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共治時代

第1716章 共治時代

冬至日剛過,這個冬季最重要的節日,比起往年,多了幾許沉悶,原因自然是榆林叛亂,當然,僅僅針對於朝廷上層,或者說政事堂以及與平叛事宜相關的部門職官,忙碌之下,節日也沒什麼滋味了。

至於那些中下層階級,日子照過,歌照唱,舞照跳,榆林叛亂的消息朝廷雖然有所控制,但終究難免傳揚出去,但要說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實在還看不出來。

至少對東京士民而言,就更事不關己了,榆林太遠,即便亂了,還能蔓延到東京來嗎?何況,這些年,從南至北,叛賊動亂何嘗少過,又有哪一次成功過,這一次,頂多是鬧騰得劇烈些,遲早爲朝廷所平。

三十多的時間,由亂而治,“大漢”二字早已深入人心,不只是建立了百姓對當今天下朝廷的認同,也建立了足夠強大的信心。

更何況,在劉皇帝還當國之時,誰也不會認爲世上有大漢這艘巨輪闖不過的風浪。當然,天子腳下,市井之間也不可能完全無動於衷,難免生出些傳言,但多作爲調侃的談資。

各酒樓書館中,那些說書人,也難免談及此事,不過都很識趣地按照宣慰司官報發文的中心思想來,痛斥榆林叛賊,同時對党項、對拓跋李氏進行一定的抹黑普及,去年那場對李氏的族滅,更拿出來鞭屍,顯得津津樂道。

“趙王此事辦得不錯,榆林叛賊自當堅決剷除,卻也不當一概而論,對於那些逃難的普通百姓,應當加以甄別,予以救助!”政事堂內傳出太子劉暘爽朗的笑聲,話語中滿是對趙王劉昉的讚許。

放下手中由趙王劉昉提交上來的榆林難民處置辦法,劉暘臉上露出的是許久不曾見過的釋然的笑容,顯然,對於劉昉的救民舉措,他是打心底認可,並且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

“不過,根據各地輿情彙報來看,關內地方官府,對於趙王此議,多有排斥!”趙匡義站在一旁,平靜地向劉暘彙報道。

而一聞此言,劉暘表情立時便沉了下來,頓了下,發作道:“有些人,實在可惡!想來,他們甚至拿朝廷的剿賊策略,來做推搪的理由吧!”

趙匡義面無表情,應道:“殿下明鑑!”

沉默了下,劉暘擡頭看向趙匡義:“此事,趙相以爲如何?”

趙普去職之後,政事堂的人員並沒有太明顯變動,人還是那些人,但在平靜的表面下,那些深刻的變動確實難以避免的。

一個接近二十年的宰相卸任,會給朝廷中樞造成怎樣的影響,僅衝着這個年限,就該給個尊重。之所以能夠平穩過渡,一是劉皇帝在上邊盯着,二是太子在中間看着,三則是下邊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所預料。

不得不說,榆林亂事正酣,朝廷中樞卻發生了巨大的權力變動,還是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的。至少,有一大波官僚,在上面沒了趙普之後,竟有些不習慣,甚至造成了一些政務處置的遲誤。

當然,官僚們的適應能力是極強的,短暫的混亂之後,一切又迅速回到正軌,朝廷的各項典章制度還是很完善的,人的因素固然很重要,但規矩同樣重要,如今的大漢,也不會因爲少了任何一個人,就出現大問題,嗯,劉皇帝與太子例外。

同時,趙普的去職,也不僅僅干係到他本身,還代表着他那一派的政治勢力也將受到影響,他二十年積攢政治資源也相應地發生着不爲人知的變化。

說得大點,甚至能影響到整個庶族政治階級的利益,畢竟,在過去的二十年,在對勳貴的限制與打壓上,趙普可是被放在臺面上的一面旗幟。

而在趙普離任的之後,也讓朝廷內部太多人,包括勳貴與官僚,同時看到了更多的機會,蛋糕就這麼大,過去趙普強勢,又有皇帝與太子的支持,自然享用不盡。

如今,人走茶涼,影響固然還在,但逐漸減弱,是必然的趨勢。都是食肉的饕餮,也該輪到其他人了。

在這一個多月間,政事堂的氛圍也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碧海起波瀾,靜潭生漣漪,很關鍵的一點,趙普之後,誰能繼之?

