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主持善後

“大哥卻是悠閒啊!”劉暘不由笑了笑,想了想,說道:“不過如此也好,陛下遣我們兄弟前來江南,本就有彰天家之恩德,安江南臣民之心的意思,大哥在金陵走一走,也是好事!”

事實上,到目前爲止,劉家年長的幾兄弟中,關係還是不錯的,畢竟從小就一起成長,一起嬉戲,一起讀書,一起練武。

再加上有劉皇帝的教育,符皇后坐鎮中宮,皇子們之間一直以來也是兄友弟恭。劉承祐立太子,其中一個目的就目前爲止,是達到了的,那就是諸子之中,君臣名分已定。

在諸兄弟中,對於劉暘的太子之位,從劉煦到劉晞再到劉昉,都是呈現認可態度,都是服氣的。天家貴胄,到了他們這個年紀,多已知事。照目前的情況,只要沒有什麼意外變故,劉暘的地位是很穩固的。至於其他的皇子,年紀太小,還沒有資格。

李昉如今與劉暘,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皇帝把他安排在太子身邊的用意,他本身也清楚。規勸、教導、輔弼,以國本相托,可謂重任了,一直以來,李昉也是兢兢業業,深感榮焉。

聽太子的話,李昉心中卻是暗暗點贊,在他看來,如今的劉暘,只需要堂堂正正,修身養性,踏實做人,認真做事,展現出太子儲君的氣度,那就足以處在不敗地位。

皇帝對於太子的重視與期許,通過這些年的安排,已是朝野盡知。只要太子不犯錯,不失德,不無道,地位是十分穩固的,完全沒有人能同他爭。就目前劉暘的表現來看,很不錯。

“金陵城中的治安如何,人心如何?”劉暘又問。

李昉答道:“城池已經完全在控制之中,人心已安,士民門戶已開。李公遣人通報,他已打算取消戒嚴,使金陵徹底恢復往常秩序。”

“如此便好!”劉暘說道。

完整收復的金陵,將是大漢朝廷除了開封之外,人口最多,經濟最繁榮的城市,自然是希望能夠恢復治安,讓他繼續繁榮下去的。

“原金陵令陳起,確實是個人才,強項令,執法公正,從無徇私,官聲很好,名望很高,臣都很是好奇,以其剛正,是如何能做金陵主官的!”李昉又道,語氣透着讚賞。

“兩江十九州之地,也是不缺良臣才俊的,朝廷想要安治江南,就應該重用他們!”劉暘點了點頭,略露遲疑,問李昉:“你覺得,我有意上表舉薦這陳起知金陵,如何?”

李昉想了想,道:“殿下,從以往朝廷平定割據勢力的處置結果來看,對於其原本所屬官吏,都將陸續進行考察,爾後進行升遷抑或貶謫,再輔以自京城與其他道州調派幹吏,以實現迅速歸治。對於江南,當不例外,本乎公心,選拔賢才,舉薦朝廷,並無不妥。不過,以陳起的官聲人品,必然會受到朝廷的重用!”

聽其言,劉暘露出了點釋然的笑容,略帶好奇地問:“李師傅覺得,金陵的高官之中,有多少人才?”

“論文才,比比皆是,如論治才,臣不好評述!”李昉這麼說。

劉暘不禁玩味道:“不好評述,也就是看不上他們的理政之能了?”

“大漢削平天下,固然是時勢使然,天下向安,然而,如若江南君臣,能善加治理,富民強軍,此番平南,何至於使王師長驅而直下,如李公之言,探囊取物耳!”李昉答道。

“可是,在他們的治理下,江南百姓確是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安定富足!”劉暘說。

看了看劉暘,李昉想了想,說道:“關於江南之治,臣早年在御前時,嘗聽陛下與諸公談論過。當時得出的結論是,自唐季以來,屬文道之盛,莫過於金陵,然除此之外,幾無建樹。江南之富足,由吳王楊行密、徐溫及李昪,數十年安政養民奠基,乃有其盛。

及其鼎盛,也是沿襲李昪之休戈養名之政,待李璟時,受馮延巳等詞臣篡奪,欲構雄圖,改弦更張,銳意進取,主動發兵,對外征戰。南滅王閩,幾番反覆,西取馬楚,得而復失,結果未成霸業,反勞民傷財,因而由盛轉衰。

是故,當陛下收拾中原,目標南向之時,以江表之浮華,也難纓漢師強兵,自此,一蹶不振,國勢日衰,十餘年間,竟至滅亡。

然而,如非大漢廣受諸邊掣肘,欲平江南,何需等到今時?”

