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

相較於雁門關漢軍享受着勝利的喜悅,作爲失敗者,遼軍只有用狼狽來形容了,而最狼狽的,自然要屬帶領部下走向失敗的耶律敵烈了。

雖然漢軍並沒有窮追猛打,耶律敵烈仍舊率領敗軍,一路直退到東北方向的金城縣,這也是他此番南下的進軍基地,方纔有喘息之機。

在金城縣稍事休整,初步戰損很快就統計出來了,不算“漢卒”,士卒損失在1700人左右,至於軍械、旗甲、馬匹、糧秣,要更多,隨軍的牲畜一概留給了漢軍。唯一值得幸運的是,皮室軍的損傷不大,傷亡只有不到兩百。

至於附從的“漢卒”,損傷則要用慘重來形容了,被充當炮灰攻陣,耶律敵烈又斬殺了約700人肅威,漢軍的主要追擊對象還是他們,再加上攻陣的損失,最終回到金城縣的,只有不到800人。並且怨氣甚衆,在戰場上時,被耶律敵烈所懾,逃到金城,很多人看向耶律敵烈這個敗軍之將目光也不善了。

當然,對於耶律敵烈而言,綿羊的目光再是兇惡,也不足以讓猛虎感到畏懼,他顧不得也沒有心思去安撫那些僞軍。

而回到金城後,冷靜下來,懊悔的情緒充斥在他腦中,他才反應過來,雖敗於漢軍,但他手中擁有的實力,仍優於漢軍,否則漢軍何以追殺一陣就主動放棄了,正是忌憚他剩餘的實力。

如果當時脫離接觸後,能以最快的速度整軍,重新殺回去,漢軍大勝之下,必然鬆懈,他也可扭轉敗局。

然而,那等時候,只顧着北逃,脫離戰場,意圖減少損失,也沒人提醒他。當然,倘若耶律敵烈臨陣之間,有那等智略、魄力以及對戰機的把握,那麼就得恭喜遼國了,又得這麼一位宗室名將。

不過,哪怕馬後炮般的總結,耶律敵烈仍舊想得不夠多,比如當時的情況,軍騎敗走急,有誰願意陪他再殺回去,況且,漢軍當真放鬆了嗎?

對於此敗,耶律敵烈是相當地不服氣,被楊業這麼個“無名”漢將,以寡敵衆而擊敗,更令他羞怒不已。

同遭敗績的其他契丹軍將,士氣難免跌落,作爲鎮戍南面的部卒,他們中間有不少人,是同楊業有過交流的,知道那是個不好對付的硬茬,這一仗,再度證明了此點。自此以後,畏漢倒不至於,但是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想要從雁門這邊入侵河東,沒有足夠的實力與決心,就不要妄想了。

就如北方漢人軍民,對於塞外的遼國抱有一定的怨氣與仇恨,契丹人又何嘗不是。自大漢立國以來,他們也有十多年沒有取得過一場值得稱讚的勝利。

當年,耶律德光興舉國之力南下攻晉,雖然一度同晉軍打得很艱苦,但最終的勝利是他們,成功滅晉並橫掃河北、中原,漢境臣服。

但是,又得提起欒城之戰了,對於契丹而言,那當真是國殤,自那以後,國力大損,民困兵疲,還內亂不斷,一直到耶律璟上位的這些年,採取休養生息,調和矛盾國策,這纔有所好轉......

對此,年輕的耶律敵烈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但那種舉國都有的情緒,他還是受到感染的。

於耶律敵烈而言,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個問題,並不服輸,還想在休整過後,再度南下與楊業較勁。結果當然是被耶律撒給諫阻了,固執與爭,硬是不同意,最終還是來自雲中遼帝耶律璟的一封詔命,平息爭端的同時,也停止了耶律敵烈的軍事冒險。

