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

如果要在大漢的將帥中,以姿儀樣貌排個序,那麼潘美絕對名列前茅。就如其名一般,年輕時倜儻,美姿儀,如今已年過不惑,仍舊風度翩翩,有股令人心折的氣質。

而大漢的中生代將帥中,劉皇帝最喜者二人,一楊業,二潘美。而今,楊業新赴西北掌兵,潘美又還朝述職。

潘美的軍旅生涯,可以說大部分都集中在南面,領軍平滅嶺南,乃是其生涯的代表作,以此得封縣公爵。

平南之後的這幾年,潘美一直坐鎮兩廣,以嶺南鎮撫使之職,兼領兩廣都司,可謂軍權在握。對嶺南兵事,平與撫,潘美完成得十分漂亮。

而在鎮的這些年,在整軍治安以及剪剿蠻族的事務上,更做出了突出貢獻。如今的潘美,可是大漢實實在在的南天一柱。

而以潘美在嶺南的權勢與威望,不得不說,換作十年前,劉皇帝絕不會容他,也根本不會容許人擁有那般大的權力。

到目前爲止,在東南、嶺南、西南、西北,跨道連州,擁有超然權力的人物,也有不少,比如範質、暫居潤、石守信、趙延進。

對他們,劉皇帝如今卻能大膽地與其權力,放心使用。不是一點猜忌心與防備心都沒有,只是如今的劉皇帝,足以鎮壓天下,大漢朝廷的權威也足以震懾四方。

二十年前,隨便換個節度、將校、乃至兵丁,惹急了他,就敢喊出造反。但如今,大抵想都不敢想,劉皇帝已然能做到,一紙詔令,億兆臣服。

同時,統治這麼大的國家,上下內外各種複雜的情勢,在許多事情上,都不得不宜從權變。這也是統治的需要,劉皇帝雖然維護各項制度,但並不迷信,因爲沒有一勞永逸、永無後患的制度。

早年的時候,劉皇帝幾乎恨不得把天下的權力都集中到自己手裡,現如今,也不得不分下去,靠一人,就算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累到死也無法治理好國家。

因此,隨着年歲的增長,劉皇帝對“垂拱而治”這個詞,也有了更深的體悟,對唐太宗的用人智慧也更加推崇。

垂拱,並非只是坐在那裡,當個聽話寶寶,而是作爲一個仲裁者,在任用文武賢才發展其長的同時,把握國家大局。

劉皇帝,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要知道當年他專門把垂拱殿改爲崇政殿,就是看不慣“垂拱”二字。如今,卻也覺自己當年的行爲,過於意氣,格局也太小了,至今想起來,還有種小小的羞恥感。

此番潘美進京,也是嶺南恢復安定,無軍事壓力之後,主動奏請還朝。當然,嶺南實則也沒什麼軍事壓力,四年以來,嶺南最頻繁的軍事行動,也就是對窮山惡水中那些不服王化的蠻人進行征討。

而經過潘美一遍又一遍的清理,一次又一次的殺戮,不敢再有造亂。潘美不能算是一個好殺的將帥,然而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將帥,殺起人來的時候,也是毫不留情。

就這幾年從兩廣上呈樞密院的奏報統計,在潘美與嶺南將士的征討攻伐中,前後所殺蠻人與不臣者,就超過兩萬。

劉皇帝聞之,都忍不住吐槽,說潘美太“浪費”了。

當然,殺戮與死亡帶來的震懾效果也是顯著的,開寶四年到目前爲止,已再沒接到關於西南蠻亂的奏報。顯然,他們被殺怕了。

不過,剿殺只是一種威懾手段,政治攻勢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核心,就是土司制的推行。

前前後後,耗費了數年的時間,在完善了土司制的各項條款後,土司制已然在西南推行開來。包括劍南、川東、嶺南的諸蠻部族而言,這也是朝廷釋放的善意。

在朝廷推行官員以及地方長吏的推行解釋下,明白土司是個什麼東西后,諸族蠻人,都欣然表示接受。按朝廷的意思,這無損於他們的財富、地位,還能換一個官做,他們付出的,只是臣服朝廷,配合官府對當地的治理,遵守大漢的法律,以及響應對外作戰。

在有了一些部族的現身說法之後,西南諸蠻,爭相響應,積極做大漢的土官。然而,官不可輕授,哪怕土官也一樣,西南地區洞溪寨也算密集,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擔任朝廷的官職,享受土司待遇的。

