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涼州之變(二)

閻行,閉上眼。

他表面上看去似乎極爲平靜,可是抽搐的面頰,卻顯示出他內心之中的爭鬥,是何等激烈。

周烈見此情況,也就閉上了嘴巴。

有些事情,不能夠逼迫太急,反而會適得其反。

他知道,閻行是個極有主見的人。有些事情,必須讓他自己想清楚,想明白才能夠做出決定。

這種情況下,任何言語都是多餘。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接下來如何抉擇,便只有閻行自己做主。

於是,周烈退到一旁,默默的斟了一杯酒水,看着閻行也不言語……

足足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閻行睜開眼,看了一眼周烈,“我不會與我丈人爲敵。”

“笑話,我是那種壞人倫常的人嗎?”

“那……”

周烈把銅爵放下,目光灼灼凝視閻行道:“彥明,我問你,你是大漢子民嗎?”

“啊?”

閻行一怔,猶豫片刻點點頭道:“我當然是大漢子民。”

“那就好……你既然是大漢子民,當知我大漢之敵何人?”

“這個……”

“呵呵,我來告訴你吧……我大漢之敵,便是異域蠻夷。

中原富庶,蠻夷窺覷,每每寇邊襲擾。自劉皇叔接掌北疆之後,東征烏丸,北滅鮮卑,爲我大漢開疆擴土。然則,我大漢江山之領地太過廣袤,北面蠻夷更層出不窮。先有鮮卑,而今又有丁零堅昆之輩……我來之前。皇叔曾與我一封書信。言:漠北匈奴自鮮卑內亂以來。便蠢蠢欲動。入冬以來,北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先後三次寇我邊塞,令得皇叔震怒非常……

然則,漢室內亂未止,皇叔實無力征討。

彥明你勇冠三軍,這小小西涼已容不得你飛騰……我此前已受命拜漠北鎮撫使一職,將屯駐漠北,抵禦匈奴。我向皇叔舉薦了你。皇叔也頗爲贊成,言若彥明願爲大漢效力,可爲鎮撫將軍,主持漠北戰局。也正是有皇叔這個保證,我才斗膽前來尋你。治理地方,令百姓安居,你不如我;可若言征戰沙場,斬將奪旗,一百個周寶堅也比不得一個閻彥明……

我只問你,你是想繼續留在這裡。與韓遂一同喪命;亦或者是隨我前往漠北,你我兄弟聯手。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周烈不是讓閻行背叛韓遂,而是以大義之名徵召。

爲國效力,也免了閻行與韓遂爲敵的糾結,更不會有人因此對他說三道四。

大義面前,其他皆不足爲慮。

劉闖可以說爲閻行考慮周詳,那麼接下來,便是閻行自己做出抉擇……

心裡,萬分感激。

閻行長嘆一聲,“皇叔能爲行如此大費周章,行若再不知趣,豈不是辜負了皇叔這一番美意?”

當下,閻行命人擂響點將鼓,在大帳之中召集衆將。

他把他的選擇,告訴了營中衆將。

只是不等他說完,就見一人跳出來大聲道:“將軍乃主公女婿,卻在這個時候背主公而去,與禽獸何異?”

閻行眼睛一眯,一眼就認出,這傢伙是韓遂身邊的一員大將。

韓遂對閻行從未放心過,哪怕是讓他駐守木乘谷,也在他身邊安置了耳目。

在以前,閻行倒不覺的什麼。可是聽了周烈一席話之後,這種行爲也讓閻行感到格外惱怒。

你看看人家劉皇叔,說要用我,便是鎮撫將軍。

雖然這鎮撫將軍是劉闖自己增設的一個封號,卻也是雜號將軍。

似黃忠趙雲,乃至於夏侯蘭馬超而今也不過是雜號將軍,自己寸功未立,便如此優渥……

更重要的是,劉闖對閻行表現出了足夠的信任。

“我爲主公之婿不假,但更是大漢臣子。

今漠北匈奴胡薄居姿職屢次興兵寇邊,犯我大漢邊界,是國家之恥。劉皇叔徵辟我前往漠北,乃是爲國家效力。我並未背主公而去,但是在大義面前,忠孝不得兩全,想來主公定能理解。”

