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

在下游風雲變化之際,長江中游的戰事同樣也展開了,並且,動靜要比下游的戰事動靜要大的多。從九月十六日開始,由曹彬所統率的水陸大軍,便開始按照原先制定好計劃向鄂州發起進攻。

鄂州的防禦核心,在於漢陽與江夏二城,自從當年淮南大戰之後,爲了緩解來自中游的漢軍的壓力,金陵朝廷在鄂州投入了大量的人物力,加強其防禦,以鞏固下游州縣及金陵的安全。

再加上,常年守備鄂州的主將,乃是劉仁贍,此人本就是善守者,圍繞漢陽與江夏,他打造了一整套的防禦設施,城池也修繕地十分堅固。沿江更有超過二十座的堡壘,各個堅實,易守難攻,互成犄角,共同拱衛着主城。

等到劉仁贍去世,繼任的老將盧絳,也是在劉仁贍的守禦基礎上,繼續加固城池,修繕軍械,操訓軍隊,演練守城之法。

到乾祐十四年時,鄂州的守備兵力,已達五萬之衆,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州縣兵以及鄉兵,但仍有一萬多的雄武軍,是常年受到訓練的精卒,這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因此,鄂州的守備力量,實際還是很充足的,如果能夠善加利用,縱然不說守住,總是能給漢軍造成不少麻煩的,這也是的打一個鄂州,朝廷會準備四萬軍隊的原因。

然而問題恰恰在於,鄂州的守軍,並不能完全發揮其作用,原因就在於其新主帥,新任鄂州節度使、雄武統軍皇甫繼勳。

迫於朝廷的壓力,李煜撤換了自以爲老邁不堪的老將盧絳,想要靠皇甫繼勳這個忠烈名將子弟但當大任。然而恰恰是這個的皇甫繼勳,使得劉、盧兩位老將軍精心構建防禦,竟成擺設。

皇甫繼勳的到來,對於鄂州的守備而言,實則是一場災難,最大的打擊,就是對軍心士氣的削弱。前邊提過,皇甫繼勳徒以其父蔭庇,而爲大將,本身卻無什麼將才。

如此也就罷了,若能團結將士,虛心納諫,使得上下一心,堅持抵抗,同樣能給漢軍造成麻煩。然而,皇甫繼勳的做法,恰恰相反。

他赴任鄂州之後,心思完全沒有放在軍事守備上,喜歡炫耀、擺架子,沉湎聲色,對敵情打探,城池防禦,軍心士氣等事務,是一概不顧。

對於抵禦漢軍,態度也很鮮明,覺得以北軍之強,覺得擋不住,既然擋不住,又何必費心效那無用之勞。甚至於,皇甫繼勳還在軍事會議上,勸告諸將,如果頑抗,把朝廷得罪狠了,將來只怕禍及自身。

皇甫繼勳爲何敢接下鄂州的守備任務,因爲從一開始,他就沒有爲國盡忠,誓死報君的決心,他所思所想的,只是保住自己的地位與富貴。

身爲主帥的皇甫繼勳,竟是這樣的消極態度,受其影響,鄂州的守軍,情況如何能好得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使得鄂州守軍上下,離心離德,士氣日漸衰落。

而在嶽州磨刀霍霍的曹彬,對於鄂州守軍的情況,也是洞若觀火,完全做到了知己知彼。原本,還有些顧忌其防禦,但皇甫繼勳到任後的表現傳來後,曹彬自己都驚到了,完全無法理解。

事實上,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推動的,除了掌握大勢的大漢君臣之外,也有敵對勢力的配合,從事情的發展來看,就是如此。

不管如何,對於鄂州守軍的情況,曹彬是喜聞樂見,敵軍狀況越差,問題越多,對他而言,則越有利。作爲一個素來成熟持重的將領,如何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一直是曹彬所考慮的,對手主動給機會,那就再好不過了。

等到詔令發來,曹彬與劉光義二人,立刻率軍,猛撲鄂州。劉光義也是一名比較年輕的戰將,以治軍嚴謹著稱,平蜀戰事,隨趙匡胤東路入川,立有戰功,也參與了北伐戰爭。此番被遣平南,也因爲他有南方作戰的經驗。

曹、劉二人,兵分兩路,一路兩萬五千人,由曹彬率領,自巴陵出發,水陸並進,沿江而進,過赤壁,嘉魚不戰而降,而後以水軍向北,正面擊敗鄂州的幾千水軍,從而切斷漢陽、江夏兩城的聯繫,其後曹彬則逐步拔除江夏周邊的堡壘。

劉光義則率一萬五千大軍,自孝感南下,進攻漢陽,按照曹彬制定的作戰計劃,也是先拔除漢陽周邊的堡鎮。前後只耗費了三日的時間,兩路漢軍,將周遭的戍堡、鎮甸全部逐步拔除,而後兵臨城下,切斷水陸交通,使漢陽、江夏成爲孤城。

在這個過程中,鄂州軍隊的反應,遲鈍而混亂。經劉仁贍訓練的一批戍卒,還是有一定戰鬥能力與意志的,尤其在初戰的時候,還是進行了一些頑強的抵抗。

然而,這畢竟是缺乏組織協調的,僅憑藉着一些低級軍官,一腔血勇,毫無配合可言,在整個防禦體系被割裂的情況下,幾座戍堡的抵抗,除了給江南朝廷殉葬,增添幾分淒涼與悲壯之外,好無用處。

在漢軍拔除諸堡的過程中,主帥皇甫繼勳的表現,並沒有太出人意料,就是毫無作爲,坐守城中,既不下令,也不救援,甚至,有些將校願意去與漢軍拼命,也被他阻止了。

而漢軍,則在曹劉的指揮下,從從容容地攻堡拔寨,將進取城池的障礙徹底拔除。除了最開始在鄂軍的頑抗下,遭受了一些損失外,後邊的堡壘,都是絕望之心,陸續投降,總之,漢軍打得很輕鬆。

