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三)

建安三年,曹操征伐徐州。

劉闖爲了馳援自家老丈人呂布,帶着黃劭徐盛和許褚趕奔徐州救援。

那一次,也是他敗得最爲悽慘的一回。

由於臧霸的倒戈,劉闖退路被斷,更折了一個黃劭在徐州。

當時若非麋竺幫忙,劉闖甚至有可能死在東海郡。這件事情,劉闖一直念念不忘。特別是黃劭的死,也是他始終無法釋懷的一件事情。黃劭,是他重生以後見到的第一個人,此後歸降劉闖,更說降了薛州。雖然說他的才能也許不似諸葛亮這些人驚豔,但對劉闖忠心耿耿。

那一次,黃劭看出了臧霸的破綻,並提醒劉闖。

可惜劉闖卻小覷了黃劭,沒有把他的警告放在心上,以至於後來有了被迫前往許都的事情……

一晃,五年!

而今已是建安八年末,距離黃劭故去,整整五年。

此前劉闖荀諶諸葛亮還有許攸四個人聚在一起商討冀州之戰的對策時,許攸獻計,何不偷襲青州?

在這之前,劉闖的目光只集中在涼州和冀州兩處。

可是伴隨着許攸的這一次提議,卻使得他的眼界一下放寬許多。

是啊,天下人都以爲他會攻取關中,奪取冀州,統一河北……但恐怕沒有人會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偷襲青州。沒錯,偷襲青州的結果,會使得戰場擴大,局面變得更加混亂。

但若是成功了,只怕曹操會更手忙腳亂。

要知道,若劉闖能夠佔領青州,就等於他的觸角向河南延伸過去。最重要的是,對青州開戰之後,會極大程度上接應東萊的陸遜,緩解他目前所面臨的壓力。要知道,哪怕劉闖此前和曹操已經議和。雙方小衝突卻依然不止……特別是隨着涼州之戰劉闖和曹操的正面對決,也使得東萊的衝突隨之加劇。幸虧陸遜背後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也幸虧甘寧可以衝鋒陷陣。

但時間長了,陸遜未必能夠抵擋住曹軍的正面進擊……

是時候緩解一東萊的壓力了!

同時,對青州開戰的話,劉闖壓力固然會很大,但是曹操的壓力會更大。

可以想象。一旦劉闖攻入青州,打過黃河,孫權、劉表乃至於劉璋會是怎樣一種想法?曹操的根基比劉闖身後,這是他的優勢。但同樣的,他佔居中原,四面環敵。更不要說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爲諸侯所忌憚;而劉闖呢?伴隨着百萬黑山入幷州,北疆的局勢漸漸趨於穩定。

哪怕有匈奴、有鮮卑、有丁零這些異族的存在,可是在短時間內,這些異族都無法給劉闖帶來威脅。

這樣一來,劉闖便只有一個對手:曹操!

而曹操呢?

則需要面對更多的敵人!

此消彼長,曹操的壓力未必會比劉闖小。甚至會更大。

大將軍府在對青州之戰的事情上,爭論很大。荀諶和鍾繇認爲不適合冒然用兵;而許攸和諸葛亮則認爲,現在是最佳的用兵時機。最後,還是田豐和沮授說了一句:戰事延綿,生靈塗炭。皇叔固然要承受壓力,曹操便輕鬆許多?這種事都是雙方的,只看誰能搶佔住先機。

從戰略眼光上來說,田豐沮授的眼界比之荀諶高明。

這兩位老先生至今不肯投效劉闖。可是爲了他們的兒子,還是站出來發表了意見……

劉闖當即決定,偷襲青州。

左右大戰已經拉開序幕,他和曹操同樣要承受巨大壓力。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獲得勝利!