那韓遂親信大怒,振臂呼喊不停,更提出要帶本部兵馬離開。

閻行本不打算撕破面皮,也被這廝激怒。

見他喋喋不休,閻行縱身上前,拔劍將之刺翻在地。

“今我意已決,哪個再敢反對,便是我大漢之敵。”

誰也沒想到,閻行竟如此心狠手辣,說殺人就殺人……衆將面面相覷,片刻之後突然齊聲呼喊道:“爲國效力,實幸甚。我等願隨將軍出塞,殺盡匈奴,爲我大漢揚威,建功立業。”

шωш✿ ttκa n✿ ¢O

誰心裡不明白,韓遂而今已經是窮途末路。

若繼續留在金城,是死路一條……別看劉闖約束馬超,不讓他在金城屠城。可一旦韓遂戰敗,馬超絕不會對韓遂的部曲心慈手軟。那到了那個時候,劉闖也不可能再去阻攔馬超……

畢竟,殺父之仇,總要有一個宣泄的途徑。

可如果跟着閻行離開,即不必擔負背主之名,遠征異域還能建功立業。

該如何選擇,大家心裡都非常清楚。

以前是苦於沒有門路,沒有機會……可是現在,劉闖把這門路把這機會送到跟前,若再錯過的話,便只有死路一條。所以,衆將紛紛表示願意跟隨閻行離開木乘谷,也使得閻行心中大定。

當晚,閻行下令三軍收整輜重。

趁天還沒亮,便拔營起寨,悄然從木乘谷撤離。

而到了天亮的時候,馬超率部進駐木乘谷,距離龍耆城已不過二十里……

“這閻彥明倒是好運道,竟然得主公看重,被派去了漠北。”

進駐木乘谷以後。馬超忍不住發出感嘆:“主公果然神機妙算。早就知道這閻行必然會離韓遂而去。”

“兄長。那閻行可是殺了小三。”

馬休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卻見馬超臉上露出不屑之色。

“叔起,你把他當成兄弟,可他何曾視你我爲兄長?

疆場搏殺,死傷難免……我們的敵人是那韓遂,閻行離去,便等於斷了韓遂爪牙……莫非你心中存有不滿?”

小三,便是馬鐵。

馬休也就是隨口一句。不禁苦笑。

馬超對馬鐵的敵視,尤甚於對馬騰。

馬騰不管怎麼說是他老子,這父子之情多多少少還存留一些。可是馬鐵……在馬超看來與他毫無關聯。事實上,馬騰沒死的時候,馬鐵囂張跋扈,對馬超也是頗爲不敬。你不當我是兄長,我也不必把你當做兄弟。所謂兄友弟恭是相輔相成,你也別想我去單方面的付出。

他這種思想,若換在中原肯定要被斥責。

不過,馬超的母親是羌人。更自幼在羌人之中長大,纔不會理睬這些事情。

你待我好。我便待你好……你敢待我不敬,老子大耳刮子教訓你。

“三天,三天之內,我要那龍耆城告破!”

馬超看了一眼馬岱和馬休,目光灼灼。

孟彥已經爲我做到了這個地步,如果我再不能儘快拿下龍耆城,豈不是顯得我無能?這涼州,實在是無趣。孟彥已多次邀我前往幽州,到時候可光明正大與天下豪傑爭雄,不亦快哉!

閻行的突然離去,也使得韓遂措手不及。

得知馬超兵不刃血拿下木乘谷後,韓遂在龍耆城破口大罵。

可是,不管他如何惱怒,都必須要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龍耆城而今,已經變爲一座孤城。

柯最在西海再敗,芒中戰死。

柯最之子柯吾更被黃忠斬殺,西海別部告破。

大勢已去!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韓遂也好,柯最也罷,已經沒有了其他的出路。

雖則柯最派人向唐蹏請降,可這一次盧水胡白馬羌和西羌好不容易聯起手來,若不能徹底吞下燒當,以後必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唐蹏和楊騰徹裡吉商議之後,便斬了柯最的使者。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你柯最既然發起了這場戰爭,就必須做好全軍覆沒的準備!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龍耆城岌岌可危,老羌即將滅亡的時候,涼州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燕京,大將軍府。

劉闖把手中的書信傳閱衆人,臉上更露出燦爛笑容。

“未曾想,韋端居然出這樣的昏招,涼州之事定矣。”

韋端做了什麼事,讓劉闖如此高興?

