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八章 烽煙四起

花落花開,冬去春來。

正月,時任車騎將軍的皇甫嵩瘡傷發作,在幽州病逝。

天下百姓獲聞此事,無比嗟嘆心傷,在皇甫嵩下葬當天,自發前來追悼,人數多達萬人。萬人號哭,有的甚至當場哭昏過去,有的以頭觸地,仰天大聲悲唱:天下大亂兮市爲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復安居!

如果說呂布在百姓心中是具備震懾的猛將形象,可以讓小兒止啼,那麼皇甫嵩則是如兄如父的長輩模樣,體恤兼愛,使他們銘記於心。

據說皇甫嵩臨死之際,曾驚坐而起,怒目大呼:“大丈夫未能戰死於沙場,卻學耋老病死於牀榻,何其恨也!”

旁人聽之,無不爲之動容。

朝廷追贈其爲‘驃騎將軍’,諡號‘烈侯’,並送上由天子口諭,太傅代筆的輓聯‘一代名將,帝國之虎’。

大漢朝風雨飄搖之時,正是皇甫嵩挺身而出,肩負起重擔,馳騁四方討賊,爲拯救大漢帝國立下了不世之功。

當史官問到呂布,該如何評價皇甫嵩的時候,呂布默然了片刻,隨後帶有緬懷的說道:“皇甫將軍,他活着的時候,就代表了一個屬於他那一代人的傳奇,而當他死後,則是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大概,這就是最好的結束語了。

正月下旬,青州有蛾賊復起,波及青、冀、徐、兗四州,號稱百萬之衆。

各地諸侯忙着應對青州黃巾之際,暗地裡小動作也是不少。

冀州牧袁紹遣使者於幷州,以當今天子非先帝遺詔和國賊董卓所立爲由,欲行廢立之事,想將極具聲望的劉虞推向帝位。

期間,袁紹還另派使者去往淮南,希望能夠得到袁術的支持。

去年年底,袁術從長安放回出關,正月初纔回到淮南。

此番去往關中,令這位袁家的嫡子,長足了記性。

攻取關中的計劃失敗不說,還莫名其妙的背上了殺害衆多朝廷重臣的罪名,吃足了牢獄之苦。

縱使在許多官員的保釋之下,獲得釋放出獄,也仍被囚禁在長安,直至年底。帶去的三萬將士,全都給姓呂的作了嫁衣。

至今想起,袁術也仍舊是一陣肝疼。

經過此番事件,袁術愈發憎恨朝廷。

如今漢室衰微,非人力所能挽留,他心中包藏的那顆野心,已經蠢蠢欲動起來。

得知袁紹想要擁立劉虞,袁術則表示反對。二人雖是兄弟,但袁術一直都看不起庶出的袁紹,覺得袁紹根本不配與自己爲伍。

更何況,與其擁戴他人,還不如自己登基稱帝。

於是袁術便託辭公義,不贊同袁紹的提議,兄弟兩人因此積怨翻臉。

撕破臉皮之後,袁紹以丹陽太守周昕爲豫州刺史,想要奪取孫堅所在的豫州地界。

去年劉表趁着袁術被囚長安期間,順勢收取了南陽。如今袁術脫困,這口氣自然不能忍,遂派了孫堅領兵,前去攻打荊州。

孫堅不在豫州,所以袁術便親自提兵前來,與周昕對峙。

而董卓的餘孽李傕郭汜,則在李儒的設謀下,一路往河北進發,併成功攻佔了常山郡,似是對冀州有所圖謀。

至於遠在幽州的公孫瓚,在沒了皇甫嵩的節制後,以鐵血手段整合境內兵馬,開始着手統一幽州。

是時,天下烽煙四起。

…………

長安城,大司馬府。

前兩日,呂布才從幷州回來,看着從各地呈報上來的一卷卷密奏,呂布眼中似是有些興奮。

如今幷州、西涼、關中、漢中這幾處地方,皆已安穩。那麼,也該是時候,出關會會天下羣雄。

這些地方諸侯表面上順從朝廷,可實際上,根本沒人將其放在眼裡。

就比如說,地方上的郡守、長吏,皆要由朝廷任命。但袁紹、袁術等人,根本沒這意識,只是向朝廷知會一聲,也不管朝廷同不同意,就直接安排親信心腹上任。

就算朝廷不願,也是鞭長莫及。

今年開年,由各地遣使來長安向天子進貢的人數,居然不到去年一半。這也間接的表明了,朝廷在越來越多的人眼中,已是形同虛設。

單憑這點,呂布就必須得給他們長長記性。

大半個時辰後,案桌上堆積的奏簡全部翻閱完畢。將最後一卷奏簡擱下,呂布微皺起了眉頭,出聲問道:“怎麼沒有曹操和劉備的動向?”

立於堂下的一衆屬官皆是面露狐疑,極爲納悶兒起來,曹操他們倒是知道,畢竟是討董聯盟的發起者,可這劉備又是何方神聖?