這也有官府的算計,比如趙普在劍南、川東推行之時,就把大小部族召集到一起,分配名額,行劃分地盤之事。

名額自然是有限的,於是,爲了爭奪朝廷的土官名額,在西南蠻族中,也引起了一陣爾虞我詐,腥風血雨。

蠻族也不是全然莽夫蠢貨,有看出趙普用意的人,但也不得不去爭,畢竟,一旦拿到手,不管土地、山林、牲畜還是部民,那就是世襲的財富,受到大漢朝廷承認與保護的。而在拼搶的過程中,仇恨恩怨也就結下了,官府分化的目的也達到了。

陽謀之所難破,就是因爲,即便看破,也不得不往裡鑽。在趙普的手段下,土司制推行得異常順利。甚至於,爲嶺南土司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樣板。

自滅蜀之後,趙普一直在西南任職,辦成了太多事,西南的安定與歸治,其當居首功。這麼多年過去了,也讓劉皇帝有些想念,有心召之還朝了。

再談回潘美,對其還朝,劉皇帝也表現出了明顯的喜悅,帶着他到瓊林苑,享受一條龍服務,爾後又是賜紫服,同酒食,君臣細談。

不過,潘美此番還朝,除了述職之外,也是另有所請,發兵安南。尤其在,聽聞劉皇帝已派楊業前往西北,處置定難軍後,就更坐不住了。

用他的話來講,北面定難軍,南方靜海軍,都是華夏故地,該當取之。

“朕知道,你在嶺南,爲進兵安南,也做了不少準備!不過,如今朝廷既有事於西北,若再於天南動兵,只怕在朝中,難以達成共識!”以一個肆意的姿態,躺在龍榻上,劉皇帝瞥着潘美,漫不經心地說道。

或許嶺南日照足,潘美的皮膚都黝黑了些,但不掩其帥氣。聽劉皇帝這麼說,潘美當即道:“只要陛下降詔,羣臣焉能反對?”

劉承祐笑了笑,看着他,說:“你覺得到時候了?”

潘美當即慨然道:“臣還是先前的話,安南之地,足可輕取!兩年前,臣有八成勝算,如今,已有十成!”

“話可不要說得太滿!”劉皇帝提醒了一句。

聞言,潘美頓了一下,爾後認真道:“安南的情況,臣前者有奏,陛下也當有所瞭解!其政亂軍亂已久,各方割據,爭奪不休,本爲一盤散沙。尤其去歲吳昌文死後,吳氏政權已然徹底走向覆滅。相反,那丁部領卻趁機而起,開始征戰擴張,有一統安南之意。

臣早言之,這是個野心勃勃之輩,不下於當年之吳權,倘若朝廷不趁此時發兵干預,收回故土,消滅不臣,一旦讓丁氏整合安南,再想進軍滅之,只怕就不容易了,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因此,臣以爲,發兵南進,正當其時!”

安南吳朝主吳昌文,在去歲征討太平唐阮二村叛亂之時,臨陣觀戰之時,歿於戰場。沒錯,安南的戰爭,聽起來就像鄉村械鬥一般......

而從吳昌文死後,名義上的共主沒了,也就使得安南局勢徹底陷入崩潰,各據郡邑的諸使君,也開始相互攻伐。

眼見其局勢愈演愈烈,一直虎視在側的潘美可就坐不住了,尤其是愈發展現出崛起之勢的丁部領,更讓他警惕。

聽完潘美之言,劉皇帝心中實則已然重視起來了,說:“你覺得那丁部領,能夠統一安南故地?”

潘美道:“臣在安南,布了不少的間探,也考問過當地人,丁部領其人,確實不凡,心如鐵石,手段出衆,又善收買人心。過去,以區區一隅,對抗吳氏,而不落下風,甚至戰而勝之。如今,丁部領被其部衆擁戴爲‘大勝王’。

吳昌文死後,安南各地擴充實力,相互攻伐,就以丁部領實力擴張最快。臣以爲,朝廷如不插手,能統安南者,必爲此人,倘若如此,安南也將不復爲中國所有了!”

不知覺間,劉皇帝已然坐了起來,盤着腿,沉吟了一會兒,而後看着潘美,淡淡然地說道:“那就發兵吧!”

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395章 大商人第2章 登聞鼓響第5章 王樸走了第465章 遼奸第251章 壽國公第35章 楊村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75章 高貴妃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483章 南巡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50章 喜訊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82章 矛盾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269章 愛將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417章 輕狂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53章 有詩云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15章 襄陽第3章 田畔問對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1697章 蠢蠢欲動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28章 皇子戍邊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22章 稱帝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05章 盧多遜急了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94章 減稅難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220章 啖耳將軍無題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3章 考校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84章 示警半島史話·百年基調這纔是感言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1章 大敗蜀軍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15章 小人行徑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75章 軍略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61章 北使南歸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42章 嶺南在望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7章 小張探花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30章 滿堂春宴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68章 榮寵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