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涼州之變(三)

東漢末年,士人爲尊。

雖說後來的門閥貴胄尚未形成,但已有了雛形。

韋端,無疑是涼州士人的代表人物,可這並不代表他可以殺死其他的名士。除非,世族聯手,否則這種行爲必然會遭受到全天下的指責。這一次,韋端是真的壞了規矩,有了麻煩。

可韋端爲何要殺薛夏?

原因嘛,頗有些複雜……

自韋端聽從皇甫堅壽的勸說,同意曹操屯駐瓦亭,便使得局勢變得複雜起來。

涼人治涼州,這是多年以來涼州形成的一個潛規則。涼州荒僻,涼州苦寒,涼州名士在士林中威望不足……這一切的原因,也造就了涼州士人極爲抱團,更極爲排斥外來勢力的習慣。

如果曹操佔領瓦亭,並且成功進駐涼州,事情可能還好辦一些。

可問題是,曹操偏偏丟了瓦亭!

此前,劉闖入涼州,打得是馬超爲父報仇的幌子,所以涼州人雖然不滿,但是並沒有阻止。

師出有名的好處,就在這裡。

韓遂殺了馬超,你總不能讓馬超不報這殺父之仇吧。

可是,劉闖對涼州的侵蝕,卻小心翼翼,一點點的向涼州調派兵馬。

哪怕是在他取得觀津大捷之後,也沒有大規模派駐兵馬入涼州,只是命黃忠帶着八千人進駐,名義上是爲了討伐河湟。而在此之後,鍾繇的介入才使得劉闖可以加強對涼州的控制力度。但也僅止如此……他啓用了大量涼州士人,也算是給了涼州士族一個保全顏面的交代。

如今。你韋端居然同意曹操進駐涼州?

雖然他沒有成功。但你確實是答應了他的條件……

既然如此。我也要進駐涼州。你韋端如果想和我爲敵的話,我也不會在意。畢竟,劉闖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手下有大批涼州士人,更通過西域商路與河西走廊,拉攏了一批涼州豪強。他有這樣的根底,也敢於和韋端叫板。於是乎,韋端的處境也就變得越發艱難起來。

天水四大姓。是涼州豪強的一個代表。

他們是最反對韋端同意曹操進駐涼州的決定,特別是在曹操失瓦亭之後,意見越發的強烈。

要知道,天水四大姓一直在窺覷河西走廊。

此前他們已開始和劉闖進行談判,希望能夠在河西走廊裡分一杯羹。可由於韋端的決議,讓他們的種種努力付之東流。所以這天水四大姓極爲惱怒,多次發動對韋端的抨擊。也虧的是韋端在涼州聲望的確不低,身邊自有一羣人爲他說話,爲他辯解,纔算是堪堪逃過……

可是。有了天水四大姓的開頭,其他各地豪強也就不甘寂寞。

韋端也因此被罵的狗血淋頭。狼狽不堪。

也就是在這時候,薛夏不知是怎地跳出來,指責韋端錯誤決定。

天水四大姓,涼州各地的豪強,那是涼州的根基所在。他們指責韋端,韋端哪怕是惱怒也無可奈何。可你薛夏,不過一寒門士子,也敢跑出來說我的不是,找我的麻煩?韋端已經被罵的惱羞成怒,心裡正憋着一股氣。薛夏跳出來,便一下子激怒了韋端,下令殺了薛夏。

“薛宣聲在一個錯誤的時間,發出了一個錯誤的聲音。”

劉闖從身旁的火爐上提起一個鐵壺,滾燙的熱水衝入茶杯,而後把茶杯放在一隻木雕小船模型上,順着茶盤上的河道傳遞過去。這叫做曲水流觴,劉闖也是閒來無事,命人打造出這麼一套茶具,立刻引得許多人羨慕。這種風雅之事,是荀諶鍾繇乃至於諸葛亮盧毓等人最喜歡做的事情……鍾繇端起茶杯,飲了一口茶水,只覺脣齒留香,忍不住發出一聲讚歎。

“而今韋端犯了錯,正是主公的機會。”

諸葛亮也喝了一口茶,“涼州雖偏荒苦寒,卻勾連漢中,直達西川。

今主公邊事已定,可暫時不必分心;韓遂已如甕中之鱉,滅亡也就是在這幾日光景。滅了韓遂之後,主動可命元直奪取涼州,謀劃關中。此前,因爲涼州士人的反對,所以我們不敢輕舉妄動。如今韋端殺了薛夏,也等於是挑起了涼州士人的內亂,正可以趁機將之奪取。”

鍾繇也輕輕點頭,“孔明所言極是。

此天賜良機於皇叔,若不取之,恐遭天譴啊。”

你如果不趁機拿下涼州的話,實在是對不起老天爺對你的眷顧。

你看看,你想要涼州,老天爺幫着你讓韋端犯了錯。這是大好的機會,錯過了便不會再有。

劉闖聽得也是怦然心動。

只是他眉頭一蹙,“那曹操便會坐視我奪取涼州嗎?”