劉闖做出決定之後,立刻秘密調太史慈和許褚所部前往渤海郡集結。

這一切行動,都進行的非常隱秘。

太史慈和許褚都是劉闖身邊的元從老將。特別是太史慈,本身又是青州人。當年他從東萊撤到了遼西,是不得已而爲之。如今有機會殺回老家去,太史慈自然是表現的格外踊躍。

至於許褚。他和他的老羆營早耐不住寂寞,躍躍欲試。

釜水河畔,曹休在經過一整日長途跋涉,歷經重重險阻,終於渡河成功。

不是說這道路有多麼遠,而是這一路上着實太難行進。官道之上,陷馬坑多不勝數,許多地方還有斷木阻隔。甚至有一段路上,足足六裡地佈滿鐵蒺藜,使得曹軍防不勝防。可以說,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以至於原本只要半天就可以走完的路程,足足走了一天。

曹軍一路上折損戰馬百餘匹,傷亡兵卒數百人……

可是,曹軍連敵人的蹤影都沒有發現。

這也讓曹休心中格外惱怒,幾次破口大罵漢軍無恥。

但是,漢軍越如此,就越說明他們底氣不足。曹休不敢遲疑,強行急進,終於在夜幕時分渡過釜水。

到釜水之後,曹軍也是筋疲力盡。

曹休見此情況,也知道若繼續急進,恐怕得不償失。

無奈之下,他只好下令下寨紮營,準備休息一晚再出發。白天光線充足,還折損了這麼多的兵馬。晚上視線阻隔,萬一漢軍伏擊偷襲,曹軍恐怕是很難防備,到時候也會損失更大。

所以,在下寨之後,曹休一面派人去通知程昱,一面帶人加強巡視。

在確定周圍沒有什麼敵軍蹤跡之後,曹休總算是鬆了口氣。他回到中軍大帳,讓人燒了一桶熱水,好好的洗了洗腳,這才上牀休息。

只不過,曹休喜歡讀書。

即便是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也會手不釋卷。

他上牀後,便拿起一部孟德新書翻閱,直至夜半,睏意涌來,他才和衣倒下,進入了夢鄉。

也不知睡了多久,一陣喊殺聲,使得曹休突然驚醒。

他連忙翻身坐起來。大聲道:“外面何事喧譁?”

“少將軍,大事不好……賊軍偷營。”

有親軍連忙稟報,曹休心裡一驚,連忙下榻,命人爲他披掛盔甲,而後抄起大槍便走出大帳。

闖賊若真以爲我好欺負,那可就錯了!

我知你好用偷襲。焉能沒有防備?

曹休衝出大帳之後,翻身上馬。

卻見一隊漢軍,一個個清一色身披白袍,頭上插着一根火紅色稚雞翎,在一員大將的帶領下衝入曹軍大營。

那員漢將,胯下馬手中槍。殺法驍勇。

曹軍將領上前阻攔,卻無一人是他對手……

這員將在營中橫衝直撞,直奔中軍而來。

眼見着就要到中軍大門,卻又突然折返,率部向外衝殺。

曹休一見,不禁勃然大怒,於是帶着催馬便追趕上去……漢軍偷營的人並不多。估計也就在百餘人。可是這百餘漢軍,卻一個個如猛虎下山,跟着那員將殺到轅門口的時候,驀地又調轉馬頭,再次殺入營中……

“狗賊,焉敢欺我!”

曹休火冒三丈,這幫子漢軍實在是太過猖狂,簡直就不把曹軍上下放在眼中。

他縱馬上前。攔住那漢軍大將,擰槍就刺。卻見對方那員將,在馬上不慌不忙,舉槍向外一崩,只聽鐺的一聲響,兩廂戰馬同時發出希聿聿長嘶。曹休心裡一顫,大聲喝問道:“來將何人?”

“某家。雁門張文遠!”

話音未落,張遼便復又挺槍殺過來。

這一次,張遼卻是打起了精神,一杆大槍翻飛舞動。猶如怪蟒出洞。

曹休在曹二代當中,論槍馬武藝,可說是少有人能夠抵擋。除了曹朋那個傢伙之外,便只有夏侯尚、夏侯霸這幾人能勝過他。除此之外,還有曹操那個三兒子曹彰,也不知是個什麼怪物,年紀小小便已到了養氣巔峰,槍馬功夫少有人能敵。曹休的武藝,也在養氣巔峰境界,但是面對張遼,顯然是力不從心。只六七個回合下去,曹休便被張遼殺得盔歪甲斜,無力招架。

眼看着曹休抵擋不住,曹軍將領蜂擁而上,合力抵擋張遼。

面對十餘對手,張遼卻毫無懼色。

大槍呼呼作響,槍芒翻飛,只殺得曹軍將領紛紛敗退……

曹休見此情況,也不敢再去和張遼單打獨鬥。他一聲令下,曹軍士兵蜂擁而上,便把張遼困在中央。

張遼見此情形,也不戀戰,撥馬便突圍。

“兒郎們,休得戀戰,隨我殺出去!”

