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一章 誰人做先鋒

從皇宮回到府邸,呂布將麾下一幫子文武全都聚齊大堂。

大堂中,呂布正坐中間主位,文武官員皆立於下方,位列兩旁。

“今日早朝,吾已奏明天子,不日將率大軍出關討賊,天子亦準了吾之所奏。”呂布開門見山,將此事告知諸人。

“除此之外,吾還將從你們之中,抽調些人出來,與我隨行。”呂布目光掃視堂內一圈,淡淡說着。

衆人一聽,皆是面有激動之色,躍躍欲試,齊聲應道:“吾等,願追隨主公!”

“唔~”

呂布輕點下頜,關於此番東進的人選,前兩日他便與陳宮、戲策商量好了。

略微沉吟之後,目光挨個掃過諸人的面龐。在那一雙雙充滿期冀的眼神下,呂布開始點兵點將。

“宋憲,潘鳳!”

下方右邊的兩人精神爲之一振,當即出列往前一步,抱拳應道:“末將在。”

從案桌上的令筒中抽出一枚令箭,呂布遞了出去,朗聲道:“令你二人爲糧草督運,負責此行糧草押運在內的一切事物。若有半分差池,定斬不饒!”

押運糧草,看似閒差一份,實則至關重要。若是途中糧草不繼,前方作戰的三軍將士可謂是寸步難行。

故而一般押送和看管糧草之人,皆是由主帥心腹負責擔當。

宋憲、潘鳳彼此對視一眼,皆知責任重大,上前接過令箭,篤然道:“末將,領命!”

有了糧草官,先鋒將也必須得有。

當呂布問到誰願爲先鋒時,從散關調回長安的管亥第一個出列抱拳,聲音洪朗:“主公,卑將自加入您麾下以來,賴主公信任,委以要職,至今卻寸功未立,實在汗顏。故,卑將斗膽,懇請主公將先鋒一職,交與末將。末將,定當爲主公掃清一切障礙!”

管亥擲地有聲,聽得旁邊的文官們點頭連連。作爲先鋒將,當然得有股一往無前的氣勢。

再者說,軍營中憑武藝能夠勝過管亥之人——有,但是不多。

呂布暗自點頭,管亥確實可以擔當此任。

“管將軍爲主公鎮守散關,護得一方百姓安寧,如此功績,豈能說是無功?倒是在下,才真正是未有寸功。主公,某亦願爲先鋒!”

又一人出列,抱拳領命。

衆人視之,乃是去年投入呂布麾下的降將,徐榮。

當年,徐榮於虎牢關下臨危受命,擊退關東聯軍的強烈猛攻,使得不少諸侯都知曉了徐榮之名。

此人,當爲將才!

“徐將軍此言差矣,此番東進,乃是我軍首次出關討賊,當打出氣勢,替主公揚名。故先鋒將之職,當委以武藝高超之將領,好爲緊隨而來的大軍打響旗號。”

武將隊列中,黃忠走了出來,面向呂布拱手抱拳。

相較管亥、徐榮,黃忠現如今已經能算是‘老資格’了。從討伐黃巾時,黃忠就已經追隨在呂布左右,並且參加過許許多多的征戰。

他說這話的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倒不是黃忠自大,而是現在整座軍營裡,除去主公呂布,其餘諸人,無一能是自己對手。

更何況當年搦戰諸侯,也是令黃忠名聲大震。

“諸位將軍皆有威名在外,震懾四方,何不將先鋒此職,讓與小子耶?”堂外,一名英姿不凡的青年邁過門檻走進,劍眉朗目,器宇卓越。

呂布見到此人,臉上閃過一抹欣喜,高興問道:“文遠,你怎麼回來了?”

去年年底,呂布回到幷州的時候,特意去雁門郡給逝去的老爺子上了兩柱清香,那時候張遼還身穿素衣,在家中守孝。

按理來說,守孝期未滿的情況下,張遼不應該離家遠走。

“這是家父的意思,他想讓我跟在將軍身旁,多學些經驗方略。”

張遼如是回答,老爺子生前說過,張遼的父親中規中矩,不會是成就大事之人。而張遼父親本人也深深清楚這點,他也害怕張家在他的手中衰敗,所以想趁呂布還惦念着老爺子的香火情,想把張家綁在呂布這艘大船上面。

他的兒子,就是最好的連接繩索。

呂布看着下方昂首挺胸的張遼,眼中笑意盈然。

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張遼還是個提着寒玄刀的清秀少年,偷偷摸摸的跟了自己一路。

如今一轉眼,七年光陰過去。

曾經小小少年,到如今,已是英姿翩翩。

張遼今年,二十一歲。

管亥、徐榮、黃忠、張遼,四人皆要爭先鋒一職,這倒是有些不好辦了。

呂布襯托起下巴,腦中將幾人比較起來。

按照個人實力來說,黃忠毋庸置疑是排在第一位。可按照統帥能力來講,徐榮和張遼皆要勝上黃忠許多。

可先鋒將一職,只是負責打打頭陣,管亥也未嘗不可。

幾經思慮之下,呂布有了答案,他很是鄭重的問向張遼:“文遠,你有信心嗎?”

