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欒城之戰(完)

夏季天亮得早,剛入卯初時分,天就已矇矇亮,縷縷晨曦播灑而下,似有消除暴戾,寧神靜氣的作用。

血腥與殺戮的刺激,能一時矇蔽人的心志,但終究難以長久,在遼軍這個“燈塔”一般的目標退去,瘋狂過後,紛亂漸止......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最疲憊的時間,歇斯底里地發泄過後,再剛強的人都得軟化,進入賢者模式。

沒了黑夜的遮掩,洨水之畔的景象,露出了真容,屍橫十數裡,血染灘塗,河水爲之浸紅。刀兵交擊的廝殺聲已然平息,風聲也不再那般猛烈,代之的,是一陣陣淒涼而悲慼的哭聲。

死傷的人,太多了。尤其是,那些被擄的晉臣、降卒家屬,強徵的民壯,這些人的生死安危是最沒有保障的......

劉承祐領軍,也是到了天亮,才鬆了口氣,不過精神仍舊緊繃着,轉移到遼營西北部的一片還算乾淨的營地中,暫作休整。

一夜爆肝,行軍、突襲、戰鬥下來,早已是身心俱疲,乏累似潮水一般涌了上來,但一點也不敢放鬆,強行壓制着身體本能的困頓,劉承祐巡視撫慰軍士,尤其是那些受傷的士卒。

真正被劉承祐集結起來的龍棲軍士,只有不到四千人,各軍都有,以第一、四兩軍爲主,餘者,盡數失陷在亂兵之中。

劉承祐身邊,也只有張彥威、馬全義、慕容延釗這三名軍指揮使以上的龍棲軍將還在。張彥威受了傷,疼得齜牙咧嘴的,不過嘴角掛着笑容;馬全義也一樣,身被好幾處創傷,神色倒也還平靜;至於慕容延釗,倒沒受什麼傷,但也是一身狼狽。

天亮後,只有韓通率着一部分追擊契丹人的馬軍歸建。龍棲軍,基本都打散了。

凝染着血跡的高牙大纛下,劉承祐隨意地坐在一面土坡上,問道:“還有多少人沒回來?”

“各軍各營,半數以上!”簡單地點檢過後,慕容延釗向劉承祐稟報道,聲音低沉:“第一、四軍各歸兩營,二、三軍僅歸一營,兩軍指揮使皆未歸來,郭將軍、向參軍沒有蹤跡,羅將軍也無消息,恐怕都陷在亂軍之中了。至於傷亡戰損,還需查檢統計,暫無確數......”

聞言,劉承祐沉默了,望向南面血腥瀰漫處,心情很是沉重。都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兩軍指揮使、郭榮、向訓、羅彥瓌,更遑論其他的中下級軍官,若是這些人全都身喪亂軍之中,那他這龍棲軍可就基本廢了.....

“讓韓通,去欒城徵調些民壯,廚役與女婦,取水砍柴,埋鍋造飯。繼續救治傷員,讓將士們休憩片刻,儘快恢復體力,然後給我搜救!”沉吟幾許,劉承祐指着南邊,嚴肅地吩咐着。

“是!”

昨夜的大變亂,欒縣城中的百姓,也是整夜難眠,憂懼難安。韓通帶人去徵調民力,很輕鬆。至於糧食、柴火、甚至酒肉,遼營裡多的是,雖然被焚燬不少,但餘留下來的,仍舊是一個巨大的數目。

視線仍舊投在南面,注視着那一大片與朝霞交相輝映的血色,目光一時有些悽迷,劉承祐的雙眼佈滿了血絲,耳邊隱約又響起了“殺胡虜”、“殺契丹”之類的嘶吼聲。

已然疲憊到了極點,精神只稍一放鬆,劉承祐便有種躺下酣睡一場的衝動,上下眼皮直打架,身體都有些飄。他這既勞心又勞力的,實在有些熬不住,不留力地掐着大腿,用疼痛抑制住那強烈的睏倦,劉承祐站了起來。

察覺到劉承祐的狀態,仍舊侍衛在側的李崇矩開口了:“殿下,您先睡一會兒吧。”