他一馬當先,手中大槍顫動,殺得曹軍士兵狼狽而走。

不一會兒的功夫,張遼便殺到轅門口……他回頭看,卻發現有幾十名部曲被困在曹營之中,於是復又殺將回來。那一身白袍,早就被鮮血浸透。張遼猶如一個血人一樣在曹軍大營中橫衝直撞,與那幾十名部曲匯合後,一聲招呼,再向外衝殺。

曹休在遠處觀戰,也不禁膽戰心驚。

怪不得人言張遼乃世之虎將,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也就在他這一愣神的功夫,張遼帶着那百名勇士便衝出曹營,揚長而去。

曹休連忙喝止兵馬追擊,“而今正是夜半,外面情況誰也不知道,冒然追擊的話,只怕會中了闖賊伏擊。”

他深吸一口氣,輕聲道:“傳令下去,人不卸甲,馬不卸鞍,全軍加強戒備,以免闖賊再來偷襲。”

曹軍將士見曹休這麼說,也不敢追擊下去。

曹休說的沒錯,外面一片漆黑,而這裡又距離邯鄲不遠,萬一有賊人埋伏,豈不是正中了詭計?

張遼帶領衆人殺出曹營之後,一直跑了二十多裡,見身後沒有追兵,這纔算停下來。

“這曹休,倒是個謹慎之人!”

他突然笑着對左右道:“不過這樣正好,今夜偷營,曹休必然會更加緊張。

待明日出發的時候,速度不會太快,我等也不必強行阻攔,見機行事就好……估計邯鄲現在,已經做好了準備!”。)

第361章 斬將(六)第121章 假子第351章 瓦亭(一)第344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八)第283章 火馬狂奔第349章 大捷(一)第204章 睚眥必報第317章 錦囊(上)第216章 大家都在做戲!第42章 蹊蹺(下)第146章 初會(二)第35章 麋繯夜奔(上)第108章 劉胖子,你會幫我嗎(下)第355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六)第143章 豎子不足與謀(下)第370章 交趾之亂(二)第370章 交趾之亂(二)第364章 斬將(十四)第177章 飛熊橫行,貂子豈能阻攔?(上)第264章 官渡序幕第382章 官渡第32章 賭一回(上)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下)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上)第358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四)第286章 洛神(三)第36章 殺機四伏之火焚里閭(上)帝399章天子守國門下第160章 狼煙起第200章 衣帶詔盟第157章 有猛士兮第331章 冀州之戰(七)第132章 拜見老大人第389章 入許都(二)第80章 五禽鬥龍蛇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五)第7章 人善被人欺(上)第260章 有客來訪第234章 打完了,談一談!第313章 蒼亭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下)第169章 又是哪根蔥(二)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上)第48章 一刀寫春秋(上)第48章 一刀寫春秋(上)第380章 官渡(十四)第3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上)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二)第203章 再遇刺殺第15章 痛快!(上)第108章 劉胖子,你會幫我嗎?(上)第414章 鉅變(二)第296章 我要修建燕京第330章 冀州之戰(六)第59章 神亭嶺(三)第75章 因爲我高興!第420章 大決戰(二)弟378章官渡五2/3第191章 射鹿(一)第9章 雛虎初鳴(下)第329章 冀州之戰(二)第267章 白馬之戰(三)第131章 世態炎涼,冷暖自知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368章 提親(一)第331章 冀州之戰(七)第375章 虎牢(四)第34章 前奏(下)第148章 羣英會(一)第355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五)第15章 痛快!(上)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下)第379章 官渡(九)第339章 矯詔(三)第318章 鄴城(上)第21章 美人恩(上)第22章 薛州(下)第331章 冀州之戰(七)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三)第14章 軍械(上)第95章 夜話山神廟第251章 遼東亂(三)第19章 世間公理,強者爲尊(上)第230章 壯哉,文長(一)第95章 夜話山神廟第374章 虎牢(三)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三)第176章 凌之戰(五)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下)第151章 羣英會(四)第304章 雁門風雲(一)第351章 瓦亭(二)第194章 射鹿(四)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一)第212章 乾坤大挪移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一)第323章 鄴城之變(三)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