能拒絕?”

“你可以幫忙,但這幾間店鋪,絕對不能收下!”

“我就是不還回去!”

“……”李通默然。看着劉伯姬好一會,無奈地搖搖頭,轉身走了出去。

翌日。劉秀果然知會鄧晨,讓廷尉府釋放了李子春和李子玉兩兄弟。

消息很快也傳到了縣府,縣令董宣大爲驚訝,李子春和李子玉可是涉嫌勾結刺客,廷尉府怎麼這麼快就把人給放了。

董宣擡頭看看張賁,後者倒是一點也不吃驚,完全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他忍不住問道:“張縣尉預料到陛下會釋放李子春和李子玉?”

“他兩兄弟和刺客無關,陛下當然會釋放他二人。”

“廷尉府這麼快就把案子查清楚了?”董宣頗感不可思議。

張賁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說道:“我的縣令大人,這個案子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你以爲刺客爲什麼會那麼清楚陛下的行蹤?”

“爲什麼?”

“是陛下拿自己做誘餌,故意把刺客引出來的!”

“你說什麼?”董宣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一臉不可思議的看着張賁。

張賁向左右瞧瞧,沒有其他人在場。他湊到董宣近前,神秘兮兮地小聲說道:“陛下特意在路經之地,留下公孫述細作的聯繫暗號,引公孫述的人出現,也可以說,是陛下故意把自己的行跡暴露給刺客的!”說完話,他還衝着董宣別有深意笑了笑,他也是琢磨了好久,才把整件事情琢磨清楚的。

董宣瞠目結舌地呆愣了好久,纔回過神來,他眉頭緊鎖地說道:“這……這不應該啊!陛下怎會以身涉險,做出如此草率之事?”

如果說陛下是故意以身涉險,引刺客出現,那麼陛下的身邊也不應該只有龍淵、龍準、龍孛、虛英、虛庭、虛飛這幾名貼身侍衛,應該佈置更多的人手纔是。

再者說,陛下那麼寵愛陰貴人,又怎會拉着陰貴人一起涉險?這完全解釋不通。

張賁說道:“我估計啊,恐怕陛下也沒想到,這次竟然會引出來這麼多的刺客。”

董宣越想越覺得張賁是一派胡言,他問道:“你又怎知陛下是故意引刺客出來的?”

“我親眼看到的啊!陛下在路過的地方,特意留下了梅花形的標記,那可是公孫述細作以前用的聯繫暗號!”

“你親眼看到的?”

“確實是我親眼所見!”見董宣還是一臉的難以置信,張賁擡起手來,正色說道:“我可以指天發誓!”

對張賁這個人,董宣還是非常瞭解的,如果他說的不是事實,他絕不會如此的信誓旦旦,言之鑿鑿。

可這未免也太詭異了,陛下這麼做,太過冒險,不僅是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同時也是在拿陰貴人的性命冒險,實在是匪夷所思。

張賁有感而發道:“帝王的心思,高深莫測,遠非你我這般的小人物所能理解啊!”

李子春和李子玉完全是受到刺客的波及,所以陛下這麼快釋放他二人,他一點也不意外。

他二人正說着話,一名衙役急匆匆進來,說道:“大人,天子詔書到!”

董宣和張賁面色一正,快步走出大堂,迎接天子詔書。

一名內侍拿着詔書,來到董宣近前,唱吟詔書的內容。詔書的話不多,就是劉秀召董宣和張賁入宮,詢問他二人縣府整改的進度。

接到詔書後,董宣和張賁各換了一身乾淨的官服,跟隨內侍入宮。

董宣和張賁還沒到皇宮,李通倒是先來了,求見劉秀。劉秀召見李通。李通走進大殿,見到劉秀,立刻屈膝跪地,說道:“微臣拜見陛下!”

他突然行此大禮,把劉秀都弄愣了。劉秀起身,走到李通近前,把他攙扶起來,說道:“次元爲何如此大禮?”

