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仁’就是讓大家吃飽肚子!

天亮以後,沮鵠總算從繁忙的公務中脫身出來。

昨天睡的很晚,真定縣城的牢房裡,根本就容納不下幾千個俘虜。無奈之下,他只好命人在城外搭建起一座簡陋的營地,將俘虜全部看押在裡面。而後又連夜向元氏送信,呈報萆山大捷的信息。總之,把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已經過丑時,沮鵠這才拖着疲憊身子回去休息。

“你是說,他們走了?”

沮鵠清閒下來,立刻命人把蘇威招來。

他向蘇威打聽關於劉闖等人的消息,哪知道從蘇威口中卻得知,劉闖等人已經離去。

雖然到現在,他還不清楚劉闖等人的身份,但是卻可以猜測出,這一支人馬的來歷定不一般。

想要向蘇威打探,可惜蘇威卻不肯透出口風。

“那些人是我在河內時,經當地豪紳介紹,才加入我這隊伍當中。

他們並沒有透露出是什麼來歷,我也不好詢問的太詳細。反正有人作保,我也就沒有在意。”

“敢問,是河內哪家豪強?”

“這個嘛……”

蘇威露出爲難之色,支支吾吾不肯回答。

沮鵠見此情況,也不好再爲難蘇威。

蘇氏既然行商天下,肯定會結識各地權貴望族。

他們一方面要藉助這些望族豪紳的幫助,另一方面又要設法隱瞞對方的消息。這是規矩!若蘇氏破壞了規矩,以後少不得會有很多麻煩。其實,沮氏同樣有和豪商聯絡。不過一切事務都是在臺面下進行,表面上看,沮氏是冀州望族,書香門第。更不會有商人有太多聯絡。

見從蘇威口中問不出什麼消息,沮鵠也就沒有再爲難蘇威。

把蘇威送走之後,他看着沐並問道:“德信,你以爲這會是何方英雄?”

沐並露出沉思之狀。半晌後回答道:“能夠使蘇威不惜得罪我等,也要隱瞞消息……這些人,必然不是等閒之輩,身份恐怕更非同尋常。我思來想去,隱隱覺得有一個人倒是頗爲符合。”

“你是說……”

沐並點頭,沒有再說下去。

而沮鵠則陷入沉思之中,久久沒有開口。

他知道沐並說的是什麼人,其實在內心裡,沮鵠也猜到了一些端倪。

身份不一般。且戰鬥力驚人。智謀不俗。又要隱姓埋名,不希望爲他人知曉……總和所有的跡象,這支人馬的來歷。也就呼之欲出。沮鵠也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派出兵馬追擊。

沐並似乎猜到了沮鵠的想法。於是低聲道:“縣尊,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

“德信但說無妨。”

沐並嘆了口氣,沉聲道:“如果真是那人,縣尊以爲,憑藉縣裡的力量,可能攔住對方?”

“這個……”

“就算縣尊現在去請援兵,可等到國相點備兵馬追擊,也不知道是否可以追上。

這次,縣尊滅賊有功,本是一樁好事。但如果參雜太多其他因素,好事也可能會變成壞事。莫忘了,那個人在河北也並非沒有根基。他丈人就是渤海郡太守,甚得大將軍信任。況且潁川士族自成一派,即便是老大人也不敢隨便招惹他們……若把那個人扯進來,焉知潁川人沒有反應?弄個不好,反而會出現傾軋的狀況,那麼對老大人,對縣尊,都沒有好處啊。”

“難道,就這麼放過此人?”

“不然縣尊想要如何?”

沮鵠擡起頭,盯着沐並。

而沐並也沒有任何退縮,看着沮鵠。

“縣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個人並沒有惡意,反而出手助縣尊,成就了一樁大功勞。

他只是途經真定,也不想聲張。

既然如此,縣尊又何必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大好功勞在手,相信用不得多久,大將軍便會有所獎賞。再說了,你若真把他留下來,他遼西那一干驕兵悍將如何肯善罷甘休?到時候雙方戰端開啓,你就敢保證,大將軍不怪罪於你?到那個時候,即便老大人恐怕也說不上話。”

想想,似乎頗有道理。

袁紹對那人忌憚,但還沒有到撕破臉皮的地步。

大將軍而今正全力謀劃對曹操之戰,若這時候那那個人反目,到時候少不得又是一場惡戰。

焉知那曹操,不趁此機會與大將軍爲敵?