這個答覆,基本上算是默許了張遼的請求。

張遼一聽,自是不會退縮,當即抱拳,回答得無比果斷:“願立軍令狀!”

還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軍令狀就不必了,本將軍相信你。”

呂布沒有應允‘軍令狀’的要求,年輕人嘛,意氣風發是常有的事情,但軍令狀,可不是鬧着玩兒的。

畢竟張遼是老爺子生前最喜愛的孫兒,老爺子在世時,又對呂布格外照顧,提攜有加。

這些恩情,呂布牢記心中。

所以即使無人提起,他也自當庇佑張家。

先鋒將的人選定下,呂布又點了許多隨行的屬官。

其中主要的文官謀士,包括有戲策,郭嘉,逢紀,司馬朗,徐庶,嚴簡等人。

至於陳宮,則是留守在了長安。

雖說眼下的長安城內風平浪靜,可誰又能保證,在這平靜的波濤之下,就沒有其他的暗流涌動?

多留一個心眼,總歸是有益無害。

別的呂布倒是不怕,就怕他在前方征戰正酣時,來個後院失火,救之不及。

陳宮對此無甚異議,他雖然也想隨軍出征,但穩固後方也同樣重要。

“主公儘管安心出征,有我在長安一日,便絕不會讓宵小之輩,破壞主公大計。”

陳宮如是說道。

第四七三章 入關南下第五一八章 蛇鼠之輩,何足懼哉第三七一章 上對政策,下有對策第二九一章 風雨山河第六七二章 溫情的一家子第一七三章 有死無生第四一零章 拿起劍來,殺了他第七一九章 整個北方,我全都要!第二四五章 醫者之心第八一八章 先鋒黃忠第二零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零二章 生死之鬥第一二零章 活着的,死去的第七七八章 廝殺開始(第二更)第二一四章 受死吧,曹孟德第一一一四章 驚蟄第二三七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零一章 虎威江東與勇冠西涼第一三八章 騎在老虎身上的狐狸第二二三章 接風第十九章 好好活下去第六十七章 宣呂布進殿第五十五章 廟堂之高,沙場之遠第二八二章 山窮水盡第三零二章 待君歸第三三七章 可願在宮中當值第七一七章 可知劉玄德?第六零八章 收編白波賊第六十五章呂布頭顱沉千斤,宵小之輩豈能提第五一五章 真的是他!第五九六章 委屈的小鈴鐺第一九七章 嶽婿第二四七章 醫聖第七八七章 斬落帥旗第四八六章 歷史改寫第七一一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六九二章 納妾第一八六章 兄臺爲何哂笑第四二三章 歸府第七一五章 母愛似水,父愛如山第一二九章 狼來了的故事第八五三章 汝知吾心也第三八一章 今日你爲君,我爲臣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中)第六三零章 力破八將第一七二章 陷陣之志第六十四章 只恨虎父生犬女第二四七章 醫聖第二六九章 分兵第六一二章 圍城第三三六章 大海撈針第十二章 呂布動怒第二四二章 蟲蛇纏身第一八四章 願他日相見,不必再起刀兵第三八五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零七章 虎父當無犬女第六一四章 殺雞儆猴第五三三章 古之惡來第七五九章 是誰殺了我的弟弟?第二九八章 書沒白讀第六四五章 欲成大事者第三零二章 待君歸第三九六章 須卜骨都侯,死於此處第六三三章 哪裡都有豬隊友第二三七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四五四章 絕境逆襲第四一六章 帝星落,帝星起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第五六二章 衣錦當還鄉第五七七章 稅收第七七三章 懵逼的呂布第三零四章 虎父有虎女第五十二章 雁門月照河山蒼茫第六零九章 序幕拉開第二六六章 呂將軍第七二零章 涉險第二六零張 我真是愛死他了第二三七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十一章 夜襲第五七九章 司馬家第八十一章 救救我的父親第五二三章 且隨曹某,登山衝關第八六八章 稷風寨的兩位當家第二四五章 醫者之心第四七五章 行動在即第六七一章 我也想乘你的車第三六零章 羣星耀於洛陽第五九三章 中計第三二三章 白兔將軍第四四二章 大雪第六八一章 朝堂對質第一零五章 我曾於虎牢關下,視羣雄,如草芥第七一九章 整個北方,我全都要!第三零三章 一家,三口第六零一章 唯願與將軍一戰第十七章 鮮卑人的走狗第二六一章 說客第十二章 呂布動怒第一零五章 下馬威第二一六章 就這麼簡單