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執迷不悟

“哎......”

“唉......”

寒夜深沉,楊府後堂,燈燭通明,楊邠揹着手,在堂間徘徊不定,表情沉凝,唉聲嘆氣。涼風中搖擺不定的燭火,彷彿映照着他此刻的心情。

觀其堂間佈置,清素簡樸,沒有一點奢華之象。有一說一,如今大漢的宰臣們,若論清儉,無人能出楊邠之右。

“父親,您何故如此憂慮?”其長子楊廷侃在旁忍不住問道。

前面提過,大漢的朝臣們,就沒有真正乾淨的。似蘇逢吉,好斂財,貪污受賄,前番秉政,竟敢肆無忌憚地賣官鬻爵,雖然已經收斂的許多,但其貪瀆的行爲卻從沒停止過。

楊邠雖不好置財貨,但他的私心也不淺。三個兒子,長子廷侃在爲吏部主事,有考功司的職事;次子廷偉爲內殿直指揮;三子廷倚在大理寺當治獄官。

爲三個兒子謀取職司,卻是沒有怎麼收斂,這也算是“人之常情”,旁人縱有非議,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大家從龍建功,不也爲了蔭庇子孫嗎。但是,楊邠在朝廷中安插的,可不止三個兒子,其親戚、好友、故舊、鄉人,或在京當職,或出爲州縣吏,“楊系”勢力,至少從表面上看來,很龐大。

有人統計過,在大漢建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經楊邠手親自提拔的楊氏親故,便有三十餘人......這般行爲,縱使其再有能力,再有功勞,劉承祐又豈能不忌憚、厭惡。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楊邠站在劉承祐對立面,纔是劉承祐最恨他的地方。

楊邠心情明顯煩悶,聽着長子的問話,只斜了他一眼,擺出一張臭臉,冷冷地哼了一聲,並不答話。

楊邠的家教很嚴,幾個兒子對他很是畏懼。見老父那張冷臉,楊廷侃不禁縮了下脖子,閉嘴一會兒,仍舊忍不住小聲問:“您是在擔心官家的身體?”

聞言,楊邠臉色難看了幾分,不過沒有接話。

自開年以來,好幾日了,劉知遠一直未現身理政,只自內廷時不時地傳出詔旨,偶爾接見一下宰臣。以太子監國,然後楊邠的日子,用艱難來形容或許有些過,但終究不順。朝政事務,許多經他手的處置決議,劉承祐都覺欠妥當。一來二去,矛盾更深。至今日,當着幾名宰臣的面,楊邠怒而對劉承祐說:“國家大事,自有臣等處置,殿下無需多言!”

把劉承祐給氣得,會後直接掀了桌案。

“還是擔心太子殿下那邊......”楊廷侃的聲音更小了。

這回楊邠的反應大了些,一拍桌子,冷冷地發泄着怨氣:“監國這才幾日,便把令來行,不把我等宰臣放在眼裡。這還只是太子,若讓他當了皇帝,還有我楊家的活路?”

楊邠的話,明顯把楊廷侃嚇了一跳,下意識警惕地往四周看了看,想到這是自家內堂,這才稍稍放鬆。但見楊邠那橫眉怒目樣子,謹慎地說道:“當不至於此吧。父親是不是太過緊張了?”

“父親乃大漢樞相,秉執軍政,是國家元臣,勞苦功高,太子殿下只會更加倚仗纔是。”

幾乎指着長子的鼻子,楊邠罵了句:“愚蠢!若照你這無知想法,異日我楊家被滅門了,都不冤!”

“父親消消氣。”大概也是被訓習慣了,楊廷侃臉上不敢有絲毫不愉,上前扶着楊邠坐下,說:“兒觀太子殿下雖則嚴重,卻並非不明理之人。謙恭孝順,也是爲朝野所稱道的......”

“哼。”聞其言,楊邠哼唧一聲,嘴角浮現出一絲譏諷:“隋煬帝繼位以前,不也是矯情飾行,勾釣虛名。爾等不知,我卻清楚,這太子本是個天性涼薄之人!等着吧,日後他若當了皇帝,別說我們這些外臣,就算是他那些親戚,兄弟、叔父、舅舅,你看有幾人能得善終!”

瞟着楊邠,楊廷侃欲言又止,總覺得老父有點偏激了。想了想,提醒道:“現在,連坊裡都在流傳,太子殿下有唐太宗之風,欒城之戰——”

不待楊廷侃說完,楊邠很沒耐心地打斷他,斥道:“唐太宗是怎麼登上皇位的?殺兄弟,逼君父!太子有其陰狠手段,我卻是相信的!至於欒城之戰,若無張彥威等將奮命,他能有此運,名傳天下?”

