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

夏末秋初之際,氣候還沒有明顯的變化,劉皇帝在西京又沒能坐住,詔下,大張旗鼓,再度踏上了出巡的旅途。這一次,目標在北,出塞。

在出巡這件事上,宮廷內外,朝野上下,也算是駕輕就熟了,皇帝命下,各項準備,也迅速妥當。出巡規模不是最大的一次,行營不過一萬餘人,除了護駕的宿衛、禁軍之外,其餘隨衆並不算多。

隨駕的公卿大臣中,趙匡胤、李業俱在,原本是要把柴榮也帶上的,只是他身體又不好了,還是留在西京休養。

至於帶上李業,一方面是需要帶上個政事堂宰相,以便隨時垂詢與處理一些事務,另外一方面則是爲了給趙普省麻煩,劉皇帝若不在,幾乎可以想見的,政事堂內怕也不會安寧。

后妃之中,只有高貴妃、折賢妃、郭寧妃以及耶律妃隨駕,符後的身子骨需要安養,劉皇帝也不忍她隨駕折騰,受那勞碌。

諸皇子,年滿八歲的,除了秦公劉煦、晉公劉晞之外,悉數隨駕,其中就包括太子劉暘。說起來,自冊封太子後,這還是劉暘第一次隨劉皇帝出巡,過去劉皇帝不在,都是以他留守鎮京。

帶劉暘的用意也很簡單,劉皇帝並不想使劉暘因爲身份,而成爲一個坐守太子,久困於京師,出去看看大漢的大好河山,瞭解政執民情,還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對於北疆的情況,更應有深徹的瞭解。

這一回,劉皇帝沒設監國,卻也不怎麼擔心京城的穩定,宮內有大符,外廷也有趙普、宋琪二人主持,處置國家事務,再加上魏仁溥、劉承勳等重臣、宗室盯着,足以使劉皇帝安心。

御駕自洛陽出發,渡河北走,經河陽入河東,這條路線還是頭一次,此前歷次出巡都沒走過。

因爲遠走,所乘的鑾駕也經過特殊改裝,更加註重的舒適性,減震,預防顛簸。不是在中原行走那般寬大,但同樣是駕六馬。

天氣仍舊炎熱,劉皇帝只着單衣待在其間,斜靠着一張抱枕,隨意地翻看奏章,這不算是一個好習慣。

與他同乘的,乃是高貴妃,也是薄裙輕紗,隱隱綽綽的,別看高貴妃年紀大了,但在誘惑人這一方面,可是經驗豐富,比那些年輕的美人更懂劉皇帝的心。

用“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來形容如今的高貴妃,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再加上略微封閉的環境,氣候催生的燥熱,情與欲似乎都在默默醞釀......

只可惜,劉皇帝的注意力,彷彿都在那些奏章上,這讓高貴妃稍顯鬱悶。手上的動作,也體現出心情如何,用力地揮了揮手中的羅扇。

感受道風力的變化,劉皇帝終於擡起了頭,看着高貴妃,美婦人肌膚上出現了少許細汗,散發着女性荷爾蒙的氣息。

劉皇帝道:“累了的話,就別扇了,沒那麼熱!”

高貴妃言不由衷地道:“打擾到官家閱覽奏章了!”

劉皇帝微微一笑,見狀,高貴妃帶着少許的怨艾:“有什麼要事,讓官家在這行進途中,也無法釋卷?”

“劉晞寫的南遊見聞奏疏,費了心思,內容挺多,一直沒看完。”劉皇帝這麼說:“上邊記載着湖廣諸城的一些情況,提到了江陵、長沙、番禺三城,若不是南面稍安,敵在北方的,我倒真想去親眼看看......”

聽是自己兒子的奏疏,高貴妃面容間流露出一抹不自然,有點難以自處的意味。是否該讓劉皇帝繼續看呢?

“不看了!”劉皇帝則乾脆地放下了奏疏,身體一扭,小轉了個圈,腦袋直接躺到高貴妃豐腴的大腿上......

眼睛“迷茫”地盯着飽滿得有些下垂的胸脯,劉皇帝感慨着說道:“你這個兒子啊!分明是個聰慧機靈的人,就像讓他南巡,所察所觀,皆有所獲,能夠切中綮肯,且頗具見解。

不過啊,從小到大,都是以事事藏鋒守拙,諸皇子中,沒有比他更早熟的了!他這韜晦的性格,也不知是怎麼養成的,毫無徵兆,莫不是你過去管得太嚴格了?”

