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

“三郎,快坐!”東宮,劉暘把還京的劉晞引入座,並給他倒了一杯涼茶,道:“時值仲夏,天氣炎熱,喝點冰飲,解解燥!”

“多謝二哥!”劉晞一副灑脫的表現,坐下,整個人都處在一種放鬆的狀態中。

“此次南巡,一去半載有餘,爹與高娘娘都甚是想念,回來了就好!”劉暘說道。

“已然覲拜過父母了!”劉晞表情認真了些,說道:“南面的風景,雖異於中原,卻也別具一格。若不是進入夏季,氣候過於炎熱,再兼併夫人有孕,只怕還要多逗留些時日!”

“弟妹有孕了?”劉暘彷彿抓住了什麼重點一般,問道。

“是啊!”劉晞難得地有些不好意思,應了聲,嘴角不自覺地流露出笑容:“被留在瑤華殿,聽候母親嘮叨了。”

聞之,劉暘也露出了點稍顯矜持的笑容,說:“喜事啊!如此,天家子嗣也越茂盛了,正彰大漢昌盛之國運!”

“大嫂又誕下一子,前不久,惠妃娘娘也給我們添了一個十五弟......”

“我初還京,情況還不甚瞭解,看來還得備上兩份禮物,補上祝賀!”劉晞笑道。

言罷,劉晞敏銳地注意到劉暘眼神中流露出的少許失落,念及談論的話題,有所恍然。張了張嘴,終究沒說什麼。

隨着時間的推移,太子妃無孕,劉暘無子,這一點也開始被放大了。於國於家,這都是一個隱憂。而作爲兄弟,劉晞也不好貿然說些什麼。

“三郎此番南下,走訪兩湖、兩廣,其治況如何?你的觀感如何?可曾發現什麼問題?”劉暘迅速地調整過來,同劉晞談起正事。

當初讓劉晞南下,可不只是讓他去度蜜月的,體察中南治況,瞭解地方民情,這纔是最主要的。

“不得不說,爹的眼光,無人能及,雖長處中原,對於兩湖、兩廣的情況,卻洞若觀火!”提及此,劉晞嚴肅了些,發自肺腑地拍了個隔空馬屁。

將已然向劉皇帝彙報過的一些情況,劉晞簡明扼要地說來:“朝廷收治兩湖,已然十五載,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建設,成績斐然。

擁江湖之利,成魚米之鄉,可以冀望,只要繼續開發墾殖,兩湖必將成爲朝廷新的糧倉。以湖南不足一百五十萬的人口,卻有二十三萬頃的在冊田畝,這在全國道州都屬少見。

不過,就我所觀,湖南實際的田畝數目,只怕也不只官府籍冊上登記的這麼多,實際情況,還當有不少未登記造冊的。並且,以兩湖之廣,可供開發的土地,當以倍算!”

聽劉晞講述,劉暘也不住地點頭:“看來,確實如下邊彙報的情況一致,還是受限於丁口啊!”

“朝廷幾次遷民填湘,湖南前後遷入的人口,約有近七十萬,再加上本身的增長,方纔有如今的規模,不復當年的蕭條。

我同李使君有過交流,據他說,這些年湖南百姓都樂於生養,等這一代人長成,湖南的發展速度會更快,且時間越久,其人口劣勢也將逐漸得到解決......”

“李師傅近況如何了?可曾安好?”聽劉晞提到李昉,劉暘忍不住問道。

要說大臣之中,劉暘與誰的關係最好,舍李昉無他人。只不過在李昉外放的這些年中,或許是爲了避嫌,兩人之間沒有太過密集的往來,劉暘也只在逢年過節,派人給些禮物,以表心意。

劉晞呢,也知道二者之間的感情與關係,說道:“李使君乃是賢臣,勤政育民,同時文才卓越,湖南的文化氛圍很濃厚,出了不少才學之士,就我耳聞,那些人對李使君也是心悅臣服。

湖南幾任治政主官,從昝公到邊公,再到李公,所行之政,都是一脈相承,重農養民,因此,在三湘他們的官聲口碑都很好......”

