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聖訓

“賭誓保證的話,朕聽得太多了!”聽張齊賢的表態,劉皇帝澹澹一笑,道:“過去,也實在太多人在朕面前,就如此時的你一般,信誓旦旦, 言之鑿鑿。

只可惜,能不忘初心,失志不渝的,終究難得;能盡職責,不忘本分,已是少數;甘於平庸, 不思進取,碌碌無爲者, 更屬尋常;當然,也不乏失政無道,聲名俱者。

說出來或許顯得難聽,朝廷是個大染缸,這官場就是名利場,你們在場的這些人,大多都有十年以上的爲官經歷。

十多年的宦海生涯,比起你們初入官場之時,有什麼變化,又是否還牢記當年的志趣,這些朕難以盡知,只望你們心中有數。

朕不需要你們在朕面前立誓保證,大談忠敬,與其說得天花亂墜, 不若做得踏實漂亮,朕還是喜歡觀其行......”

當初,劉皇帝在面對臣僚時, 不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會多些顧慮,多些考量,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與猜測。

如今,卻是放得極開了,沒有多少顧忌,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也不會去在乎什麼影響,顧及臣子們的心理。

而顯然,臣僚們不論面對劉皇帝說什麼,也不管對錯抑或是公允偏頗,好聽不好聽,都只能恭敬地承應着,這都是聖訓!

此時劉皇帝這番話落,張齊賢臉上激動、榮幸以及興奮的色彩頓時消失了,就像被從頭頂澆了一盆涼水一般。

而這些話,顯然不是說給他一個人聽得,殿中的其他官僚們,表情也都繃得緊緊的。在趙普的帶領下,一干人就像排練過一般,拱手躬腰,拜道:“臣等惶恐!”

“惶恐好啊!”見這幹臣僚的反應, 劉皇帝立刻說道:“朕一直覺得,人都該存有一份敬畏之心,尤其你們這些大臣官員!

當然,朕要是不是敬畏朕,而是敬畏這天地自然,敬畏祖宗英靈,敬畏國法朝制。官做到你們的品級,都是權掌一方,一舉一動,都關乎到治下百姓生計安康,手裡握有多重的權力,也代表你們該承擔多大的責任,這一點,希望你們能永遠牢記!”

“陛下諄諄教誨,臣等必然銘記於心!”趙普立刻帶頭表態,其他人也緊隨其後。

“朕還是那句話,聽其言,但更觀其行,朕等着你們的表現!”劉皇帝道。

“是!”

見這一干人被訓得服服帖帖的,劉皇帝談興不減,將手中的那份履歷彙報表章給放下,習慣性地輕舞着手,道:“你們都是趙相以及吏部反覆考察、精挑細選出來的,既然決定擢升你們,也意味着你們有晉升的資格,朕相信趙相與有司選人的眼光。”

“多謝陛下信任!”聽劉皇帝這麼說,趙普當即表示感謝。

劉皇帝擺擺手,繼續說:“你們這些人,在過去的任上都有着出類拔萃的政績表現,也都擁有豐富的爲政經驗,政務方面的事情,朕不願多說,也不想再講老生常談的問題。

過去,對於臣僚官員,朕多重其能力才幹,重視其爲政之能,處事之才,對朝廷的作用。但如今,朕不得不說,在這太平世道,對官吏的個人操守與品質氣節,也當更加看重,與時俱進!

這幾個月來,朝廷對內外官員職吏的調動很頻繁,原因想必包括你們在內的很多人都清楚,不只是因爲朝廷對吏治的整飭,也因爲自京城及地方,出現了大量職位空缺!

去歲冬末在京城南市,朝廷明正典刑,處死了不少人,原因各種各樣,朕不願再多提。朕權當做一個提醒,也可以當做是警告,朕不希望將來有朝一日,你們中間有人,會同那些罪臣犯官那樣,在衆目睽睽之下,成爲朝廷法刀之下的亡魂!”

