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二)

鷂式海船的核心技術,便是龍骨技術。

這一點,劉闖是絕無可能交給孫權……龍骨技術,是造船業一個里程碑式的發明創造,江東擁有最強大的水軍,也有最優秀的工匠,一旦龍骨技術流出,勢必會令江東水軍獲得實質性的提升。

可是這對於劉闖而言,又有什麼好處?

荀諶和許攸是什麼人物?兩個老狐狸,哪能聽不出劉闖的意思。

他二人你看我,我看你,突然嘿嘿笑了起來。

“既然如此,我明日就去孤竹城,查看情況。”

什麼技術可以流出去,什麼技術必須要保密……這需要更爲詳盡的謀劃。

這種事情,必須要親臨現場,才能分辨出來。許攸而今以降將的身份在幽州,並不爲人所重。所以這件事由他去辦理,最爲合適。

劉闖道:“子遠先生過去之後,可以向黃公多多請益。

這方面,黃公是真正的專家,他一定能夠給先生一個滿意的答覆。至於這邊,就要煩勞丈人辛苦一下,負責招待江東使團。我會讓田釋協助配合,先設法拖住他們,等待子遠先生回來。”

荀諶連連點頭,輕聲道:“皇叔所謀,最是周詳!”

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在無聲無息間已拉開了序幕。

只是這場戰爭的主導者是劉闖。江東方面根本無法覺察到,一個巨大的陰謀已經瞄準他們。

第二天,劉闖在大將軍府接見了江東使團。

諸葛瑾提出要劉闖交出諸葛亮,並且對遼東海軍在東陵島向江東水軍攻擊,表達了極度不滿。

“孔明,而今不在這邊。”

“啊?”

劉闖一臉苦笑道:“他這次惹了大麻煩,怎敢回來?

孔明妻子,已帶着他女兒前往孤竹城,我那夫人也趕去孤竹城勸說。所以孔明根本沒有隨我回來。在泉州便改道,帶着孫小姐前往孤竹城向他那丈人請罪……子瑜要我交出孔明,恐怕有些困難。他這次膽大妄爲,我也非常生氣,可他是我妻弟,不管怎樣我都要爲他擔當。”

諸葛瑾的臉上。露出尷尬之色。

雖然交出諸葛亮只是一個藉口,但劉闖這一番話,還是說到了他的痛處。

我是他姐夫,他不管做什麼事情,我都要維護他;你諸葛瑾是他的哥哥,就算是各爲其主。也不必拿着你兄弟來作文章。他做的不對,你們有什麼要求。我這個做姐夫的爲他接下。

這讓諸葛瑾這個‘大哥’,情何以堪?

諸葛瑾沒想到,劉闖的反應會這麼激烈。

只是一個話引子而已,你何必把話說的這麼絕對?

他是諸葛亮的哥哥,卻從未擔負起一個兄長應該擔負起來的責任。

隨着年紀的增長,諸葛瑾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一直希望能夠緩和關係。彌補以往過失。

可現在……

“皇叔說笑了,子瑜絕無爲難孔明的意思。”

孫靜見火藥味有點濃。連忙起身說話,“其實我家主公,對孔明也是極爲喜愛,若我家娘子能夠與孔明結爲連理,也是一樁求之不得的好事。只是孔明這次做的,實在是有些過了,令我家主公顏面無存……想來皇叔也知道,伯符故去之後,我家主公接掌父兄基業,每日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一舉一動,都要牽扯到方方面面,這件事若沒有交代,我家主公的威望必要受到打擊。皇叔乃大漢皇叔,當知曉這其中的關係……所以,想討要一個說法。”

孫靜這一開口,便化解了諸葛瑾的尷尬。

同時,他把自己的位子放的很低,卻又綿裡藏針。

你諸葛亮拐走孫權的妹妹,而且還打敗了我們的水軍……

身爲江東之主,孫權顏面何存?

所以,這個面子你需要還給我們,否則的話,這件事情就不算完。

“是啊,諸侯之家無小事,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

哪知道,劉闖根本就不接孫靜的話,只是幽幽一聲長嘆,連連搖頭,顯得頗有些無奈……

孫靜眼睛一眯,也不禁高看了劉闖一眼。

這位劉皇叔不簡單啊!