在兵臨城下之後,曹彬下令,安營紮寨,就地休整,做攻城準備。還同樣的作戰佈置,曹彬在江南攻江夏,劉光義在江北打漢陽。事實上,這有些託大的,兩城剩下的守軍兵力加起來,仍有不下四萬之衆,然而守軍的糟糕情況,給了曹、劉大膽佈置的信心。

“曹將軍,這進展有些過於順利啊!”劉光義乘船渡江而來,與曹彬商討軍事,英武的面容間仍有些不敢置信,說:“我原以爲,要掃平諸堡,怎麼都要七日的時間,等攻破城池或許就要入冬之後了,誰曾想,守軍的抵抗意志如此薄弱,幾乎是摧枯拉朽啊!”

“劉將軍,我們得感謝皇甫繼勳啊!”兩個人行走在江邊,觀察着周遭的地形,曹彬臉上也帶着點笑容說道:“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用入冬,鄂州就可以拿下了!”

“勸降信已然射入城中,可以繼續重挫其士氣,不過,敵軍雖弱,這城池的堅固,卻是做不得假的!”劉光義說道:“強攻或許也能速破之,但難免增加傷亡!”

“劉將軍所言甚是!”曹彬點頭,稍作沉吟,說:“還是先做攻城準備,繼續亂其軍心,消減其抵抗意志,再因勢而動,若能勸降,不戰而屈人之兵,則最好!”

“唉......”劉光義卻忍不住嘆了口氣,說:“以前也經歷了些苦戰、惡戰,如今進軍順利,卻有些不適應,這仗打起來,卻有些乏味了!”

聽劉光義之言,曹彬不由笑了笑:“我等奉天子詔命,率王師,興義舉,自然是戰無不勝,螳臂當車者,自然灰飛煙滅!不過,還是不能放鬆,畢竟敵軍尚有數萬之衆!”

曹彬還是這般,沉穩持重,不敢懈怠,更不敢生驕愎之心。

劉光義點了點頭,當即抱拳道:“我先回江北坐鎮了!”

......

在曹劉二人,爲戰事進展順利而感意外之時,江夏城內,早已是人心惶惶,士氣持續下滑,幾乎跌至底點。

北城一座水門下,一干人聚在一起,都是軍官,軍階最高的是一名都虞侯,氣氛很壓抑,這幹人聚在一起,顯然在籌謀大事。

開口的,也是這都虞侯,也不加掩飾,直接道:“國主昏庸,不用宿將,而用小人,皇甫繼勳無才無德,徒以家世而居我等之上,視軍事爲兒戲,役將士如牛馬。漢軍大舉來攻,既不作御備,也不發兵救援,坐看諸堡陷落,有這樣的主帥,我們若不早做打算,遲早爲其陪葬!”

“朱虞侯說得不錯,皇甫繼勳,無能之輩,追隨於他,必爲之所害,我等當另謀生路!”一名將領,立刻接話道,咬牙切齒的。

“漢軍已兵臨城下,四處交通斷絕,援兵難至,已是孤城,縱然城高,但人心不齊,主帥無能,必然守不住,莫若起義,殺皇甫繼勳,向漢軍投誠,不失一份功勞!”另外一名軍官跟着開口,並直接點題。

事實上,這些人聚在一塊兒,各自心裡都清楚怎麼回事,該怎麼做,是以,此言一出,都躍躍欲試的。很快,都把目光投向那姓朱的都虞侯,畢竟他軍職最高。

這時,外邊傳來一陣腳步,一名軍官闖了進來,一干人迅速拔刀,還是朱虞侯說了聲“自己人”方纔緩和下來。

來人說道:“皇甫繼勳已經在命人收拾行囊,恐有棄軍逃離之意!”

“這個廢物!”頓時有人罵道。

朱虞侯環視一圈,壓低聲音,殺氣騰騰地道:“諸位,我們起兵,殺皇甫,歸朝廷,可有異議?”

“殺皇甫!”

“殺皇甫!”

“......”

一干軍官,都是惡狠狠地附和,皇甫繼勳這個主帥,做到這個份兒上,也是挺難得的。

“好,我等歃血盟誓,今夜起兵,各自率部屬,殺入帥府,取皇甫繼勳首級,歸附朝廷!”朱虞侯拍板道。

“是!”

當夜,江夏城內,數千雄武軍,在都虞侯朱駿的率領下,突然作亂,殺入節度府衙,斬殺主將皇甫繼勳。因亂起突然,又處寒夜,曹彬沒有妄動,一直到第二日清晨,江夏城門大開,兩萬餘守軍,選擇投降。

江夏一降,消息傳開,漢陽緊跟着出降,如此,曹劉二人,兵臨城下,兵不血刃,而取鄂州。以傷亡四百三十一人的代價,全取江夏、漢陽,得降軍四萬七千餘人......

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336章 橐相第314章 還京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444章 揣測者第50章 下定決心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765章 三郡公第15章 漸不自知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06章 敲打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75章 按*不動第106章 敲打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337章 特權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748章 應急機制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408章 蠢兒子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44章 堂審第165章 舊邸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675章 血戰第33章 豪強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295章 難第1698章 做賊心虛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85章 趙礪案第75章 西北邊報第2章 王、鄭二公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93章 升遷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82章 不手軟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76章 去鄴都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134章 東路軍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83章 遼帝之亡第1752章 放手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06章 敲打第27章 郭威病了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278章 遣使向西,漢中戰況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3章 市井之聲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245章 遼帝的決心世宗篇終 駕崩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34章 驚陶谷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1736章 試炮第198章 秋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