想到這裡,沮鵠突然無奈嘆了口氣。

他苦笑道:“德信,其實我對那個人,並無惡意。

畢竟是大漢皇叔,由我治下過,而不得拜會,實在是有些遺憾,所以纔會有這樣的反應啊。”

沐並笑道:“其實這樣最好,大家權作不認識。

若縣尊真的見到那個人,反而麻煩多多。我倒是覺得,那個人聰明的緊,而且頗有眼界……而且,縣尊也不必感到遺憾。你只需要把這件事向老大人稟報,相信老大人很快會有安排。說不定最後,縣尊會與那個人天天相見。若真如此的話,恐怕縣尊反而會感到頭疼。”

沮鵠,目光一凝。

還別說,這真的是很有可能。

沮鵠知道,自家老爹對那個人也心懷忌憚。

萬一他一時興起,讓自己跑去遼西,還真少不得要打交道。

想到這裡,沮鵠突然來了興致,輕聲道:“若真如此的話,德信你可願意,陪我一同前往呢?”

沐並聞聽,笑而不語。

劉闖連夜和蘇威告辭,離開了真定。

說起來,這還多虧了司馬懿的提醒……就在所有人興高采烈。慶祝消滅萆山賊的時候,司馬懿卻找到了劉闖。

“表哥,咱們不能在此逗留,要儘快離開。”

“爲什麼?”

“我擔心。那沮子翼會心生懷疑。”他頗有些擔心道:“趙雲返鄉已多年,卻一直聲名不顯。如今卻突然有如此能力,沮鵠怎可能不懷疑,他身後有高人相助?現在。沮子翼忙着處理後事,暫時沒時間顧及我們。可等天亮之後,焉知他不會追查?那時候,我等可就要暴露行藏……再說了,咱們現在已經到了真定,沒必要再躲躲藏藏。再往東就是河間,過了河間,就是渤海郡。與其跟着蘇氏商隊速度緩慢,倒不如自己趕路。也不過幾天的路程……”

司馬懿的擔心。頗有道理。

劉闖發現。這傢伙拾遺補缺的能力,的確非凡。

若不是他提醒,恐怕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劉闖有可能會暴露行藏。

司馬懿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危機感,也使得他在任何時候。都小心謹慎……不過,司馬懿的小心謹慎,和諸葛亮的謹慎不太一樣。諸葛亮是用兵謹慎,算無遺策。但司馬懿的謹慎,則更多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也許正是因爲這原因,才養成他後來那種極爲堅忍的性子。

當下,劉闖召集衆人,準備動身。

他讓司馬懿去叮囑了蘇威,而後一行人連夜啓程。

“兄長,難道不等子龍嗎?”

劉闖沉吟片刻,輕聲道:“該做的都已經做了,該表明的,也都已經表明了……

相信子龍已清楚我的意思。他若是有心,自會追過來;可他若是無心,哪怕留下來,也用處不大。子龍是個極有主見之人,別人強迫不得。我會讓衡若壓陣接應,咱們先離開這裡。”

劉闖的心中,頗有些惶恐。

因爲他也不知道,趙雲最終會做出什麼決定。

前日他也曾試探過趙雲的口風,但當時趙雲躲躲閃閃,似乎頗多顧慮。

劉闖也不知道,趙雲願不願意跟隨自己。但他知道,強扭的瓜不甜!似趙雲這種極有主見的人,你逼迫他,亦或者強行把他帶走,都沒有用處。除非,你讓他心甘情願跟隨自己,否則他早晚都會離開。可如何才能讓他心甘情願?劉闖也說不上來!歷史上,趙雲之所以願意追隨劉備,是因爲劉備那皇叔的身份,還有所謂的仁義寬宏……皇叔?現在已換成劉闖。

仁義寬宏?

劉闖也不知何以爲‘仁’,但他自認,佔居了大義之名。

大義即‘仁’!

那麼,就看趙雲是否知曉大義,若不然,說再多都沒有用處。

就這樣,劉闖等人連夜啓程動身,在天亮時,抵達昔陽亭。這昔陽亭,位於後世河北省無極和晉陽兩縣之間,也是常山國和安平國的郡界所在。不過,劉闖並不打算進入安平國,而是決定沿着滹沱河,擦着安平國和中山國之間的一處盲點通行。預計兩天就可以抵達無萎亭,而後在順着子牙河東進,在東平舒進入渤海郡。荀諶已派人在東平舒接應,到時候直接前往泒水入海口,也就是後世的天津海河地區……甘寧周倉和薛州的海軍,便在那裡接應。

由於是趕夜路,所以大家都很疲憊。

初夏時節,天亮得很早。

劉闖等人就在昔陽亭休整,吃些早食,而後換乘馬匹,而後繼續趕路。

那頭小熊大黑,也從車上爬下來,哼哼唧唧的湊到劉闖身邊,吞了足足兩斤肉脯,這心滿意足的趴在劉闖身邊,又閉上眼睛,發出均勻鼾聲。這頭小熊,吃了睡,睡了吃……平日裡最喜歡的遊戲,就是和劉闖鬧騰。對這頭懶熊,劉闖也頗爲無奈,但同時,又非常喜愛。

要不然,他也不會逃命時都要帶着它!

