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一)

“殺!”

寂靜的夜裡,伴隨着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邯鄲北門城牆,幾乎塌陷了一半。

整個邯鄲城在巨響聲中顫抖,在城頭上值守的曹軍,幾乎有三分之二被淹沒在那一片塵煙中。

早在邯鄲城外埋伏多時的漢軍,也在這一聲巨響中,向邯鄲發起了攻擊。

張遼跨坐一匹燎原火,凝視着邯鄲古城,嘴角勾勒起一抹邪魅笑意,大槍遙指邯鄲城門,發出一聲咆哮。

三千漢軍鐵騎,呼嘯着撲向邯鄲古城。

而那些從廢墟中爬起來,尚未從巨響聲中恢復過來的曹軍將士,耳聽隆隆鐵蹄聲,頓時驚慌失措。

“快點烽火!”

有那聰明的曹軍士兵,大聲呼喊。

可是城牆塌陷,又如何燃放烽火……

程武慌慌張張跑出府衙,提槍上馬。

“賊人在何處,賊人在何處?”

他大聲叫喊,可是回答他的卻是一陣陣哭喊聲。

曹軍被這突如其來的一次爆炸,嚇得驚魂失魄。漢軍則在張遼的率領下,如風一般衝進了邯鄲古城。雪亮的鋼刀,在黑夜中閃爍着一抹抹迫人的光毫。鐵蹄過處,鋼刀揚起,帶起一蓬蓬血花飛濺。

兩名親衛死死拉住成爲,大聲道:“公子,事不可違,當存有用之身,還請公子速走。”

程武想要拼命,但也知道沒有用處。

這種情況下,曹軍整個都失去了鬥志,又如何能抵擋住漢軍如狼似虎的攻擊?放眼看去。火光熊熊。黑煙滾滾。曹軍士卒哭爹喊孃的抱頭鼠竄。漢軍衝進城中之後,幾乎無人前去抵擋。

程武咬着牙,終於下定決心。

這種情況下,莫說把漢軍打出城去,恐怕連抵抗的能力都沒有。

天雷火,一定是天雷火……程武突然激靈靈打了個寒蟬,腦海中浮現出關於劉闖的種種傳說。傳說,這傢伙能呼風喚雨。傳說,這傢伙能招引天雷。可是他明明還在遼東,何以會出現在此地?如果那傢伙真的出現在這裡,今晚想要挽回敗局,只怕是勢必登天還難……

敗局已定,程武也不是一個迂腐之人,立刻下令撤退。

其實,這個時候已不需要他下命令,整個邯鄲古城都陷入一種莫名的惶恐之中。曹軍士兵好像沒頭蒼蠅一樣的四處逃竄。而漢軍入城之後,直撲府衙。顯然是打算要速戰速決。

程武在親隨扈從的保護下,狼狽從邯鄲古城的另一個城門逃離邯鄲。連夜退往樑期。

張遼入城之後,並未繼續追殺,而是下令收攏俘虜,穩定城中局勢。

說實話,這次偷襲邯鄲,可是使用了大量天雷火……雖說張遼聽說過天雷火的名頭,卻從未見過天雷火的威力。這一次,他是真領教了。只一次,就讓大半個城牆一下子塌陷成廢墟。

“若不是主公先命劍士營潛入城中埋放天雷火,想要奪取邯鄲,恐怕也不是一樁易事。”

不過,邯鄲奪取,卻變成了一座廢城。

城牆的塌陷,固然使得漢軍可以輕而易舉攻佔城池,可同時也失去了防禦的屏障。

龐德已奉命埋伏於叢臺,伏擊叢臺援軍;可是在邯鄲以西,還有武安縣城。曹操派了袁紹降將呂曠駐守武安縣城,他若是發現了情況,必然會出兵救援,卻不知道郝昭能否守住渡口。

這次邯鄲之戰,是經過了非常周密的部屬。

諸葛亮親自督戰檀臺,就是要一舉功成,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不過,曹操在邯鄲屯駐了近兩萬兵馬,相對而言還是佔據兵力上的優勢。

而那個程昱也非等閒之輩……主公曾說過,程昱是曹操手下五大謀主之一,絕不會善罷甘休。

待佔領了邯鄲之後,必然還會有一場惡戰!