聞之,劉暘露出了點笑容。

劉晞則繼續講着:“我在湖南境內,待了整整一月,遊覽州縣,在幾任使君的治理下,民生堪稱安定富足,治安情況也是良好。

尤其突出的是,漢蠻之間的融合相處,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過去,不論從典籍,還是地方奏報,湖南最不穩定的,就是西部蠻瑤部族,幾乎無歲不聚衆興師,以擾城鎮。

如今,這樣的情況,已然很少,縱然發生,也迅速被撲滅。這其中,除了早年潘、李等將帥與駐軍強力打壓,嚴厲進剿之外,還在於朝廷的招撫政策。

以洪江侯秦再雄爲首的一些瑤蠻首領,歸順之後,也算悉心竭誠,率領楚蠻,陸續歸化。如今,湖南在籍人口之中,歸化的瑤、苗蠻民,已然超過十萬之數量。我親自去視察過,他們大多有自己的土地、林地、屋舍,人心歸漢,其子女,也多習官話......”

“湘民雖呼爲蠻,但也是可以接納教化的,這就是攻心的效果啊!”劉暘不禁感慨道:“有這樣的結果,那就說明朝廷既定政策,是正確的!”

這是自然的,再者,怎麼也不能說劉皇帝主導的政策會有錯......

“這麼看來,湖南政治民情,一切良好?”看着劉晞,劉暘問道,顯然,他覺得劉晞是在專挑好情況講。

“當然不是!”劉晞則很自然地搖了搖頭,說道:“早年的時候,爲湖南快速恢復,朝廷施以恩澤,減稅免稅。不過,自恢復之後,百姓的負擔,也跟着加重了!”

“嗯?”劉暘微愣,眉頭當即皺了起來:“減民負擔,育養百姓,是開寶政略最主要的目的,這其中出了什麼問題?”

劉晞道:“這些年,湖南修建的各類工程過多,大工不少,小工不斷,以湖南的人口,自然造成過重的徭役。雖然官府有所補償,但民力的壓榨,還是有些嚴重的。”

“李師傅不當是不考慮民情、濫用民力之人啊!”劉暘道。

劉晞回答:“還是人太少了!李公也是響應朝廷的政策,道路、堤壩、溝渠、水庫,這些設施,同樣關乎民生,甚至生民安危之所繫,也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雖然苦了點,但湖南也有許多年沒有發生水旱災害了......”

劉暘這才露出一副理解的表情,沉吟道:“看來,得給湖南去一制書,在民力的使用上,還當有所節制!”

“李公是個有分寸的人,因而並沒有鬧出什麼亂子,但百姓確實有所疲憊。一年四季,除了耕作生計,供繳稅賦,逢時還有鄉兵訓練,再以大量勞役加之,確實辛苦......”劉晞這麼說。

“另外!”劉晞繼續道:“南部諸州,多銀坑,這些年,每年產銀已然超過九萬兩。但是,在礦坑中開礦的百姓,過於艱苦,勞役過重,傷殘也未能得到保證,這一點,該有所調整!”

劉暘顯然也上了心,喃喃道:“這確實值得重視,開礦的人口,也當讓更適合的人去做!”

回過神,劉暘目光平靜地打量着劉晞,事實證明,這個三弟,慵懶其外,內秀於心。

“看來你此次南遊,確實看到了不少東西!還當擬一份奏報,詳述見聞!”劉暘說。

劉晞很痛快地點頭:“我回府便寫,屆時也給二哥一份!”

“好!再說說嶺南的情況......”

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10章 槍打出頭鳥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371章 殺,不殺?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81章 廝殺漢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119章 難審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11章 請教第67章 又去一老第180章 博弈第15章 名單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62章 薨逝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216章 初夏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40章 郭黨俊傑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44章 堂審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394章 永遠在猜忌的路上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40章 潞州三傑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1802章 屁股要坐穩,態度要端正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64章蜀臣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416章 尾聲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99章 北巡結束第79章 “撫遠之戰”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208章 獄吏之貴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393章 錢去哪兒了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97章 擴*整頓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720章 靜默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89章 破財贖罪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98章 溫柔鄉第121章 道士第110章 坦白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06章 再臨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