呂布見無人知曉,遂揮了揮手,讓他們下去忙活各自的事務。

隨後,呂布又讓人將王政叫來。

聽說呂布召見,在校事署內處理事務的王政,立馬放下手中一切,趕至大司馬府。

校事署,一個很特別的機構。

不僅負責長安城內百官的監視,還負責對各地情報進行刺探收集。可以說呂布所獲悉的情報消息,多數都是出自於校事署之手。

來到書房,王政推門而入,順勢將屋門合上,然後上前兩步,微躬起身子,聲音裡透着恭敬:“主公,你找我?”

正在書案上練字的呂布頭也不擡,聲音平淡:“曹操和劉備,現在何處?”

王政略微遲疑了一下,搜索腦海之後,終於有了印象:“回主公,曹操前些時日與李傕郭汜發生了一場交戰,落敗而歸,如今在白馬縣休整隊伍。劉備於去年年底救援北海,併成功擊敗了圍困北海的蛾賊,此時正被孔融奉爲上賓。”

回答完後,王政心中不免有些納悶兒,他想不明白,呂布怎麼會突然問起這兩個人來。

呂布手中的筆鋒頓了頓,似是不經意的說着:“以後,加派人手去刺探這二人的情報,關於他們的動向,我要知道的一清二楚。”

“主公,校事署近來人手有些不夠,此二人又非是大人物。這般做法,是不是太過小題大做了?”王政面有難色,然則當呂布冰冷目光掃來時,他立馬選擇了噤聲,心中罵了自己一聲‘愚蠢’。

方纔的言行,已經越界。

“人手不夠,那是你的事情。我要的,是曹操和劉備的動向,我不想再說第二遍,你明白?”

王政忐忑答道:“是。”

退出書房的時候,王政的後背已是冷汗一片。

“相較袁紹、袁術、公孫瓚之流,在我眼中,這兩個傢伙纔是最危險的人物!”獨坐在書房,呂布自言自語的低聲念着。

一個胸懷大志,一個百折不撓。

這樣的人物,一旦上位,必將是極其難纏的對手。

攤開在書案上的素錦絹布,寫着一個‘靜’字。本該安寧祥和的字眼,此刻看去,卻顯得殺意十足。

第一一零七章 草蛇灰線,伏行千里第四一九章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六九八章 膨脹第七四九章 時光不會倒着走第六五四章 透心涼,心飛揚第四一二章 威震遼北第五九四章 替我轉告大司馬第六三四章 失敗的代價第九零三章 怒火第八一七章 天下英傑,入吾彀中矣!第二二一章 唯有一戰第三三九章 將軍與宦官第六三九章 年輕氣盛第一一一七章 這天下,沒什麼意思了第七零四章 強搶民女第八五八章 煮酒論英雄第六一八章 破城之策第二九六章 將軍,請指教第五九零章 黑山賊第八九一章 劉協的憤怒第八四六章 招降第一零五章 下馬威第三九三章 給我殺了這羣小畜生第五二八章 言論天下第二一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六六五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八四八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第七七六章 讓世界聽到你們的聲音第五六六章 竟知世間有劉備第四四四章 呂布的野望第八四六章 招降第六九一章 終究是宿命的相遇第一九四章 當殺之第十章 縱有萬人,我亦不懼第一六三章 何人可以爲帥第九零四章 父親第二六九章 分兵第二一一章 虎牢之下聞金戈第六七二章 溫情的一家子第五五八章 皆大歡喜第五八零章 鷹視狼顧第八六二章 黑山賊第七七五章 決戰在即第二九一章 風雨山河第四一三章 呂卿,朕在等你第四九八章 朝堂激辯第一一二章 飛將之名第九零六章 一家人第四九八章 朝堂激辯第五八五章 否極泰來第五零七章 昔年梟雄,今已老第二零二章 回家第六三一章 曹公麾下,典韋第六三零章 力破八將第三七六章 天子之怒第二一九章 鋪路第一五九章 卡祁的大禮第四八零章 救駕第五七五章 先禮後兵第一四六章 敢叫八百困三千第三二四章 劫道第六三零章 力破八將第三五一章 第一局,虎賁勝第二二四章 這小子趕我還差點第七八七章 斬落帥旗第八六四章 張雷公第九十七章 娶你第七零五章 爹爹,有人欺負我!第二零七章 呂家有女名綺玲第四十章 大戰在即第六七零章 橫衝直撞第八二二章 張郃戰黃忠第七十四章 白馬寺第四九五章 馬超初戰第七零九章 幕後主使第八一二章 兗州盧家第四零一章 追擊第二一零章 南下第六七三章 父子第五十八章 洛水之北第一一四章 三天第五二二章 寧做溫侯走狗,不爲劉焉上官第二二三章 接風第三九四章 對峙第四六三章 執念第一七五章 重圍第六二五章 奉孝,你以爲呢?第五九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四二章 拋磚引玉第一九零章 出頭鳥第八四八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六六章 覺醒第四五零章 這一世,誰能擋我第一九七章 嶽婿第五五二章 戲志才的終身大事第七零九章 幕後主使第六十章 美救英雄第六八五章 人心所向第二四五章 醫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