卻是耶律璟得知了耶律敵烈的敗績,直接命二人佈置好防禦,回雲中述職。面對遼帝的命令,耶律敵烈也不敢直接反對,乖乖地回去了。

“安平王與詳穩衙前跪拜求見!”雲中城中,近侍小心中帶着畏懼,向正研究着遼國南面州縣地圖的耶律璟。

這段時間,耶律璟一直待在雲中城內,覺少睡了,酒少喝了,也不出城打獵了。自從幽州被趙延壽復奪後,雲中城成爲了遼國南邊最大的城池,在耶律撻烈的治理下,也算安定,貿易繁榮,百貨雲集,手工業也取得了不小的發展。

“讓他們進來吧!”耶律璟幾乎只動了下眼皮,吩咐道。

很快,耶律敵烈二人入內,見到遼帝,直接匍匐倒地,口中請罪。但迎着耶律璟審視的目光,耶律撒給是一片惶恐,覺得有負所託,耶律敵烈則是羞臊居多。

“損了多少將士?”耶律璟平靜地問耶律敵烈。

“部卒傷亡兩千餘衆!”耶律敵烈答道。

“那些‘漢卒’的傷亡就不算了嗎?”耶律璟當即斥道。

此時的耶律璟,全然沒有平日裡散漫無害,表情威嚴,銳利的目光幾乎直扎其心底,原本還保持着一定驕傲心態的耶律敵烈頓時萎了下來。

“斬殺了多少敵軍?”耶律璟又問。

耶律敵烈悶頭不答,還是耶律撒給小心地稟道:“回陛下,漢軍的傷亡,當在一千上下!”

聽他這麼說,耶律璟的目光方平和了些許,至少沒撒謊,否則,他要直接下令將之拉出去斬殺了。對於百草口一戰細節情況,這兩日多下來,耶律璟當然是早早地調查清楚了。

“你起來吧!”耶律璟指着耶律撒給,說道:“此戰,賴你奮力,及時止住敗勢,減少軍卒損失,做得不錯!賜金帛50,牛羊各50頭,良馬10匹!”

聞言,耶律撒給愣住了,他從徵南下,跟着耶律敵烈打了個敗仗,自認當被問罪,結果卻是受賞,這可太出他意料的。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朝着遼帝納頭再拜,語氣感動地道:“末將拜謝陛下!”

若是換個聰明點的將領,或許會拒絕,並說一句,敗軍之將,不敢受賞。但遼國的將領們,少有這種覺悟的人,皇帝既然賞了,那便大方地接受謝恩。

對於耶律撒給的受賞,耶律敵烈也很是意外,人也是愣愣,沒有搞清其中干係。南下的主副將,副將受賞,那戰敗的鍋誰來背,也算明瞭了。

“說說吧,這一仗怎麼打的?”耶律璟轉向耶律敵烈,語氣又嚴肅起來。

耶律敵烈的意氣消沉了些,仔細將南下後的作爲以及對陣交鋒的情況講了一遍,有耶律撒給在旁補充,倒讓耶律璟從主將的角度瞭解了一番。

待聽完二人講述,耶律璟不由看向一旁的南院大王耶律撻烈,感慨道:“如你所言,那楊業,真是一員大將啊!”

“這一戰,僥倖讓他勝了,下一次,我定能勝他!”提到楊業,耶律敵烈人心裡憋着的一股氣冒上來了,咬牙道。

聽其言,觀其狀,耶律璟終於怒了,大聲道:“敗了就是敗了,不思汲取教訓,反而逞口舌之利,如何能是其對手!”

“我......”耶律敵烈張嘴還欲反駁。

被耶律璟一通痛罵:“南下之前,我是怎麼交代你的,你又記住了多少?這一戰,本可避免,即便接戰,也可減少損失,若非你驕愎,何以如此結果?”

見皇兄真的怒了,耶律敵烈再不敢犟嘴了,喏喏不言,最終低下頭,像只鬥敗的公雞。

看他那副消沉的模樣,耶律璟沉下聲來,道:“你此番敗績,罪責難逃,去領30鞭子,暫時剝奪一切職銜,保留爵位,好好反省去吧。收起你的傲氣,多讀幾本兵書,連人家的兵法軍陣都不懂,如何擊敗漢軍!”