一輪朝陽,從地平線上躍起。

劉闖站起來伸了個懶腰,看看天色,便準備繼續趕路。

就在這時,從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十數騎風馳電掣般從真定方向追來,爲首兩人,一個是夏侯蘭。另一個赫然正是趙雲……

“皇叔何以不辭而別,雲連夜趕去拜會,卻不想皇叔已經動身。”

趙雲高聲道,說話間白龍馬已經到了近前。

蹄聲。驚醒了正在酣睡的小熊大黑,就見它睜開眼,衝着白馬發出一聲咆哮,嚇得那白馬希聿聿一聲長嘶。仰蹄直立而起。

“大黑,別鬧!”

劉闖一聲厲吼,卻引來大黑一陣委屈的嗚咽。

趙雲忍不住朝小熊看了一眼:什麼人玩兒什麼鳥,這世上有人養狗,有人養貓,可養熊,卻是頭一回見到。

誰都知道,這棕熊長大之後,力大無窮。兇狠異常。

恐怕也只有這位皇叔。纔會有這樣的愛好……這格調。果然不同常人。

“皇叔心意,雲已盡知。

輾轉思忖,雲心中還有一問。敢情皇叔解惑。”

這時代,君擇臣。臣亦擇君。

劉闖知道,這也是趙雲最後的考覈,於是微微一笑,“子龍但說無妨。”

“敢問皇叔,何以爲‘仁’?”

這種形而上的問題,也是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

好在,劉闖早就有了準備。

因爲他知道,這年月的人喜歡問一些這種非常‘形而上’的問題。

想了想,劉闖道:“順天爲仁,逆天爲惡。”

“何爲順天?”

劉闖笑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即爲順天而行……換而言之,人知溫飽,讓百姓吃飽肚子,不受飢寒,而後榮辱自知。人知榮辱即爲‘仁’!子龍,自桓靈以來,朝綱不振,禮樂敗壞。漢室江山,爲宵小所乘……我沒有什麼大理想,只希望能中興漢室,讓我大漢雄風。”

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如此口號,在後世已經被無數人用爛了,但不能否認,這句話也代表着,漢家兒郎的無上榮耀。

趙雲沉默了!

劉闖的所謂‘仁’,與他想像中的區別甚大。

可他又不得不承認,劉闖的‘仁’很實際,讓百姓吃得飽,穿得暖,知道榮辱……這豈不是最大的‘仁’,嗎?

而劉闖的‘仁’與劉備告訴趙雲的‘仁’,似乎更加實際,更觸手可及。

趙雲的家境不錯,但說到底,還是平民出身。劉闖這一番話,也着實觸動了趙雲心中最爲柔軟的地方,他猶豫一下,便單膝跪地,“皇叔如此看重趙雲,雲亦願爲皇叔效犬馬之勞。

然則,雲也知皇叔與玄德公之間的恩怨,更知道早晚有一日,皇叔必與玄德公一戰。

玄德公當日,待雲亦有厚恩,故云斗膽懇請皇叔,有朝一日若雲與玄德公對陣疆場,請讓雲有機會,償還當日玄德公待雲之恩義。”

有的時候,劉闖很不明白古人的想法。

史書也好,演義也罷,口口聲聲說劉備待趙雲極有恩義。

可觀趙雲一生,卻從未得到過劉備的重用,最多也就是充當劉備的保鏢頭子而已。恩義嗎?曹操待關羽,土丘三諾,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更贈馬贈袍,可是實實在在的情義……但趙雲呢?演義中常說趙雲獨領一軍,可實際上,趙雲從未有過領軍的經歷。

只爲當初趙雲落魄時,劉備對趙雲說過幾句好話?

劉闖想不太明白……但他很高興,趙雲能夠坦承說出這一番言語。

他微微一笑,輕聲道:“子龍忠義,我甚歡喜。

既然你說出這樣的話語,那我答應,若將來有朝一日我與劉備對決疆場,必會饒他一次性命。”

趙雲聞聽,頓覺萬分感激。

誰都知道,在疆場之上瞬息萬變,很多時候機會一旦錯過,便很難彌補。

劉闖爲了他,能饒過劉備一回性命,可謂是給足了他面子……就憑這份看重,足以讓趙雲爲之肝腦塗地。

“公子,此次子龍前來,可是舉家來投!”