其實很簡單,韋端只是殺了一個人而已,而且是一個寒門士子。

若在以前,韋端這麼做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事,可是現在……

“沒想到,韋端居然把薛夏給殺了!”

鍾繇臉上透出驚訝之色,半晌後苦笑着搖頭,“這一次,韋端面臨的困窘,不遜色當年黃祖殺禰衡。”

薛夏,何許人也?

此人乃涼州漢陽郡人氏,表字宣聲。

薛夏出身寒門,但博學有才,與涼州名士賈洪等七人共爲儒宗。

這可是宗師級的人物,論聲望和名氣,甚至比禰衡還響亮。

可這樣一個人,卻被韋端所殺,可想而知在涼州引發的動盪,是何其巨大。

想當初,黃祖殺了一個禰衡,便衆叛親離;曹操殺了一個便讓,幾乎讓整個兗州士人反對。

薛夏薛宣聲的名氣在後世或許遠不比禰衡大,但是在這個時代,哪怕他身處涼州這樣的苦寒之地,可論及地位,卻遠勝禰衡,幾與當年被曹操所殺的邊讓相仿。在歷史上,薛夏在涼州地位崇高,但因寒門出身,受天水四大姓排擠,甚至聯手陷害,差點死在那牢獄之中。

是曹操聽說了他的事情,把他解救出來。

而曹丕待其更若師長,不稱其名,而喚作‘薛君’。

可現在,這樣一個在涼州享有崇高威望的人,竟然被韋端殺了。

劉闖雖然不清楚薛夏是什麼人,可是鍾繇卻非常清楚,以至於鍾繇解說之後,劉闖也是大吃一驚。

這韋端,莫非是昏了頭不成?

ps:保底兩更奉上,晚上有一場送別宴,老家的親戚回去,估計要小喝一下。

第三更沒有保證,還請見諒。

第108章 劉胖子,你會幫我嗎?(上)第27章 劉勇鬥張飛(上)第280章 亂起(四)第147章 初會(四)第127章 北海新氣象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上)第317章 錦囊(上)第343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五)第79章 虓虎可信乎?第128章 君恩第228章 廉頗未老(二)第396章 蘄春策(下)第17章 負豪氣者張三將軍(上)第99章 有古怪!第249章 遼東亂(一)第370章 交趾之亂(三)第248章 暴雪(三)第178章 巨闕第201章 黜官第151章 羣英會(四)第2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下)第173章 凌之戰(二)第107章 千秋大業第20章 請君三思而後行(上)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上)第276章 衣帶詔泄密第280章 亂起(四)第390章 入許都(三)第360章 斬將(二)第60章 神亭嶺(四)第267章 白馬之戰(三)第328章 警告(上)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一)第408章 鏖戰江東(三)第297章 關關睢鳩第383章 敢不敢來(一)第99章 有古怪!第226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380章 官渡(十一)第399章 天子守國門(上)第154章 羣英會(完)第76章 麋芳抉擇第72章 行路難(二)第380章 官渡(十)第268章 白馬之戰(四)第363章 斬將(九)第382章 官渡第129章 袁氏之邀(上)第75章 因爲我高興!第162章 徐州第一戰第395章 封王(下)第361章 斬將(六)第282章 偷營第400章 遷都(一)第56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363章 斬將(十一)第239章 海賊(二)第313章 蒼亭第312章 蘇家獻禮第105章 東夷校尉第257章 遼東風波定第176章 凌之戰(五)第329章 冀州之戰(一)第387章 清君側第19章 世間公理,強者爲尊(下)第85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三)第35章 麋繯夜奔(上)第382章 官渡(十六)第349章 大捷(三)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三)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178章 巨闕第50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下)第269章 請田先生上座!第327章 於羝根(上)第174章 凌之戰(三)第328章 警告(上)第166章 替罪羊第356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九)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三)第311章 平崗大捷第58章 神亭嶺(二)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下)第287章 諸葛瑾第121章 假子第155章 建安三年第370章 交趾之亂(二)第327章 於羝根(下)第118章 驅虎吞狼第385章 託孤(一)第28章 一門二壯士(下)第172章 凌之戰(上)第370章 交趾之亂(二)第84章 諸葛小兒初成長(二)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五)第323章 鄴城之變(四)第329章 冀州之戰(一)第273章 大戰再起(二)第340章 水淹三軍(二)第98章 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