楊廷侃閉嘴了,根本不能說服他。同時,一股恐懼感襲滿全身,若依楊邠這般想法態度,楊氏當真有滅門之憂。

“只可惜蒼天無眼,致魏王殿下英年早逝。魏王仁善,若他還在,老夫就算拼了性命也要扶其登基,豈能讓周王白得了儲君之位!”楊廷侃顧慮間,楊邠卻是長嘆一聲,語氣中滿是不甘與憤懣。

從楊邠本心講,是真的特別厭惡劉承祐而喜劉承訓嗎,實則不然。劉承祐強勢,有想法,心思重,明顯是不好控制的。反倒是劉承訓和善,性子溫柔,於他們這些權力在握的宰臣而言,那纔是最適合的君主,再加二者相熟的緣故......

見楊邠那副執迷不悟的樣子,楊廷侃徹底嚇到了,可以用心神俱震來形容,倒退了兩步。

泛白的面龐上,憂慮色濃重,此夜天氣尚冷,卻不及他心頭泛涼。錯愕幾許,楊廷侃似乎明白了什麼,突然問道:“父親莫不是擔心,此前支持魏王,怕太子以前事心懷疑忌?”

對此問,楊邠未作回答。

見狀,楊廷侃緊跟着建議道:“倘若如此,父親何不與太子殿下開誠佈公地談論一番,消除誤解。以殿下的器量,難道還會與父親你計較嗎?”

“你這是要我去服軟低頭嗎?”不說還好,言方落,楊邠扭頭便是一番疾言厲色。

“若父親抹不開臉面,兒願代父前往!”

對楊廷侃的天真,楊邠不禁哂笑:“你也太高看你自己了,你去,替楊家蒙羞嗎?”

但見楊邠固執,楊廷侃頭一次急了,勸道:“父親,如今君臣名分已定,太子殿下不可輕辱。自古,有多少以臣抗君,能得善終者?”

若是平時,兒子敢這麼對他說話,楊邠早一巴掌呼過去了。不過眼下,見楊廷侃表情間的擔憂,楊邠不由嘆了口氣,擺擺手:“爲父自有計較,你不必過慮。時辰不早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把楊廷侃屏退後,楊邠獨處堂間,一張臉更苦了。事實上,他的心中,也是十分忐忑,若真有底氣,何至於深夜於此哀嘆。

“官家,已經在爲太子鋪路,恐怕也是時日無多了!”沉思了許久,楊邠嘴裡喃喃道:“老夫,是不能不早做準備了!”

這幾日,劉知遠最緊要的幾道詔令,便是再度對禁軍的調整。除了史宏肇依舊爲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平章事之外,提劉信爲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又以李洪信爲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李洪威爲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洪建爲大內都部署,養子劉承贇進爲護聖左廂都指揮使,駙馬宋延渥爲京城巡檢。

後面幾人,能力如何暫且不提,但不是宗室,便是皇親,儼然是爲劉承祐的繼位保駕護航的。甚至於,劉知遠都有心調慕容彥超來京,擔任侍衛司高級將領......

當然,就劉承祐看來,劉知遠的安排,並不怎麼“穩妥”,主要是他這幾個叔父、舅舅,當真不是可託後事的人,要麼能力有缺,要麼性格受限。若依劉承祐的意思,只需將楊邠、史宏肇二人,尤其是史宏肇解職,甚至都不用解職,遣其就鎮,調離東京即可。(史宏肇尚領歸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

不過對於劉知遠的好意,劉承祐也是心領了。感風雨欲來,劉承祐是按部就班,十分從容地,暗中佈置着一切。雖然這段時間,他分心於國政,但對於軍隊,他從沒有放鬆過,他腦子裡可清醒着,朝堂之上爭得再兇,都不如軍權來得實在。

東京禁軍中,劉承祐的影響已然不小,又有馬全義、向訓、韓通等心腹將校爲他宣傳養望,老將、舊將正常都不會反對他,再有郭威爲代表的一部分將校支持。唯一的不穩定因素史宏肇,不過這個人真的不得軍心,雖爲其黨羽控制有一批禁軍,但能否掀起一場叛亂,劉承祐都對他沒信心。

可以說,哪怕劉知遠突然駕崩了,只要局勢正常發展,沒有意外,劉承祐以太子之尊順利繼位登基,基本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是,楊邠顯然不是這麼認爲的。沉抑思索了許久,楊邠老臉上也不禁浮現出些許遲疑:“難道,我得去找那鄙夫共事?”

第150章 聽政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175章 軍略第38章 任其紛擾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86章 宗室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433章 聖訓第35章 室韋覆滅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6章 李業告狀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60章 “暴斃”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216章 馬政第38章 賞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44章 聽政湖湘第18章 權謀手段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9章 新官上任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383章 敞開談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殤第192章 劉銖案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177章 耶律妃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48章 接納迴歸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146章 驕將第124章 辭表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98章 追捕第84章 示警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47章 德勝渡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56章 腹心之談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465章 遼奸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53章 兵臨刪丹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98章 追捕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43章 接見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5章 襄陽第100章 梁山濼第31章 議治湖湘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76章 視察第1790章 憂勞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90章 安全脫身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