“如論詩詞,似馮延巳者,天下少有人及,其開一代詞風,謂之詞宗也不過分,然於治國,則有害無益,馮氏當政,國困民苦!”李昉道。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劉昉認真想了想,卻輕吟了一句長短句,嘆道:“一首《謁金門》,多少人讚譽有加,若是馮延巳尚在,我都想見識一下其詩才!可惜,詩詞再美,終究不能治國啊!”

事實上,當初的議論,歸根結底,還是將南唐盛衰轉化的責任落在李璟身上,在李昪時代,金陵朝廷上的高官中也不乏文人詞臣,然而那時,南唐不論國力、軍力都堪稱強盛。

李昪,是個優秀的政治家,雖然提倡文治,但愛惜軍民,懂得用人之道。然而,李璟差其父太多,否則,南唐豈是那麼容易打的。

繼續將這些情況與劉暘分析一遍,劉暘又有所得。看着李昉,恭敬地說道:“李師傅,今後類似這些事務,還請不吝賜教,我獲益良多啊!”

“殿下如有興趣聽,臣自當知無不言!”李昉很滿意劉暘這種態度。

“我有意思,設一場宴席,邀請原金陵的大臣們,你看如何?”劉暘又問。

“可以此安撫其心,臣以爲可!”李昉道。

“當邀請什麼人?”

李昉輕笑着給劉暘一個建議:“殿下可將此事交給鍾仲益操持,金陵城中,怕沒有比他更適合負責此事的人了。想來,他也樂於爲之,並將之辦好!”

劉暘恍然,道:“那就將此事交給他!唔,我聽說金陵奢侈之風盛行,權貴飲宴,多鋪張浪費,極盡浮麗,當交待鍾謨,注意規格排場!”

“殿下能有此慮,陛下聞之,也當欣慰啊!”李昉說道。

聽他這麼說,劉暘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露出一些笑容。

“對了,派人去問問李公的情況如何了?”是揉了揉發脹的腦袋,劉暘又吩咐道。

“已傳過話,好轉許多,太醫也說了,只要善加休養,會改善的!”李昉道。

在全取金陵之後,李谷就再也支持不住了,將事務放下,自己安養去了。可以說,此前李谷都是一種強大的意志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夙願一完成,也就不強撐了。

“李公當真是無雙國士啊!”劉暘則感慨:“告知太醫,金陵宮廷藥材、補品,儘可取用,供李公療養!”

“李煜一家的搬遷事宜,進展如何了?”劉暘又問。

提及起,李昉也不禁皺了皺眉,說道:“尚未開展!”

“是何緣故?”

李昉說:“宮城之內金銀財帛,未知可讓其取用多少?”

劉暘恍然,考慮了一會兒,劉暘說:“李煜主動投降,保全金陵,也是有功勞的,我想與其兩百壯丁,任其取運,能搬多少,就與其多少,餘者悉數封存,上繳國庫!”

“......”

在李昉等人輔助下,由太子劉暘爲主的,對金陵的善後事宜,已然展開。並且,從效果來看,做得不錯,劉皇帝的初衷,或許已經達到了。

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8章 皇子戍邊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82章 不手軟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6章 “座談會”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22章 “鄭州站”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345章 剝削者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110章 坦白第64章 邊事不寧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100章 關中蜀亂第201章 捐資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92章 定州事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65章 選擇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243章 總結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章 分食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53章 兵臨刪丹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93章 班師第60章 家事、國事第247章 視察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53章 遁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27章 西京風波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6章 “座談會”第79章 大獲全勝第243章 總結第108 狀元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84章 反響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85章 浮雕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379章 蕭思溫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164章蜀臣第198章 遼國變故無題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13章 楊業述職第328章 默認第56章 彌月之喜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9章 請纓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773章 質問第206章 癥結難以解決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167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2)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31章 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