張遼登上邯鄲南城門,舉目向遠處眺望……他眉頭緊蹙,心裡面更感到萬分忐忑。諸葛亮三路大軍並進,而邯鄲一路只一萬兵馬,相比之下的確是有些兵力薄弱。本來張遼是不同意這樣的方案,認爲如此一來,勢必會造成兵力分散。可諸葛亮還是要兵行險招,強佔邯鄲。

也不知道,叢臺和武安方面的戰事,進展如何。

天,漸漸亮了。

經過一夜的騷亂,邯鄲在清晨時,恢復了平靜。

空氣中仍瀰漫着一股濃濃的硝煙味道,極爲刺鼻。城牆坍塌處更是一片廢墟,廢墟里依稀可見那殘缺的屍體。黑火藥的威力相比之後世而言,顯然還算不得太大。可是在這個時代,對於邯鄲這種夯土築成的城牆來說,想要炸開一個缺口,卻不是一件太過困難的事情……

“將軍,叢臺大捷!”

“哦?”

“令明將軍與叢臺伏擊曹軍援兵,並順利奪取叢臺。

叢臺守將曹休向南敗逃,龐將軍派人前來詢問,可否要乘勝追擊。”

“軍師有命,固守邯鄲!”

張遼輕輕搖頭,“告訴令明,讓他守住叢臺等待新的命令。”

“喏!”

“武安方向,可有消息傳來?”

“啓稟將軍,武安曹軍已經收兵,郝昭校尉已下令在河畔紮營……”

張遼聞聽一怔,好奇問道:“那呂曠也是袁紹帳下名將,何以如此輕易的退兵?會不會有詐?”

“回稟將軍,非是有詐。”

斥候連忙回報,“呂曠本欲強行渡河,然軍師早在將軍出擊之前,命人在河下游處遍查旌旗,點燃火把。呂曠見此情況,也不敢冒然強攻。所以見到郝昭校尉紮營後。便迅速撤退。”

張遼不禁連連點頭。“孔明是長大了,這一手疑兵之計使得的確巧妙。”

同時,他心中更暗自讚歎,當初劉闖看好諸葛亮的眼光,的確是不差。要知道,諸葛亮而今也不過二十二三歲,可是卻智計百出,展現出非同尋常的才幹。的確是讓張遼驚歎不已。

“軍師可有其他吩咐?”

“軍師說,請張將軍多備沙袋,填補缺口。

正午過後,他會率中軍抵達,爭取能儘快將城牆築起,以抵禦曹軍反撲。”

一夜築城嗎?

雖說劉闖當年在遼東築起過冰城,但明顯不適合邯鄲。

邯鄲的氣溫,遠遠比不得遼東低寒……雖說眼看着已至寒冬,但要說一夜築起堅城,恐怕也不太容易。不過。既然諸葛亮這麼吩咐,張遼也不可能抗命。他立刻命人準備沙袋。把那塌陷的城牆填補上,而後等待諸葛亮的到來。

大約在正午後,諸葛亮率部抵達。

不過,他帶來的人卻不是兵將,而是大批的工匠,以及近五千輛騾馬大車。

“軍師,這是要幹什麼?”

諸葛亮嘿嘿一笑,“今日咱們奪了邯鄲,那程昱又怎可能善罷甘休?

若我猜的不差,最遲三天,他一定會率部抵達。我們的目標,便是把程昱死死拖在邯鄲城下十天。只要能拖住他十天,冀州戰局便可以明朗化。若冀州戰局明朗,則關中之戰便可大功告成。”

張遼面露疑惑之色,“可邯鄲這副模樣,想要抵禦十天,恐非易事。”

“將軍莫急,亮自有妙計。”

說着話,諸葛亮帶着張遼來到一輛馬車前,掀開上面的帷布。

馬車上,裝着一袋袋的水泥……諸葛亮笑着道:“這是石臼坨工坊研製出來的新式水泥,可以比以往所用的水泥更快凝固。我帶了五千車水泥,並有大批工匠,便是要在兩天之內,重築邯鄲。”

水泥,早在建安六年便開始大規模的生產。

只不過初期生產的水泥,遠遠達不到劉闖所期望的效果,於是在兩年中,南山書院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進和研製。大約在年初的時候,南山書院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式水泥,可以迅速凝固,而且堅硬度也較之之前所生產的水泥更高。諸葛亮這次,幾乎把開設在廣昌的水泥工坊庫存一次搬空,爲的就是要給程昱一個驚喜……他命人炸塌了邯鄲城牆,的確是易於攻擊。

可同樣的,邯鄲城的防禦便成一個大問題。

以程昱的智慧,不可能考慮不到這個情況……所以,程昱一定會趁漢軍立足未穩的時候,發動反擊。

沒有城牆的守護,邯鄲城便是一座危城。

而程昱有兵力的優勢,又怎可能坐視漢軍攻佔邯鄲?