李通起身後,說道:“近日,微臣身體不適,是特意來向陛下請辭的。”

劉秀一臉的茫然,眨眨眼睛,沒有立刻說出話來。

李通是患有消渴症,劉秀也知道他的老毛病,可昨天小妹還告訴自己,次元最近的身體很好,可今日次元就以病情加重來向自己請辭,他夫妻二人到底在搞什麼?

劉秀沉默了一會,問道:“次元可是受了委屈?”

李通搖頭,笑道:“陛下多慮了,微臣身爲駙馬,又位列九卿,誰又會給微臣委屈?”

劉秀皺着眉頭問道:“既然次元沒有受到委屈,又爲何突然辭官?”

“是因爲微臣身體不適……”

“一派胡言!”劉秀不滿地呵斥道:“昨日我還特意向小妹詢問你的老毛病,小妹說你的身體很好,已經許久沒有犯病,你現在告訴我,你是因身體不適要辭官?”

李通暗歎口氣,再次屈膝跪地。劉秀用力地拉了他一把,說道:“你給我起來說話!”

在劉秀的拉扯下,李通又站起身形,他低垂着頭,一聲不吭。見狀,劉秀更氣,問道:“次元到底爲何要辭官?”

“微臣……微臣就是不想再做官了。”

“沒有合適的理由,我不准你辭官!”

衛尉位列九卿,自然不是小官,而且衛尉主管皇宮禁衛,但凡能做到衛尉的,那都屬天子親信中的親信,像武帝時期的名將李廣,正是衛尉出身。

李通是劉秀的妹夫,又是劉秀的至交好友,正因爲有這麼多層關係在,劉秀才放心把衛尉之職交給李通來做,現在李通突然要撂挑子,劉秀哪肯放他走?

李通低垂着頭,又不吱聲了。劉秀氣呼呼地重申道:“沒有合適的理由,你就是不準給我辭官!”

“微臣這次入宮,就是向陛下請辭的!”

“我說了,不準!”

“微臣一定要辭官。”

劉秀看着李通,都被氣樂了,說道:“次元,你今日是成心和我槓上了吧!”

他二人相識這麼多年,彼此之間都十分了解。劉秀越琢磨越不對勁,問道:“次元,到底出了什麼事,你給我說清楚。”

李通垂着頭,一言未發。

劉秀揉着下巴,以審視的目光看着李通,普天之下,能讓李通如此三緘其口的人,恐怕也只有自己的那位寶貝妹妹劉伯姬了。

他突然開口問道:“是因爲伯姬吧?”

李通身子一震,擡頭詫異地看向劉秀。

只看他這副表情,劉秀立刻明白自己猜對了。他暗歎口氣,拉着李通的衣袖,兩人一同坐下來,他問道:“到底怎麼回事,你給我說清楚。”

“這……”李通沉默半晌,方開口說道:“昨日,伯姬入宮,爲李子春之事向陛下求情。”

“嗯。”劉秀應了一聲,等了一會,沒有再聽到李通的下文,他禁不住催促道:“次元,你有什麼話不能一氣說完嗎?”

李通深吸口氣,說道:“伯姬之所以會爲李子春的事向陛下求情,皆因趙王來到公主府,找伯姬幫忙。”

“你就因爲此事,便要辭官?”劉秀真想翻給李通一個大白眼。即便李通不說,他也能猜到是怎麼回事。

小妹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在自己面前,爲李子春求情,叔父不好意思親自來向自己開這個口,便拜託小妹前來找自己,這在劉秀看來,根本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

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天意如此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衆行兇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簿公堂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四百零四章 如影隨形第二百零六章 長途跋涉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十四章 圍而殲之第五百四十章 死士行刺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蓄力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六百五十七章 抵達黎陽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二百二十七章 劍上有毒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五百六十六章 按計而行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八百八十六章 隱忍不發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七百二十七章 軍營底層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