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章 拼圖

第1690章 拼圖

柔和的秋光穿過殿門,進入殿內,照在劉皇帝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適。殿門前,劉皇帝趴在綢布打底的地面上,屁股撅起,聚精會神地忙碌着。

秋陽映照下劉皇帝的面龐,顯得格外認真,這樣的專注,在他身上已經很少見了。吸引他的,是一份拼圖,這種花樣,並非出自於劉皇帝的創意,恰恰是齊國公劉昀搞出來的東西。

在大漢,也屬於一種新鮮的東西。劉昀是大漢的潮流玩家,在朝野間帶動了各種各樣的風潮,拼圖乃是最受劉皇帝認可的一種,得益於其益智性,經過幾年時間的積累,也得到了不小的推廣。

至少,已經進入大漢的教育系統,是受禮部推崇的一種教育娛樂,對兒童的啓蒙教育上,能起到不小的開智效果。

當然,劉皇帝認可的東西,下面自然要有所反應。並且,這也不僅限於啓蒙教育,這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玩物,至少比起那些在上層社會中風靡的帶有賭博性質的遊戲活動,要有更加積極的正面作用。

因此,在過去的幾年間,拼圖這種玩具進入了大漢千家萬戶,尤其是上層人家。皇帝陛下都在玩的東西,顯然就是最好的宣傳廣告。

此時劉皇帝擺弄的,便是由少府打造的一幅拼圖,給皇帝玩的,自然要特殊些,不只是材料的考究以及精美的做工,還在於內容。

這幅拼圖,也是一份輿圖,是一份大漢全圖,同時還把囊括了草原、外東北、吐蕃以及南洋等化外之地,當然,九州之外的地方,要籠統一些,幾個模塊就能解決。

其精緻性,對中國傳統疆域的呈現上尤爲突出,國界、道界、州界,都有足有清晰的劃分,其中也體現着大漢實行多年的建治劃分。

不得不說,大漢對於地理的研究,是投入了巨大精力,製圖技術也越發精進成熟,對於距離的測算,也更加精準。

在這方面,朝廷早已形成了傳統,也養着一支成熟的地理研究隊伍,數十年如一日,通過雙腿,經過實際的走訪測量,加以總結,最終將大漢龐大的疆域清晰形象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而少府製成了這份大漢輿圖拼圖,在進獻劉皇帝之後,便得到了高度讚揚,並且直接下令,讓他們批量製造,加以推廣,讓臣子們都通過那一塊塊地圖模塊,更爲真切細緻地去感受帝國的強盛與偉大。

這份圖,劉皇帝已經拼了半日了,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不到,而他的拼湊,也是有規律的,是順着大漢從崛起到強盛、由割據到統一的脈絡進行的,沿着過去幾十年的擴張路線展開的。

伴隨着這個過程,當初那段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也記憶重現,引發了劉皇帝諸多感慨,遇到關鍵處,總免不了一番追憶,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隨着代表郴州的模塊被劉皇帝安上,劉皇帝站了起來,氣血上涌,腦袋頓時有些發懵,眼前也是一黑,身體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

這可嚇到了一旁的喦脫,急忙上前,扶着劉皇帝,緊張地關心道:“官家當心!”

劉皇帝這回沒有傲嬌地推開攙扶,閉着眼睛,緩了一會兒,待眩暈過去,兩眼重現光明,這才站穩,擡手撫了撫額頭,道:“朕無事,看來還是太投入了!”

“官家,還是召太醫來看看吧!”喦脫卻有些不放心,出聲建議道。

“不用!”劉皇帝果斷拒絕,輕聲道:“一點小問題,緩過勁兒便好,不必多此一舉,否則傳將出去,又不知要惹出什麼風波了!”

“官家,龍體爲重啊!”喦脫有些遲疑。

“你要違逆朕的意志?”劉皇帝有些不耐煩了。

見狀,喦脫立刻跪下,激動地答道:“官家便是貶斥責罵小的,小的也不敢大意。小的仍要進言,官家身系江山社稷之重,天下黎庶之安,御體康健,不可疏忽啊!”

