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善後

隨着時間的推移,龍棲軍下屬各營、都、隊官兵,相繼歸來,基本都損失過半,有的甚至被滅了隊。

看到郭榮歸來的時候,劉承祐鬆了口氣。不過只領着不足二百第一軍下屬一營的士卒,營指揮歿於亂軍之中,被他接手,在最後的混亂之中,保全下來。

與郭榮共同而來的,還有一千多晉兵,並一部分丁壯,看起來,郭榮是深明劉承祐之意,並沒有接到命令,招撫晉兵的事情已然做在了前頭。

“殿下!”郭榮滿身的狼狽,朝劉承祐行了個禮,聲音有些沙啞,想來夜間也是喊破了嗓子。

“沒受傷吧?”劉承祐在郭榮身上打量了一圈,問道。

劉承祐基本已經將自昨夜起外放的情緒內斂起來,神色如平日裡一般波瀾不驚,不過語氣間的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謝殿下關心!”郭榮應道,隨即指着隨他而來的那些晉兵,低聲說道:“這些將士,都是石晉禁軍精銳,戰鬥力不俗,經昨夜一戰,已視您爲恩主,投效之意甚弄,只需善加安撫,便可以爲己用。他們有家小親戚隨軍者,多散於戰場,若能尋之,可收其心。戰場上,應該還有不少打散了的晉兵......”

聞言,劉承祐同樣小聲地回答道:“羅彥瓌已然收攏了一部分,我也已派人招撫。”

“殿下英明!”十分難得地,郭榮竟然也說了句恭維之辭:“末將歸來,見有不少燕軍,也在清理戰場,殿下務必當心!”

“無需多慮,孤已與燕軍將領達成一致意願,彼輩皆已表示順服!”劉承祐說道。

郭榮想了想說道:“燕兵根基多在幽燕、遼東,收之易,服之難。不過,如今已是無根之萍,無所依仗,倒還易掌握。但是,殿下不可不早作考慮!”

“此事,我心裡有數,日後再作區處!”稍作思慮,劉承祐點了下頭,爾後說道。

說着,劉承祐便召來馬全義與慕容延釗,讓二者負責,安置那些晉兵。

爾後,劉承祐看向郭榮身邊站着的一箇中年男人:“這位是?”

其人容貌魁偉,身高體長,八字長鬚,頗有氣度,只是眼下看起來很虛弱,身上簡單地披着一件長衫,有不少遮掩不住的傷痕,不似戰場受創,更像一個剛出囹圄的囚犯。

“殿下,這便是原磁州刺史,李轂,李惟珍公。”聞問,郭榮立刻介紹道:“此前襄助那磁州豪帥樑暉南下抗擊契丹,遼帝過滏陽之時,爲小人告發,被緝下獄,幾番拷問,傷痕累累,而堅貞不屈。及至此夜,亂軍中,爲義士所救,遭遇末將。晉軍之招撫,亦多奈其助。”

有點意外地看了看李轂,不管心頭作何想法,面上卻保持着風度,朝其拱着手:“原來是李使君當面,孤,這廂有禮了。公之英名,早有耳聞,心生嚮往!”

“殿下之威名,在下也是如雷貫耳,今日得見,果然少年英傑,龍姿鳳骨,天人之表啊!”李轂顯得很淡定,大概言發乎內心,明明是吹捧之言,卻沒讓劉承祐感到一點諂媚之意。

商業互吹了一陣,劉承祐立刻讓李崇矩安排二人前去歇息,他卻是看出來了,郭榮與李轂的狀態都不好,李轂還有重傷在身,幾乎是強撐着的,眼下最需要的便是好好些休整。

而劉承祐,雖然不斷有睏意與疲憊襲向他,但隨着各方面的利好消息傳回,使得他始終保持着微弱的亢奮。

沒有過多久,劉承祐心中默默掛念着的向訓也歸來了,與爲數不多的第二、三兩軍一道,立刻帶人迎了上去,劉承祐心中一直記掛着此二軍的情況,最後的那場衝鋒之中,完全是不惜傷亡,以命搏命,才得突入遼營,成爲壓垮契丹中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都不用細看,便知這兩軍的狀況,十分不妙,傷兵累累,幾乎每個人身上都帶着傷。招呼着人安置,簡單地問了問,結果讓劉承祐心情直線下沉。