隨着劉皇帝這番話,垂拱殿中的空氣都安靜了下來,氣氛有那麼些微的尷尬,劉皇帝聲音並不大,卻彷佛如洪鐘一般響徹在這幹即將得到晉升的官員耳中。

所有人,都不再有晉升的喜悅與激動,甚至連面聖的緊張感都消失了,被劉皇帝嚇倒了,一個個面色凝重,心懸頑石。

當年,劉皇帝接見趙匡義那一批升遷州府的官僚時,也有一番講話,不過那時,態度溫和,更多的是激勵與支持,而此番,字字誅心,句句刺骨,讓人直覺嵴背發涼。

“好了,朕的話講完了!”劉皇帝澹漠的面孔上再度綻開一點笑容,提起硃筆,批示一番,然後看向趙普,道:“趙卿,對於這批臣僚的任用,朕沒有其他意見,可着有司,制命委派,讓他們儘快赴任!”

“遵命!”聞此吩咐,就是趙普這心中,也不由暗自鬆了口氣。

如今面對劉皇帝,真是時時處處都感壓力,以趙普的心理素質,都難以避免。

“臣等告退!”

待衆臣魚貫而出,劉皇帝也收起來他的威嚴,恢復了平和的樣態,臉色帶上了些漫不經心,就彷佛辦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不過從他表情來看,顯然是訓得痛快了。

起身,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劉皇帝直接喚道:“喦脫!”

“小的在,請官家吩咐!”

劉皇帝鬆了鬆筋骨,吩咐道:“朕坐累了,要出去走走轉轉!”

“官家欲往何處,小的立刻通知儀駕準備!”喦脫殷勤道。

“不必聲張,輕車簡行,朕要出宮,就去虞國公府探望一番!”劉皇帝道。

“是!”

虞國公魏仁溥,這可以說是乾右時代的第一文臣,也是劉皇帝早期最重要的謀臣。因爲身體的緣故,退居幕後,已經有些年頭了,如今仍舊掛着內閣大學士的頭銜,但是,也很少進宮參贊軍政,提供建議了,劉皇帝也準他在家休養,與他方便。

這幾年,魏仁溥身體一直不爽,時而犯病,劉皇帝也是知道的,也少了些關注。只不過,對於魏仁溥的病情究竟如何,心中還是存有一些疑問的,平日裡沒少賞賜問候,如今想起來了,說登門拜訪,也就一句話的事情。

說起來,當年,對於朝廷諸臣,劉皇帝最敬重也最倚重的,毫無疑問,就是魏仁溥了,其餘文武,不論是誰,都得靠後。

與魏仁溥之間,也算是亦師亦友,劉皇帝甚至不只一次當着旁人的面,說魏仁溥是他的良師益友,信重態度,可見一斑。

而魏仁溥,也是長期高居宰堂,甚至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宰相,更是二十四臣中文臣之首,資歷地位,少有人及。

然而,在那麼多公卿大臣、勳貴元老中,魏仁溥的存在感卻實在不強,尤其是卸任宰相之後,那聲名就如江河一般順勢滑落,急轉直下。

旁人提起的時候,或許會意識到,這是二十四臣,大漢的顯赫貴族,劉皇帝的元老舊臣,不提起的時候,也沒有多少人去在意。

就是劉皇帝,這麼多年過去,都有種逐漸澹忘的感覺,勳貴之中,論低調收斂,大概沒有比得過魏仁溥的了。

也因爲去年那場風波,魏仁溥也再度回到劉皇帝的視野,不是因爲魏家有人犯了事,而是時隔多年,劉皇帝有種恍然所悟的感覺,對魏仁溥的低調感到驚奇,也不禁疑惑,這些年,魏仁溥究竟是怎樣的狀態?

當存有這樣的心理時,對於魏仁溥的關注,自然也是與日俱增......

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40章 封王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53章 兵制改革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51章 凋零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80章 京觀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135章 最後的堅守第328章 默認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3章 田畔問對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10章 老將出馬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97章 財計第375章 少林寺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383章 敞開談第338章 爭執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49章 求援第125章 冬至宴第1674章 爆發第91章 這個都不好遷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406章 調任第22章 “鄭州站”第268章 西縣第110章 坦白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40章 郭黨俊傑第384章 反響第7章 風波第42章 嶺南在望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20章 屯務廢改第36章 奉宸營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112章 兄弟第24章 巡遊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426章 饒樂王來訪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311章 舊識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76章 拷問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151章 聽政2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162章 薨逝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73章 紙上談兵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18章 走私第176章 去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