聽着劉皇帝誇劉晞的時候,高貴妃還是很愉悅的,不過聽到後邊,不樂意了,道:“他也是你的兒子,教育也是你爲主,我又哪裡真管得住他?”

劉皇帝道:“那慵懶的作風,可一點都不像我,讓他爲朝廷做點事,辦點差,還屢有推辭。看起來,你這個做孃的發話,或許都比我說話有用......”

“官家這般說,我可當不起!你是天子,他是臣子,真有所命,他還能拒絕嗎?依我看來,還是你當初對他過於寬縱了,方纔養成如今的性子!”高貴妃忍不住抱怨。

說着,高貴妃突然鳳眉高蹙,道:“聽官家的意思,我在你們父子眼中,就那般兇悍?”

“哪兒的事?”劉皇帝趕緊改口:“縱然母老虎,我甚愛之!”

這話讓高貴妃更惱,不過感受到劉皇帝的玩笑的語氣,她也不是胡攪蠻纏的人,動了動身子,讓劉皇帝躺得更舒服些,關心道:“你打算讓劉晞出任何職?”

“放心,不會再讓他去養馬的......”劉皇帝閉上了雙眼,悠悠說道:“得給他找個磨鍊性子的職位,他不是懶散嗎,不給他機會,讓他忙起來!”

帝妃二人,敘着話,曖昧的氛圍卻沒有繼續加重,老夫老妻了。劉皇帝也沒有心思真來個車震,只是陪高貴妃聊着天,這對於高貴妃而言,也是十分難得的了,故而也沒什麼不滿意。

“啓稟官家,羅都部署來報,已至高平,是否停留歇息?”皇城使張德鈞前來請示。

對於張德鈞,劉皇帝也真的是用習慣了,到哪裡也都帶着他,行營之中,同喦脫一道御前伺候。

聞之,劉皇帝沒有絲毫猶豫,直接給出指示:“傳命羅彥瓌,越過高平,北至羊頭山下營!”

“是!”

此番行營都部署,是靜陽侯羅彥瓌,作爲早期投效追隨劉皇帝的重要將領之一,建國後內任禁軍,外領邊軍鎮守,又經歷了大小戰事,不乏功績,既有決斷,又有分寸,比較受劉皇帝賞識的一個將領。

“官家過縣城而不入,不受迎奉,還是擔心攪擾地方?”高貴妃問。

“有這方面的原因!”劉皇帝回答道,不過又搖了搖頭:“天子駕幸,這上萬人的聲勢陣仗,想要完全無擾於地方,也不可能。之所以至羊頭山,還是爲了緬懷當初。

開國當年,我率龍棲軍南下,取潞州,收豪傑,兵鋒直指澤州。繼續南下時,遭遇強敵,耶律德光派耿崇美領軍數千北上,當時戰鬥就爆發在羊頭山一線。

我掌兵以來,遭遇的第一場硬仗,雖然規模不大,確實真正奮起的開始,如今仍舊記憶猶新。沒有那一仗的完勝,凝聚兵心,鼓舞士氣,只怕後來我也沒有膽子舉兵東出太行,更遑論孤軍追擊契丹大軍了......”

“這樣說來,確實很有意義,值得紀念!”聽劉皇帝說起這一段往事,高貴妃自然迎合着接話。

“不知當年戰場,如今是否還在,將士馬革裹屍處,還當祭奠一番......”劉皇帝說。

第243章 不自知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66章 陷河陽第136章 迎奉第178章 會獵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48章 西撤!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2章 天子上門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01章 大整軍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173章 日常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349章 邊情第70章 衛公辭世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58章 正面互懟第12章 如此安慰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174章 帝崩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295章 難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2106章 太宗篇53 遲暮第33章 東京城內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695章 袁家莊第174章 帝崩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127章 冬至宴3第5章 王樸走了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35章 室韋覆滅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264章 孺魏王第178章 祭拜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198章 秋獵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85章 家務事第11章 大敗蜀軍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92章 大調整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45章 治安第27章 謀算無用,危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195章 楊邠案(3)第136章 趙都帥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4章 人事調整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80章 春夜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68章 金陵主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