首相的位置,誰不想做?至少太子劉暘就知道,眼前的趙匡義就十分渴求這個位置,趙普在時,衆臣蟄伏,盧多遜死後,更無人敢亮明旗幟與之作對。

但是,時代變了,劉皇帝把一座大山搬開了,死水也能起微瀾,更何況是朝廷這種是非之地。

關於新首相的人選,劉暘不可能不關注,甚至做些考慮,爲此還直接詢問過劉皇帝的意見。而劉皇帝的回答,卻有些耐人尋味。

劉皇帝的原話是:趙普只有一個,大漢也不需要一個新的趙普,你也不需要。

劉暘若有所得,但初時仍舊不解,但在蕭妃的幫忙分析下,方纔慢慢回過味來。經過輝煌卻頗不平靜的開寶二十載之後,不論是劉皇帝還是朝廷,都已經不需要一個趙普式的權相了,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權久必生比弊端,劉皇帝也老了,他在能壓得住,他若不在,劉暘也尚可,但劉暘之後呢,那一切就未知了。

因此,趙普的治政,只能成爲一種特例,趙普之後,絕不容許再出現一位,這甚至是可以寫入宗法皇典的。

當然,宰相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劉皇帝也不會像朱老八那樣因噎廢食,徹底廢除宰相制度。相反,對於政事堂,對於宰相的權力,當有更進一步的劃分。

或許不會像乾祐時代那樣,三兩年換一個,但宰相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會是一個基本原則,穩定也是一個必要前提。

而即便後知後覺,劉暘也意識到了,朝廷確實要翻開新一頁的篇章了,趙普的“專權”時代,徹底結束,迎來的,將是宰相共治時代。

同時,劉暘也有種不可明言的感觸,那就是劉皇帝已經開始在爲後事做鋪墊了.

對此,劉暘也是心生感慨,他此前,還在考慮,如今政事堂中的諸多宰臣,誰能擔當那千鈞重擔。由於趙妃的關係,劉暘心裡自然屬意趙匡義的,他年富力強,且政務練達,勤勉認真,幾乎是個完美的宰相模板。

但是,劉暘也清楚,趙匡義上位的希望並不大,別說他心中有幾分顧忌,就是劉皇帝那邊,就不會同意,相反,論資歷、論能力、論威望,宋琪的機會要大些。

不過,這些思考,隨着劉皇帝的態度擺出來,只形成一個結論,劉暘想多了。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好處,那就是誰都沒得做,這樣還能更平衡些。

當然,蛇無頭不行,在政事堂亦然,總需要一個能夠拍板做主,抑或協調平衡的角色,這個角色,最適合的莫過於皇帝的,但如今,落在了太子劉暘身上。

這是開國帝王時代的特殊政治形勢造成的,換作任何一個帝王,在正常情況下,可能都不會給太子放偌大的權力。

因此,在趙普卸任的這段時間內,劉暘飽受壓力,也更加小心謹慎了。同時,也更加忙碌了,過去,趙普在時,劉暘就不輕鬆,如今,把趙普那份職責接過來,才真正發現,趙普這個宰相,也實在不容易。

只有設身處地去經歷過,體會才更加深刻。

政事堂內,回到榆林難民的問題,趙匡義也適時地表明他的態度:“容臣斗膽直言,朝廷此前在制定平叛策略之時,對於叛亂造成的諸多問題,包括難民,確實沒有細緻的考量。

如今,問題已然出現,自當因時制宜,及時調整,只要大方向不改,具體執行方面可作適當修正。更何況,趙王殿下已經提出了一個可行辦法,戡亂與救民,本是相輔相成,在此事上,不當遲疑,地方上有異議者,當以怠政害民之罪處置!

榆林叛亂,自有朝廷解決,關內地方地顧慮,自私小我,應當予以糾彈,如陛下所言,西北也確實需要更爲深徹的整改,僅僅依靠糾治貪腐,猶有不足,或可就此事,對西北官員進行一次考覈”

聽趙匡義這番論調,即便以劉暘如今的城府,臉上也不禁再度露出笑容。如今政事堂,仍舊難免有地位高下、權力輕重之分,平衡永遠只是相對的。

宋琪這名經世老臣,他的職權側重於整個大漢及朝政的運轉,基本取代過去趙普大部分的實務權柄,趙匡義則主要協助劉暘處理國事,有點“內閣秘書”的意思。

“如你所言,就照此辦理,發一道明詔,通報關內道及關內北部州縣,就難民救助之事,做出安排,這民,必需得救!”劉暘恢復了嚴肅,乃至嚴厲:“讓都察院好生盯着!”

猶豫了下,劉暘又道:“給武德使李公也去一道制書!”

對於武德司,劉暘始終保持着一份謹慎,但是,用起來,是真好用。

“趙王在榆林平叛,我們卻不可讓此等事務,去分薄他精力!”劉暘嘆道。

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708章 格局第7章 風波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6章 軍中俊才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33章 豪強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465章 遼奸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35章 楊村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32章 做媒第15章 馬楚內亂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章 父母兄弟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80章 賞功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243章 不自知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345章 剝削者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33章 面聖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08 狀元第99章 北使南歸第396章 天花板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42章 嶺南在望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86章 賜死第112章 整風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68章 西縣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121章 大朝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8章 瓊林宴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78章 會獵第35章 唐將空談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18章 棉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36章 橐相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56章 是非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36章 奉宸營第34章 驚陶谷第5章 堂議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