諸葛亮笑了,“曹操必不會坐視主公奪取涼州,可如此一來,豈不正是主公的大好機會嗎?”

“哦?”

劉闖一怔,看着諸葛亮。

而一旁荀諶和鍾繇,則露出了讚歎之色。

他旋即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不由得連連點頭。

“孔明所言,深得我心……”

說着話,他又沖泡了一壺茶,分茶湯於衆人。

“如此,便請諸君,盡力謀劃!”

他站起身,用力舒展了一下身子,“也許,決戰時機已經成熟,只看涼州之戰究竟會是怎樣結果。

嗯,這件事就交由孔明來負責,涼州方面,還需勞動舅父大人辛苦一遭。

元直智謀雖深,可畢竟資歷還是有些淺薄。

想要壓制住那些個涼州老狐狸,恐怕非舅父老大人不可。告訴他們,只要他們願意與我合作,河西走廊可任由他們的商隊通行,我保證他們在河西暢通無阻。另外。孟起之前派人送信與我。有意前來幽州。他離開之後。可令蘇則爲武威郡太守,罷賈逵河東主簿之職,任酒泉太守……至於金城太守之職,可以讓楊阜代領。不過西部都尉,需由我親自任命。”

這一來,就等於劉闖讓出了隴西、漢陽、安定以及張掖四郡的利益。

相信那些涼州士人如果聰明,應該知道該如何做出選擇。

“皇叔準備以何人爲西部都尉?”

荀諶突然睜開眼睛,好奇看着劉闖。“另外,唐蹏的盧水胡、白馬羌和西羌徹裡吉又該如何安排?”

“西部都尉,我的確是有一個合適人選。

我想以趙偉章爲西部都尉,屯駐西海。另外,我想要在河湟設立西平郡,田釋而今正在做相應的計劃。

盧水胡、白馬羌可併入西平郡,佔居河湟谷地。

唐蹏楊騰酌情錄用,只是那徹裡吉……我卻以爲是一個桀驁不馴之輩,恐怕是不好安撫啊。”

鍾繇笑道:“莫非主公圖謀西羌嗎?”

劉闖微微一笑,卻不言語。

西羌。大概就位於後世的青海崑崙山地區。

而徹裡吉更封鎖着崑崙山口,日後若想要向西挺進。這崑崙山口就不能不佔居。

當然,此時的崑崙山還處於一片蠻荒苦寒之中。當地多羌胡,以遊牧爲主,甚至與世隔絕。

想要拿下崑崙山口,並非一件易事。

可劉闖一向喜歡謀後而動,既然有這個想法,就必須要提前做出安排。

“要除掉徹裡吉不難。”

鍾繇想了想,輕聲道:“那徹裡吉常年居於西羌,想必也是個貪婪之輩。

此次他之所以出兵,也是看有利可圖……據我所知,此人行商西域,與西域疏勒國關係極爲密切,更兼通商珊蠻,在域外頗有些門路。皇叔此前使馬超奪取天山六國,想來也不會就此罷手。既然如此,何不先與之好處,讓他爲皇叔打通西域各國門路,而後再做處置呢?

他若得皇叔支持,實力必然膨脹。

到時候唐蹏和楊騰豈能坐視,必然心生恨意……

只要派人稍一挑撥,相信唐蹏和楊騰必然會有所行動。到那時候,主公可兵不刃血拿下西羌。”

嫉妒,是人類的原罪!

劉闖忍不住在心裡一聲感嘆,鍾繇這條計策,的確是高明。

不過……似乎有卸磨殺驢的嫌疑。但想想日後河湟的穩定,一個強大的西羌,亦或者是強大的盧水胡或者白馬種羌,都不是劉闖希望看到的結果。也許,讓他們自相殘殺,纔是最好的策略。只要勢態能夠掌控在劉闖的手中,那麼勿論徹裡吉還是唐蹏楊騰,都不足爲慮。

“既然如此,便讓趙昂再擔起西平郡太守之職,如何?”