要知道,若是漢軍拿下了邯鄲,與鄴城便只剩下一城之隔。劉闖手裡有天雷火,鄴城也未必能夠堅守。

諸葛亮自認,若換做他是程昱的話,也會發動反擊,壓制漢軍南下。

張遼見此情況,也不再贅言。

他立刻下令加快對邯鄲城牆的填補修復,同時諸葛亮下令,八千工匠一起開動,攪拌水泥,重築邯鄲城牆。

這八千工匠,再加上從邯鄲城俘虜的曹兵曹將,以及徵調的青壯,足足有兩萬多人。

一個個沙袋迅速填入坍塌的城牆缺口處,而工匠則把那攪拌好的水泥迅速澆築。那轟轟烈烈的場面,更驚動了邯鄲的百姓。漢軍入城之後軍紀森嚴,並沒有去打攪邯鄲百姓的生活。

昨夜的天雷火,今天的大興土木,以及秋毫不犯的軍紀……

邯鄲人很快就從惶恐中恢復歸來,三五成羣來到城門口,看着那高大的城牆拔地而起,讓他們不由得發出一連串的驚歎聲。

“這東西不夯實,能行嗎?”

“成不成,到了明日便可見出分曉。”

漢軍士兵倒是信心滿滿,也使得那些邯鄲百姓對這奇怪的築城方式越發好奇起來。

張遼看着迅速築起的城牆,心裡面也是有些忐忑不安……也不知道這新式的水泥,果真似孔明說的那麼好用?他即有些期待,又有些不安。就這樣,在期待和不安中,一天悄然過去……

第247章 暴雪(二)第32章 賭一回(下)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三)第332章 冀州之戰(十)第25章 哪個‘少爺’?(下)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上)第367章 建安九年(一)第32章 賭一回(下)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三)第369章 銅雀深閨鎖大喬(三)第24章 誰是潁川陶?(下)第371章 雙傑(二)第135章 坦承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二)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四)第313章 蒼亭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下)第380章 官渡(十四)第299章 袁熙之死(三)第326章 郭嘉,你好!(下)第113章 義戰第268章 白馬之戰(四)第78章 三英戰呂布(二)第240章 海賊(三)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下)第189章 朝天子(二)第326章 郭嘉,你好!(上)第25章 哪個‘少爺’?(上)第325章 大號小徑(下)第81章 再戰呂布第199章 十步殺一人(二)第4章 麋繯,麋夫人(下)第387章 清君側第364章 斬將(十五)第210章 闖三關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下)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下)第57章 神亭嶺(一)第176章 凌之戰(五)第329章 冀州之戰(三)第40章 陰差陽錯(上)第155章 建安三年第144章 揚武將軍第379章 官渡(七)第278章 亂起(二)第263章 血洗高句麗第338章 觀滄海(三)第372章 槍王登門(三)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284章 洛神(一)第207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396章 蘄春策(上)第396章 蘄春策(下)第374章 虎牢(二)第395章 封王第287章 諸葛瑾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60章 神亭嶺(四)第319章 董家子(上)第357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一)第143章 豎子不足與謀(下)第105章 東夷校尉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三)第341章 短歌行(一)第8章 叔父(上)第155章 建安三年第125章 芥蒂第279章 亂起(三)第38章 君不負妾,妾不負君(上)第202章 雞肋第237章 獅子大開口!!!第31章 餘孽(下)第402章 遷都(三)第74章 絕世兇器第377章 官渡(三)第368章 提親(三)第372章 槍王登門(一)第415章 鉅變(三)第392章 問計(一)第253章 遼東亂(五)第102章 刺客(二)第339章 矯詔(三)第209章 從此天高任鳥飛(二)第365章 腹心之殤(二)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擋?(下)第32章 賭一回(上)第128章 君恩第201章 黜官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二)第370章 交趾之亂(三)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上)第130章 袁氏之邀(下)第383章 敢不敢來(二)第55章 厄運連連步子山第290章 逐袁第62章 馬丘夜渡第52章 江東長壽翁第353章 涼州之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