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說客

洛陽,蕭樑國的使者在三天前已經趕到了這裡,但讓文士弘悶悶不樂的是,他被晾在了這裡,沒有人過問。彷彿他的到來無關緊要,他找到鴻臚寺的官員一再說明,有要事求見陛下,但兩日過去了,依舊沒有任何消息。

文士弘是個心思細膩之人,雖然沒楊侑沒有接見自己,但他絕不會坐以待斃,陛下交代的任務如果能夠完成,將洛陽朝廷和蕭樑國綁在一起,結成同盟,陛下心情大悅的話,一定能夠獲得極大的賞賜。

此時正是初春,陽光灑下來,讓人感覺很舒服。文士弘離開了驛站,在洛陽城中踱步,他看似在閒逛,實際上卻在觀察着洛陽城的情況。

在年初,瓦崗李密突然退卻,使得洛陽朝廷重新佔據了回洛倉。回洛倉回到洛陽手中,有着極爲重大的戰略意義。有了糧食就消除了糧食危機,百姓不再吃觀音土,不再易子而食。大喜之下的楊侗立刻下令運送糧食回含嘉倉,保證洛陽的糧食需求。

由於從回洛倉獲得了糧食,使得洛陽的糧價大幅下降,千金難買米的情況已成爲了過去,長期以來壓在百姓心頭的巨石落下,不再那麼惶恐,人生似乎也有了一些念想。

這種情況文士弘隱約知道一些,但具體的情況,他不是很清楚。在鬧市口看到一間裝飾的極爲華麗的酒樓,文士弘略略沉吟,便走了上去。店小二看見有客人,立刻親熱地上來打着招呼:“這位客官,要吃什麼?”

“有大河鯉魚嗎?”文士弘問道。

“這個,大河鯉魚沒有,但洛水小黃魚倒是有,客官來一盤?”店小二說道。大河沿岸都是李密的勢力範圍,誰敢去撈?

文士弘點着頭,道:“那就來一盤洛水小黃魚,另外再上幾盤特別小菜,一壺酒。”

“客官,別的都好說,就是沒有酒。”店小二爲難地道。這位爺,看來是外地來的了。

“那好吧,那就上菜,再來點米飯。”文士弘說道。

“好嘞,客官請稍等!”店小二說着。

這時,已經將近中午,食客漸漸多了起來。整個大廳約有七八人的樣子,這點人已經讓酒店老闆喜笑顏開了。

“嘿,你們知道李密那廝爲什麼撤走嗎?”一個食客說道,此人外號包打聽。

“哦?有什麼秘密?”一人感興趣地問道。

“嘿嘿,因爲他殺死了瓦崗的大當家李密!”包打聽說道。

“這都是什麼時候的事了,你還包打聽呢!”另一個漢子不屑地說道。

“你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包打聽神秘地笑着搖頭,道:“李密殺死了翟讓,但又怕翟讓的舊部反叛,所以他將徐世績調去了黎陽倉,說是爲了防衛竇建德南下。”

“其他翟讓的心腹也都調離了滎陽,引起了翟讓舊部非常不滿。”

“那他究竟爲什麼撤走?這和翟讓有什麼關係?”有人不解。

“因爲有人不滿,勾結了李胡商造反,據說已經佔據了滎澤和修武兩縣,所以李密不得不放棄了圍攻洛陽。”滎澤離滎陽只需一個時辰就到,距離非常近。

包打聽一邊說,一邊猛吃着菜,其他幾名漢子反應過來,大叫一聲卑鄙,抄起筷子猛吃起來。

包打聽刨了兩碗飯,這才滿足地打了一個飽嗝,道:“今朝有飯今朝飽,哪管明日苦與悲。”

“瓦崗已經撤走,洛陽如今很安全,你又何必杞人憂天?”一個漢子不屑。

“糊塗!”包打聽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他壓低了聲音,說道:“大敵暫退,壓力頓消,洛陽朝廷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如今各自爭權奪利,鬥得連親爹都不認識了。”

包打聽擡起頭,正要喝口水潤潤嗓子,卻發現一個儒士打扮的中年漢子站在身邊。中年漢子笑道:“這位兄弟,我那邊有些上好的菜飯,一起吃飯如何?”