鍾繇哈哈大笑,“此亦我所想,趙偉章才幹卓絕,對皇叔也頗有親近之意,正可盡力拉攏。”

劉闖點點頭,向荀諶看去。

卻見荀諶臉上露出讚賞之色,“如此安排,涼州可定!”

就在劉闖和衆人商議的時候,遠在許都的司空府中,卻愁雲密佈。

曹丕匍匐在地上,低着頭不敢說話,額頭上冷汗淋淋。

而在太師椅上,曹操則一臉怒色,手握太師椅扶手,指關節發白,可以看出他內心裡是何等暴怒。

“你做的好事!”

曹操終於爆發出來,指着曹丕破口大罵,“哪個給你這權力,居然敢擅自過問前方戰事,安插人手?”

曹丕身子一顫,頭幾乎貼在地上,一言不發。

一旁,荀彧荀攸程昱和董昭都沉默無語,不知道該如何勸說曹操。

由於曹丕的擅自介入,曹仁臨戰換將,啓用夏侯楙……如果夏侯楙勝了,一切都還好說。可現在,夏侯楙被劉闖俘虜,已送往幽州;而曹仁更因此失了瓦亭,令曹操陷入尷尬境地。

瓦亭一失,也代表着劉闖搶到了先手。

這種情況下,曹操和劉闖之間,必然少不得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決戰。

可是,以曹操目前情況來說,他並不想這麼快和劉闖對決……原因嘛,很簡單,他還沒做好準備!

第239章 海賊(二)第32章 賭一回(下)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370章 交趾之亂(二)第79章 虓虎可信乎?第132章 拜見老大人第221 梅花香自苦寒來 二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三)第181章 舅父來了!第373章 大戰再起(一)第339章 矯詔(三)第250章 遼東亂(二)第9章 雛虎初鳴(上)第325章 飛燕(上)第248章 暴雪(三)第386章 不知死活(一)第49章 借道淮陰城(下)第328章 警告(下)第153章 羣英會(六)第260章 有客來訪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上)第424章 君臨第299章 袁熙之死(三)第126章 不如歸去第361章 斬將(五)第316章 兵戎將起(下)第384章 單刀赴會(一)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上)第77章 三英戰呂布(一)第422章 大決戰(四)第156章 宿命相逢第86章 臥龍吟之崢嶸策第319章 董家子(上)第327章 於羝根(上)第154章 羣英會(完)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310章 離間第167章 兵臨城下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第367章 雞肋(一)第285章 洛神(二)第318章 鄴城(下)第25章 哪個‘少爺’?(上)第368章 提親(二)第58章 神亭嶺(二)第206章 桃園結義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中)第153章 羣英會(六)第296章 我要修建燕京第108章 劉胖子,你會幫我嗎(下)第217章 大漢子民第407章 鏖戰江東(二)第356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八)第209章 從此天高任鳥飛(二)第224章 孤竹城(二)第25章 哪個‘少爺’?(下)第309章 幽州牧第416章 長阪坡(一)第170章 緣何強硬(下)第261章 漢室宗親第275章 劍指右北平第29章 隱藏的記憶(中)第320章 阿醜不哭(上)第347章 老羌(三)第178章 巨闕第16章 次奧,都不是一般人(下)第280章 亂起(四)第330章 冀州之戰(五)第326章 郭嘉,你好!(上)第148章 羣英會(一)第368章 提親(一)第33章 從今以後,你的命歸我(下)第366章 腹心之殤(三)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上)第1章 你是何方神聖(下)第49章 借道淮陰城(下)第317章 錦囊(上)第126章 不如歸去第298章 袁熙之死(一)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上)第340章 水淹三軍(三)第282章 偷營第342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三)第366章 雞肋(三)第170章 緣何強硬?(上)第281章 亂起(五)第247章 暴雪(二)第6章 伊蘆(上)第102章 刺客(二)第295章 火燒閻鄉第240章 海賊(三)第336章 孫尚香(三)第26章 ‘太子’無用(上)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二)第30章 漢有三仁焉 ,子奇偉丈夫(下)第338章 觀滄海(二)第112章 虓虎之邀(三)第326章 郭嘉,你好!(上)第20章 請君三思而後行(下)第173章 凌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