耶律璟的這番處置,並不算嚴厲,就看耶律敵烈自己如何想了。

待二者退下之後,南院大王耶律撻烈忍不住對遼帝道:“陛下,安平王此戰的表現,也是有可取之處的,戰意高昂,殺伐果斷,他畢竟年輕,多加打磨,將來也能成爲大遼一名大將啊!”

事實上,綜耶律敵烈南下的整體表現來看,並沒有太大的錯漏,一舉一動,臨陣判斷,也都是有根據的。至於爲什麼失敗,還在於定襄軍硬實力的體現,其中的關鍵,則是楊業,沒有那等勇略與膽魄,漢軍也勝不了。

“但終究是敗了!”耶律璟說道:“倘若派你前去,斷不至有此敗!”

耶律撻烈則應道:“陛下,倘若臣領軍,縱使不敗,也難以勝過楊業,奪取雁門關!”

聽他這麼說,耶律璟沉默了一下,面容恢復了平靜,沉聲說道:“此次交鋒,卻也不是一無所得,漢軍的戰力,只怕還要超出我們的預計!一個楊業,一支定襄軍,就如此難纏,更遑論南朝那些常年征戰的漢軍精銳了!”

聽其言,耶律撻烈卻搖了搖頭,對遼帝說:“陛下,臣以爲,一個楊業不能代表所有漢將,一支定襄軍也不能代表所有漢軍!雁門此敗,更多的原因,還在於雁門敵情的特殊性,將領勇略,兵卒操練多年,而我軍實事起倉促,安平王年輕氣盛......

臣以爲,陛下可重視此敗,卻也不必因一小敗而過於高看漢軍!”

“卿這話中肯!”經過耶律撻烈這麼一開導,耶律璟略顯沉重的心情果然有所好轉。

“此戰的善後事宜,就有勞你去安排了!”在堂間走了幾步,耶律璟衝耶律撻烈吩咐道:“契丹部族之中,傷亡的將士,優加撫卹。有斬殺漢軍的,論功行賞,無戰績者,什長以上,皆降一級!皮室軍,朕另有處置!”

“陛下賞罰分明,臣佩服!”耶律撻烈應道。

耶律璟則還有話說:“對於那些‘漢卒’,根據此戰表現,全部擢升1到3級,各給糧布!”

聽其言,耶律撻烈微感訝異,但表情間,不免讚許:“陛下這是要施恩於這些漢人啊!”

耶律璟則感慨道:“巴速堇此番行爲太過,那樣只會激起漢卒們的厭惡與反抗,並不利於人心的鞏固。大遼治下,州縣不少,漢民更以數十萬計,這些人歸治最短的都有十多年了,這些人,如果羣起反抗,則大遼不安,而如果能使之真正爲我所用,則大利於國!”

“陛下英明!”

耶律撻烈算是遼國的貴族大臣中,比較理性的了,能夠對治下諸族百姓提供一定的公平。而遼帝繼位以來,實則表現出了一定對“漢”的厭惡,到此刻,他方有所體會,皇帝內心裡,實則對於治下漢人問題還是很重視的。

不過,想要徹底收服遼境的內的漢民,做到胡漢並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遼帝一人,並不能代表整個契丹的意志,而契丹的貴族大臣中,似耶律撻烈這樣理性的大臣又太少了。

更重要的,隨着南方的大漢越來越強大,並對遼國造成威脅,同文同種的親和力,可比契丹人要親切多了。不過,那仍需要一個名爲“利益”的前提。

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283章 降將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483章 南巡第4章 西南事務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54章 病虎獠牙第45章 治安第167章彈冠相慶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6章 軍中俊才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330章 小市民第180章 過鄴都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18章 商賈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6章 進士樓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章 何謂開寶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28章 澧陽之戰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133章 面聖第340章 定論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45章 了結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53章 有詩云第186章 嘴銜蜜糖第9章 公府密議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41章 劉信遭貶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問題第347章 談話完結感言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52章 聯姻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195章 楊邠案(3)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21章 大朝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33章 納了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