如此懇切陳情,眼淚花都快出來,雖然有些表演的成分,但喦脫這份忠心體己,還是讓劉皇帝有些感動的。

重話也就說不出來了,嘆了口氣,擺手道:“你們這些人啊!就是喜歡小題大做,不過蹲伏久了,正常的身體反應,經你一講,搞得如此嚴重,大可不必!伱起來吧,朕已無不適!”

聞言,喦脫擡頭,眼巴巴地望着劉皇帝,見他真的沒有異常反應,這才猶猶豫豫應道:“是!”

不過,仍舊小心地關注着劉皇帝,生怕他出個意外什麼的,讓劉皇帝既感其忠,又覺有些可笑。

注意力重新回到腳下的拼圖上,劉皇帝雙手抱懷,面帶笑意地打量着自己的成果,道:“收復湖南,好像是乾祐七年的前後的事吧!這一晃,三十年的時間就快過去了,真是漫長啊!”

“朕記得,湖南初復之時,尚是一片凋敝,滿目瘡痍,如今,已經魚米之鄉了!”劉皇帝又感慨道。

見劉皇帝又沉浸在對過去的追憶之中,言語中也隱隱有自得之意,喦脫自然不會再掃興,恭維道:“這都是陛下勵精圖治的功勞!”

“這份功勞,可不能落在朕身上,這是邊歸讜、昝居潤這些治湘賢臣的功績!”劉皇帝搖了搖頭,謙虛道。

一念生起,便衝喦脫吩咐道:“不能忘記這些有功之臣,傳一道詔令,讓湖南官府,在長沙給邊、昝二公,樹碑塑像建廟,以表紀念!”

“是!”

“對了,周保權如今在何處?”劉皇帝想起了在大漢有“周母之賢”的周保權,好奇問道。

喦脫一愣,這可觸及了他的知識盲點,但又不好直接說不知道,憑藉着一點模糊的記憶,答道:“廣平侯似乎在燕山南道爲官,小的這便去查詢!”

“不必了!”劉皇帝揚揚手:“有那樣賢惠的母親,教育出的子孫應該不差,想來,當是個好官吧!”

事實上,周保權不只是個好官,能力也不俗,如今正在冀州當知州,官聲很不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很受上級與同僚讚揚。

當初,在劉皇帝特施恩典,結束了宮苑養馬的生活後,母子倆便在京城安頓下來,因爲也算一個降主,得到了一個廣陵侯的爵位。

在周母嚴氏的教導下,好學不輟,品行端良,後來,還在二十六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步入仕途,如今,漸有成爲大漢一代名臣的趨勢。

事實上,周保權並不是個例,在那些投降大漢的降臣之中,還出現了不少能力出衆的人才。另一個具備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孟昶的長子孟玄喆,此人不只得到了朝廷的任用,還是重用,如今官拜夏州兵馬指揮使,正在榆林道協助王侁剿匪,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

由此可見,劉皇帝雖然是個忌刻的主,時不時地還搞清算,甚至是特務政治,但大漢的政治氛圍還是相對寬鬆了,大漢整體上還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帝國。

“這份拼圖不錯,很有意義!”劉皇帝上前兩步,一腳踩在京畿板塊,道:“不過,只到州這一級,仍不夠細緻,給少府去一道口諭,讓他們想想辦法,把這拼圖做到縣一級.”

雖然只是做到縣一級,但其中需要增加的工作,可是成倍的增加,大漢如今,可有1329個縣,要做出這一千多精細的拼圖模塊,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不過,如果能夠成功,那又將是一份鴻制,意義極其重大。

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61章 北使南歸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59章 元臣多鄙第200章 禦敵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38章 濮州案(1)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81章 內外變動第61章 趙二爲官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4章 西南事務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83章 抉擇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35章 東歸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344章 打個賭第61章 南北之爭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12章 如此安慰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410章 剋制第327章 派系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37章 特權第9章 新官上任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17章 鼓譟第30章 收穫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351章 南粵,危!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1817章 搖人?大漢一併接着第1771章 襄陽王第36章 盡伏東北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177章 耶律妃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07章 殿試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79章 長教訓第59章 病榻陳情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69章 夫妻密談第313章 日常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62章 禍福之間第2章 父母兄弟第34章 苦難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世宗篇46 北定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