人道劉闖,必言他悍勇無敵,甚至會說他氣運極高。

可現在看起來,劉闖並不是傳說中的那麼簡單……他不肯接招,便讓孫靜的綿裡藏針無下手之處。

孫靜,不由得笑了。

“皇叔說的極是,諸侯之家無小事。”

“這件事,是孔明的不對。

不過現在,孔明後院起火,家裡起了紛爭,一時間也無法趕來。我是他兄長,所以這件事我代他向孫將軍道歉。我與江東孫氏,也有多年的交情。當年伯符征伐江東時,我便與他相識……孫將軍和我也不陌生,說起來有兩代之交。所以,我希望這件事能夠妥善解決,莫要壞了我兩家的交情。有什麼問題,咱們都可以商量,孫將軍這個面子,我總要還給他。

孫中郎,以爲如何?”

劉闖越過諸葛瑾,直接看着孫靜。

有的商量就好,就怕是沒有商量,那纔是麻煩。

孫靜聞聽,頓時笑了。

他朝諸葛瑾看了一眼,“皇叔所言極是……不過此次是子瑜爲正使,我只是仰慕皇叔之名,特來拜見。”

劉闖哈哈大笑,“如此,就好辦了。

只要你我有這個誠意,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這樣吧。我也久慕孫中郎之威名,也想要多多親近。這件事我會交給奮武將軍與子瑜協商,孫中郎難得來幽州,我便爲嚮導,陪孫中郎欣賞一下這北國風光。江東雖美,可是這塞北風情,未必就遜色……嗯,而今軍都風物正好,不如明日我請孫中郎前去欣賞軍都景緻?”

孫靜連忙躬身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說罷,兩人哈哈大笑。

“子瑜是忠厚之人,爲人樸實。

你爲江東盡忠乃是本份之事,我對子瑜也極爲欣賞。只是,請子瑜牢記,你不僅僅是江表虎臣。更是孔明的胞兄。爲主分憂是本份,兄弟之情同樣也是本份……莫因功而遠了親情。”

酒宴上,劉闖做熏熏然之態,按着諸葛瑾的肩膀說話。

諸葛瑾即惶恐,又羞愧,還帶着一絲感激。懦懦不知如何回答。

“子瑜,你看劉闖此人如何?”

入夜。孫靜在驛館書房中,與諸葛瑾交談。

諸葛瑾苦笑一聲,輕聲道:“以前我總認爲劉皇叔乃一莽夫,便是上次相見,也未能太過在意。

可現在……

劉皇叔此人,不愧中陵侯之子,看似粗豪。實則心思細膩。今日與他說話,我們幾乎是被他牽着鼻子走。從頭到尾都是他主導者局勢。上次我見他的時候,尚未有如此壓力;可是這一次,他看我的時候,竟使我心生畏懼,不知如何開口。此人將來,若不爲曹操所滅,必爲主公大敵。”

每一個搞政治的人,都是優秀的演員。

諸葛瑾日間在衙堂上那維維是諾的模樣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莫名的沉穩……

孫靜點點頭,輕聲道:“子瑜說的不差,劉皇叔此人,氣勢已成。

莫說是你,就連我日間與他交談時,都會不知不覺爲他氣勢所影響,實在是令人心生忌憚。

明日開始你與荀諶商議,當小心謹慎方可。

荀諶這個人,日間在一旁一直很沉默,也未說什麼話語。但荀氏三若,乃潁川頂級謀士,他輔佐劉闖幾年,便幫助劉皇叔打下偌大基業,實有真才實學。越是如此,就越是要小心,切不可着了他的道。明日我陪劉皇叔往軍都山一遊,這邊的事情便交給你。記住,儘量爭取到那遼東水師的新式戰船製造之術。這是我們此行最終目的,與我江東更是意義非凡。”

諸葛瑾鄭重其事道:“將軍放心,我定全力以赴。”

第二天,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荀諶代表劉闖,在燕京城內的中海紫光閣接待諸葛瑾,雙方正式展開了磋商。

這中海紫光閣的命名,純屬劉闖的惡趣味。

上輩子未能進去參觀過那天朝中樞,這輩子我就建造一個出來,天天在裡面議事……雖然無人知曉劉闖爲何會如此命名,可是這紫光閣的名字,倒是非常大氣,所以也無人來反對。

劉闖呢,則陪着孫靜,前往軍都山遊玩。

軍都山下,漢軍大營旌旗招展。

這是燕京戍衛軍的大營所在,駐紮着許褚的老羆營,擔負着守護燕京的任務。

老羆營而今已更名虎賁軍,許褚也被封爲虎賁中郎將……

看着兄長的虎賁軍大營,孫靜也不由得暗自心驚……人道幽州軍兵強馬壯,如今一見果然不差。

“孫中郎,我漢軍軍威如何?”