昨夜隨兩名指揮使衝營的那些將士,傷亡足有六七成,餘者,哪怕加上劉承祐這邊聚攏的兩軍散落士卒,恐怕總計也就一千出頭。

要知道,在南下以來,龍棲軍有過幾次擴軍,第二、三兩軍的兵力已然超過三千之數,這一仗,直接打沒了三又其二。

“遼軍敗退之後,在亂戰波及下,將士們也都被衝散了。卑職與孫指揮,竭盡全力,收攏了一部分弟兄,朝南殺出了一條血路。”向訓雙目有些發紅,對劉承祐敘說道:“第三軍的王指揮使,在攻寨之時,身先士卒,爲流矢量穿心而亡,天亮後在屍堆中才找出其遺體。”

“孫指揮使,執刀在前,斬殺二十餘名契丹胡虜,戰刀砍至捲刃,身被數創,直至昏迷。失去意識前,仍高呼‘殺胡’。其內侄孫含,率部下力扛數倍之敵,下腹被刺,肚爛腸出,盤腸而陣斬一名契丹守營將領,最終爲亂箭射殺......”

聽完向訓的稟報,劉承祐沉默了,自閉的那種。

一直以來,被劉承祐當作心腹之軍的,只有馬全義組建的第一軍,而第一軍,南下以來承擔了各種任務,也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但這一戰,第二、三兩軍的表現,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而一直不怎麼被他看得上,且因時不時地口出怨言甚至頂撞質疑,而導致劉承祐厭惡的兩名指揮使,也頭一次刷新了劉承祐的感官。

事實上,自昨夜孫立帶人毫不猶豫地執行他的命令之時,他心裡便已然很意外了。至於其侄孫含,前番因與楊業爭功,還被責罰了一番,上了劉承祐的黑名單,但在戰場上,在最艱難的時刻,竟然剛勇如斯。

想到這叔侄二人,一死一重傷,一絲絲複雜的感觸涌上心頭。劉承祐不禁回想起,當初在整飭龍棲軍時,劉知遠便給他提過。在戰場上,有的老卒,是可以將性命交給他的......

劉壓下心頭那點波瀾,劉承祐緩緩地走到仍舊昏迷地躺在擔架上孫立邊上,盯着那張染着血污的蒼白麪孔,注視良久,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劉承祐擡指,嚴厲地吩咐道:“一定,一定將孫指揮使救活!”

“傳令,將所有陣亡將士的屍身,給孤找出來!”背手再度南望,凝視了好一會兒,劉承祐一擡手,又嚴肅地吩咐道。

紛紛擾擾,折騰了許久,方纔將一片混亂的場面理清。北邊的營地也不斷擴充,甚至觸及欒城西北部的那一大片密林。在偌大的營地中,有不少尋到親眷相擁而泣的畫面,然而更多的,還是生離死別......

在清理戰場的過程中,同樣再起波瀾,不管是燕兵、晉兵,還是那些勞役,都發生了爭搶互毆。畢竟,契丹人留下的財貨太多了,只需站在河灘上,由南向北,隨便跑幾步,總能發現點好東西。

所幸,劉承祐早有預見,提前知會了那些將領,自己派兵彈壓的同時,也不斷宣告允諾,化解騷動。

當然,忙得焦頭爛額的同時,劉承祐仍不忘派有所休整的韓通率麾下北上,探查遼軍的情況。雖然可能性不大,但不得不提防其殺個回馬槍,畢竟北撤的契丹軍隊數量可不少。

劉承祐不斷地暗示自己,切莫得意忘形。

第1708章 格局第108 狀元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第48章 處處矛盾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52章 聯姻第491章 區區九品,亦敢通天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53章 遁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87章 北疆流犯世宗篇47 封禪第120章 折家第336章 橐相第92章 定州事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21章 大朝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129章 叔父第48章 耿崇美第340章 定論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98章 封禪之議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750章 《桃蘭賦》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345章 剝削者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369章 找上門來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6章 先安排着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65章 選擇第106章 誘惑第396章 天花板第92章 定州事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2章 如此安慰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165章 舊邸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43章 接見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365章 看衰第47章 應對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8章 巡視第14章 大論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08章 先取許軍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8章 封疆大吏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24章 辭表第93章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