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睡仙

劉承祐灼灼目光中滿懷殷切,但其樣態,分明另含深意。陳摶老道仍舊處之泰然,面態似乎絲毫不受寒冬所侵,和煦的笑容仍舊掛在臉上。

在天子的注視下,老道以一種看穿一切的語氣,悠然道:“陛下太過高看貧道了,貧道不過一凡俗老子,一雙肉眼,豈能識仙辨緣,更不敢斷言人皇之資。”

見老道迴避,劉承祐玩味地追問:“聽道長的意思,朕是無尋仙覓道之資了?”

聞言,這老道忽施一禮,平靜地看着劉承祐:“陛下欲得長生乎?”

劉承祐先是意外,爾後“興致”愈高,目光冷淡了幾分,晏晏一笑:“道長可有長生之法可傳?”

慢慢地搖着頭,老道很坦然而簡潔地答道:“貧道既不得天機,又不得吐納養生之法,實無方術可傳。”

“聞道長服氣辟穀歷二十餘載,但日飲酒數杯,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這些,豈非神仙之術?”劉承祐好奇發問。

“臣雖愛睡,然鄉里訛傳,陛下慧眼,當明辯之!”

對陳摶的實誠,劉承祐滿意了,微微舒一口氣,也不再做試探之類的無謂動作了,主要是面對老道那雙洞察世事的眼睛,他感覺自己的表現分顯多餘。

頓了下,劉承祐肅容對陳摶道:“修仙覓長生,對此飄渺高遠之事,朕志不在,自是不抱奢求。然長生縱不可得,長命或以難求。這延年益壽之法,想必道長有所心得吧,還望不吝賜教。”

可以說,陳摶這道士,完全滿足了劉承祐對於“修道者”腦補的形象。而對於他的養生之法,尤其感興趣,這可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效果,他本人就在面前。

老道終於向劉承祐投以意外的的目光,或許是以其理性,又或者以其“坦誠”。想了想,陳摶道:“陛下乃人主,肩負天下,修帝王之道。貧道之法,清心寡慾,餐風露宿,恐怕不適合陛下。”

劉承祐道:“無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長之法,或可佐朕帝王之道。”

兩個人,搞得挺像做談論道。

“陛下富有春秋......”

“總會老的,健體養生之道,不怕早!”劉承祐頭一次打斷陳摶。

見狀,老道表情終於有了一絲變化,嘴角微微抽搐了下,打量着劉承祐,他有些摸不準,這個少年天子,分明很理智,年紀雖小,爲何對養生之法如此鍾愛。

猶豫了下,陳摶自袍中,掏出了一本古舊的冊子,道:“這是貧道閒來所撰《指玄八十一章》,上有述導養還丹之法,或許對陛下有所裨益。”

張德鈞立刻機靈地上前接過,稍作檢查,十分慎重地呈遞給劉承祐。掃了一眼,冊頁無名,並不厚,翻開稍微閱覽了一下,看不懂。

“多謝道長贈書,朕必細細研讀。”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老道泰然有度。

而劉承祐心裡,並沒有獲得“寶書”的驚喜,他問法與陳摶,更多的是抱着一種好奇與嘗試的心理。就如老道所言,他所行之法,並不適合他的“帝王之道”。

養生之法,既樸素又複雜,然而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難。劉承祐這個世俗皇帝,處亂世國困之際,若想要仿陳摶之道,基本上癡心妄想。這一點,劉承祐自個兒心裡,實則也清楚。

“對了,嘗聞道長有點石成金之術。”收起書冊,劉承祐又直勾勾地盯着陳摶。

老道嘴角又抽了一下,拱手慨然道:“陛下乃四海之主,當以致治爲念,奈何留念黃白之事?以陛下之英明,豈以之當真?”

“黃白之物,也事關國計民生,朕近來深爲之惱。”劉承祐頓時一擺手:“頑石之質,自難成真金。然石若含金銀銅鐵之精華,道長手中難道沒有點化之術?”

這下,陳摶明白天子的意思了,說道:“陛下若欲煉化之法,貧道實不長於此道。”

見其狀不似作僞,劉承祐也不深究,左右他也只是隨口一問。反而從其應答,劉承祐感覺,這老道不是個“神棍”,一切都顯得很坦誠,不愧是“得道仙師”。

“朕召道長進宮,是爲闡道講法。朕對道長所修,亦頗爲敬慕,但側耳傾聽!”東拉西扯過後,劉承祐終於提到正題,朝陳摶做出個請的手勢。

老道面態如常,說道:“貧道喜讀《易》,經年以來,倒偶有所得。”

“且試講之。”劉承祐做出一副專注的表情。

在天子“鼓勵”的目光下,陳摶悠悠道來:“易者大易也,大易未見氣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日易......”

事實證明,對於那些高深的道學思想,劉承祐並沒有理解的天分,或者說耐性不足。認真地聽了片刻的功夫,注意力便不集中了,開始考慮起禁軍、錢賦、藩鎮、邊防這類他更感興趣的事務。只是爲免失禮,劉承祐面上,仍舊繃着。

陳摶老道對劉承祐的變化,自然覺察到了,卡在約兩刻鐘的時間,主動停下,起身恭謹道:“陛下國事繁忙,貧道不當多擾,這便告退了!”

聞聲,劉承祐立刻回過了神,閃過那麼一絲尷尬,不過影響不大,睜着眼說瞎話:“聽道長講法,如沐春風,如浴甘霖,朕深感天地之廣遠,大道之無窮......”

“與道長相談,朕所獲匪淺,欲留之於朝,時時答疑解惑。”劉承祐說道:“這樣,朕以道長爲翰林院學士,備聽待詔......”

面對劉承祐的封賞,老道慢悠悠地搖了幾下頭,以一種真誠的語氣說:“陛下,貧道山野之人,於時無用,非入世之材,不敢在朝,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眉頭稍微褶皺了下,不過但感老道平穩語氣中的堅決,劉承祐也不“爲難”他:“如此,那可真是可惜了。唔......道長隱居華山,朕將少華山賜與你,以作洞府,另賜號希夷!”

陳摶難免愕然,但是很快恢復平和,一副不以物喜的樣子。不過面對劉承祐的恩賞,倒未拒絕,悠然一禮:“謝陛下。”

雖爲以金銀寶器之類的物質去腐化老道,但只一名一山,便足表天子的看重與恩遇。當然,對於劉承祐的某些心思,陳摶大概也猜得到,畢竟,滅佛抑佛的徵兆,已經十分明顯了,地方的將吏,對於各自治下佛寺廟庵的調查監視,已經不加收斂了,其中,尤以洛陽史弘肇爲甚。

見老道不再拒絕,劉承祐再度滿意地點了下頭,說道:“太后聞道長此來,也是十分欣喜,意欲接見,可往仁明殿一敘。”

給陳摶佈置了一個任務,老道也未拒絕。

第330章 小市民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379章 詔書下達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201章 捐資第73章 解決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5章 李史合謀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8章 巡視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6章 態度迥異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124章 辭表第134章 東路軍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12章 河東之患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170章 御宴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4章 中原易主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1章 乾祐滅佛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40章 開拓之志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世宗篇50 花落誰家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269章 愛將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455章 見聞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37章 覆滅在即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62章 難得遲疑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46章 驕將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336章 怪圈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39章 南口大戰8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12章 中宮虛懸,趙普索權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73章 西北隱患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14章 大論第457章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