孫靜忍不住讚歎道:“果天軍也。”

“虎賁軍乃是我之禁軍,除了戍衛燕京之外,若居庸關遭遇敵襲,他們更要馳援居庸關。

此幽州勁旅,雖只三萬,便十萬鮮卑也休想犯境。”

劉闖說話,豪氣沖天。

孫靜在一旁,也是暗自咋舌不已。

劉闖有如此兵馬,再無後顧之憂……相比之下,曹操而今雖然勢大,卻四面環敵,遠不似劉皇叔這般寫意。他和曹操之間,勝負尚未可知。在此之前,絕不能使仲謀與之交惡纔是。

不過,那造船技術……

想到這裡,孫靜又不禁心癢難耐。

兩人徒步登上軍都山,來到一座烽火臺上。

劉闖負手而來,任由強猛山風吹來,拂動衣袍獵獵。

孫靜站在劉闖身旁,看上去比劉闖矮了許多。孫靜170公分的個頭,和劉闖那近兩米的身高一比,儼然如孩童一般。

僅是這身高的差距,就給孫靜帶來巨大的壓力。

他突然發現,自己實在不應該讓劉闖陪伴,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第246章 暴雪(一)第379章 官渡(八)第251章 遼東亂(三)第331章 冀州之戰(九)第51章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節奏?(上)第160章 狼煙起第344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八)第174章 凌之戰(三)第233章 虎老雄風在第373章 大戰再起(一)第187章 許都,許都(二)第56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60章 有客來訪第197章 衣帶詔第212章 乾坤大挪移第414章 鉅變(二)第131章 世態炎涼,冷暖自知第41章 徐州風雲動(下)第342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二)第45章 鐵漢柔情(下)第359章 千軍萬馬入中原(三)第331章 冀州之戰(七)第340章 水淹三軍(三)第123章 飛熊第122章 火燒白門樓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二)第202章 雞肋第60章 神亭嶺(四)第35章 麋繯夜奔(下)第25章 哪個‘少爺’?(上)第62章 馬丘夜渡第412章 鏖戰江東(七)第243章 動盪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四)第254章 遼東亂(六)第117章 各有算計第235章 談不攏,接着打第363章 斬將(九)第52章 江東長壽翁第286章 洛神(三)第216章 大家都在做戲!第398章 自海上來(下)第38章 君不負妾,妾不負君(下)第230章 壯哉,文長(一)第331章 冀州之戰(七)第364章 斬將(十五)第77章 三英戰呂布(一)第133章 情敵(一)第78章 三英戰呂布(二)第36章 殺機四伏之火焚里閭(上)第364章 斬將(十四)第124章 同病相憐第100章 刺客(一)第90章 諸縣之戰(四)第389章 入許都(二)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四)第59章 神亭嶺(三)第180章 撤退第35章 麋繯夜奔(上)第35章 麋繯夜奔(中)第118章 驅虎吞狼第195章 射鹿第136章 欲王天下乎?第391章 入許都(四)第6章 伊蘆(上)第353章 涼州之變(二)第223章 孤竹城(一)第134章 情敵(二)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三)第335章 混亂的三國(二)第416章 長阪坡(一)第387章 清君側第66章 袁術也來湊熱鬧?第386章 不知死活(二)第344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八)第180章 撤退第86章 臥龍吟之崢嶸策第256章 黃閣第119章 夜行第366章 雞肋(二)第16章 次奧,都不是一般人(下)第354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三)第328章 警告(上)第96章 可入北海國第292章 江東來使第100章 刺客(一)第339章 矯詔(三)第21章 美人恩(下)第184章 匹夫不可以奪志(二)第371章 雙傑(一)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第286章 洛神(三)第375章 虎牢(四)第328章 警告(上)第104章 孔明,你怎麼看?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375章 虎牢(四)第308章 獅子大開口第77章 三英戰呂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