劉闖聞聽一怔,朝趙雲身後看去。

一雙明眸,映入眼簾。

趙琰在趙雲身後,也許是趕路的緣故,所以俏麗的臉蛋,紅撲撲的,好像熟透了的蘋果。

說起來,趙琰算不得那種國色天香。

但是身上,卻散發着一種淳樸自然的俏麗……

清水濯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就是對趙琰最爲妥帖的一個形容。

當兩人目光相觸,趙琰露出一抹慌亂之色,連忙低下頭,不敢和劉闖正視。

而劉闖呢,腦海中卻閃過那一片嬌嫩雪肌的一抹嫣紅!忍不住輕輕咳嗽一聲,劉闖連忙穩住心神。

“既然如此,咱們先趕路吧。”

劉闖沉聲道:“子龍與衡若,各領一屯飛熊騎爲前後軍,咱們趕快離開這裡,免得被人覺察。”

趙雲和夏侯蘭,自然沒什麼意見,立刻領命而去。

突然,趙琰的戰馬希聿聿一聲長嘶,把趙琰從馬上掀下來。

“大黑,不要胡鬧!”

劉闖大喝一聲,手疾眼快,上前一把將趙琰抱住。

原來,那頭小熊不知什麼時候,晃晃悠悠來到趙琰馬前。趙琰那匹馬,是趙雲在從蘇氏商隊中討要來的馬匹。連趙雲的白馬都會對小熊大黑生出恐懼,更不要說趙琰的那匹普通馱馬。

“趙姑娘,你沒事吧。”

劉闖把趙琰放在地上,有些尷尬問道。

趙琰的心頭,如小鹿亂撞。

剛要回答,卻聽劉闖怒道:“大黑,你再胡鬧,小心我揍你。”

趙琰就覺得有一團毛茸茸的東西在腳邊蹭,低頭一看,卻是那頭小熊抱住了她的腿。

聽到劉闖的咆哮,大黑哼哼唧唧,露出委屈之色。那肉墩墩,胖乎乎,一派憨厚之色的模樣,頓時惹得趙琰心中一陣憐惜,連忙蹲下身子,把小熊抱住,輕聲道:“皇叔,你莫要嚇它!”

大黑,似乎是找到了依靠,口中不時發出昂昂的委屈叫聲。

劉闖站在一旁,一時間哭笑不得!

()

第380章 官渡(十一)第48章 一刀寫春秋(上)第158章 龍蛇變第401章 遷都(二)第23章 鬱洲山(下)第329章 冀州之戰(二)第342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三)第357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十二)第321章 改變的歷史(下)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一)第186章 許都,許都(一)第106章 兩個蹺家女第336章 孫尚香(二)第327章 於羝根(下)第386章 不知死活(一)第360章 斬將(三)第12章 贈金(上)第12章 贈金(上)第39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上)第152章 羣英會(五)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三)第365章 腹心之殤(二)第89章 諸縣之戰(三)第346章 涼人治涼州(二)第4章 麋繯,麋夫人?第200章 衣帶詔盟第18章 汝南風雲起(下)第230章 壯哉,文長(一)第341章 短歌行(一)第355章 冀州之戰第三彈(四)第256章 黃閣第360章 斬將(三)第398章 自海上來(上)第272章 黃鬚兒第330章 冀州之戰(六)第293章 戍夫山第291章 大勢第404章 遷都(完)第190章 朝天子(三)第388章 入許都(一)第323章 鄴城之變(四)第267章 白馬之戰(三)第361章 斬將(四)第339章 矯詔(三)第325章 大號小徑(下)第353章 涼州之變(一)第105章 東夷校尉第112章 虓虎之邀(三)第167章 兵臨城下第362章 斬將(七)第327章 於羝根(上)第147章 初會(四)第350章 建安八年,東線無戰事(二)第343章 冀州之戰第二彈(五)第131章 世態炎涼,冷暖自知第329章 冀州之戰(一)第395章 封王(下)第12章 贈金(下)第367章 建安九年(三)第204章 睚眥必報帝399章天子守國門下第316章 兵戎將起(下)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第34章 前奏(上)第364章 斬將(十五)第218章 ‘仁’就是讓大家吃飽肚子!第338章 觀滄海(一)第377章 官渡(三)第223章 孤竹城(一)輕鬆和愉悅第322章 鄴城之變(一)第48章 一刀寫春秋(上)第27章 劉勇鬥張飛(下)第13章 湖海之士(下)第44章 江表虎臣(上)第147章 初會(三)第333章 冀州之戰(十四)第323章 鄴城之變(四)第209章 從此天高任鳥飛(二)第299章 袁熙之死(三)第10章 潁川陳長文(上)第348章 血戰賜支河首(三)第190章 朝天子(四)第5章 龍蛇九變(下)第27章 劉勇鬥張飛(上)第116章 誰讓誰好看?第379章 官渡(九)第376章 虎牢(八)第408章 鏖戰江東(三)第118章 驅虎吞狼第337章 念天地之悠悠(三)第229章 廉頗未老(三)第21章 美人恩(上)第424章 君臨第329章 冀州之戰(一)第24章 誰是潁川陶?(下)第273章 大戰再起(二)第185章 無題第8章 叔父(上)第32章 賭一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