文士弘走出了酒樓,臉上帶着得意之色,他沒有想到洛陽朝廷竟然有如此複雜的局勢。

小皇帝楊侗提拔王世充想要對抗盧楚、皇甫無逸等人,引起了盧楚等人不滿,但由於王世充掌握着洛陽大半兵權,盧楚等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雙方各自明爭暗鬥,鬧得雞犬不寧,在朝會上爭論不休,讓小皇帝楊侗頭痛不已。

楊侗性格溫和,面對雙方爭鬥束手無策,以至於洛陽朝廷一片混亂。洛陽朝廷的情況讓文士弘找到了一個突破點,經過思考後,他決定去找王世充。

如今這年頭,有了兵權就有了一切,盧楚、皇甫無逸都是到四書五經他們頭頭是道,但要說打仗,便只有洛陽軍方的大佬王世充了。

文士弘打聽到了王世充的鄭國公府在何處之後,立刻奔走了過去。

此時,王世充正在鄭國公府中踱步。王世充五十多歲,濃眉大眼,鷹鉤鼻,嘴脣厚實,下巴圓潤。他身材高大,足有七尺半。

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只因親父早死,母親改嫁,這才隨繼父姓王。

王世充雖然看起來很粗魯,但是爲人心細,狡猾多端,和他的相貌截然相反。他在開皇年間就因軍功升至兵部員外郎,楊堅死後,楊廣登基,王世充便開始鑽營,在江都扳倒了張衡從而得以上位,從此之後,靠着巴結楊廣平步青雲。

當然,王世充也有一定本事,他曾經參與平定楊玄感之變,在江淮平定叛賊多年,取得不小成績,後來與楊義臣等人在河北剿滅了豆子滷亢的格謙,殺死了河北第一巨盜張金稱,戰功赫赫。

正是因爲如此,楊廣在得到洛陽危機消息的時候,纔派他帶着兩萬精銳江淮戰士前去支援洛陽,對抗瓦崗李密。由於薛世雄在大霧中被竇建德擊敗,王世充得以統帥援助洛陽的精兵。

儘管在對抗李密的戰役中失敗,但對於洛陽朝廷來說,只有王世充才能守住洛陽。所以王世充雖然屢戰屢敗,卻依舊是洛陽朝廷的大紅人。

王世充此時心中擔憂,是因爲盧楚和元文都、皇甫無逸等人對他很是敵視。這其中的關係,一個原因是因爲他是胡人。盧楚出自於范陽盧氏,元文都出身於關隴貴族,皇甫無逸也是名門之後,所以他們對出身於西域的王世充很是敵對。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爲他掌握了洛陽的兵權,可以說是跺跺腳,洛陽都要抖一抖的角色。他們不願意將軍權旁落,所以一再彈劾王世充。儘管王世充有楊侗保護,但王世充仍然憂心忡忡。

楊侗年紀不大,很容易受到旁人控制,王世充是心狠手辣之人,自然不會讓人擺佈。其實他一直都在暗中策劃,但他帶來的江淮戰士幾乎陣亡殆盡,尤其是費青奴的戰死,讓王世充心痛萬分。

江淮戰士跟隨他多年,是他的根基,是他所控制的洛陽士兵不能比的。所以他扳倒盧楚、元文都等人的計劃一直擱淺。尤其是巴蜀的強勢崛起,讓野心勃勃的王世充有些猶豫,在沒有確定勝利之前,王世充永遠都會留一手,不想與大隋徹底決裂。

正在他思考的時候,兒子王玄應匆匆進來,道:“爹,有人求見。”

“是什麼人?”王世充問道。

王玄應壓低了聲音,道:“爹,他說他來自於蕭樑國!”

王世充揚起了眉毛,略略沉吟後,道:“帶他來書房找我!”