直接搖了搖頭,他知道,以自己此時的狀態,一躺下,不睡個暢快,是不會起身的。擺了擺手,當前走着,說道:“不了,還沒到放鬆的時刻,陪我再去巡察一圈。”

周遭,大量的將士已經躺下了,枕刀而眠,呼嚕聲,此起彼伏的。

足足兩個時辰之後,龍棲軍士方纔有所恢復,雖然仍舊疲憊不堪,但總歸回復了不少精力。用水進食之後,開始散開,打掃起戰場。在這段時間內,陸陸續續的,也有其餘失陷的士卒,在大小長官的率領下歸來。都是百戰之士,鮮血染衿袍。

在龍棲軍整頓的同時,自殺戮中活下來的燕兵、晉軍、還有那些青壯,也都各自聚在一起,相互之間,難免有些戒備。當然,遇到那些還活着的契丹人,都會順手結果其性命。

對於燕兵,劉承祐直接命令此前在潞州收服的燕人軍官,前往聯絡召撫,效果也還不錯。那些燕人叛了契丹,正處彷徨,無所依處,面對劉承祐的善意,很是乾脆得接受了,暫表臣服。

龍棲軍,怎麼都是戰勝之師,以一軍之力擊破契丹十幾萬精銳,作爲勝利者,完全打出了軍威,使得燕兵順服。爲表重視,劉承祐還親自前往,約見那些燕將,一番推心置腹的商談允諾,服其衆。很快,剩下的燕兵,也開始配合起龍棲軍,清理起戰場,扶危救亡。

而在那些燕將中,有一人表現得十分和善,直接向劉承祐表示投靠之意。其人名叫李筠,原本是後晉禁軍控鶴指揮使,契丹入汴之後,趙延壽聞其勇武,將他收入帳下聽命。

對此人的投效,劉承祐欣然納之,在此時的局面下,這樣的積極分子,是有助於和諧穩定的。與之聊了聊,得知他也是太原人,也可以理解其投誠的意願爲何那麼足了。

因爲李筠有過禁軍將領的資歷,劉承祐當即拍板,委任他爲行營招撫使,負責前往招撫那些流散的晉軍降卒。而這些降卒,對龍棲軍的招撫,明顯親切多了,畢竟自己人,劉承祐這邊也是還打着“晉軍”的旗號的。

而羅彥瓌那邊,已然很自覺地提前聚攏起一部分降卒,朝劉承祐這邊靠攏而來。

在南面,也有龍棲軍士,受命組織起那些殘存的晉臣、丁壯、老弱婦孺。一時間,遼營廢墟上,到處都活躍着龍棲軍士的身影,原本的一片死地,增添了幾分活氣。

於劉承祐而言,仗雖然打贏了,但善後的事情,更加冗雜、麻煩。

————————

PS:欒城這一戰,算是寫完了,掛看起來是開得有些大,因爲過程中掐掉了很多原本準備寫的細節,但就算這樣,感覺還是水得太多,不夠簡練,湊合着吧。

另外,百度了一下,說李筠初名李榮,因避諱柴榮改名,按照時間點,此時應該叫李榮纔是。不過查了查宋史和東都事略,好像都沒交代這一條,也懶得去找出處在哪裡了,所以還是寫“李筠”,這個名字辨識度應該強一些。

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48章 耿崇美第69章 東出太行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39章 連夜南進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55章 燕王病故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199章 出宮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94章 善後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81章 廝殺漢第88章 秋後算賬(續)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71章 六合堤上第83章 抉擇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76章 處置決議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章 父母兄弟第80章 京觀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74章 厚葬之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240章 南口大戰9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134章 回府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338章 爭執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20章 威臨荊南第96章 言官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357章 國滅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37章 回鶻使者第387章 就國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474章 補漏匠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370章 其志甚堅第16章 態度迥異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12章 兄弟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186章 賜死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85章 浮雕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20章 折家第130章 陳橋第5章 惡劣的處境第236章 母、妻、子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398章 虞美人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89章 談話第3章 不宜擴大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314章 還京第375章 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