文士弘在門外踱步,當他接到王玄應答覆的時候,心中便十分肯定了,在來之前,他已經想好了說辭。隨着王玄應走了大約半炷香的功夫,便到了王世充的書房外。

“爹,他來了!”王玄應說道。

文士弘忙一拱手,道:“樑國使者見過鄭國公。”

王世充眯起眼睛看着文士弘,這是一個長的極瘦的書生,嘴脣很薄,兩頰消瘦,眼中卻閃動着精光,應該是一個能言善辯之人。王世充沉默着沒有說話,王玄應退了下去,書房裡只剩下了兩人。

“既然鄭國公不願見我,那麼我就告辭了!”片刻之後,文士弘說道。

“請,不送!”王世充說道。

文士弘忽然笑了,眼中露出輕蔑之色,冷哼一聲,道:“本來文某認爲閣下有着雄心壯志,但想不到卻是一個不識大體,看不清局勢之人。既然是這樣,合作也是枉然。告辭!”

王世充擡起頭,知道這是文士弘以退爲進之策,但自己剛纔何嘗也不是如此?他從文士弘的言語中聽出來此人不是盧楚、元文都等人派來的,便放下了一顆心,道:“文先生,王某是一介草莽,不識禮數,還望恕罪。”

“先生,請坐!”王世充非常誠懇地說道,爲文士弘倒上了一杯酪漿。

文士弘呵呵一笑,道:“鄭國公,剛纔文某失言,還望恕罪。”

王世充擺擺手,道:“不妨!”

兩人坐下,文士弘道:“鄭國公,我這次代表樑國前來,是爲了與洛陽結盟,雙方共同對抗巴蜀。”

“對抗巴蜀?”王世充忽然呵呵一笑,道:“文先生,洛陽與巴蜀都是大隋的國土,兩位君主又是親兄弟,爲何會動兵戈?”

文士弘端起酪漿喝了一口,慢慢地道:“正因爲是兄弟,纔會兵戈相見。”

第344章 跟蹤第424章 試探第59章 樂極生悲第1030章 進長安!!第65章 聲東擊西第289章 希望 絕望第652章 臭不要臉第271章 說服第424章 試探第431章 誰伏擊誰第700章 潛在的危險第329章 新的危機(下)第994章 李淵的辦法第199章 再戰淺水原(下)第912章 兵圍樑王府第454章 心懷鬼胎第495章 局勢第707章 絕人之路第166章 謠言第819章 北海郡第1018章 南柯一夢第346章 搏殺(下)第1013章 真真假假第66章 燒營第375章 激戰姑射山(上)第53章 夏王府第47章 突圍第263章 家事國事第214章 大雪第217章 說客第483章 是敵是友(下)第837章 詳情不如偶遇第241章 千鈞一髮第1020章 拼死一搏第898章 弘福寺第400章 水淹均陽(中)第729章 樂壽之戰(中)第384章 證據第447章 軟刀子第901章 毫無線索第76章 李世民的擔憂第483章 是敵是友(下)第458章 兵臨營外第288章 城破第904章 王世充買糧第514章 心事重重第887章 包餃子第279章 兵變第233章 生的希望第289章 希望 絕望第667章 國內城!第403章 山雨欲來第314章 絕殺第19章 拋磚引玉第531章 計將安出第267章 災星第65章 南柯一夢第956章 仇恨的目光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551章 南陽城!第315章 敲詐第904章 王世充買糧第908章 左右爲難第56章 江陵變故第911章 有人造反!第899章 團聚第420章 喜憂參半第512章 杜如晦的迷茫第86章 極好的消息第214章 大雪第674章 談判第314章 絕殺第945章 勸降第1031章 失盡民心第237章 包夾之勢第298章 太原與尋人(上)第86章 兄弟之誼第492章 恐嚇第887章 包餃子第122章 朝廷風波(上)第655章 計劃第731章 憤怒的劉黑闥第364章 兵敗如山(中)第132章 大興城守衛戰(上)第27章 奪城第453章 進城了第1010章 入冬第566章 秘密第37章 營前罵陣(下)第705章 生的希望?第1002章 撤退第27章 奪城第512章 杜如晦的迷茫第487章 各方博弈第21章 議事第90章 兵進潼關,收復大興!第1036章 房玄齡的計劃第443章 不好的消息第396章 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